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78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056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6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9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561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554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61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38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296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2687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8339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7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78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056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6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9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561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354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141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39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5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3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4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78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056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6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9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561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25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885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794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995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205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342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78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056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6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9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561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788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1.9802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88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591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6085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213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78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056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6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9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561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821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43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43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035
热门关键字
  • 关税
  • 报盘
  • 乌拉圭58厂
  • 牛肉
  • 特朗普
  • 榴莲
左側大圖
美国关税冲击下全球金枪鱼价格持续下跌 第三季度或迎反弹
特朗普4月对金枪鱼生产国实施的“对等关税”继续影响全球金枪鱼贸易,曼谷和曼塔两大主要加工中心的鲣鱼价格持续下跌。5月初,曼谷整条鲣鱼的价格在1625美元/吨左右,月底降至1580美元/吨。6月初,曼谷鲣鱼价格已降至1450-1550美元/吨。泰国最大的金枪鱼企业Thailand主席Chanintr Chalisarapong表示,如果特朗普将(泰国)总关税大幅提升,泰国对美国的金枪鱼罐头出口将下降60%。原料供应方面,中西太平洋的捕捞不太理想。厄瓜多尔曼塔港的鲣鱼价格略高于曼谷,但也从5月初的1650美元/吨下跌至1600元/吨。东太平洋的捕捞水平相对较好,加工厂希望降低价格,但因厄瓜多尔政府取消柴油补贴,对渔业捕捞产生重大影响,捕捞成本显著增加,因此短期内价格预计不会大幅下调。今年上半年,东太平洋黄鳍金枪鱼捕捞量大增,6月初价格跌至2100美元/吨。另外,印度洋海域进入淡季,捕捞活动显著放缓,鲣鱼价格稳定在1300欧元/吨左右。大西洋海域的捕捞处于一般水平,科特迪瓦鲣鱼价格约为1350欧元/吨左右,黄鳍金枪鱼价格约为2250欧元/吨。在西班牙市场,鲣鱼价格在约为1500-1650欧元/吨,黄鳍金枪鱼价格在2100-2300欧元/吨不等,价格波动较大。另外,不同产区的鲣鱼原料价格差异较大,大西洋产鲣鱼在1500-1550欧元/吨,而规格更优的印度洋产品则高达1600-1655欧元/吨。来自免税产地的深加工产品,如鲣鱼鱼柳和黄鳍金枪鱼鱼柳的价格约为5500美元/吨和6600美元/吨。行业人士认为,目前金枪鱼价格已接近周期性底部,欧洲的金枪鱼罐头消费需求正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且随着北半球进入夏季消费旺季,全球鲣鱼价格可能在第三季度迎来反弹。
新闻图片
越南榴莲出口暴跌75% 镉污染成主因
6月10日,越南先驱报组织召开榴莲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重点讨论了榴莲的食品安全问题。越南果蔬协会秘书长Dang Phuc Nguyen表示,2023年和2024年越南榴莲出口额分别达到21亿和32亿美元,2025年前4个月的出口额仅为1.83亿美元,同比下降60.9%。仅中国市场出口额就占1.057亿美元,降幅高达75.5%。经专业机构认定,镉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而重金属的积累主要源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尤其是磷肥(如磷酸二铵)。Nguyen认为,榴莲镉超标和含有碱性嫩黄的问题,暴露了榴莲产业过热的内在缺陷。缺乏对从农资投入到果园种植、采后处理供应链的全面管理,大规模扩张种植和追求产量,以及种植区和包装厂疏于管理。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植物保护局副局长Nguyen Quang Hieu表示,越南于2024年3月收到中方的第一份警告时,植物保护司就调查发现了许多镉残留量高的地区。该部门最近公布了土壤镉污染的主要原因,自然因素为土壤问题和农田无法休耕等,主观原因是农民在特定区域过度使用化肥。谈到碱性嫩黄问题时,Hieu表示由于泰国榴莲中发现碱性嫩黄,中方加强了管控,为了防范来自各榴莲进口国的风险,所以对越南也采取了同样的管控措施。农产品加工和市场开发局副局长Phan Van Duy表示,截至目前有34家实验室获得镉检测认证,19家机构获得碱性嫩黄检测认证,其中获得中方认可的分别是24家和15家。但是由于越南的检测结果与货物抵达时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有4家实验室被中方取消认证。原因是抽样仅具有代表性,无法绝对保证所有产品都符合标准,还需要地区和相关单位从生产链源头进行控制。关于农药购买和使用问题,一些农药比如联吡啶类(敌草快、百草枯)药物,许多国家都已经禁用,而越南的农产品中仍有残留。动植物卫生与流行病学及检疫咨询办公室(SPS)代表Dinh Duc Hiep表示,越南卫生和植物检疫局已收到多起镉残留超标的通知。除榴莲外,辣椒、山竹和红毛丹也收到了警告。轻微违规行为只需报告给管理机构,而严重违规行为则产品将被退回。就榴莲而言,除了收到中国的警告外,还收到了来自欧盟的警告。据介绍,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正在制定榴莲产品食品安全控制流程草案,并征求意见。该部还在修订2015年发布的关于新鲜榴莲的国家标准TCVN 10739:2015,根据国际惯例更新技术要求。目的不仅是帮助越南榴莲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还能进入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对技术和食品安全要求极高的高端市场。
新闻图片
美国拟对泰国正大卜蜂及越南23家虾类出口商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美国商务部拟提议对印度、越南和泰国多家虾类出口商征收反倾销税,其中越南 23家出口商初步税率为35.29%,泰国正大卜蜂(CP Foods)初步税率高达 57.64%,印度税率在 2.01%至 5.32%不等。新一轮反倾销税审查期 为2023年2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接下来 如果美国进口商从这些公司采购商品,需要缴纳相应保证金。反倾销税率预计将于12月公布。据南方虾联盟(SSA)说法,美 商务部在印度、越南和泰国各选择了两家最大的出口商进行单独审查, 根据单独审查的结果将具体反倾销税分配给其余未被选中的公司。泰国出口商 Thai Union Group(泰万盛) 在审查期间没有发现倾销行为,因此税率为0%; CP Foods因 拒绝提供商务部要求的资料,被征收57.64%反倾销税。在印度,美国商务部初步认定 Devi Fisheries反倾销税为 2.01%,Sandhya Aqua Exports税率为5.32%,其他出口商税率为二者平均值,即 3.96%。美国商务部认为,越南公司T hong Thuan Company没有发现倾销行为,另一家越南出口商 Soc Trang Seafood以“ 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进行了大量倾销”,最终税率为 35.29%,其他22家越南出口商也被征收 35.29%税率。如果12月份最终税率维持不变,这些从泰国和越南公司购买虾类的进口商将会收到大额反倾销税账单。越南海产品出口商和生产商协会(VASEP)表示: 对这种异常高的初步税率感到非常惊讶和深切关注。“ 在越南参与这些反倾销审查的19年里,没有一家企业被征收过两位数的初步税率。这不禁让人想起2012年发生的情况,当时商务部也因为计算错误而对Fimex征收25.76%的初步税率,然后在最终结果中调整为4.58%。VASEP和企业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一结果存在计算层面的错误。”
新闻图片
柬埔寨香蕉对华出口量将达3万吨 中资企业扩大种植面积
据《金边邮报》(The Phnom Penh Post)报道,中资企业柬埔寨香蕉农业总公司(CBA)计划通过扩大种植面积与供应链布局,将今年新鲜黄卡文迪什香蕉的对华出口量提升至三万吨。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国务秘书孔占维纳(Kong Chanvisal)在出席该公司新鲜香蕉供应链启动仪式时披露了这一计划。据孔占维纳介绍,该公司现有500公顷香蕉种植园,目前正新开发200公顷土地,预计2026年投产。“当前其香蕉产品除供应柬埔寨本土超市外,主要出口中国市场。2024年出口量为两万吨,2025年目标提升至三万吨。” 该中资企业于2020年开始在柬投资香蕉种植,已为当地创造900余个就业岗位,并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市场对接。孔占维纳指出,柬埔寨全国卡文迪什香蕉种植面积达2.1万公顷,其中1.5万公顷已投产,年产量约40万吨(平均单产25吨/公顷)。目前,柬埔寨已有24个香蕉种植园和36家新鲜香蕉包装厂获准对华出口注册。2024年,柬鲜蕉出口总量26万吨,其中95%(25万吨)销往中国市场,剩余5%出口越南、韩国和马来西亚。孔占维纳呼吁更多中企赴柬投资农业领域,开展优质农产品的采收、加工与全球营销。他强调,柬农林渔业部将全力提供政策支持与协调服务。2024年,柬埔寨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向95个国家出口农产品1200万吨,总值约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1亿元),其中对华出口逾80万吨。
巴西禽流感导致5月禽肉出口量价齐跌 对中国等多国暂停出口
根据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近日发布统计数据,5月巴西共计出口了39.34万吨鸡肉,对比去年的同期的45.16万吨减少了12.9%。5月出口收入合计为7.411亿美金,较去年同期减少了9.5%。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会长Ricardo分析说:“由于受禽流感的影响,巴西暂停了对近20个市场的鸡肉出口,这其中包括一些巴西鸡肉出口的主要目的国家;但尽管这样,我们的出口仍然近40万吨。与暂停进口的国家的进口历史重要性相比,迄今为止所受的影响要小得多。这表明,鸡肉贸易的重新流向保持了国际市场上的贸易量。” 2025年1-5月合计出口225.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8%。前5个月累计收入为42.34亿美金,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18%。5月向中国出口了35,800吨(较去年同期-28%);南非25,500吨(-20.5%);墨西哥16,600吨(-18.8%);欧盟24,800吨(+46.2%)。Ricardo接着说因为在一家商业农场发现一例禽流感病例,因此巴西在5月下半月实行了自我暂停;根据与各国的协定,暂停了对一些市场的出口,出口量下降也在预期内。目前该案列已经得到解决。对中国、南非和墨西哥的销售回落到了预期水平。就欧盟市场而言,其销售量一直处于相当高的水平,这也是销售量上升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中巴双方签署了关于巴西DDG/DDGS(干酒糟及其可溶物)、花生粕、鸡杂碎(内脏)、鸭肉及火鸡肉输华的市场准入协议。ABPA表示,中国对巴西鸡杂(包括心、肝、胗)、火鸡肉和鸭肉三类产品开放市场,将推动该国禽肉产业扩大出口版图。但由于随后巴西暴发禽流感,根据中巴两国卫生协议,海关总署本月初宣布暂时禁止直接或间接从巴西输入禽及相关产品。
南美公牛价格指数止跌回升 阿根廷母牛屠宰量下降15%
南方共同市场阉牛出口价格指数上周上涨 6 美分,达到每公斤胴体 3.89 美元。巴西市场成为本周亮点,其出口州出栏阉牛均价大幅上涨 15 美分至每公斤胴体 3.55 美元,由此回升至五月初水平。上周育肥阉牛以雷亚尔计价的价格走强( +3% ),同时美元兑雷亚尔汇率贬值 1.5% 也起到助推作用。另一个保持坚挺走势的市场是乌拉圭,该国优质出栏阉牛交易均价达每公斤胴体 4.95 美元( +7 美分)。与此同时,在阿根廷,牛价小幅反弹( +2 美分),输欧盟特级阉牛胴体价为每公斤 4.54 美元。该地区唯一下跌的是巴拉圭,活牛价格出现显著向下修正。该国出栏阉牛价格下跌 30 美分,降至每公斤胴体 3.50 美元。五月,阿根廷牛屠宰量达 111.8 万头,较四月减少 1.1%。若按五月 21 个工作日计算,则日均屠宰量约 53,200 头——相较四月 19 个工作日的日均 59,500 头,月环比降幅扩大至 10.5%;与 2024 年五月相比,屠宰量下降约 59,100 头,降幅 5.0%。2025 年 1-5 月累计屠宰量达 546 万头,较去年同期的 553 万头下降 1.3%。2025 年迄今屠宰量滞后的主因是母牛屠宰量减少,该品类同比下滑 15%,相当于减少约 173,400 头。最大降幅出现在五月,当月母牛屠宰量较 2024 年同期减少 62,000 头。相反地,今年迄今小母牛屠宰量增长 6%,达到 158.2 万头。这种变化影响了雌性牛(母牛、小母牛)在屠宰总量中的占比:五月占比 47.6% ( 2024 年五月为 50.3% ), 2025 年迄今占比 47.0% (去年同期前五个月为 47.8% )。
全球资讯
更多
挪威三文鱼企业因疑似ISA疫情将扑杀190万尾鱼
2025年6月9日,挪威大型私营鲑鱼养殖企业Nordlaks宣布,因疑似暴发传染性鲑鱼贫血症(ISA),将对其位于北部哈德塞尔市(Hadsel)Dragnes养殖场的 约190万尾三文鱼 实施全面扑杀。这批鱼自2024年秋季投放,目前平均体重为850克。尽管官方尚未最终确诊是否为ISA,企业已决定 从本周一(6月9日)起主动扑杀全部鱼群,以防疫情扩散。疑似ISA暴发,死亡率异常升高 据挪威食品安全局通报, 本次疑似疫情由Nordlaks主动上报,源于公司内部发现部分网箱死亡率异常升高。随后,食品安全局立即介入并开展现场调查。Nordlaks在独立声明中证实,已在现场实施初步隔离处理,并已通报相关部门。公司CEO Eirik Welde表示: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必须采取果断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接连遭遇挑战:先有赤潮,又现疫情 Nordlaks目前正承受双重打击。就在一个月前,该公司亦是挪威北部 大规模有害藻华事件的受害者之一,当时已有大量鱼只死亡。Welde表示: “连环冲击对我们运营造成了严重影响。我们正努力控制风险,尽可能降低后续损失。” ISA疫情对养殖三文鱼产业影响巨大 ISA(Infectious Salmon Anemia)为三文鱼养殖业最具破坏性的病毒性疾病之一,具高传染性,一旦确认暴发,养殖场通常需全场扑杀清除。根据挪威法规,疑似病例上报后即需启动生物安全处置流程,包括限制出货、关闭网箱、暂停运输等。
新闻图片
厄瓜多尔白虾对美出口暴增超102% 美国4月虾类产品进口量同比上涨38%
随着7月9日对等关税“缓冲期”临近,美国虾类进口商掀起抢运潮,4月份虾产品进口量同比激增, 厄瓜多尔的虾类产品出口同比暴增102%。根据UCN数据分析,2025年4月,美国共进口虾类产品70,263吨,同比上涨38%;进口总额达6.115亿美元,同比增长47%。在多个国家的出口表现中,厄瓜多尔表现最为抢眼,单月出口量达19,952吨,超去年同期翻倍。分析人士Gary Morrison指出,这轮出货高峰是因美国对多国即将恢复高关税政策所引发的“抢跑”行为。目前,仅英国与美方达成协议,其虾类出口仍适用10%关税。相比之下, 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泰国 可能将分别面临 26%、32%、46%和36%的高额税率。在关税生效前,为确保货物在 7月9日前运抵美国,各国出口商纷纷加快发货进度。据统计,美国今年 1-4月已累计进口275,911吨虾产品,同比增长18%,总值超23亿美元,同比增长28%。值得注意的是,仅在4月份,美国对虾产品的关税收入就高达 460万美元,远超去年同期的 28万美元。这一差距也表明市场对政策变化的高度敏感。尽管厄瓜多尔当前对美适用10%的关税并无立即上调风险,但其对美出口激增也反映出对 中国市场需求放缓 的担忧。在全球主要市场调整布局的大背景下,虾类供应链正在悄然重构。Morrison预测, 5月进口量仍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而7月前后的市场反应和政策走势,将成为下半年虾类贸易的关键拐点。
新闻图片
越南榴莲出口暴跌75% 镉污染成主因
6月10日,越南先驱报组织召开榴莲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重点讨论了榴莲的食品安全问题。越南果蔬协会秘书长Dang Phuc Nguyen表示,2023年和2024年越南榴莲出口额分别达到21亿和32亿美元,2025年前4个月的出口额仅为1.83亿美元,同比下降60.9%。仅中国市场出口额就占1.057亿美元,降幅高达75.5%。经专业机构认定,镉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而重金属的积累主要源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尤其是磷肥(如磷酸二铵)。Nguyen认为,榴莲镉超标和含有碱性嫩黄的问题,暴露了榴莲产业过热的内在缺陷。缺乏对从农资投入到果园种植、采后处理供应链的全面管理,大规模扩张种植和追求产量,以及种植区和包装厂疏于管理。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植物保护局副局长Nguyen Quang Hieu表示,越南于2024年3月收到中方的第一份警告时,植物保护司就调查发现了许多镉残留量高的地区。该部门最近公布了土壤镉污染的主要原因,自然因素为土壤问题和农田无法休耕等,主观原因是农民在特定区域过度使用化肥。谈到碱性嫩黄问题时,Hieu表示由于泰国榴莲中发现碱性嫩黄,中方加强了管控,为了防范来自各榴莲进口国的风险,所以对越南也采取了同样的管控措施。农产品加工和市场开发局副局长Phan Van Duy表示,截至目前有34家实验室获得镉检测认证,19家机构获得碱性嫩黄检测认证,其中获得中方认可的分别是24家和15家。但是由于越南的检测结果与货物抵达时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有4家实验室被中方取消认证。原因是抽样仅具有代表性,无法绝对保证所有产品都符合标准,还需要地区和相关单位从生产链源头进行控制。关于农药购买和使用问题,一些农药比如联吡啶类(敌草快、百草枯)药物,许多国家都已经禁用,而越南的农产品中仍有残留。动植物卫生与流行病学及检疫咨询办公室(SPS)代表Dinh Duc Hiep表示,越南卫生和植物检疫局已收到多起镉残留超标的通知。除榴莲外,辣椒、山竹和红毛丹也收到了警告。轻微违规行为只需报告给管理机构,而严重违规行为则产品将被退回。就榴莲而言,除了收到中国的警告外,还收到了来自欧盟的警告。据介绍,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正在制定榴莲产品食品安全控制流程草案,并征求意见。该部还在修订2015年发布的关于新鲜榴莲的国家标准TCVN 10739:2015,根据国际惯例更新技术要求。目的不仅是帮助越南榴莲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还能进入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对技术和食品安全要求极高的高端市场。
新闻图片
美国关税冲击下全球金枪鱼价格持续下跌 第三季度或迎反弹
特朗普4月对金枪鱼生产国实施的“对等关税”继续影响全球金枪鱼贸易,曼谷和曼塔两大主要加工中心的鲣鱼价格持续下跌。5月初,曼谷整条鲣鱼的价格在1625美元/吨左右,月底降至1580美元/吨。6月初,曼谷鲣鱼价格已降至1450-1550美元/吨。泰国最大的金枪鱼企业Thailand主席Chanintr Chalisarapong表示,如果特朗普将(泰国)总关税大幅提升,泰国对美国的金枪鱼罐头出口将下降60%。原料供应方面,中西太平洋的捕捞不太理想。厄瓜多尔曼塔港的鲣鱼价格略高于曼谷,但也从5月初的1650美元/吨下跌至1600元/吨。东太平洋的捕捞水平相对较好,加工厂希望降低价格,但因厄瓜多尔政府取消柴油补贴,对渔业捕捞产生重大影响,捕捞成本显著增加,因此短期内价格预计不会大幅下调。今年上半年,东太平洋黄鳍金枪鱼捕捞量大增,6月初价格跌至2100美元/吨。另外,印度洋海域进入淡季,捕捞活动显著放缓,鲣鱼价格稳定在1300欧元/吨左右。大西洋海域的捕捞处于一般水平,科特迪瓦鲣鱼价格约为1350欧元/吨左右,黄鳍金枪鱼价格约为2250欧元/吨。在西班牙市场,鲣鱼价格在约为1500-1650欧元/吨,黄鳍金枪鱼价格在2100-2300欧元/吨不等,价格波动较大。另外,不同产区的鲣鱼原料价格差异较大,大西洋产鲣鱼在1500-1550欧元/吨,而规格更优的印度洋产品则高达1600-1655欧元/吨。来自免税产地的深加工产品,如鲣鱼鱼柳和黄鳍金枪鱼鱼柳的价格约为5500美元/吨和6600美元/吨。行业人士认为,目前金枪鱼价格已接近周期性底部,欧洲的金枪鱼罐头消费需求正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且随着北半球进入夏季消费旺季,全球鲣鱼价格可能在第三季度迎来反弹。
新闻图片
产品动态
更多
活動圖片
南美公牛价格指数止跌回升 阿根廷母牛屠宰量下降15%
南方共同市场阉牛出口价格指数上周上涨 6 美分,达到每公斤胴体 3.89 美元。巴西市场成为本周亮点,其出口州出栏阉牛均价大幅上涨 15 美分至每公斤胴体 3.55 美元,由此回升至五月初水平。上周育肥阉牛以雷亚尔计价的价格走强( +3% ),同时美元兑雷亚尔汇率贬值 1.5% 也起到助推作用。另一个保持坚挺走势的市场是乌拉圭,该国优质出栏阉牛交易均价达每公斤胴体 4.95 美元( +7 美分)。与此同时,在阿根廷,牛价小幅反弹( +2 美分),输欧盟特级阉牛胴体价为每公斤 4.54 美元。该地区唯一下跌的是巴拉圭,活牛价格出现显著向下修正。该国出栏阉牛价格下跌 30 美分,降至每公斤胴体 3.50 美元。五月,阿根廷牛屠宰量达 111.8 万头,较四月减少 1.1%。若按五月 21 个工作日计算,则日均屠宰量约 53,200 头——相较四月 19 个工作日的日均 59,500 头,月环比降幅扩大至 10.5%;与 2024 年五月相比,屠宰量下降约 59,100 头,降幅 5.0%。2025 年 1-5 月累计屠宰量达 546 万头,较去年同期的 553 万头下降 1.3%。2025 年迄今屠宰量滞后的主因是母牛屠宰量减少,该品类同比下滑 15%,相当于减少约 173,400 头。最大降幅出现在五月,当月母牛屠宰量较 2024 年同期减少 62,000 头。相反地,今年迄今小母牛屠宰量增长 6%,达到 158.2 万头。这种变化影响了雌性牛(母牛、小母牛)在屠宰总量中的占比:五月占比 47.6% ( 2024 年五月为 50.3% ), 2025 年迄今占比 47.0% (去年同期前五个月为 47.8% )。
活動圖片
巴西牛肉市场供应趋紧
巴西农业咨询机构—— Scot Consultoria 市场监测数据显示:符合出口标准的“中国牛”报价达 315 雷亚尔 / 阿罗巴(每 15 公斤),较圣保罗地区普通肥公牛溢价 5 雷亚尔 / 阿罗巴。据另一家农业咨询机构 Agrifatto 的市场报告,巴西中部的丰沛牧草供应(在当前的季节属异常现象)使牧场主得以延长牲畜放牧周期,减轻了活牛的出栏压力。该机构补充称,此举导致巴西屠宰场屠宰排期缩短。截至周五( 6 月 6 日),全国平均屠宰排期较前周减少一个工作日,降至 7 个工作日。" 随着育肥牛供应趋紧及国内外牛肉流通改善,圣保罗市场的 ' 中国牛 ' 和小母牛本周开盘即现涨势 ", Scot Consultoria 在周一( 6 月 9 日)的行情简报中指出。调研显示,符合出口标准的肉牛当前在圣保罗市场报价为 315 雷亚尔 / 阿罗巴,较同地区交易的普通肥公牛( 310 雷亚尔 / 阿罗巴)溢价 5 雷亚尔。小母牛同期报价 295 雷亚尔 / 阿罗巴,经肥母牛报价 280 雷亚尔 / 阿罗巴。在 Agrifatto 监测的 17 个市场中, 6 个市场(戈亚斯州、米纳斯吉拉斯州、南马托格罗索州、帕拉州、巴拉那州、托坎廷斯州)周初出现价格上涨。其余地区价格持稳。Agrifatto分析师指出:" 牧草充裕刺激牧场主延后出栏,迫使屠宰企业提高报价以完成屠宰计划 ",并强调:" 批发与零售端牛肉流通顺畅,支撑肉牛价格走强 "。周度均价方面: • Datagro 指标报 307.65 雷亚尔 / 阿罗巴,周环比上涨 1.34% • CEPEA 指标(圣保罗地区)报 309.20 雷亚尔 / 阿罗巴,周涨 1.40% • Agrifatto 指标周均 309.78 雷亚尔 / 阿罗巴,周涨 1.98% 期货市场同步走强 现货市场乐观情绪蔓延至 B3 期货市场。主要活牛期货合约上周五结算价全线攀升: • 2506 合约收报 315.85 雷亚尔 / 阿罗巴,涨 1.06% • 2507 合约收报 325.00 雷亚尔 / 阿罗巴,涨 1.14% • 2508 合约收报 327.80 雷亚尔 / 阿罗巴,周涨 0.91% 唯 9 月合约微跌 0.20 雷亚尔 / 阿罗巴,收于 330.50 雷亚尔 / 阿罗巴 随着期货曲线改善, B3 交易所期货较现货溢价扩大, " 为套期保值操作创造有利条件 "。各合约溢价情况: • 2506 合约: +4.12 雷亚尔 / 阿罗巴 • 2507 合约: +13.27 雷亚尔 / 阿罗巴 • 2508 合约: +16.07 雷亚尔 / 阿罗巴 • 2509 合约: +18.77 雷亚尔 / 阿罗巴
活動圖片
澳大利亚谷饲牛肉对华出口增长逾4成 高端市场表现亮眼
2025 年至今,澳大利亚牛肉出口持续打破纪录。截至 5 月,出口量同比增长 15%,达到 567,625 吨。在整体强劲的数据中,出口至大中华区的谷饲牛肉表现尤为突出,增长了 41%,达到 57,524 吨。澳大利亚肉类及畜牧业协会( MLA )大中华区区域经理默里·戴维斯( Murray Davis )在上月的 SIAL 中食展期间接受了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ABC )的采访,分享了他对澳大利亚牛肉在中国市场日益增长机遇的见解。SIAL 中国(上海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是亚洲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食品饮料贸易展会之一,吸引了全球数千家参展商和买家。它是展示食品创新、建立国际贸易关系以及洞察该地区不断变化的消费趋势的关键平台。“目前,澳大利亚无疑是舞台的中心,”默里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虽然在总量上澳大利亚并非中国最大的牛肉出口国,但我们往往主导着市场的高端领域……这使得澳大利亚在为中国消费者供应优质肉类方面处于首要地位。” 根据 MLA 的《 2025 年大中华区市场概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牛肉进口市场。日益壮大的富裕城市消费者群体正在推动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凭借庞大的生产能力和在品质、口感及安全性方面享有的盛誉,澳大利亚完全有能力满足这些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量下降,中国买家对澳大利亚产品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谈到澳大利亚在 SIAL 展会上的表现时,默里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我们拥有 300 平方米的展位,整个展会期间我们的展馆始终挤满了真正的买家。” 展望未来,澳大利亚与中国的贸易前景依然乐观。当被问及澳大利亚谷饲牛肉在中国市场的未来时,默里表示:“目前存在一些经济逆风,中国的消费情绪略显低迷……但对我们而言,这仍是一个 20 万吨级别的市场。未来可能会有一些起伏,但无论如何,它都将继续是我们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中国高端牛肉市场的持续增长,以及澳大利亚在该市场中的高端定位,预示着未来几年澳大利亚牛肉产业的光明前景。
活動圖片
4月冻去骨牛肉价格同比上涨6.8% 巴西仍为最大供应国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发布数据,今年1-4月我国进口冷冻牛肉86.7万吨,同比去年同期降幅10.45%;进口额为42.8亿美元,同比减少4.6%;平均单价为4935美元/吨,同比去年每吨增加约合303美元。今年4月,我国进口冷冻牛肉20.3万吨,同比去年降幅6.83%。其中,进口冻带骨牛肉4.2万吨,占比进口冷冻牛肉单月总量的20.68%,比去年同比增加2.82%;进口冻去骨牛肉16.1万吨,占比79.32%,比去年同比减少9.05%。今年4月,我国进口冷冻牛肉的进口额为42.8亿美元,同比去年减少3.02%。其中,进口冻带骨牛肉的进口额为1.0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降幅4.35%;进口冻去骨牛肉的进口额为8.81亿美元,与去年相比降幅2.86%。4月进口冻牛肉的单月均价为4870美元/吨,同比去年同期增幅4.09%,每吨增长约合191美元。其中,冻带骨牛肉均价2535美元/吨,同比去年降幅6.97%;冻去骨牛肉的4月均价为5479美元/吨,同比去年增长6.81%。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口冷冻牛肉最大的贸易供应国为巴西,累计进口39.9万吨,占比45.99%。其次为阿根廷,前4个月累计进口14.9万吨,占比17.16%。排名第三的是澳大利亚,累计进口9.3万吨,占比10.73%。根据今年4月的贸易伙伴数据来看,我国从巴西、阿根廷进口冷冻牛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阿澳大利亚进口量增长6076吨,占比增长至12%,超乌拉圭成为供应第三大国。
05/2025
更多
进口牛肉期货市场:巴西与中国贸易稳定 美国市场仍受关税影响
在新一届上海 Sial 中食展活动结束后,巴西与中国的贸易流保持了一定的 " 流动性 " 且需求 " 稳定 ",一位巴西贸易商在总结上周至今市场行情走势时表示。" 当前市场呈现稳定态势,我认为 不存在提价情绪或动机, " 该消息人士称。据可靠市场消息源提供的成交参考价:牛前件套维持在 5,600-5,650 美元 / 吨(到岸价,后同)区间,但有出口商声称在 Sial 展会期间以 5,800 美元 / 吨成交,牛后件套达 6,500 美元 / 吨。一位乌拉圭贸易商表示, Sial 展会后的市场 " 依然低迷。我们甚至未收到报价询盘。" 而阿根廷市场消息源反馈的成交价格参考有:母牛 6 切价格区间为 5,350-5,500 美元 / 吨,牛胸骨 1,750 美元 / 吨、脖骨 2,100 美元 / 吨。智利市场则对展会后中国形势持更乐观看法。某出口商表示 " 需求保持一定稳定性 ",且市场涌现新采购商下单的现象尤为显著。" 这具有积极意义,但采购商在决策时仍普遍持谨慎态度, " 该人士称。其提供的母牛四分体成交参考价为 4,600-4,650 美元 / 吨。据信息平台 OIG+X 机构周度市场报告显示, Sial 展会期间交易量较前周增长,部分部位肉以相对较高价格成交。但多数产品价格仍维持在展前一周水平。该机构指出,部分巴西出口商 " 已排期发货至七月,预示未来两到三周价格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美国市场仍未复苏 过去一周对美贸易流未见重大变化。美国海关发布关于 4 月 5 日后登记中转的牛肉货运通告后,甚至传出令贸易商更忧心的消息——此类货物将额外征收 10% 关税。"4 月 2 日(关税公告发布日)之前已经在途的大量牛肉理论上应免税,但若在 4 月 5 日后发生中转,则需加征附加税, " 消息人士解释称。此举 " 加剧了不确定性 ",并进一步抑制市场活力,因进口商无法确定所购商品的最终成本。另一方面,美国市场存在 " 另一种现实 ":两家 " 实力强劲的采购商 " 维持着定期采购计划。" 这些贸易主体持续采购,因其供应链可消化 10% 关税成本。他们不可能停止采购, " 知情人士表示。有消息源认为,若 " 美国消费需求维持 " 当前水平,年底必将出现 " 肉类供应短缺 "。
巴西获非免疫无口蹄疫国家认证 全球市场准入能力提升
巴西成为非免疫无口蹄疫国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WOAH ) 5 月 29 日在年度会议上宣布,将此前仅限圣卡塔琳娜州的非免疫无口蹄疫区域认证扩展至巴西全境。自 2006 年以来该国境内未记录任何口蹄疫病例。获得新认证意味着什么?高端市场准入:此前对巴西牛肉关闭市场的优质渠道现已开放 产品溢价能力提升:牛肉产品在卫生标准严苛国家获得更高价值认可 显著节省开支:生产者与各州政府因取消强制疫苗接种而大幅降低支出 卫生形象强化与体系升级:提升国家卫生声誉,推动溯源体系及主动监测机制建设——此系全球消费者及进口商日益重视的要素 该认证一方面提升了巴西动物防疫体系在全球市场的重要性,为巴西产品进入检疫标准更严格的地区创造了可能;另一方面要求强化卫生防疫措施以降低国内畜群感染风险,同时需与潜在贸易伙伴开展外交协调。巴西农牧业部代表解释称,新卫生认证不意味着自动变更或开放准入。需逐国推进工作以使标准适应新认证状态。巴西牛肉产业瞄准的目标市场中,日本和韩国位列全球检疫要求最严格的国家之列。" 我们正将此项成就作为战略资产,用于与日本等高标准市场的谈判, " 巴西肉类出口工业协会( Abiec )主席罗伯托·佩罗萨在近期访谈中表示。他指出印尼等国已表示兴趣,但强调世卫认证仅消除了长期阻碍巴西与部分国家贸易的技术壁垒。当前中国是巴西牛肉最大买家,中国市场对供应商设有特定条件:被屠宰的活牛必须是 30 月龄以下、有四颗牙且没有口蹄疫、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和疯牛病等疾病感染的。中国的一系列指导方针使得在巴西国内专门组织养殖,并对这类符合对华出口加工标准的活牛赋予专用名称——“中国牛”。中国之外的主要出口市场依次为:美国、墨西哥、香港、智利、埃及、俄罗斯、欧盟、菲律宾和沙特阿拉伯。
04/2025
更多
阿根廷比索剧烈波动冲击南美牛肉出口价格
上周阿根廷比索经历 7% 的强势升值( 4 月 22 日最高时达 1 美元: 1103.1 比索)后,本周出现等幅贬值(实时汇率稳定在 1 美元: 1180 比索),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阉牛基准价格承压。汇率疲软成为南方共同市场牛肉均价的主要利空因素,阉牛出口价格指数周跌 7 美分至每公斤胴体 3.99 美元。阿根廷:除汇率贬值影响外,出口标准阉牛的本币价格下跌约 100 比索 / 公斤胴体。含 6.75% 牛肉出口关税的综合基准价报每公斤胴体 4.56 美元,周跌幅达 42 美分。自政府两周前取消外汇管制以来,阿根廷外汇市场持续波动,各方正在探寻供需平衡点。" 美元波动源于市场正在适应官方市场的新供需关系。"FMyA 经济学家费尔南多·马鲁尔分析称, " 上周农业出口结汇增加,同时出现离岸套利交易,但高净值个人和进口商需求也在上升。央行至今未干预,政府强调只会在汇率下限积累外汇储备。"SBS 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胡安·曼努埃尔·佛朗哥指出: " 市场持续呈现显著汇率波动,不仅体现在官方和平行汇率,期货市场亦然。我们认为放松管制初期的这种现象属正常,关键是市场需尽快确立稳定汇率以锚定名义预期。""该分析师表示,当前正值农业丰收季,五月将是农产品出口结汇高峰月,因此短期汇率可能逼近浮动区间下限( 1 美元: 1000 比索)。" 还需观察两周前央行新规后,是否会开始吸引非居民资金流入。" 他补充道。巴西:尽管活牛本币报价总体尚能保持稳定(但有明显下跌趋势,具有代表意义的圣保罗州本周前两个工作日连续下跌),但雷亚尔兑美元汇率周度 1.8% 的升值推动主要出口州阉牛胴体均价上涨 3 美分至 3.68 美元 / 公斤。巴拉圭:活牛价格持续攀升,阉牛成交价重心在 4.07 美元 / 公斤,较前周上涨 7 美分。乌拉圭:市场保持稳定坚挺态势,胴体基准价维持在 4.60 美元 / 公斤水平。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生猪、鸡蛋价格环比上涨 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扬
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4月第4周(采集日为4月24日)生猪产品、鸡蛋、肉牛、肉羊、豆粕、配合饲料价格环比上涨,商品代蛋雏鸡、生鲜乳价格环比下跌,鸡肉、商品代肉雏鸡、玉米价格环比持平。1. 生猪产品——仔猪价格延续涨势: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9.48元/公斤,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4.7%。天津、浙江、黑龙江、新疆、吉林等20个省份仔猪价格上涨,广西、江苏、贵州、四川、云南等8个省份仔猪价格下跌,上海价格持平。华中地区价格较高,为41.80元/公斤;西南地区价格较低,为37.46元/公斤。生猪价格延续涨势: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5.29元/公斤,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1%。宁夏、新疆、广东、江西、吉林等21个省份生猪价格上涨,北京、青海、贵州、云南、内蒙古等8个省份生猪价格下跌,广西价格持平。西南地区价格较高,为15.95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14.69元/公斤。猪肉价格继续上涨: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6.10元/公斤,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4.0%。吉林、宁夏、新疆、江苏、湖北等16个省份猪肉价格上涨,海南、辽宁、湖南、云南、陕西等10个省份猪肉价格下跌,北京、黑龙江、安徽、江西价格持平。华东地区价格较高,为28.13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23.17元/公斤。2. 家禽产品——鸡蛋价格涨幅扩大: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鸡蛋平均价格9.49元/公斤,环比上涨1.2%,同比下跌1.1%。河北、辽宁等10个主产省份鸡蛋价格8.17元/公斤,环比上涨2.3%,同比上涨2.0%。鸡肉价格平稳运行: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鸡肉平均价格22.91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2.0%。商品代蛋雏鸡平均价格4.17元/只,环比下跌1.0%,同比上涨10.9%。商品代肉雏鸡平均价格3.47元/只,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0.9%。3. 牛羊肉——牛肉价格继续上涨: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牛肉平均价格69.03元/公斤,环比上涨0.7%,同比下跌8.0%。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牛肉价格62.75元/公斤,环比上涨1.2%。主产省份活牛价格26.82元/公斤,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9.3%。羊肉价格温和上涨: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羊肉平均价格69.50元/公斤,环比上涨0.2%,同比下跌6.0%。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羊肉价格67.45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主产省份活羊价格29.26元/公斤,环比上涨0.5%,同比下跌3.4%。4. 生鲜乳:2025年4月第4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07元/公斤,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10.5%。5. 饲料——玉米价格平稳运行: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38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6.7%。主产区东北三省玉米价格为2.19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主销区广东省玉米价格2.46元/公斤,环比下跌0.4%。豆粕价格涨幅扩大: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70元/公斤,环比上涨2.5%,同比下跌1.1%。配合饲料价格温和上涨: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70元/公斤,环比上涨2.5%,同比下跌1.1%。
USMEF:对华肉类出口因关税损失超50亿美元 定制化产品转销困难
随着美中关税税率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发酵,尽管特朗普政府近期暗示双方正在就解决争端展开谈判,但迄今仍未有任何一方作出让步。在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 USMEF )的周度报告中,经济分析副总裁埃林·博罗证实,这场贸易冲突已导致美国对华牛肉和猪肉出口陷入停滞。中国针对美国加征关税实施的报复性关税,目前使美国猪肉及猪杂碎产品的综合税率升至 172%,牛肉及牛杂碎税率达 147%。博罗指出,由于输华美国产品需满足特定要求,寻找替代贸易伙伴具有挑战性。" 业界正疯狂尝试为这些专为中国市场生产、已在运输途中的产品寻找新去向, " 她解释道, " 需注意这些产品带有中国专属标识——外包装箱袋均标明 ' 无莱克多巴胺 '。这种针对中国市场的定制化生产成本高昂,导致产品难以转销其他市场。"博罗强调,中国历来愿以溢价大量采购其他贸易伙伴不愿接单的特色部位肉。" 在牛肉领域,他们是胸腹肉、牛小排、肩胛小排、牛肋条、牛尾、金钱肚等中国特色产品的顶级买家。"据估算,此类产品对华断供将导致行业每头牛损失高达 165 美元,年损失约 40 亿美元。猪肉行业方面,猪杂碎产品的断供预计造成每头猪 8-10 美元损失,全年赤字约 10 亿美元。" 中国目前仍是猪蹄、猪头、猪肚、猪肠的最大买家,其采购量和出价远超其他客户。"USMEF 透露,除关税问题外,中国未更新近 400 家美国牛肉企业的输华注册资质也构成贸易障碍。虽然多数美国猪肉企业注册资质已于 3 月获续,但仍有 9 家 4 月 20 日到期的企业尚未获得更新。
巴西牛肉出口均价重返5000美元 乌拉圭58厂资产超负债
巴西联邦外贸秘书处( Secex )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第四周,该国 4 月鲜冷冻牛肉出口量已达 21.15 万吨,在尚余 3 个工作日的情况下已经超过了 2024 年 4 月全月( 22 个工作日) 20.77 万吨的出口总量。本年度 4 月前四周日均出口量达 1.24 万吨,甚至超过了去年 10 月创下历史最高月度出口纪录时的日均 1.22 万吨。如果不是工作日天数较少, 4 月或许有望再度挑战月度最高出口纪录。截至第 4 周, 4 月巴西牛肉出口均价约 5021.2 美元 / 吨,时隔近 3 个月后再度站上 5000 美元大关。后期有望保持于这一水平线上而继续上攻。乌拉圭 58 厂( Casa Blanca Meatpacking Plant )审计官艾丽西亚·卡莱瓦罗本周将赴该厂视察,并与管理层举行工作会议。这位会计师向本国媒体表示: " 目前 Casa Blanca Meatpacking Plant 的总资产大于负债 "。卡莱瓦罗是在 4 月 9 日乌拉圭 58 厂招标获批后被任命的审计官,并于 4 月 22 日正式就职。" 我的职责首先是会同评估师核查 Casa Blanca Meatpacking Plant 申报资产的准确性,其次是通过债权确认程序确定被动资产规模, " 卡莱瓦罗说明道。她特别强调: " 根据工厂提交的经审计资产负债表显示,其资产规模确实超过负债,这正是我被任命为审计官而非破产管理人的原因。"在审计期间,审计官将参与该加工厂的共同管理。目前债权人可在 60 天期限内,凭相关文件进行债权登记确认。
活動圖片
云南成全国榴莲进口第一大省 南亚东南亚水果集散中心揭牌
5月28日,首届昆明进口榴莲推广会暨南亚东南亚水果进出口交易集散(昆明)中心揭牌仪式在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云南鸿运国际贸易港举行。中老铁路开通已经3年,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是中老铁路货运起点站。云南鸿运国际贸易港与中铁联集合作,打造了“铁路场站+综合园区”模式。2024年4月起运至今, 云南鸿运国际贸易港已分拨进口榴莲、山竹9000余柜,货值超72亿元人民币。云南鸿运国际物流港位于昆明经开区洛羊街道,紧邻滇中海关及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园区占地面积224亩,园区总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鸿运国际物流港于2024年9月开始规划建设运贸一体化的水果交易集散平台,截至2025年3月,园区已入驻企业130家,入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约30亿元。其中外贸企业9家,形成外贸进出口额超4亿元。与 泰国KAF集团、中泰农产品协会、泰国农产品协会、中国哈威集团 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今年前4月,全国进口榴莲10.1万吨,货值39.7亿元人民币,其中云南省企业进口3.9万吨、15.5亿元,进口货量、值占全国比重分别为38.4%、39%,超过广东成为全国榴莲进口第一大省。据泰国榴莲行业相关协会统计, 每日泰国出口中国榴莲约600余柜,其中经磨憨口岸(含铁路口岸)超200柜,约占泰国榴莲日出口量的1/3,磨憨已成为陆上最大的榴莲进口通道。
活動圖片
阿根廷牛内脏有望输华 每斤不到7元或成新宠
在上海浦东的 SIAL 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一块标有 "阿根廷牛舌"" 潘帕斯草原牛肚 "的展位前围满了采购商。当阿根廷牛肉促进协会(IPCVA)主席胡安・卡洛斯・巴雷拉宣布" 中阿牛内脏出口协议进入最终审批阶段 "时,这个看似寻常的" 内脏生意 ",正悄然掀开全球牛肉贸易格局重塑的序幕。牛内脏为何成新贵?数据背后的市场变局:从牛肉主货到内脏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 1-4 月阿根廷牛肉对华出口 15 万吨,同比减少 26%,但出口均价却微增至 3927 美元 / 吨。这个 "量减价增" 的微妙变化,折射出中国牛肉市场从 "规模扩张" 到 "品质升级" 的转型。同期 我国牛杂进口量达 12858 吨,乌拉圭以 4050 吨占据 31.5% 的份额,而阿根廷在这个领域仍处于空白状态。这种结构性失衡为阿根廷牛内脏打开了战略窗口。据阿根廷肉类出口商联盟(ABC)报告,2025 年前四个月,该国牛内脏及其制品出口量已达 3.91 万吨,总价值 6680 万美元,其中 4 月单月出口 9200 吨、1580 万美元,平均单价 1730 美元 / 吨 —— 换算成人民币,每公斤约 12 元,若以牛肚等常见品类计算, 每斤价格不到 7 元,仅为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 60%-70%。如此显著的价格优势源于阿根廷独特的产业生态。作为全球第五大肉牛屠宰国,阿根廷年屠宰量超 1500 万头,但国内内脏消费习惯薄弱,超过 80% 的牛内脏用于出口。其标准化加工体系更是赋予产品强大竞争力:从屠宰场下线的牛内脏,30 分钟内进入 - 18℃冷链系统,通过分级筛选(如将牛肚按厚度分为 A/B/C 三级),最终以真空包装形式运往全球。这种精细化处理能力,使得阿根廷牛舌等高端内脏产品单价可达 3180 美元 / 吨,是普通牛肉价格的 2 倍。中国牛杂缺口超10万吨!阿根廷如何接住这个市场缺口?中国市场对优质牛内脏的渴求已形成刚性缺口。2024 年我国牛肉进口量达 287 万吨,但牛内脏进口占比不足 5%,主要依赖国内屠宰场供应。随着火锅、卤味等餐饮业态的爆发式增长,毛肚、黄喉、牛心等品类需求年增速超过 15%,2025 年部分单品价格较上年上涨 20%, 优质牛肚批发价突破 40 元 / 公斤。某火锅连锁企业供应链总监透露:"我们每年需采购 2 万吨牛肚,其中 30% 依赖进口, 乌拉圭、巴西的产能已接近极限,阿根廷的加入将极大缓解供应压力。" 对阿根廷而言,开拓中国内脏市场是破解贸易困局的关键一步。该国 30% 的牛肉产量用于出口,其中 60% 销往中国,但 2025 年一季度中国在其牛肉出口中的占比已从 2023 年的 74.5% 降至 56.4%,主要原因是美国、欧盟重启牛肉采购。转向内脏出口既能消化过剩产能(阿根廷牛内脏自给率仅 20%),又能规避与巴西、美国在牛肉领域的直接竞争。更重要的是, 牛内脏出口均价虽为牛肉的 1/3,但毛利率可达 45%,远高于普通牛肉的 28%,堪称 "低价值副产品的高价值逆袭"。这种合作背后是两国产业优势的深度互补。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牛内脏消费市场和成熟的深加工体系(如将牛肠加工为肝素钠原料),而阿根廷具备从牧场到冷链的全链条成本控制能力。据 IPCVA 测算, 若 2026 年实现 5 万吨牛内脏对华出口,可创造超 1 亿美元外汇收入,相当于 2025 年 1-4 月牛肉出口额的 12%,成为新的贸易增长极。国内养牛业能扛住吗?7 元/斤冲击来袭!国内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阿根廷牛内脏的潜在冲击,正在引发国内产业的连锁反应。首当其冲的是养殖端, 我国肉牛存栏量约 9500 万头,年屠宰量 700 万头,内脏产量约 42 万吨,其中 30% 用于食品加工。若阿根廷低价内脏涌入,可能 导致国内牛杂收购价下降 10%-15%,影响约 200 万养殖户的收入。某肉牛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坦言:"我们的优势在于新鲜度,凌晨屠宰的牛杂上午就能进菜市场,但在标准化和成本控制上确实比不过阿根廷。" 加工企业则面临 "技术补课" 压力。目前国内内脏加工仍以小作坊为主,80% 的企业缺乏完善的冷链系统,微生物超标、兽药残留等问题时有发生。而阿根廷企业普遍采用 HACCP 认证体系,牛内脏从屠宰到加工的时间控制在 2 小时内,菌落总数控制在 10^4CFU/g 以下,远高于我国 GB16869 标准要求的 10^5CFU/g。山东某肉类加工企业总经理表示:" 如果不引进阿根廷的分级筛选设备和冷链技术,我们可能连给进口内脏做分装的机会都没有。" 但挑战中也蕴含转型机遇。国内龙头企业已开始布局,多家企业正与阿根廷同行洽谈技术合作,计划引进智能分拣线和液氮速冻设备;重庆火锅食材企业则提出 "定制化加工" 需求,要求阿根廷供应商提供预处理后的 "火锅专用牛肚"(去除油脂层、按 200g / 份分装)。这种产业升级有望推动国内内脏加工从 "粗放型" 向 "精细化" 转型,预计未来 3 年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20%。如何获得消费者认可?疯牛病阴影未散,如何确保吃得放心?消费者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在中阿贸易谈判中被置于核心位置。历史上, 2000 年阿根廷曾爆发疯牛病疑似病例,导致中国在 2013 年暂停进口其牛副产品。此次重启谈判, 中国海关制定了严苛的检疫标准:要求阿根廷提供 3 年内无疯牛病疫情的官方声明,每批次产品需检测 β- 受体激动剂、氯霉素等 18 项兽药残留,同时建立从牧场到加工厂的全链条追溯体系。阿根廷的应对显示出十足诚意: 全国 328 家肉牛屠宰场中,已有 56 家通过中国海关认证,其使用的耳标追溯系统可精确到每头牛的出生地和饲料来源;出口企业普遍投保 "食品安全责任险",保额覆盖可能的召回损失。更关键的是,中阿双方建立了月度疫情通报机制,阿根廷农业部每周向中国海关提交动物疫病监测报告,这种高频次的信息共享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实属罕见。这场 "内脏外交" 也折射出全球贸易规则的重塑。不同于牛肉的 "量大价稳",牛内脏贸易涉及更多技术壁垒(如欧盟要求牛龄小于 30 个月),中国借此机会推动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进口标准,例如将牛黄(牛胆结石,药用价值极高)的出口注册与牛内脏协议挂钩,实现 "副产品与高价值产品" 的捆绑合作。这种精细化的贸易策略, 标志着我国从 "被动接受标准" 向 "参与制定规则" 的转变。5万吨出口目标!牛肉看巴西,内脏看阿根廷 阿根廷牛内脏的崛起正在改写全球贸易版图。目前巴西占据全球牛肉出口的 25%,但在牛内脏领域仅占 18%,且以低端肠类产品为主;澳大利亚凭借优质冷链技术占据高端牛心市场 40% 份额,但受限于国内产能,年出口量仅 3 万吨。阿根廷若实现 5 万吨对华出口,将直接挑战澳巴的市场地位,推动形成 "牛肉看巴西,内脏看阿根廷" 的新分工格局。这种变化对餐饮行业的影响更为直接。某连锁火锅品牌测算,若进口牛肚价格下降 15%,其招牌毛肚菜品成本可降低 8%,单店年利润有望增加 50 万元。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饮食文化的交融:阿根廷厨师正在研发 "麻辣牛舌"" 卤味牛心 "等中式菜品,而中国消费者将有机会品尝到经过帕玛森芝士腌制的牛百叶,这种" 潘帕斯风味遇上四川火锅 " 的创新,正在打破传统牛杂的地域局限。从战略层面看,牛内脏协议是中阿农业合作的新起点。阿根廷拥有全球 12% 的黑土地,粮食产量居世界前列,而中国是其大豆、牛肉的主要买家。此次内脏贸易的突破,为后续乳制品、蜂蜜等产品的准入铺平了道路。正如阿根廷经济部官员所言:" 我们不是在卖牛杂,而是在展示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竞争力。" 结语 当"边角料"成为贸易新引擎 站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潘帕斯草原上,远眺成群的安格斯肉牛,很难想象这些牲畜的内脏将成为中阿贸易的新纽带。从 2018 年牛肉协议的量增奇迹,到 2025 年内脏合作的质的突破, 两国贸易正从 "大宗商品交易" 转向 "全产业链协同"。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7 元 / 斤的阿根廷牛肚不仅是一次尝鲜机会,更是观察全球农业分工的窗口 —— 当乌拉圭的羊毛、巴西的大豆、阿根廷的牛杂跨越重洋来到餐桌,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更加精细化、多元化的全球食品供应链的形成。这场 "内脏革命" 的真正意义,在于重新定义了农产品贸易的价值逻辑:曾经被视为 "边角料" 的牛内脏,通过技术赋能和市场适配,成为撬动贸易格局的战略支点。当中国的 "胃需求" 与阿根廷的 "产能红利" 精准对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价格优势的简单叠加,更是两个农业大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新定位。或许正如火锅汤底中翻滚的牛肚所象征的那样,中阿贸易的热度,才刚刚开始。
活動圖片
牛肉价格创年内新高 羊肉价格弱势下行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5年5月28日,主产省集贸市场活牛价格每公斤26.86元,同比上涨15.9%,环比持平,其中辽宁活牛价格最高,每公斤27.82元,云南价格最低,每公斤25.76元。牛肉价格每公斤63.82元,同比上涨6.6%,环比持平,其中云南牛肉价格最高,每公斤73.68元,内蒙古价格最低,每公斤59.53元。山东省:第21周,牛肉继续上行,羊肉弱势回落 第21周,牛肉价格延续小幅向上走高态势,持续创年内新高;羊肉价格震荡回落,弱势下行。据监测,本周我省牛肉市场交易量同比升高12.85%,环比回升0.94%;羊肉市场交易量同比升高7.96%,环比回落1.35%。本周,我省牛肉均价为63.15元/公斤,同比升高8.34%,环比升高0.25%;受产能去化、海外牛肉价格回暖,以及国内进口牛肉调整政策加码影响,2025年牛肉进口预计量减价增,牛肉产业来自低价进口牛肉的压力边际趋弱,牛肉价格呈现持续上行走势。羊肉均价72.94元/公斤,同比升高1.45%,环比降低0.07%,当前羊肉价格有所震荡,主要是供求关系的市场性调整,向好趋势不变。从活牛活羊市场来看,活牛价格弱势回落。第21周,全省活牛出栏均价27.22元/公斤,同比升高23.45%,环比回落0.18%;其中最低价为26.20元/公斤,最高价为29.00元/公斤。按肉牛养殖22-25元/公斤的盈亏平衡区间来测算——所监测的26个县的活牛均价全部超过25元/公斤——肉牛养殖已进入盈利区间。在主产区减产,主销区需求强劲带动下,肉牛产业发展总体回升向好势头聚集,后市牛价有望趋势上行。活羊价格弱势走低,养殖效益承压小幅回落。第21周,全省活羊平均出栏价格为27.63元/公斤,同比升高5.54%,环比降低0.07%,养殖效益回落。据监测,本周我省羊粮比价为11.42:1,环比降低0.07%,其中绵羊自繁自育每只盈利约35元,集中育肥每只盈利约15元;山羊自繁自育每只盈利约55元,集中育肥每只盈利约35元。后市来看,随着天气转暖,餐饮行业复苏,进入烧烤消费旺季将增加牛羊肉需求,或拉动价格上涨;加之受牛羊产能持续去化、国际牛肉价格不断走高的影响,牛羊肉价格有望持续小幅回升。长远来看,牛羊肉消费市场空间巨大,仍然大有前途,叠加国家消费刺激政策有序出台,牛羊肉消费或顺周期加速发力,牛羊肉价格有望向好发展。从近期系列的政策精神看,政策发力方向已经明确,节奏和力度也会顺应国内外市场供求变化而变化。从国际贸易来看,进口或收窄,对美进口牛肉加关税有望催化牛肉行情,叠加远期饲料成本存上行预期,或助推国内牛肉价格上行。加之2025年全球牛肉产量预计下降,全球牛肉需求却在持续上升,会带动全球牛肉价格的阶段性上涨。后市,牛羊肉消费需要重点关注三类人群消费需求:银发群体、下沉市场年轻人和中产阶级,为牛羊肉消费寻找新的增长极,由过去消费升级转向全面均衡发力,进而推动整体行业扩容盈利。
05/2025
更多
牛肉价格创年内新高 羊肉价格弱势下行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5年5月28日,主产省集贸市场活牛价格每公斤26.86元,同比上涨15.9%,环比持平,其中辽宁活牛价格最高,每公斤27.82元,云南价格最低,每公斤25.76元。牛肉价格每公斤63.82元,同比上涨6.6%,环比持平,其中云南牛肉价格最高,每公斤73.68元,内蒙古价格最低,每公斤59.53元。山东省:第21周,牛肉继续上行,羊肉弱势回落 第21周,牛肉价格延续小幅向上走高态势,持续创年内新高;羊肉价格震荡回落,弱势下行。据监测,本周我省牛肉市场交易量同比升高12.85%,环比回升0.94%;羊肉市场交易量同比升高7.96%,环比回落1.35%。本周,我省牛肉均价为63.15元/公斤,同比升高8.34%,环比升高0.25%;受产能去化、海外牛肉价格回暖,以及国内进口牛肉调整政策加码影响,2025年牛肉进口预计量减价增,牛肉产业来自低价进口牛肉的压力边际趋弱,牛肉价格呈现持续上行走势。羊肉均价72.94元/公斤,同比升高1.45%,环比降低0.07%,当前羊肉价格有所震荡,主要是供求关系的市场性调整,向好趋势不变。从活牛活羊市场来看,活牛价格弱势回落。第21周,全省活牛出栏均价27.22元/公斤,同比升高23.45%,环比回落0.18%;其中最低价为26.20元/公斤,最高价为29.00元/公斤。按肉牛养殖22-25元/公斤的盈亏平衡区间来测算——所监测的26个县的活牛均价全部超过25元/公斤——肉牛养殖已进入盈利区间。在主产区减产,主销区需求强劲带动下,肉牛产业发展总体回升向好势头聚集,后市牛价有望趋势上行。活羊价格弱势走低,养殖效益承压小幅回落。第21周,全省活羊平均出栏价格为27.63元/公斤,同比升高5.54%,环比降低0.07%,养殖效益回落。据监测,本周我省羊粮比价为11.42:1,环比降低0.07%,其中绵羊自繁自育每只盈利约35元,集中育肥每只盈利约15元;山羊自繁自育每只盈利约55元,集中育肥每只盈利约35元。后市来看,随着天气转暖,餐饮行业复苏,进入烧烤消费旺季将增加牛羊肉需求,或拉动价格上涨;加之受牛羊产能持续去化、国际牛肉价格不断走高的影响,牛羊肉价格有望持续小幅回升。长远来看,牛羊肉消费市场空间巨大,仍然大有前途,叠加国家消费刺激政策有序出台,牛羊肉消费或顺周期加速发力,牛羊肉价格有望向好发展。从近期系列的政策精神看,政策发力方向已经明确,节奏和力度也会顺应国内外市场供求变化而变化。从国际贸易来看,进口或收窄,对美进口牛肉加关税有望催化牛肉行情,叠加远期饲料成本存上行预期,或助推国内牛肉价格上行。加之2025年全球牛肉产量预计下降,全球牛肉需求却在持续上升,会带动全球牛肉价格的阶段性上涨。后市,牛羊肉消费需要重点关注三类人群消费需求:银发群体、下沉市场年轻人和中产阶级,为牛羊肉消费寻找新的增长极,由过去消费升级转向全面均衡发力,进而推动整体行业扩容盈利。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畜产品价格波动:生猪、鸡蛋价格下跌 牛肉价格延续涨势
畜牧产业经济观察 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5月第3周(采集日为5月22日)牛肉、羊肉、玉米价格环比上涨,生猪产品、鸡蛋、鸡肉、商品代雏鸡、活牛、活羊、豆粕、配合饲料价格环比下跌,生鲜乳价格环比持平。1.生猪产品仔猪价格继续下跌: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9.01元/公斤,环比下跌0.9%,同比上涨0.5%。浙江、海南、青海、吉林、黑龙江5个省份仔猪价格上涨,宁夏、内蒙古、广东、贵州、湖南等23个省份仔猪价格下跌,天津价格持平。华北地区价格较高,为41.22元/公斤;西南地区价格较低,为36.38元/公斤。生猪价格跌幅扩大: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4.93元/公斤,环比下跌1.1%,同比下跌4.6%。甘肃生猪价格上涨,海南、上海、北京、福建、新疆等27个省份生猪价格下跌,天津、湖南2个省份价格持平。西南地区价格较高,为15.55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14.45元/公斤。猪肉价格跌幅不变: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5.68元/公斤,环比下跌0.6%,同比上涨1.8%。北京、山西、海南3个省份猪肉价格上涨,福建、天津、安徽、新疆、河北等25个省份猪肉价格下跌,吉林、宁夏价格持平。华南地区价格较高,为27.58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22.72元/公斤。2. 家禽产品 鸡蛋价格继续下跌: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鸡蛋平均价格9.17元/公斤,环比下跌0.8%,同比下跌8.3%。河北、辽宁等10个主产省份鸡蛋价格7.82元/公斤,环比下跌0.4%,同比下跌11.5%。鸡肉价格跌幅缩小: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鸡肉平均价格22.81元/公斤,环比下跌0.1%,同比下跌2.1%。商品代蛋雏鸡平均价格4.12元/只,环比下跌0.2%,同比上涨9.9%。商品代肉雏鸡平均价格3.42元/只,环比下跌0.9%,同比下跌2.3%。3. 牛羊肉 牛肉价格延续涨势: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牛肉平均价格69.89元/公斤,环比上涨0.1%,同比下跌2.5%。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牛肉价格63.81元/公斤,环比上涨0.1%。主产省份活牛价格26.89元/公斤,环比下跌0.2%,同比上涨16.2%。羊肉价格由跌转涨: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羊肉平均价格69.56元/公斤,环比上涨0.1%,同比下跌3.7%。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羊肉价格67.52元/公斤,环比下跌0.1%。主产省份活羊价格29.30元/公斤,环比下跌0.2%,同比下跌0.8%。4. 生鲜乳 2025年5月第3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07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8.9%。5. 饲料 玉米价格继续上涨: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45元/公斤,环比上涨0.8%,同比下跌3.5%。主产区东北三省玉米价格为2.24元/公斤,环比上涨0.5%;主销区广东省玉米价格2.53元/公斤,环比下跌0.4%。豆粕价格跌幅扩大: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51元/公斤,环比下跌2.8%,同比下跌6.4%。配合饲料价格继续下跌: 2025年5月第3周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42元/公斤,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3.7%。肉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53元/公斤,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3.8%。蛋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25元/公斤,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3.8%。
2025年4月我国325批次食品未准入境 鸡产品感官不合格与白虾焦亚硫酸钠超标成重灾区
5月22日,海关总署发布《2025年4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信息》,今年4月我国累计有325批次食品未准入境,重量总计5043吨,原因高发于货证不符、丙酸睾酮不合格、感官检疫不合格等。根据公布数据,4月未准入境的肉类产品有108批次,重量1805吨;未准入境的水产品有45批次,重量477吨。肉类产品未准入境的原因主要为丙酸睾酮不合格及感官检疫不合格等;水产品未准入境的主要为焦亚硫酸钠不合格及货证不符等。肉类产品未准入境分析 未准入境的肉类产品中,鸡产品共有43批次,重量为996吨;猪产品有40批次,重量为771吨;牛产品有24批次,重量为35吨;羊产品有1批次,重量为3吨。4月,鸡产品未准入境的主要原因为:感官检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和呋喃西林不合格等。猪产品未准入境的主要原因为丙酸睾酮不合格、货证不符和检出动物疫病。牛产品未准入境的主要原因为货证不符、标签不合格、污秽腐败等。羊产品有一批次未准入境,原因为:货物与卫生证书不符。水产品未准入境分析 未准入境的水产品共有45批次,其中,虾产品有26批次,重量有330吨;鱼产品有16批次,重量130吨;其他产品有2批次,重量17吨;蟹产品有1批次,重量24千克。虾产品未准入境的主要原因仍是焦亚硫酸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其次是检出动物疫病和货证不符。鱼产品未准入境的主要原因为货证不符、过氧化值不合格及磷酸及磷酸盐不合格。其他水产品主要为冻凤螺(肉)和冷冻牡蛎肉,主要原因分别为货证不符和产品未获准入。蟹产品有一批次未准入境,原因为储存温度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04/2025
更多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生猪、鸡蛋价格环比上涨 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扬
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4月第4周(采集日为4月24日)生猪产品、鸡蛋、肉牛、肉羊、豆粕、配合饲料价格环比上涨,商品代蛋雏鸡、生鲜乳价格环比下跌,鸡肉、商品代肉雏鸡、玉米价格环比持平。1. 生猪产品——仔猪价格延续涨势: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9.48元/公斤,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4.7%。天津、浙江、黑龙江、新疆、吉林等20个省份仔猪价格上涨,广西、江苏、贵州、四川、云南等8个省份仔猪价格下跌,上海价格持平。华中地区价格较高,为41.80元/公斤;西南地区价格较低,为37.46元/公斤。生猪价格延续涨势: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5.29元/公斤,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1%。宁夏、新疆、广东、江西、吉林等21个省份生猪价格上涨,北京、青海、贵州、云南、内蒙古等8个省份生猪价格下跌,广西价格持平。西南地区价格较高,为15.95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14.69元/公斤。猪肉价格继续上涨: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6.10元/公斤,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4.0%。吉林、宁夏、新疆、江苏、湖北等16个省份猪肉价格上涨,海南、辽宁、湖南、云南、陕西等10个省份猪肉价格下跌,北京、黑龙江、安徽、江西价格持平。华东地区价格较高,为28.13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23.17元/公斤。2. 家禽产品——鸡蛋价格涨幅扩大: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鸡蛋平均价格9.49元/公斤,环比上涨1.2%,同比下跌1.1%。河北、辽宁等10个主产省份鸡蛋价格8.17元/公斤,环比上涨2.3%,同比上涨2.0%。鸡肉价格平稳运行: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鸡肉平均价格22.91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2.0%。商品代蛋雏鸡平均价格4.17元/只,环比下跌1.0%,同比上涨10.9%。商品代肉雏鸡平均价格3.47元/只,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0.9%。3. 牛羊肉——牛肉价格继续上涨: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牛肉平均价格69.03元/公斤,环比上涨0.7%,同比下跌8.0%。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牛肉价格62.75元/公斤,环比上涨1.2%。主产省份活牛价格26.82元/公斤,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9.3%。羊肉价格温和上涨: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羊肉平均价格69.50元/公斤,环比上涨0.2%,同比下跌6.0%。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羊肉价格67.45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主产省份活羊价格29.26元/公斤,环比上涨0.5%,同比下跌3.4%。4. 生鲜乳:2025年4月第4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07元/公斤,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10.5%。5. 饲料——玉米价格平稳运行: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38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6.7%。主产区东北三省玉米价格为2.19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主销区广东省玉米价格2.46元/公斤,环比下跌0.4%。豆粕价格涨幅扩大: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70元/公斤,环比上涨2.5%,同比下跌1.1%。配合饲料价格温和上涨: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70元/公斤,环比上涨2.5%,同比下跌1.1%。
一季度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 猪肉、牛肉、禽肉产量提升
国家统计局 4 月 16 日发布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多项数据显示, 2025 年一季度,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生产供给较快增长,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国内需求不断扩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318758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 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11713 亿元,同比增长 3.5%;第二产业增加值 111903 亿元,增长 5.9%;第三产业增加值 195142 亿元,增长 5.3%。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总的来看,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创新引领作用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下阶段,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一季度,农业 ( 种植业 ) 增加值同比增长 4.0%。冬小麦播种面积稳中略增,长势总体较好,春耕春播平稳有序推进。据全国种植意向调查显示,稻谷、玉米意向播种面积有所增加。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 2540 万吨,同比增长 2.0%,其中,猪肉、牛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 1.2%、 2.7%、 5.1%,羊肉产量下降 5.1%;牛奶产量增长 1.7%,禽蛋产量下降 0.1%。一季度末,生猪存栏 41731 万头,同比增长 2.2%;一季度,生猪出栏 19476 万头,增长 0.1%。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5%,比上年全年加快 0.7 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2%,制造业增长 7.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1.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0.9%,比上年全年加快 3.2 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9.7%,加快 0.8 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2%;股份制企业增长 7.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 4.0%;私营企业增长 7.3%。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 3D 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45.4%、 44.9%、 26.0%。3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7%,比 1-2 月份加快 1.8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 0.44%。3 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 50.5%,比上月上升 0.3 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 53.8%。1-2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9110 亿元,同比下降 0.3%,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 3.0 个百分点。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3%,比上年全年加快 0.3 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0.3%、 10.2%、 7.2%、 5.8%、 5.1%。3 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 6.3%,比 1-2 月份加快 0.7 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 9.9%、 9.3%、 7.7%、 6.0%。1-2 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8.2%,比上年全年加快 1.0 个百分点。3 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0.3%,比上月上升 0.3 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 57.5%,上升 0.6 个百分点。其中,水上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 55.0% 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4671 亿元,同比增长 4.6%,比上年全年加快 1.1 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108057 亿元,同比增长 4.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16614 亿元,增长 4.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 110644 亿元,增长 4.6%;餐饮收入 14027 亿元,增长 4.7%。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12.2%、 6.8%、 25.4%。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26.9%、 21.7%、 19.3%、 18.1%。全国网上零售额 36242 亿元,同比增长 7.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29948 亿元,增长 5.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24.0%。3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5.9%,比 1-2 月份加快 1.9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 0.58%。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 5.0%。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 不含农户 )103174 亿元,同比增长 4.2%,比上年全年加快 1.0 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 5.8%,制造业投资增长 9.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9.9%。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 21869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3.0%,降幅比 1-2 月份收窄 2.1 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 20798 亿元,下降 2.1%,降幅收窄 0.5 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 16.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11.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0.1%。民间投资增长 0.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 6.0%。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 6.5%,其中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 34.4%、 30.3%、 28.5%、 26.1%。3 月份,固定资产投资 ( 不含农户 ) 环比增长 0.15%。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 103013 亿元,同比增长 1.3%。其中,出口 61314 亿元,增长 6.9%;进口 41700 亿元,下降 6.0%。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 5.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56.8%,比上年同期提高 2.4 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8.7%。3 月份,进出口总额 37663 亿元,同比增长 6.0%。其中,出口 22515 亿元,增长 13.5%;进口 15148 亿元,下降 3.5%。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 (CPI) 同比下降 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 0.7%,衣着价格上涨 1.2%,居住价格上涨 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 0.4%,交通通信价格下降 1.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 0.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 0.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 6.0%。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菜价格下降 5.9%,粮食价格下降 1.4%,鲜果价格下降 0.1%,猪肉价格上涨 8.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 CPI 同比上涨 0.3%。3 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 0.1%,降幅比上月收窄 0.6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0.4%。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 2.3%。其中, 3 月份同比下降 2.5%,环比下降 0.4%。一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 2.3%。其中, 3 月份同比下降 2.4%,环比下降 0.2%。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 5.3%。3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2%,比上月下降 0.2 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 5.3%;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 4.9%,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 5.0%。31 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2%。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 48.5 小时。一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 18795 万人,同比增长 1.1%。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179 元,同比名义增长 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5.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887 元,同比名义增长 4.9%,实际增长 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003 元,同比名义增长 6.2%,实际增长 6.5%。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 5.9%、 5.7%、 2.7%、 5.5%。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9939 元,同比名义增长 5.0%。
活動圖片
爱尔兰食品局携高标准猪肉亮相SIAL上海展 对华出口逆势增长1%
在近日开幕的SIAL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上, 爱尔兰食品局( Bord Bia )率领多家领先猪肉出口企业亮相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集中展示爱尔兰猪肉在食品安全、可追溯性、动物福利和可持续发展 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向中国市场传达 “ 品质保障、持续供应 ” 的清晰信号。在展会现场, 爱尔兰食品局 市场专员、 猪肉业务负责人 Declan接受采访时指出:“ 中国是爱尔兰猪肉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也是我们最为重视的地区之一。作为一个岛国,爱尔兰具备天然的生物安全屏障,目前完全没有非洲猪瘟( ASF )的案例,这是我们产品安全性的重要保障之一。” Declan 强调, 爱尔兰所有出口猪肉均不含激素和促生长剂,并在 10 年前率先推出全球首个 100% DNA 可追溯系统, “ 无论猪肉在世界任何地方被检测,都可以通过 DNA 追踪到具体的农场、工厂甚至个体基因信息,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优势。” 同时, Declan 还介绍了 “ Origin Green 绿色 本源计划 ”,这是全球唯一由国家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计划。“ 我们对所有农场和工厂每 18 个月进行一次严格审查,涵盖碳排放、水资源管理、清洁度、动物福利等指标,确保供应链符合欧盟标准之上更高的爱尔兰标准。” 面对中国市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日益提高的期待, Declan表示:“ 我们通过与中国客户面对面沟通,不仅分享爱尔兰的高标准生产体系,也传递出由政府背书的品牌信任。我们的所有参展企业,均为 Origin Green 的金牌会员,在中国市场已深耕超过 15 年,赢得了良好口碑与稳定合作关系。” 爱尔兰猪肉企业:稳定供应、品质如一 与食品局共同参展的企业代表也分享了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与策略。来自 Kepak 集团 的代表表示,他们已在中国建立了稳定的客户网络,并积极按照中国客户的使用习惯调整切割方式与规格, “ 持续性、稳定性和规格一致性是中国客户最重视的要素,这正是我们坚持的方向。” 另一家爱尔兰大型猪肉企业 Staunton Foods 则透露,在欧洲市场他们主要供应大型连锁品牌如 Burger King,具备强大的分销、加工和产品开发能力。“ 尽管近年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整体进口需求下滑,但爱尔兰对中国的出口仍保持 1% 的逆势增长,显示了我们产品的韧性与客户的忠诚度。” 应对挑战: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尽管市场面临压力,多位爱尔兰企业代表依旧表示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全球贸易环境动荡,这对我们是挑战,但正因为这样,我们更重视服务和稳定供应。希望能通过持续优化、深入合作,共同渡过行业 ‘ 寒冬 ’。” 爱尔兰猪肉凭借 天然安全、标准透明、品质稳定和价格合理 等优势,持续获得中国专业客户的青睐。此次集体参展,不仅展示了爱尔兰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推广能力,也为中爱双方的合作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活動圖片
美国对华牛肉猪肉出口4月骤降 中美贸易谈判或成转折点
根据美国肉类出口协会 (USMEF) 发布的最新美国农业部数据, 4 月对华牛肉出口暴跌 70%,猪肉出口下滑 35%。随着贸易谈判持续推进,业界对下半年形势持乐观态度。持续的中美贸易争端上周末据称取得进展。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发帖称,他与中国国家主席进行了自 2 月贸易冲突爆发以来的首次通话,时长一个半小时,并称会谈 " 为两国达成了非常积极的成果 "。两国贸易与经济领导人即将举行面对面会晤。但随着谈判推进,出口需求已开始受损,尤其在 4 月关税达到峰值之时。中美贸易谈判迈出重大一步?据特朗普透露,两国元首电话会谈主要聚焦贸易议题。美国肉类出口协会指出,对华出货量锐减是导致 4 月美国牛肉猪肉出口低于去年同期的主因之一。该协会表示, 4 月数据反映出的一大阻力是中国对美国牛肉猪肉实施的报复性关税。但这并非唯一障碍。对华牛肉出口还面临中国尚未更新美国牛肉加工厂和冷库输华资质的问题——多数注册有效期已于 3 月中旬到期。这项非关税贸易壁垒正在冲击牛肉出口。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美国肉类出口协会称 4 月牛肉出口量同比下降 10%,出口额下降 8% 至 8.245 亿美元。其中对华出口降幅最为显著,暴跌 70% ——考虑到 4 月中国对美国牛肉征收的累计关税峰值达 147%,这一结果合乎逻辑。同时,中国未恢复美国工厂输华资质也导致出口下滑。整体而言,对墨西哥牛肉出口同样减少。但该协会表示,对韩国、日本及中南美洲出口增长部分抵消了降幅。猪肉出口量同比下降 15%,创 10 个月新低;出口额降至 6.753 亿美元,降幅 13%。协会称此期间对华猪肉副产品出口骤降 35%。4 月猪肉亦面临高达 172% 的峰值关税。此外,对墨西哥、日本和加拿大的猪肉出口同步下滑,其中对加出口暴跌 45%。4 月美国猪肉出口的亮点是哥伦比亚和墨西哥中部地区——这些市场正以破纪录速度增长。在特朗普总统于社交媒体释放对华关系乐观信号数小时后,美国农场报告栏目专访了美国肉类出口协会会长丹·哈尔斯特伦。他表示解决对华贸易问题将助推今年以来的强劲开局。" 毋庸置疑,除中国市场外,今年初延续去年破纪录态势的业务表现极为出色——需求层面再创新高, " 哈尔斯特伦表示, " 中国始终是最大变数。在今年前三个月贸易尚未中断前,形势原本相当不错。刚公布的 4 月肉类出口数据显示,下滑部分主要来自中国。我们预见了 4 月的困境。因此当前谈判进展堪称及时雨。必须促成双方对话,这是必要的首步举措。'A 级团队 ' 即将介入实属利好消息,有望推动局势扭转,恢复市场稳定。" 哈尔斯特伦所指的 "A 级团队 " 是特朗普内阁核心成员,包括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商务部长霍华德·路特尼克及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 当前多重问题交织,亟需达成某种协议。这不仅是关税问题, " 哈尔斯特伦强调, " 事实上牛肉领域的关键矛盾与关税无关,而是非关税贸易壁垒。约 400 家美国牛肉工厂未获中方重新列入认证体系。若工厂未注册,关税高低毫无意义——这是牛肉贸易的首要议题。猪肉方面工厂虽获认证是好消息,但仍面临高额关税。由中国市场引发的当前不确定性与波动性,是我们必须克服的真正阻力。"哈尔斯特伦表示,协会对 2025 年剩余月份出口恢复强劲增势持乐观态度,这也是一季度的主旋律。"猪肉方面,基于现状改善的预测显示,我们将基本持平去年(创纪录之年)水平。需求依旧非常强劲, " 他分析道, " 关键在于中国未来对猪肉(尤其是牛肉)的政策走向。牛肉领域因工厂未获注册,我们预测将下降 6%。但排除中国市场,牛肉需求极其旺盛——即使价格走高。尽管存在不确定性,我们仍占据有利地位。"回望 2024 年,牛肉出口量虽微降,但出口额较 2023 年增长 5%。部分归因于历史性紧张的牛群供应导致可出口肉类减少。2024 年对墨西哥猪肉出口达 115 万吨,较 2023 年庞大基数增长 5%;出口额攀升 10% 至 25.8 亿美元——较 2020 年翻倍有余。
活動圖片
5月巴西鸡肉出口近40万吨 同比减少12.9%
根据巴西动物蛋白协会 ABPA 2025 年 6 月 5日统计: 5 月巴西共计出口了 39.34 万吨鸡肉, 这比去年的同期的 45.16 万吨减少了 12.9%。5 月出口收入合计为 7.411 亿美金,较去年同期减少了 9.5%。巴西动物蛋白协会 ABPA 会长 Ricardo 分析说:¨由于受禽流感的影响,巴西暂停了对近 20 个市场的鸡肉出口,这其中包括一些巴西鸡肉出口的主要目的国家;但尽管这样,我们的出口仍然近 40 万吨。与暂停进口的国家的进口历史重要性相比,迄今为止所受的影响要小得多。这表明,鸡肉贸易的重新流向保持了国际市场上的贸易量。¨ 2025 年 1-5 月合计出口 225.6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4.8%。前 5 个月累计收入为 42.34 亿美金,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10.18%. 5 月向中国出口了 35,800 吨(较去年同期 -28% ) ; 南非 25,500 吨( -20.5% );墨西哥 16,600 吨( -18.8% ) ; 欧盟 24,800 吨( +46.2% )。Ricardo 接着说 ¨因为在一家商业农场发现一例禽流感病例,因此巴西在 5 月下半月实行了自我暂停;根据与各国的协定,暂停了对一些市场的出口,出口量下降也在预期内。目前该案列已经得到解决。对中国、南非和墨西哥的销售回落到了预期水平。就欧盟市场而言,其销售量一直处于相当高的水平,这也是销售量上升的原因。¨ 巴西动物蛋白协会 ABPA 代表巴西家禽、 生 猪、 蛋品行业链上 140 多家企业。负责行业的养殖、质量控制、卫生管理、生产加工、以及出口市场各个环节的工作,致力于确保巴西肉品和蛋品安全出口到世界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巴西动物蛋白协会( ABPA )旗下包括:巴西禽肉、 巴西猪肉、 巴西蛋品、 巴西鸭肉、 巴西种畜禽五个品牌。
05/2025
更多
猪价或在四季度初触底 供需变化成关键
2025 年 5 月第三周,全国生猪均价已跌至 14.93 元 / 公斤,周环比跌幅扩大至 1.1%,同比降幅达 4.6%。从 5 月整体走势看,前三周生猪价格周跌幅依次为 0.3%、 0.5% 和 1.1%,呈现逐周加速下滑态势。结合能繁母猪数据、新生仔猪数据推算 6-12 月供应量或先减后增,其中 6 月持平, 7-8 月减少, 9-12 月逐步增量,而需求量呈 W 走势,供需比倒 N 走势。而交易均重高位导致大猪缺口较去年同期减少,春节偏晚或导致需求韧性滞后体现,二次育肥补栏热度或同比降低,集团公司缺少仔猪畅销支撑,年底集中出栏,供需比超过理论值。因此预计四季度初猪价或出现低点。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和卓创资讯对能繁母猪存栏量在 200 头以上规模企业能繁母猪数据推算, 6-12 月生猪理论供应量或先减后增其中, 6-10 月生猪理论供应量亦呈连续增加走势,最大增幅或出现在 10 月。11-12 月出栏生猪根据能繁母猪存栏数据以及配种和分娩率的指标推算,预计或保持增加走势。但结合季节性存栏低位效应影响以及北方 1-2 月的仔猪腹泻影响,预计 7-8 月供应或减量,且确定性较强,其他因素影响或有限,以理论基数为主。结合近 7 年交易均重季节性指数与 2025 年均重进行对比, 2025 年 1-5 月交易均重基本符合季节性变化规律,但呈略超季节性特点。据卓创资讯监测, 1-5 月全国生猪交易均重为 124.66 公斤,同比上涨 1.09%。饲料成本下滑支撑养殖端调整最佳出栏体重至 130 公斤附近,而结合四季度饲料预测走势分析,预计养殖端或在四季度前保持体重高位,与往年相比,大猪供应缺口减少,供应端增幅或略超预期。随着养殖端规模化程度提升,集团公司出栏节奏会对市场交易心态起到风向标的带动作用。得益于 1-5 月外卖仔猪畅销,集团公司得以在持续压栏的情况下,年度的出栏进度完成较 2023 年和 2024 年略偏快。卓创资讯统计,截至 4 月,前 7 家集团公司年度出栏进度完成至 32.60%,较 2024 年快 0.50 个百分点,较 2023 年快 1.62 个百分点。但四季度补栏的仔猪一方面面临冬季疫病风险,一方面也有对 2026 年丰产的担忧,补栏热度大概率不高。且年底养殖公司新一年出栏任务暂未公布,补栏积极性有限。仔猪滞销或推动养殖公司增加商品猪出栏量以完成年内任务。因此年底集团公司增量大概率会出现,或导致供应增幅超预期。中邮证券发布研报称, 25 年猪价难以大幅波动,行业去产能或较难推进。盈利情况将是今年行业最大看点,而成本差异是企业盈利能力的最有效鉴别器。当前饲料成本下降已告一段落,养殖成本的下降将更加依赖于企业的养殖水平、管理水平等 国投期货认为,生猪期价偏弱震荡,远月合约再创新低。端午备货需求增加,但供应同步放大,现货价格稳定。中长期来看生猪供应将面临恢复,一是数量层面,由于生猪行业产能和新生仔猪数量持续恢复,未来出栏量有望逐步增加,另一因素是重量层面,前期压栏及二育的生猪面临出栏,体重增大进一步加重了供给压力。未来现货端下行压力有望体现,关注现货价格的回落对盘面价格的向下压制。南华期货表示,猪价整体稳定,部分屠宰企业宰量小幅增加,另外少量二育入场,成交尚可。南方受端午支撑,部分地区中大猪出栏情况较前期有所改善;但近期市场供强需弱格局较难改变,尤其大猪,缺乏利好支撑价格持续走高,预计价格仍小幅频繁震荡。破位下行,易跌难涨。在供需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叠加考虑体重高位,屠宰量增幅环比下滑,二次育肥补栏热度下降和年底集团公司增量等多项因素分析,四季度出现年内低点的可能性较大。结合实际供需比的数据推算,卓创资讯预计低点或在四季度初期。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畜产品价格波动:生猪、鸡蛋价格下跌 牛肉价格延续涨势
畜牧产业经济观察 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5月第3周(采集日为5月22日)牛肉、羊肉、玉米价格环比上涨,生猪产品、鸡蛋、鸡肉、商品代雏鸡、活牛、活羊、豆粕、配合饲料价格环比下跌,生鲜乳价格环比持平。1.生猪产品仔猪价格继续下跌: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9.01元/公斤,环比下跌0.9%,同比上涨0.5%。浙江、海南、青海、吉林、黑龙江5个省份仔猪价格上涨,宁夏、内蒙古、广东、贵州、湖南等23个省份仔猪价格下跌,天津价格持平。华北地区价格较高,为41.22元/公斤;西南地区价格较低,为36.38元/公斤。生猪价格跌幅扩大: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4.93元/公斤,环比下跌1.1%,同比下跌4.6%。甘肃生猪价格上涨,海南、上海、北京、福建、新疆等27个省份生猪价格下跌,天津、湖南2个省份价格持平。西南地区价格较高,为15.55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14.45元/公斤。猪肉价格跌幅不变: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5.68元/公斤,环比下跌0.6%,同比上涨1.8%。北京、山西、海南3个省份猪肉价格上涨,福建、天津、安徽、新疆、河北等25个省份猪肉价格下跌,吉林、宁夏价格持平。华南地区价格较高,为27.58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22.72元/公斤。2. 家禽产品 鸡蛋价格继续下跌: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鸡蛋平均价格9.17元/公斤,环比下跌0.8%,同比下跌8.3%。河北、辽宁等10个主产省份鸡蛋价格7.82元/公斤,环比下跌0.4%,同比下跌11.5%。鸡肉价格跌幅缩小: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鸡肉平均价格22.81元/公斤,环比下跌0.1%,同比下跌2.1%。商品代蛋雏鸡平均价格4.12元/只,环比下跌0.2%,同比上涨9.9%。商品代肉雏鸡平均价格3.42元/只,环比下跌0.9%,同比下跌2.3%。3. 牛羊肉 牛肉价格延续涨势: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牛肉平均价格69.89元/公斤,环比上涨0.1%,同比下跌2.5%。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牛肉价格63.81元/公斤,环比上涨0.1%。主产省份活牛价格26.89元/公斤,环比下跌0.2%,同比上涨16.2%。羊肉价格由跌转涨: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羊肉平均价格69.56元/公斤,环比上涨0.1%,同比下跌3.7%。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羊肉价格67.52元/公斤,环比下跌0.1%。主产省份活羊价格29.30元/公斤,环比下跌0.2%,同比下跌0.8%。4. 生鲜乳 2025年5月第3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07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8.9%。5. 饲料 玉米价格继续上涨: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45元/公斤,环比上涨0.8%,同比下跌3.5%。主产区东北三省玉米价格为2.24元/公斤,环比上涨0.5%;主销区广东省玉米价格2.53元/公斤,环比下跌0.4%。豆粕价格跌幅扩大: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51元/公斤,环比下跌2.8%,同比下跌6.4%。配合饲料价格继续下跌: 2025年5月第3周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42元/公斤,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3.7%。肉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53元/公斤,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3.8%。蛋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25元/公斤,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3.8%。
中国恢复进口美国猪肉 欧盟生猪价格普涨
美国农业部( USDA )称中国在截至 5 月 18 日的一周采购了美国猪肉。这是自 3 月底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以来,中国首次购买美国猪肉。近日双方宣布达成协议,将暂时降低关税并启动贸易谈判。得益于中国重启采购和墨西哥的强劲需求,当周猪肉总销量大幅增长。当周牛肉净销量总计 12,300 吨,较前一周下降 16%,但较四周均值上升 8%。猪肉销量则达到 37,400 吨,环比增长 52%,较四周平均水平增长 68%。中国当周未采购美国大豆,仍以巴西为主要供应来源。本周欧盟生猪价格迎来久违回升。德国 VEZG 报价涨幅最为显著,每公斤胴体价格上涨 10 欧分至 2.10 欧元,该报价近几周始终稳定在 2 欧元水平。荷兰市场呈现分化态势,涨幅较德国温和。Vion 猪肉价格每公斤上涨 4 欧分至 1.97 欧元, Westfort 价格上调 5 欧分至 2.03 欧元。Van Rooi Meat 与 Compaxo 价格维持不变,仍分别保持在 1.86 欧元和 1.85 欧元。市场分析指出,本轮涨价并非源于需求提振,而是供应端收缩所致。Vion 虽上调报价但仍持谨慎态度,荷兰最大生猪屠宰企业表示: " 采购与销售市场存在失衡,欧洲市场因需求疲软与供应过剩双重压力,猪肉销售端持续承压。" 屠宰量持续走低 荷德两国当前屠宰量均处于低位。荷兰合作银行( RaboResearch )上周季度报告已预警本年度猪价上行趋势,主因欧洲育肥猪供应缩减及出口市场通路改善。VEZG 当前 2.10 欧元报价创下去年夏季以来新高(去年第 32 周曾达同等水平), Vion 价格亦升至去年 7 月以来峰值。随着夏季临近,在育肥猪供应紧缺、库存有限的背景下,预计晴好天气将推动需求增长,价格或将继续攀升。
04/2025
更多
特朗普或重启对部分国家加征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本周宣布,未来两到三周内可能对部分国家重新加征 " 对等 " 关税。此举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级,并对美国猪肉出口产生重大影响。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举行的仪式上表示: " 最终我认为我们会达成出色的协议……但若与某公司或国家未能达成协议,我们将设定关税。"他透露新关税税率可能 " 在未来两三周内公布 "。这一进展源于 4 月 9 日特朗普政府暂缓实施广泛关税,给予约 90 至 100 个国家 90 天谈判窗口期。但目前鲜有具体协议达成,美国贸易谈判代表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特朗普警告称,若未达成协议,部分国家关税或升至 50%。当前美国对大部分进口商品维持 10% 的统一关税,特定产品税率更高。尽管中方近期对美国部分进口商品给予关税豁免,并要求企业申报需豁免的关键商品,但中国政府表示目前未与美国进行正式贸易谈判。这种不确定性令贸易前景蒙阴,尤其考虑到中国历来是美国猪肉的主要买家。12 个美国州政府起诉特朗普政府,指控关税政策 " 违法 " 且超越行政权限。由纽约总检察长莱蒂娅·詹姆斯领导的联盟试图阻止特朗普在未经国会批准的情况下实施关税。猪肉行业对贸易动荡尤为敏感。既往关税战曾导致关键出口市场萎缩、国内供应过剩及生产者价格下跌。面对潜在报复性关税和政策不确定性,猪肉生产商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2025年4月30日最新猪价:本周均价环比上涨1.3% 后市或呈震荡调整
本周国内生猪价格呈涨后震荡趋势,周均价环比上涨。据中国养猪网的数据,4月18日,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4.95元/公斤,与上周五(4月11日)的14.67元/公斤相比,上涨1.9%。从一周均价来看,本周生猪均价为14.92元/公斤,与上周14.73元/公斤的均价相比,上涨1.3%。迈科期货认为,生猪价格近期维持震荡态势,随着天气转暖,生猪生长速度加快,市场供应将逐渐增加,同时消费需求进入季节性淡季,对价格上涨形成一定压力。然而养殖成本的上升及二次育肥的补栏,将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预计全国生猪价格将在当前价位附近震荡,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小幅回调,能繁母猪存栏回升传导至生猪供应, 若5月中下旬压栏猪源集中释放,猪价可能下探。展望下周市场,卓创资讯认为,二育间歇补栏,对养殖端的出栏价格形成支撑作用,价格或仍然频繁涨跌调整。预计未来一周全国行情或呈涨-跌-涨-跌的态势。供应方面,养殖场仍然存在涨价情绪。但持续上涨或影响生猪出栏节奏,价格涨后或小幅下滑,以保证生猪出栏节奏。但二育间歇补栏,对养殖端的出栏价格形成支撑作用,价格或仍然频繁涨跌调整。需求方面,二次育肥补栏量再度增加,对行情有支撑作用。而在猪价持续高位的情况下,屠宰企业出现缩量迹象,或抑制猪价上涨空间。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生猪、鸡蛋价格环比上涨 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扬
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4月第4周(采集日为4月24日)生猪产品、鸡蛋、肉牛、肉羊、豆粕、配合饲料价格环比上涨,商品代蛋雏鸡、生鲜乳价格环比下跌,鸡肉、商品代肉雏鸡、玉米价格环比持平。1. 生猪产品——仔猪价格延续涨势: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9.48元/公斤,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4.7%。天津、浙江、黑龙江、新疆、吉林等20个省份仔猪价格上涨,广西、江苏、贵州、四川、云南等8个省份仔猪价格下跌,上海价格持平。华中地区价格较高,为41.80元/公斤;西南地区价格较低,为37.46元/公斤。生猪价格延续涨势: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5.29元/公斤,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1%。宁夏、新疆、广东、江西、吉林等21个省份生猪价格上涨,北京、青海、贵州、云南、内蒙古等8个省份生猪价格下跌,广西价格持平。西南地区价格较高,为15.95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14.69元/公斤。猪肉价格继续上涨: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6.10元/公斤,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4.0%。吉林、宁夏、新疆、江苏、湖北等16个省份猪肉价格上涨,海南、辽宁、湖南、云南、陕西等10个省份猪肉价格下跌,北京、黑龙江、安徽、江西价格持平。华东地区价格较高,为28.13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23.17元/公斤。2. 家禽产品——鸡蛋价格涨幅扩大: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鸡蛋平均价格9.49元/公斤,环比上涨1.2%,同比下跌1.1%。河北、辽宁等10个主产省份鸡蛋价格8.17元/公斤,环比上涨2.3%,同比上涨2.0%。鸡肉价格平稳运行: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鸡肉平均价格22.91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2.0%。商品代蛋雏鸡平均价格4.17元/只,环比下跌1.0%,同比上涨10.9%。商品代肉雏鸡平均价格3.47元/只,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0.9%。3. 牛羊肉——牛肉价格继续上涨: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牛肉平均价格69.03元/公斤,环比上涨0.7%,同比下跌8.0%。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牛肉价格62.75元/公斤,环比上涨1.2%。主产省份活牛价格26.82元/公斤,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9.3%。羊肉价格温和上涨: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羊肉平均价格69.50元/公斤,环比上涨0.2%,同比下跌6.0%。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羊肉价格67.45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主产省份活羊价格29.26元/公斤,环比上涨0.5%,同比下跌3.4%。4. 生鲜乳:2025年4月第4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07元/公斤,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10.5%。5. 饲料——玉米价格平稳运行: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38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6.7%。主产区东北三省玉米价格为2.19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主销区广东省玉米价格2.46元/公斤,环比下跌0.4%。豆粕价格涨幅扩大: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70元/公斤,环比上涨2.5%,同比下跌1.1%。配合饲料价格温和上涨: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70元/公斤,环比上涨2.5%,同比下跌1.1%。
USMEF:对华肉类出口因关税损失超50亿美元 定制化产品转销困难
随着美中关税税率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发酵,尽管特朗普政府近期暗示双方正在就解决争端展开谈判,但迄今仍未有任何一方作出让步。在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 USMEF )的周度报告中,经济分析副总裁埃林·博罗证实,这场贸易冲突已导致美国对华牛肉和猪肉出口陷入停滞。中国针对美国加征关税实施的报复性关税,目前使美国猪肉及猪杂碎产品的综合税率升至 172%,牛肉及牛杂碎税率达 147%。博罗指出,由于输华美国产品需满足特定要求,寻找替代贸易伙伴具有挑战性。" 业界正疯狂尝试为这些专为中国市场生产、已在运输途中的产品寻找新去向, " 她解释道, " 需注意这些产品带有中国专属标识——外包装箱袋均标明 ' 无莱克多巴胺 '。这种针对中国市场的定制化生产成本高昂,导致产品难以转销其他市场。"博罗强调,中国历来愿以溢价大量采购其他贸易伙伴不愿接单的特色部位肉。" 在牛肉领域,他们是胸腹肉、牛小排、肩胛小排、牛肋条、牛尾、金钱肚等中国特色产品的顶级买家。"据估算,此类产品对华断供将导致行业每头牛损失高达 165 美元,年损失约 40 亿美元。猪肉行业方面,猪杂碎产品的断供预计造成每头猪 8-10 美元损失,全年赤字约 10 亿美元。" 中国目前仍是猪蹄、猪头、猪肚、猪肠的最大买家,其采购量和出价远超其他客户。"USMEF 透露,除关税问题外,中国未更新近 400 家美国牛肉企业的输华注册资质也构成贸易障碍。虽然多数美国猪肉企业注册资质已于 3 月获续,但仍有 9 家 4 月 20 日到期的企业尚未获得更新。
活動圖片
厄瓜多尔白虾对美出口暴增超102% 美国4月虾类产品进口量同比上涨38%
随着7月9日对等关税“缓冲期”临近,美国虾类进口商掀起抢运潮,4月份虾产品进口量同比激增, 厄瓜多尔的虾类产品出口同比暴增102%。根据UCN数据分析,2025年4月,美国共进口虾类产品70,263吨,同比上涨38%;进口总额达6.115亿美元,同比增长47%。在多个国家的出口表现中,厄瓜多尔表现最为抢眼,单月出口量达19,952吨,超去年同期翻倍。分析人士Gary Morrison指出,这轮出货高峰是因美国对多国即将恢复高关税政策所引发的“抢跑”行为。目前,仅英国与美方达成协议,其虾类出口仍适用10%关税。相比之下, 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泰国 可能将分别面临 26%、32%、46%和36%的高额税率。在关税生效前,为确保货物在 7月9日前运抵美国,各国出口商纷纷加快发货进度。据统计,美国今年 1-4月已累计进口275,911吨虾产品,同比增长18%,总值超23亿美元,同比增长28%。值得注意的是,仅在4月份,美国对虾产品的关税收入就高达 460万美元,远超去年同期的 28万美元。这一差距也表明市场对政策变化的高度敏感。尽管厄瓜多尔当前对美适用10%的关税并无立即上调风险,但其对美出口激增也反映出对 中国市场需求放缓 的担忧。在全球主要市场调整布局的大背景下,虾类供应链正在悄然重构。Morrison预测, 5月进口量仍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而7月前后的市场反应和政策走势,将成为下半年虾类贸易的关键拐点。
活動圖片
美国关税冲击下全球金枪鱼价格持续下跌 第三季度或迎反弹
特朗普4月对金枪鱼生产国实施的“对等关税”继续影响全球金枪鱼贸易,曼谷和曼塔两大主要加工中心的鲣鱼价格持续下跌。5月初,曼谷整条鲣鱼的价格在1625美元/吨左右,月底降至1580美元/吨。6月初,曼谷鲣鱼价格已降至1450-1550美元/吨。泰国最大的金枪鱼企业Thailand主席Chanintr Chalisarapong表示,如果特朗普将(泰国)总关税大幅提升,泰国对美国的金枪鱼罐头出口将下降60%。原料供应方面,中西太平洋的捕捞不太理想。厄瓜多尔曼塔港的鲣鱼价格略高于曼谷,但也从5月初的1650美元/吨下跌至1600元/吨。东太平洋的捕捞水平相对较好,加工厂希望降低价格,但因厄瓜多尔政府取消柴油补贴,对渔业捕捞产生重大影响,捕捞成本显著增加,因此短期内价格预计不会大幅下调。今年上半年,东太平洋黄鳍金枪鱼捕捞量大增,6月初价格跌至2100美元/吨。另外,印度洋海域进入淡季,捕捞活动显著放缓,鲣鱼价格稳定在1300欧元/吨左右。大西洋海域的捕捞处于一般水平,科特迪瓦鲣鱼价格约为1350欧元/吨左右,黄鳍金枪鱼价格约为2250欧元/吨。在西班牙市场,鲣鱼价格在约为1500-1650欧元/吨,黄鳍金枪鱼价格在2100-2300欧元/吨不等,价格波动较大。另外,不同产区的鲣鱼原料价格差异较大,大西洋产鲣鱼在1500-1550欧元/吨,而规格更优的印度洋产品则高达1600-1655欧元/吨。来自免税产地的深加工产品,如鲣鱼鱼柳和黄鳍金枪鱼鱼柳的价格约为5500美元/吨和6600美元/吨。行业人士认为,目前金枪鱼价格已接近周期性底部,欧洲的金枪鱼罐头消费需求正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且随着北半球进入夏季消费旺季,全球鲣鱼价格可能在第三季度迎来反弹。
活動圖片
美国拟对泰国正大卜蜂及越南23家虾类出口商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美国商务部拟提议对印度、越南和泰国多家虾类出口商征收反倾销税,其中越南 23家出口商初步税率为35.29%,泰国正大卜蜂(CP Foods)初步税率高达 57.64%,印度税率在 2.01%至 5.32%不等。新一轮反倾销税审查期 为2023年2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接下来 如果美国进口商从这些公司采购商品,需要缴纳相应保证金。反倾销税率预计将于12月公布。据南方虾联盟(SSA)说法,美 商务部在印度、越南和泰国各选择了两家最大的出口商进行单独审查, 根据单独审查的结果将具体反倾销税分配给其余未被选中的公司。泰国出口商 Thai Union Group(泰万盛) 在审查期间没有发现倾销行为,因此税率为0%; CP Foods因 拒绝提供商务部要求的资料,被征收57.64%反倾销税。在印度,美国商务部初步认定 Devi Fisheries反倾销税为 2.01%,Sandhya Aqua Exports税率为5.32%,其他出口商税率为二者平均值,即 3.96%。美国商务部认为,越南公司T hong Thuan Company没有发现倾销行为,另一家越南出口商 Soc Trang Seafood以“ 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进行了大量倾销”,最终税率为 35.29%,其他22家越南出口商也被征收 35.29%税率。如果12月份最终税率维持不变,这些从泰国和越南公司购买虾类的进口商将会收到大额反倾销税账单。越南海产品出口商和生产商协会(VASEP)表示: 对这种异常高的初步税率感到非常惊讶和深切关注。“ 在越南参与这些反倾销审查的19年里,没有一家企业被征收过两位数的初步税率。这不禁让人想起2012年发生的情况,当时商务部也因为计算错误而对Fimex征收25.76%的初步税率,然后在最终结果中调整为4.58%。VASEP和企业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一结果存在计算层面的错误。”
活動圖片
单周跳涨2美金 三文鱼价格因挪威产能收缩大幅上调
据市场消息透露,本周(24周),中国市场进口冰鲜三文鱼批发报价有显著涨价行情,挪威、法罗、苏格兰等产地冰鲜三文鱼报价领涨, 其中法罗皇冠价格一度触及110-115元/公斤的高位。本轮价格上涨主要受两方面因素驱动:一是挪威产地期货报价大幅上调,二是中国批发市场现货库存偏紧。进口商透露,24周,中国市场进口挪威产地生产的冰鲜三文鱼的到货 成本环比 将涨20%,涨幅为2美金/公斤,大规格鱼的 成本报盘已超过90元/公斤。挪威产地价格上涨则与产能收缩有关。据外网报道,24周,由于挪威产地周一放假停工,加工日仅4天,因此,挪威产地加工厂交付量有明显下降,价格走高。然而,挪威产地此次价格涨幅超出市场预期,令中国三文鱼贸易商难以接受。“目前的挪威价格远超合理区间,价格太高,(我们)很难买下手。也比较担心后期市场扛不住 这个涨幅,发生价格倒挂。” 此外,对于供应零售渠道的三文鱼加工厂而言,也将面临成本管控的巨大压力。在挪威产地的价格压力下,海鲜指南了解到,不少贸易商已调整采购策略,减少了对挪威产地的订货,转向增加对智利产地冰鲜三文鱼的采购。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几个月时间中,智利产地由于价格优势不足,难以与其他产地竞争,导致到货量持续萎缩。而本周,智利产区 重新获得市场竞争力, 有望迎来较大量的产品落地。附国内外相关行情资讯报道 三文鱼渔场价格上调超10挪威克朗(6月6日报道) 三文鱼价格正在获得一个期待已久的上涨, 涨幅约为10-12挪威克朗/公斤 有多个来源证实了这一上涨趋势。据部分渔场价格来源显示:3-6公斤的鱼在上游交易价格约为75-80挪威克朗/公斤。( 6.96美元-7.41美元) 从出口商角度看,今年三文鱼的价格远低于预期,“在那个价格水平上卖鱼是很残酷的”。一位鲑鱼养殖户则将当前的价格上涨描述为“早就如此”的一个行情。但整体而言,上游市场对飙升的价格能否维持,仍保持较大的观望(或怀疑)态度。受(潜在)ISA爆发威胁和藻华双重打击,Nordlaks(挪威169厂)后市供应将减少 挪威 Hadsel市的Nordlaks Havbruk的Dragnes站点报告了一例疑似传染性鲑鱼贫血(ISA)的病例。作为预防措施, Nordlaks已决定扑杀 Dragnes站点的190万条鱼。据悉, Nordlaks在 Dragnes 站点的鱼于2024年秋季投放,当前 平均重量为850g。“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对于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是必要的。”Nordlaks 首席执行官 Eirik Welde 表示。“最近的藻类大量繁殖和现在潜在的ISA爆发对我们的运营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正在努力将后果降至最低。”
05/2025
更多
中国将设“绿色通道”助越南榴莲、荔枝输华优先通关
据越南《法律报》报导,5月28日下午,越南农业与环境部表示,杜德维部长正率领该部工作团访问中国海关总局。访问期间,杜德维部长已与中国海关总局局长孙梅君会谈, 双方一致同意协作解决越南榴莲出口至中国所遇到的羁绊和就各种措施进行配合以确保今年荔枝季节进出口活动畅通。相关报道指出, 近期,越南榴莲出口有时面临诸多困难,影响出口规模、附加值、种植户与出口企业的利润。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越南出口的榴莲实施了额外监管措施。此外,气候变化日益复杂,一些地方盲目扩种、快速增加榴莲种植面积,也潜藏着对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风险。对此,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应与中国海关总署进行磋商, 就种植区、包装机构代码及检测实验室认可等方面达成一致;统一越南榴莲对华出口的清关流程,确保通关顺畅便利。此外,就未来在农产贸易领域和开放市场推动合作达成共识。具体是, 将制定“农产品绿色通道”机制,对当季新鲜水果处于收获高峰时期,在各口岸优先通关。还将延长通关口岸的工作时间(包括周末和非办公时间),以应对高峰期的通关需求。据越南海关总局的统计资料, 2024年,中越农林水产进出口金额达178亿美元,同比增加14.6%。其中,越南对中国出口农林水产品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3%;进口约43亿美元,增长21%。2025年前四个月,越南农林水产品对中国出口额约为50.7亿美元,同比2024年增长3.7%。截至目前,双方已签署了28项关于农林水产品进出口的备忘录/议定书。越南已有多个农林水产品出口至中国,包括:15种果蔬;鳄鱼、人工饲养的猴子、燕窝、鱼粉及部分用于生产和加工饲料的产品;奶制品和多种水产品等。
04/2025
更多
全球首艘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试航成功
4月30日上午10点,全球首艘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在广州黄埔文冲船厂缓缓启航,向着南海海域进发。这艘工船将在黄海冷水团核心区域开展养殖作业,标志着中国在三文鱼深远海养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里程碑事件预示着中国现代海洋渔业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未来国内海鲜消费市场对冰鲜三文鱼的进口依赖将大幅降低。"苏海1号"——一艘由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精心设计的养殖工船,于2023年初在广州黄埔文冲船厂启动建造,投资额高达近6亿元人民币。这艘巨轮船长249.8米,型宽45米,型深21.6米,拥有8.3万立方米的养殖水体和13万吨的排水量。它将主要利用黄海冷水团资源养殖三文鱼,一旦进入稳定运营阶段,预计年产量将超过8000吨。在全球经济巨头竞相布局海洋经济、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复杂背景下,“苏海1号”养殖工船不仅是江苏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大食物观、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等战略思想的生动实践,更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加快建设海洋强市、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蓝色动能的务实行动。近年来,三文鱼凭借其鲜美口感和营养价值,已成为全球消费者喜爱的海洋鱼类核心单品,市场需求持续强劲增长。据《中国三文鱼产业报告2024》预测,到2030年,中国三文鱼市场需求量将达到21万吨。然而,目前我国80%以上的三文鱼仍依赖进口。江苏连云港市海洋发展有限公司与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农发海洋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携手深圳大百汇集团,共同投资组建江苏连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标志着我国三文鱼养殖业迈出了从淡水到海水、从陆基向深海的历史性跨越。这一合作模式不仅响应了市委市政府的海洋强市、科技兴海战略,更将广东在科技研发、智能制造、市场运营方面的优势与江苏丰富的海洋资源、水产品加工及贸易流通能力相结合。特别是连云港得天独厚的黄海冷水团资源,为构建以工船深远海养殖为核心的产业链条提供了坚实基础。这不仅开创了全国统一大市场格局下三文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与跨区域合作的先河,也为减少对冰鲜三文鱼进口依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苏海1号",一艘将工业化养殖技术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完美融合的杰作,如同一座浮动的智慧海洋牧场,引领着水产养殖业的未来。这艘船搭载了尖端的养殖作业设备,包括一个精密的养殖环境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水温、水质和溶解氧等关键参数,为三文鱼营造理想的生长环境。此外,集中自动投饲系统能够根据鱼群的生长阶段和摄食需求,精准投喂优质饲料。船岸一体化管控技术更是让陆地管理人员能够远程实时监控和调整船上的养殖操作。集成了工业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苏海1号",能够模拟三文鱼在自然环境中的最佳生长条件,确保其健康、快速成长。"苏海1号"养殖工船,以其独特的游弋式生产特性,颠覆了传统的固定式深水智能网箱养殖模式。在面对台风、赤潮等恶劣环境时,该工船能够依靠其卓越的航行能力,迅速转移至安全海域,显著提升养殖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更令人瞩目的是,它实现了全年无间断的养殖优势。通过精心规划养殖区域和时间,"苏海1号"能够错峰上市,大幅提高产能,为市场提供稳定且充足的三文鱼供应。这不仅能有效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还能保障三文鱼的新鲜度和口感。此外,“苏海1号”上还配备了全球领先的三文鱼自动化加工车间。这使得三文鱼能够在捕捞后第一时间进行现场加工,并借助辅助运输船和高效的冷链物流系统,在24小时内将极致新鲜的产品送达国内主要消费市场。这种从源头到餐桌的快速供应链,在产品新鲜度和口感上对进口冰鲜三文鱼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即将到来的秋冬季节,连云港海域将迎来一场海洋养殖的革命。备受瞩目的“苏海1号”养殖工船将正式投入生产作业,标志着我国高品质三文鱼自给率的重大飞跃。随着配套体系的逐步完善,“苏海1号”不仅将推动港城及江苏渔业向深远海养殖和远洋捕捞转型,更将激发“蓝色引擎”的强大动力,为我国海洋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一季度我国金枪鱼进口量下降67% 蓝鳍金枪鱼成主要进口品种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的金枪鱼进口贸易大幅缩减。今年第一季度,金枪鱼的累计进口量下降67%至8374.52吨,进口额下降39%至2844.48万美元。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全球金枪鱼特别是鲣鱼的产量下降,而2024年鲣鱼资源丰富,各海域捕捞量大增且价格下跌。3月份,金枪鱼进口量较2024年同期略下降86%,共2141.44吨,进口额减少59%,为991.23万美元。与2月相比,数量和价值也环比下降了47%、5%。3月,我国金枪鱼产品主要供应商是西班牙、印度尼西亚、马其他、土耳其、泰国。西班牙:是我国蓝鳍金枪鱼的主要供应商,3月向我国销售了101.82吨鲜或冷的大西洋蓝鳍金枪鱼,价值290.42万美元;另外销售了7.2吨制作或保藏的金枪鱼产品,价值15.24万美元。西班牙在进口总额的占比为31%,数量和价值较2月份有所增加。印度尼西亚:供应量共1556.69吨,价值224.21万美元,占总进口额的23%,价值和数量均比2月份增长60%左右。主要产品是冻鲣(1541.68吨,价值219.21万美元)。马其他:供应产品为冻大西洋蓝鳍金枪鱼,进关量89.01吨,价值183.83万美元,占总进口额的19%。自去年年底马其他蓝鳍金枪鱼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销量大幅增长。从价值来看,3月进口的金枪鱼产品主要是蓝鳍金枪鱼、冻鲣。近几年来,国内市场对高价值的蓝鳍金枪鱼需求不断增长。3月份,鲜/冷大西洋及太平洋蓝鳍金枪鱼(HS 030235)、鲜/冷南方蓝鳍金枪鱼(HS 030236)、冻大西洋及太平洋蓝鳍金枪鱼(HS 030345)的进口量合计2024.43吨,价值491.18万美元,占总进口额的一半。3月份,主要用于罐头加工的冻鲣(HS 030343)进口大幅减少。进口量为1654.63吨(环比减少41%),进口额为228.82万美元(环比减少45%),占总进口产品价值的23%,平均进口价格为1.38美元/千克。
五一假期临近 中国进口三文鱼价格逆势下跌
尽管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日)即将到来,中国进口大西洋三文鱼批发价格在第18周(4月28日至5月4日)仍延续跌势,进口商普遍对节日消费的拉动效应持悲观态度,市场呈现与传统旺季相反的疲软态势。截至4月28日,广州市场的挪威去头去内脏三文鱼(6-7公斤规格)批发价周环比下跌2元/公斤,至85元/公斤(约合11.66美元/公斤)。相比之下,法罗群岛产的6-8公斤规格三文鱼价格在一线城市保持稳定,广州、上海报价95元/公斤,北京98元/公斤,仍较挪威和智利产品维持较高溢价。多位贸易商表示,当前价格下行趋势与中国节假日通常的价格上涨周期相悖。一位上海经销商表示:“目前仍未看到涨价迹象,希望4月30日餐饮采购能有所回升。随着挪威加工厂恢复正常生产,当地原料鱼价格已开始回落。” 上周五的数据显示,挪威养殖三文鱼第18周到货价大幅下跌,其中4-5公斤规格价格从94挪威克朗/公斤骤降至70挪威克朗/公斤。某挪威主要出口商透露,当前2-3公斤规格报价67挪威克朗/公斤,3-6公斤70挪威克朗/公斤,而6公斤以上规格反而降至67挪威克朗/公斤,出现大规格鱼价格倒挂现象。该经销商分析称:“大规格鱼通常专供中国市场,价格倒挂只能说明中国消费正在走弱”。广州某经销商坦言,第18周每公斤仍亏损约10元。该经销商主营挪威和法罗群岛三文鱼,主要供应华南高端酒店市场。本周,他同时销售挪威企业Nordic Aqua Partners在宁波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生产的6-8公斤规格三文鱼,报价75元/公斤,但仍难以扭转亏损局面。他悲观预测:“今年五一假期消费恐怕依旧疲软,传统旺季涨价行情难以重现。”行业普遍认为,中国三文鱼市场已进入阶段性供过于求状态,短期内价格回升动力不足。
活動圖片
巴西禽流感导致5月禽肉出口量价齐跌 对中国等多国暂停出口
根据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近日发布统计数据,5月巴西共计出口了39.34万吨鸡肉,对比去年的同期的45.16万吨减少了12.9%。5月出口收入合计为7.411亿美金,较去年同期减少了9.5%。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会长Ricardo分析说:“由于受禽流感的影响,巴西暂停了对近20个市场的鸡肉出口,这其中包括一些巴西鸡肉出口的主要目的国家;但尽管这样,我们的出口仍然近40万吨。与暂停进口的国家的进口历史重要性相比,迄今为止所受的影响要小得多。这表明,鸡肉贸易的重新流向保持了国际市场上的贸易量。” 2025年1-5月合计出口225.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8%。前5个月累计收入为42.34亿美金,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18%。5月向中国出口了35,800吨(较去年同期-28%);南非25,500吨(-20.5%);墨西哥16,600吨(-18.8%);欧盟24,800吨(+46.2%)。Ricardo接着说因为在一家商业农场发现一例禽流感病例,因此巴西在5月下半月实行了自我暂停;根据与各国的协定,暂停了对一些市场的出口,出口量下降也在预期内。目前该案列已经得到解决。对中国、南非和墨西哥的销售回落到了预期水平。就欧盟市场而言,其销售量一直处于相当高的水平,这也是销售量上升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中巴双方签署了关于巴西DDG/DDGS(干酒糟及其可溶物)、花生粕、鸡杂碎(内脏)、鸭肉及火鸡肉输华的市场准入协议。ABPA表示,中国对巴西鸡杂(包括心、肝、胗)、火鸡肉和鸭肉三类产品开放市场,将推动该国禽肉产业扩大出口版图。但由于随后巴西暴发禽流感,根据中巴两国卫生协议,海关总署本月初宣布暂时禁止直接或间接从巴西输入禽及相关产品。
活動圖片
泰国禽肉产业借巴西禽流感契机有望填补150万吨供应缺口
受巴西禽肉出口受挫及饲料成本下降等多重因素推动,泰国禽肉产业今年有望实现增长。全球最大鸡肉出口国巴西正面临禽流感疫情,作为全球第三大禽肉出口国的泰国已做好准备抢占新市场机遇。泰国行业领袖指出,当前禽肉价格企稳叠加饲料成本回落形成利好局面。但发展机遇的大小取决于巴西禽流感疫情的持续时间及主要进口国实施贸易限制的周期。巴西某养殖场暴发疫情后已完成消毒,目前进入 28 天观察期,这将决定其后续出口能力。近年来,玉米和豆粕等关键饲料原料的全球价格已下降约 30%,为生产商缓解了压力。得益于覆盖饲料生产、养殖与加工的全产业链整合模式,泰国正大食品、 GFPT 和 Betagro 等禽肉巨头优势尤为突出。这种一体化模式正为企业在全球市场调整中提供竞争优势。随着中国、欧盟等主要进口国暂停巴西禽肉进口,市场格局正在重构。日本也已中止巴西部分地区的肉类进口。这些变化为泰国出口商创造了抢占市场份额的机遇——尤其在采购商寻求供应链多元化的背景下。面对全球禽肉价格上涨趋势,部分泰国生产商正计划增产。闲置禽类养殖场重新启用,废弃鸡舍挂牌出售或招租。以美国为例, 5 月禽肉价格已上涨约 3%,印证了强劲需求。巴西禽肉出口中断可能影响约 150 万吨的供应量。分析师预估泰国有能力填补其中 30 万至 40 万吨缺口,有望创造高达 17 亿美元的增量收入。泰国在加工鸡肉制品领域优势显著(该品类已占其禽肉出口总量超半数),这进一步增强了该国满足全球便捷即食需求增长的能力。在巴西暴发禽流感疫情前,泰国曾预测今年禽肉出口量将微增 2%。如今全球市场格局生变,前提是巴西产品出口禁令持续生效,泰国禽肉产业或迎来更强劲增长。
活動圖片
5月巴西鸡肉出口近40万吨 同比减少12.9%
根据巴西动物蛋白协会 ABPA 2025 年 6 月 5日统计: 5 月巴西共计出口了 39.34 万吨鸡肉, 这比去年的同期的 45.16 万吨减少了 12.9%。5 月出口收入合计为 7.411 亿美金,较去年同期减少了 9.5%。巴西动物蛋白协会 ABPA 会长 Ricardo 分析说:¨由于受禽流感的影响,巴西暂停了对近 20 个市场的鸡肉出口,这其中包括一些巴西鸡肉出口的主要目的国家;但尽管这样,我们的出口仍然近 40 万吨。与暂停进口的国家的进口历史重要性相比,迄今为止所受的影响要小得多。这表明,鸡肉贸易的重新流向保持了国际市场上的贸易量。¨ 2025 年 1-5 月合计出口 225.6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4.8%。前 5 个月累计收入为 42.34 亿美金,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10.18%. 5 月向中国出口了 35,800 吨(较去年同期 -28% ) ; 南非 25,500 吨( -20.5% );墨西哥 16,600 吨( -18.8% ) ; 欧盟 24,800 吨( +46.2% )。Ricardo 接着说 ¨因为在一家商业农场发现一例禽流感病例,因此巴西在 5 月下半月实行了自我暂停;根据与各国的协定,暂停了对一些市场的出口,出口量下降也在预期内。目前该案列已经得到解决。对中国、南非和墨西哥的销售回落到了预期水平。就欧盟市场而言,其销售量一直处于相当高的水平,这也是销售量上升的原因。¨ 巴西动物蛋白协会 ABPA 代表巴西家禽、 生 猪、 蛋品行业链上 140 多家企业。负责行业的养殖、质量控制、卫生管理、生产加工、以及出口市场各个环节的工作,致力于确保巴西肉品和蛋品安全出口到世界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巴西动物蛋白协会( ABPA )旗下包括:巴西禽肉、 巴西猪肉、 巴西蛋品、 巴西鸭肉、 巴西种畜禽五个品牌。
05/2025
更多
海关总署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防止巴西高致病性禽流感传入公告
近日,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发布消息, 巴西南里奥格朗德州1家商品种禽场发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为防止疫情传入,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和生物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现公告如下:一、禁止直接或间接从巴西输入禽及相关产品(源于禽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二、禁止寄递或携带来自巴西的禽及相关产品入境,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三、来自巴西的进境船舶、航空器等运输工具上卸下的动植物性废弃物、泔水等,一律在海关的监督下作除害处理,不得擅自抛弃。四、对边防检查等部门截获的非法入境的来自巴西的禽及相关产品,一律在海关的监督下作销毁处理。五、凡违反上述规定者,由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处理。六、各级海关、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分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有关规定,密切配合,做好检疫、防疫和监督工作。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特此公告。海关总署 农业农村部 2025年5月29日
鸡蛋价格持续下行 6月或创五年新低
5 月份鸡蛋供应增加,而需求提振不足,供强需弱已初见端倪,月均价环比下跌。6 月份的鸡蛋供应继续增至近五年最高,而 10 年不遇的强梅雨天气将进一步削弱淡季需求,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或处于近五年峰值,蛋价或创五年新低。鸡蛋价格为何持续下行?当前蛋鸡养殖场盈亏如何?后市行情会怎样?“近期鸡蛋价格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全国高产在产蛋鸡存栏量保持在 11.3 亿只左右,处于历史同期高位,鸡蛋市场供应充足。鸡蛋需求延续节假日前一周开始回落的规律,市场需求整体偏弱。供强需弱格局下,蛋价承压下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宁说。从近一个月的市场情况看,受 “五一”假期备货提振,各地鸡蛋市场交易量增加,拉动蛋价上涨。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全国鸡蛋批发均价从 4 月 12 日开始震荡上涨,在 4 月 24 日达到近期最高的 8.32 元/公斤。近来随着“五一”假期备货结束,鸡蛋价格震荡下行。全国鸡蛋批发均价在 5 月 17 日降至近期最低点 7.77 元/公斤。“自 4 月下旬以来,北京市场鸡蛋价格连续出现几波下行。直到上周初,价格还在继续下降。到上周中期,蛋价才有所抬头。”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5 月 19 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鸡蛋批发平均价为 6.93 元/公斤,比 5 月 9 日 6.55 元/公斤上涨 5.8 %,比去年同期的 7.84 元/公斤下降 11.61 %,周环比小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下降。“自 2 月份以来,蛋鸡养殖行业进入亏损期。近期虽然受‘五一’假期备货提振,蛋鸡养殖依然处于亏损状态。目前蛋鸡养殖每公斤鸡蛋估计亏损超过 0.6 元。”朱宁说。蛋鸡养殖亏损与饲料价格上涨也有一定关系。5 月中上旬,玉米、豆粕价格比上个月同期均有小幅上涨,带动蛋鸡配合饲料价格稳中有涨,蛋鸡养殖饲料成本处于近期较高水平。蛋鸡养殖全行业亏损,原因在于全国产蛋鸡存栏量保持在历史同期高位,供大于求。端午节过后较长时间市场缺乏节日提振,市场需求将进入传统淡季。另外根据气象部门最新预测, 2025 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迎来 10 年不遇的强梅雨天气,预计入梅、出梅时间分别在 6 月 8 日前后、 7 月 18 日前后,整个梅雨季长达 40 天,比近十年平均 25 天显著延长,预计长江流域累计降水量将较常年增加 10%-15%。今年南方梅雨季节时间长、降雨量大,鸡蛋质量面临较大挑战,或导致今年 6 月份需求低于往年同期。“如果不能实质性地压缩产能,蛋价可能难以摆脱低位徘徊的状态。”刘通说。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商户反映,目前蛋鸡养殖场在产蛋鸡大部分处于产蛋旺盛期,不仅产蛋能力较强,而且生产出来的鸡蛋品质整体较高,市场上鸡蛋供应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状态。鉴于大型养殖场实力比较雄厚,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蛋价长期低迷的形势下,中小型养殖场经营压力将有所增加。业内人士建议,中小型养殖场应尽快走合作化道路,可几家或十几家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市场波动。关于后市,朱宁认为,二季度后期鸡蛋价格仍将保持低位运行。主要原因在于:受去年下半年至今年 1 月份蛋鸡养殖持续盈利影响,蛋鸡补栏较多,新补栏产蛋鸡数量比较稳定;鸡蛋消费仍处于淡季,预计端午节消费提振作用有限,且受南方梅雨季节以及猪肉价格较低影响,终端需求缺乏持续增长动力。综上所述,鸡蛋市场将面临需求平淡与供给高位双重压力,蛋价缺乏显著支撑,蛋鸡养殖将继续亏损,基本延续往年上半年蛋鸡养殖收益较低以及可能会出现连续多月亏损的现象。不过,近 4 个月蛋鸡养殖亏损较为明显,养殖场户淘汰落后产能意愿较强,三季度蛋价可能会有起色。按照惯例,三季度是鸡蛋消费旺季,更是全年蛋价涨幅最大、价格最高的时期。三季度高温高湿天气不利于蛋鸡养殖,蛋鸡产蛋率降低现象较多,或将在供给端对蛋价起一定支撑作用。鸡蛋需求将受中秋节、国庆节、暑期旅游、大中小学开学影响,潜力有望充分释放,从而影响蛋价。综合来看,三季度鸡蛋价格将出现规律性上涨,蛋鸡养殖有望扭亏为盈。卓创资讯预计, 6 月份在产蛋鸡存栏量将增至近五年最高水平,鸡蛋供应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今年超强梅雨季进一步削弱淡季需求,因此 6 月份鸡蛋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或处于近五年峰值,蛋价或跌至 2021 年以来的最低值,预计月内全国日均价最低或跌至 2.50 元 / 斤左右。
巴西商业养殖场禽流感疑似病例被排除 政府正与24国谈判放宽鸡肉出口限制
巴西农牧业部于周三( 28 日)确认在商业禽类养殖场出现首例疫情地区——南里奥格兰德州蒙特内格罗市发现一例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但本次病例涉及一只棕灶鸟( João de Barro )野生鸟类,对该地区商业禽类养殖业不构成影响。此为该区域出现的第二起疫情。尽管巴西境内禽流感病例数持续攀升,但近期商业禽类感染的疑似病例被逐一排除,并未出现商业禽类养殖场再度感染。从 2023 年首次出现野生鸟类感染至目前,巴西全国共报告 170 起禽流感疫情,其中: 166 起发现于野生鸟类 3 起发生于散养农场 1 起出现在商业养殖场 农牧业部长卡洛斯·法瓦罗( Carlos F á varo )表示,鉴于多国在蒙特内格罗市(南里奥格兰德州)商业禽类养殖场确诊禽流感疫情后采取临时禁运措施,巴西农牧业部已开始与相关进口国谈判以放宽对巴西鸡肉的限制。"当前我们已启动对话以降低巴西鸡肉出口限制。完成 28 天无疫期后,工作重心将全面转向解除鸡肉禁运," 法瓦罗在众议院农业、畜牧、供应及农村发展委员会听证会上表示。正如 Broadcast Agro ( Estado 集团实时新闻系统)所示,巴西政府正与禽类产品进口国谈判,以缓解其对巴西鸡肉及禽类产品采购的暂停措施。相关谈判已启动,旨在减轻该国商业禽群首例禽流感疫情对巴西农业综合企业贸易平衡的影响。法瓦罗详细说明:巴西全国范围的鸡肉出口遭 24 个目的地暂停;另有 13 国暂停进口南里奥格兰德州产鸡肉;其他国家则将采购限制在禽流感疫情暴发点 10 公里半径范围内。巴西鸡肉进口禁令源于 5 月 15 日蒙特内格罗市(南里奥格兰德州)商业养殖场确诊禽流感病例。根据巴西与进口国达成的卫生协议,针对整个巴西领土、南里奥格兰德州、蒙特内格罗市辖区或疫情暴发点 10 公里半径区域的巴西鸡肉采购临时预防性禁运措施均属合规。" 我们持续审议卫生协议以推进安全贸易区域化原则, " 法瓦罗表示。部长同时指出,在巴西鸡肉开放的 160 个市场中, 128 个市场仍保持开放且未施加任何限制。" 该行业所受影响有限。我们不希望出现如此多限制措施, " 他评论道。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畜产品价格波动:生猪、鸡蛋价格下跌 牛肉价格延续涨势
畜牧产业经济观察 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5月第3周(采集日为5月22日)牛肉、羊肉、玉米价格环比上涨,生猪产品、鸡蛋、鸡肉、商品代雏鸡、活牛、活羊、豆粕、配合饲料价格环比下跌,生鲜乳价格环比持平。1.生猪产品仔猪价格继续下跌: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9.01元/公斤,环比下跌0.9%,同比上涨0.5%。浙江、海南、青海、吉林、黑龙江5个省份仔猪价格上涨,宁夏、内蒙古、广东、贵州、湖南等23个省份仔猪价格下跌,天津价格持平。华北地区价格较高,为41.22元/公斤;西南地区价格较低,为36.38元/公斤。生猪价格跌幅扩大: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4.93元/公斤,环比下跌1.1%,同比下跌4.6%。甘肃生猪价格上涨,海南、上海、北京、福建、新疆等27个省份生猪价格下跌,天津、湖南2个省份价格持平。西南地区价格较高,为15.55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14.45元/公斤。猪肉价格跌幅不变: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5.68元/公斤,环比下跌0.6%,同比上涨1.8%。北京、山西、海南3个省份猪肉价格上涨,福建、天津、安徽、新疆、河北等25个省份猪肉价格下跌,吉林、宁夏价格持平。华南地区价格较高,为27.58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22.72元/公斤。2. 家禽产品 鸡蛋价格继续下跌: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鸡蛋平均价格9.17元/公斤,环比下跌0.8%,同比下跌8.3%。河北、辽宁等10个主产省份鸡蛋价格7.82元/公斤,环比下跌0.4%,同比下跌11.5%。鸡肉价格跌幅缩小: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鸡肉平均价格22.81元/公斤,环比下跌0.1%,同比下跌2.1%。商品代蛋雏鸡平均价格4.12元/只,环比下跌0.2%,同比上涨9.9%。商品代肉雏鸡平均价格3.42元/只,环比下跌0.9%,同比下跌2.3%。3. 牛羊肉 牛肉价格延续涨势: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牛肉平均价格69.89元/公斤,环比上涨0.1%,同比下跌2.5%。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牛肉价格63.81元/公斤,环比上涨0.1%。主产省份活牛价格26.89元/公斤,环比下跌0.2%,同比上涨16.2%。羊肉价格由跌转涨: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羊肉平均价格69.56元/公斤,环比上涨0.1%,同比下跌3.7%。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羊肉价格67.52元/公斤,环比下跌0.1%。主产省份活羊价格29.30元/公斤,环比下跌0.2%,同比下跌0.8%。4. 生鲜乳 2025年5月第3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07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8.9%。5. 饲料 玉米价格继续上涨: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45元/公斤,环比上涨0.8%,同比下跌3.5%。主产区东北三省玉米价格为2.24元/公斤,环比上涨0.5%;主销区广东省玉米价格2.53元/公斤,环比下跌0.4%。豆粕价格跌幅扩大: 2025年5月第3周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51元/公斤,环比下跌2.8%,同比下跌6.4%。配合饲料价格继续下跌: 2025年5月第3周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42元/公斤,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3.7%。肉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53元/公斤,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3.8%。蛋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25元/公斤,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3.8%。
04/2025
更多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生猪、鸡蛋价格环比上涨 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扬
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4月第4周(采集日为4月24日)生猪产品、鸡蛋、肉牛、肉羊、豆粕、配合饲料价格环比上涨,商品代蛋雏鸡、生鲜乳价格环比下跌,鸡肉、商品代肉雏鸡、玉米价格环比持平。1. 生猪产品——仔猪价格延续涨势: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9.48元/公斤,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4.7%。天津、浙江、黑龙江、新疆、吉林等20个省份仔猪价格上涨,广西、江苏、贵州、四川、云南等8个省份仔猪价格下跌,上海价格持平。华中地区价格较高,为41.80元/公斤;西南地区价格较低,为37.46元/公斤。生猪价格延续涨势: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5.29元/公斤,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1%。宁夏、新疆、广东、江西、吉林等21个省份生猪价格上涨,北京、青海、贵州、云南、内蒙古等8个省份生猪价格下跌,广西价格持平。西南地区价格较高,为15.95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14.69元/公斤。猪肉价格继续上涨: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6.10元/公斤,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4.0%。吉林、宁夏、新疆、江苏、湖北等16个省份猪肉价格上涨,海南、辽宁、湖南、云南、陕西等10个省份猪肉价格下跌,北京、黑龙江、安徽、江西价格持平。华东地区价格较高,为28.13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23.17元/公斤。2. 家禽产品——鸡蛋价格涨幅扩大: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鸡蛋平均价格9.49元/公斤,环比上涨1.2%,同比下跌1.1%。河北、辽宁等10个主产省份鸡蛋价格8.17元/公斤,环比上涨2.3%,同比上涨2.0%。鸡肉价格平稳运行: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鸡肉平均价格22.91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2.0%。商品代蛋雏鸡平均价格4.17元/只,环比下跌1.0%,同比上涨10.9%。商品代肉雏鸡平均价格3.47元/只,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0.9%。3. 牛羊肉——牛肉价格继续上涨: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牛肉平均价格69.03元/公斤,环比上涨0.7%,同比下跌8.0%。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牛肉价格62.75元/公斤,环比上涨1.2%。主产省份活牛价格26.82元/公斤,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9.3%。羊肉价格温和上涨: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羊肉平均价格69.50元/公斤,环比上涨0.2%,同比下跌6.0%。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羊肉价格67.45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主产省份活羊价格29.26元/公斤,环比上涨0.5%,同比下跌3.4%。4. 生鲜乳:2025年4月第4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07元/公斤,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10.5%。5. 饲料——玉米价格平稳运行: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38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6.7%。主产区东北三省玉米价格为2.19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主销区广东省玉米价格2.46元/公斤,环比下跌0.4%。豆粕价格涨幅扩大: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70元/公斤,环比上涨2.5%,同比下跌1.1%。配合饲料价格温和上涨: 2025年4月第4周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70元/公斤,环比上涨2.5%,同比下跌1.1%。
2025年3月肉鸡市场供大于求 白羽与黄羽肉鸡价格均下跌
畜牧产业经济观察 2025年3月份肉鸡生产信息统计监测简报 ——肉鸡出栏持续增加,市场供大于求。2025年1-3月份肉鸡出栏量同比增加2.4%,肉产量同比增加2.7%,存栏量同比减少1.2%。3月份肉鸡产业综合收益为0.34元/只,同比减少1.26元/只;商品肉鸡生产环节,出栏价格有所回升。据监测,白羽肉鸡为7.28元/kg,同比减少7.9%,环比增加12.9%,养殖端只鸡亏损0.75元,较上月减少亏损1.23元/只;黄羽肉鸡为13.79元/kg,同比减少12.9%,环比增加0.5%,养殖端只鸡亏损0.34元,较上月收益下降2.83元/只,进入亏损状态。注:肉鸡养殖收益计算,仅考虑了养殖环节的消耗品和人工费用投入,未考虑企业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场地等租赁费用等投入和鸡粪等副产品收入,既仅为肉鸡养殖生产的收益。白羽肉鸡:产能持续增长,肉鸡养殖和父母代生产亏损扩大,产品价格下跌。1、行业概况:养殖和父母代生产亏损扩大,产业综合微小盈利。祖代存栏平稳,父母代存栏持续增加,种源供应稳定充足。春节后鸡苗销量较节前小幅减少,较上年同期增10%,月内价格“V”型波动。肉鸡出栏增加较多,价格快速下跌。屠宰量同环比增加,屠宰场库存高位,鸡肉市场销售缓慢,月内价格持续下跌。2、鸡肉市场:春节后鸡肉供给显著增加,鸡肉交易价格持续走低。节后日均屠宰量环比增9.6%,同比增29.1%,开工负荷达90%以上;2025年内屠宰量同比增长20.1%。屠宰场库存大幅增加,主要是本月春节后产量较高,而销售趋缓,增加了屠宰场的库存量。月底屠宰企业冻品库存率约为74%,较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处于高位。整体来看,供给大幅增长,鸡肉市场交易低迷,价格处于底部,月内(春节后)累计降幅达5.9%。3、毛鸡市场:今年“跨年鸡”数量大幅增加,据协会商品代鸡苗销售监测,春节前5周的鸡苗销售量同比增加18.8%。首次影响,今年春节后毛鸡价格快速下跌,月内累计跌幅达11.6%,月末主产省均价6.49元/公斤,20-22日为价格最低时期,局部地区低至5元/kg。结合屠宰量统计,2月份肉鸡出栏量环比增4.8%,同比增40.1%(上年春节在2月),毛鸡月内均价为6.45元/kg,环比跌14.7%,同比跌20.4%;鸡肉产量环比增6.8%,同比增43.0%。1-2月份肉鸡出栏量同比增7.8%,年内均价为6.99元/kg,同比跌14.3%;鸡肉产量同比增9.5%。4、鸡苗市场:鸡苗销售量保持高位,月内价格“V”型波动。据协会监测数据,春节后4周的销售量同比增10%左右,月内价格波动先跌后涨,初、末期比较仅跌0.6%;1-2月份商品鸡苗销售量同比增19.4%。据企业公告显示,2月份上市公司鸡苗销售量环比减2.9%,同比增21.8%;价格环比跌11.6%,同比跌48.6%;1-2月份商品鸡苗销售量同比增25.7%。5、种鸡生产:祖代存栏小幅下降,父母代存栏继续增加,种源供应稳定充足。祖代在产存栏平稳,后备存栏减少12.2%;父母代鸡苗供应稳定,价格下跌13.3%。1-2月份祖代更新5.4万套,同比减74.1%。1-2月份父母代补栏量同比增6.5%。父母代种鸡存栏小幅增加,环比增0.8%,同比增7.6%;在产存栏持续增加,同比增14.7%;父母代种鸡生产连续2个月亏损。6、后市预期:2025年一至二季度鸡肉供给仍呈增长趋势。从生产周转规律看,正月过后出栏相对性小幅减少约3%左右,仍处于高位。从市场情况看,当前屠宰场库存高位,需要时间缓冲消化,而鸡肉价格在正月里已下跌至近几年的最底位。从产业生产收益看,养殖和父母代生产亏损严重,屠宰端获益颇丰,产业综合收益还小有盈余。从往年行情看,2月底院校、工厂复学、复工,经销商会相应的增加库存。综合来看,供给整体保持增长趋势,3月份的小幅减少,叠加消费季节性增加,毛鸡出栏和屠宰场库存压力减小,鸡肉和毛鸡价格小幅上涨回升。黄羽肉鸡:季节性消费淡季,量减价跌,产业生产微利。1、市场概况:集贸市场鸡肉综合价格下跌,交易量环、同比减少;毛鸡出栏量减少,处于消费淡季,价格下跌;父母代种鸡存栏小幅下降,同比保持增长。2、养殖生产:2月份出栏量环比减7.1%,同比减1.9%,仍处于历史低位;1-2月份出栏量同比减少2.3%。据企业公告显示,2月份上市公司出栏量环比减17.3%,同比增15.4%;1-2月份出栏量同比增5.1%。3、毛鸡市场:春节后是黄鸡消费淡季,往年毛鸡销售量和价格多处于低位,今年情况优胜于往年,养殖户亏损面扩大;月内均价13.92元/kg,环比跌2.3%,同比跌16.0%。据企业公告显示,2月份上市公司的毛鸡销售价格环比跌10.2%,同比跌23.1%。4、苗鸡市场:2月份鸡苗销售量环比减15.5%,同比增1.6%。鸡苗价格环比涨2.4%,同比跌0.2%,父母代生产收益一般。5、种鸡生产:父母代存栏在连续3个月上升后,出现约1%的下降,同比保持7.8%的增长;单位种鸡月供应鸡苗量仅为6.7只,环比减14.7%,同比减5.7%;产能利用率很低。补栏量较上月减少5.0%,同比增15.8%,价格平稳。1-2月份父母代销售量同比增13.3%。6、后市预期:从生产周转规律看,由于春节前4-5周商品鸡苗销售量呈增长趋势,正月后肉鸡出栏会有增加。从市场情况看,春节后是黄鸡消费的淡季,量价均处于低位,而今年更甚于往年。从产业生产收益看,各生产环节都只有微利,不足以担负除生产外的附加成本。从往年行情看,正月后消费将逐渐向好,量价均呈增长态势。综合来看,3月份出栏肉鸡增加,消费需求也有所增长,毛鸡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敬请关注 畜牧产业经济观察
活動圖片
越南榴莲出口暴跌75% 镉污染成主因
6月10日,越南先驱报组织召开榴莲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重点讨论了榴莲的食品安全问题。越南果蔬协会秘书长Dang Phuc Nguyen表示,2023年和2024年越南榴莲出口额分别达到21亿和32亿美元,2025年前4个月的出口额仅为1.83亿美元,同比下降60.9%。仅中国市场出口额就占1.057亿美元,降幅高达75.5%。经专业机构认定,镉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而重金属的积累主要源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尤其是磷肥(如磷酸二铵)。Nguyen认为,榴莲镉超标和含有碱性嫩黄的问题,暴露了榴莲产业过热的内在缺陷。缺乏对从农资投入到果园种植、采后处理供应链的全面管理,大规模扩张种植和追求产量,以及种植区和包装厂疏于管理。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植物保护局副局长Nguyen Quang Hieu表示,越南于2024年3月收到中方的第一份警告时,植物保护司就调查发现了许多镉残留量高的地区。该部门最近公布了土壤镉污染的主要原因,自然因素为土壤问题和农田无法休耕等,主观原因是农民在特定区域过度使用化肥。谈到碱性嫩黄问题时,Hieu表示由于泰国榴莲中发现碱性嫩黄,中方加强了管控,为了防范来自各榴莲进口国的风险,所以对越南也采取了同样的管控措施。农产品加工和市场开发局副局长Phan Van Duy表示,截至目前有34家实验室获得镉检测认证,19家机构获得碱性嫩黄检测认证,其中获得中方认可的分别是24家和15家。但是由于越南的检测结果与货物抵达时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有4家实验室被中方取消认证。原因是抽样仅具有代表性,无法绝对保证所有产品都符合标准,还需要地区和相关单位从生产链源头进行控制。关于农药购买和使用问题,一些农药比如联吡啶类(敌草快、百草枯)药物,许多国家都已经禁用,而越南的农产品中仍有残留。动植物卫生与流行病学及检疫咨询办公室(SPS)代表Dinh Duc Hiep表示,越南卫生和植物检疫局已收到多起镉残留超标的通知。除榴莲外,辣椒、山竹和红毛丹也收到了警告。轻微违规行为只需报告给管理机构,而严重违规行为则产品将被退回。就榴莲而言,除了收到中国的警告外,还收到了来自欧盟的警告。据介绍,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正在制定榴莲产品食品安全控制流程草案,并征求意见。该部还在修订2015年发布的关于新鲜榴莲的国家标准TCVN 10739:2015,根据国际惯例更新技术要求。目的不仅是帮助越南榴莲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还能进入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对技术和食品安全要求极高的高端市场。
活動圖片
柬埔寨香蕉对华出口量将达3万吨 中资企业扩大种植面积
据《金边邮报》(The Phnom Penh Post)报道,中资企业柬埔寨香蕉农业总公司(CBA)计划通过扩大种植面积与供应链布局,将今年新鲜黄卡文迪什香蕉的对华出口量提升至三万吨。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国务秘书孔占维纳(Kong Chanvisal)在出席该公司新鲜香蕉供应链启动仪式时披露了这一计划。据孔占维纳介绍,该公司现有500公顷香蕉种植园,目前正新开发200公顷土地,预计2026年投产。“当前其香蕉产品除供应柬埔寨本土超市外,主要出口中国市场。2024年出口量为两万吨,2025年目标提升至三万吨。” 该中资企业于2020年开始在柬投资香蕉种植,已为当地创造900余个就业岗位,并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市场对接。孔占维纳指出,柬埔寨全国卡文迪什香蕉种植面积达2.1万公顷,其中1.5万公顷已投产,年产量约40万吨(平均单产25吨/公顷)。目前,柬埔寨已有24个香蕉种植园和36家新鲜香蕉包装厂获准对华出口注册。2024年,柬鲜蕉出口总量26万吨,其中95%(25万吨)销往中国市场,剩余5%出口越南、韩国和马来西亚。孔占维纳呼吁更多中企赴柬投资农业领域,开展优质农产品的采收、加工与全球营销。他强调,柬农林渔业部将全力提供政策支持与协调服务。2024年,柬埔寨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向95个国家出口农产品1200万吨,总值约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1亿元),其中对华出口逾80万吨。
活動圖片
泰国输华榴莲GAP认证造假问题严重 三家包装厂被吊销证书
据泰媒报道,6月9日,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部长顾问兼农业部特设“娜迦特别行动组”负责人拉维拉上校前往程逸府实地调查泰国输华榴莲“冒用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问题。此次下访检查 现场分组检查了三家榴莲分选包装厂,调查结果显示三家均出现GAP认证冒用行为,包括从未获得GAP认证的果园购进榴莲,或伪造文件。泰国农业部已下令, 对上述三家分选厂的官方注册证书(DOA证书)实行为期7天的暂时吊销处理, 并责成农业厅进一步调查。为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泰国农业部正推动“数字可追溯平台”投入使用,整合榴莲果园、分选厂及中国海关系统信息,实现 全流程可追踪、可审查,以提高透明度,增强出口市场信心。此前据泰国媒体报道,泰国尖竹汶府警方侦破一起特大榴莲园诈骗案,该犯罪集团通过伪造GAP认证及地契等文件,以虚假榴莲园投资项目诈骗十余名受害者,涉案金额达15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30万元)。伪造或冒用GAP证书的团体,属于严重的文件伪造行为,将被视为刑事犯罪,但此类现象在泰国屡禁不止。泰国农业部还计划在出口季到来前开展包装厂培训与审核项目,并组建专项行动队,与“娜迦特别行动组”协同出击,严打文件造假与一切非法操作,维护泰国榴莲在全球市场的信誉。
05/2025
更多
中国将设“绿色通道”助越南榴莲、荔枝输华优先通关
据越南《法律报》报导,5月28日下午,越南农业与环境部表示,杜德维部长正率领该部工作团访问中国海关总局。访问期间,杜德维部长已与中国海关总局局长孙梅君会谈, 双方一致同意协作解决越南榴莲出口至中国所遇到的羁绊和就各种措施进行配合以确保今年荔枝季节进出口活动畅通。相关报道指出, 近期,越南榴莲出口有时面临诸多困难,影响出口规模、附加值、种植户与出口企业的利润。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越南出口的榴莲实施了额外监管措施。此外,气候变化日益复杂,一些地方盲目扩种、快速增加榴莲种植面积,也潜藏着对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风险。对此,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应与中国海关总署进行磋商, 就种植区、包装机构代码及检测实验室认可等方面达成一致;统一越南榴莲对华出口的清关流程,确保通关顺畅便利。此外,就未来在农产贸易领域和开放市场推动合作达成共识。具体是, 将制定“农产品绿色通道”机制,对当季新鲜水果处于收获高峰时期,在各口岸优先通关。还将延长通关口岸的工作时间(包括周末和非办公时间),以应对高峰期的通关需求。据越南海关总局的统计资料, 2024年,中越农林水产进出口金额达178亿美元,同比增加14.6%。其中,越南对中国出口农林水产品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3%;进口约43亿美元,增长21%。2025年前四个月,越南农林水产品对中国出口额约为50.7亿美元,同比2024年增长3.7%。截至目前,双方已签署了28项关于农林水产品进出口的备忘录/议定书。越南已有多个农林水产品出口至中国,包括:15种果蔬;鳄鱼、人工饲养的猴子、燕窝、鱼粉及部分用于生产和加工饲料的产品;奶制品和多种水产品等。
越南榴莲镉超标或因韩国化肥 中越协商解决输华障碍
近日,越南化工集团(Vinacam Group)向越南总理提交文件,要求调查榴莲使用韩国进口磷酸二铵(DAP)肥料而导致镉含量的情况。越南化工集团指出,韩国磷酸二铵(DAP)肥料因其速溶优势而受到农民青睐,广泛用于蔬菜和经济作物,尤其是榴莲等高价值果树。该肥料的主要消费地区包括前江省、隆安省、同塔省、平阳省和同奈省等。根据越南标准,进口和流通的磷酸二铵肥料镉含量不得超过12毫克/千克。一些地方的市场管理部门将流通的磷酸二铵样品送至检测中心,结果检测出镉含量超标。早在2023年上半年,越南肥料工业协会(Vinacam)就多次召开会议并致函,要求韩国生产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改变原材料来源,以达到越南标准。然而,双方尚未达成一致意见。2023年7月底以来,越南农药工业协会已向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工业贸易部及相关机构发出正式通报,警告了这一问题。然而该问题并未得到澄清,尤其是关于韩国磷酸二铵肥料镉含量超标的问题。越南农业与食品工业协会认为,榴莲镉超标也不能排除土壤镉残留的问题。如果进行预防性检测,同一种植区内许多其他果树的镉残留量可能也超标。5月28日上午,中国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会见越南农业与环境部部长杜德唯一行。双方就深化中越海关检验检疫合作、保障进出口食品安全、推动两国农食产品贸易健康发展等议题交换意见。其中备受关注的就是消除越南榴莲输华障碍,协调确保2025年越南荔枝出口活动顺利进行。双方同意加强合作,尽快解决两国农林水产品进出口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双方将密切合作,推动开放越南农林水产品准入中国市场。据此,双方技术部门将加快推进准入谈判进程,完善相关手续,早日签署相关出口议定书。中方将派工作组实地考察越南 柚子和柠檬,为拟定出口议定书草案做准备。双方同意建立年度轮值部长级会晤机制。建立食品安全和质量检验联合工作组,推动合作并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同时, 同意建立“农产品绿色通道”机制,在水果采摘旺季在口岸给予快速通关。旺季延长边境口岸的工作时间,包括周末和非办公时间,以满足通关需求。据越南植物保护局统计,自2025年初至今,越南仍是中国第二大榴莲供应国,但数量和出口额分别下降了71%和74%。越南榴莲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2024年的42%下降到了28%。截至2024年底,越南榴莲种植面积近17.9万公顷,2025年产量预计超过150万吨。目前,东南部正处于收获季节,将持续至8月份。预计中部高地的收获期为7月至10月,尾季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
哥伦比亚香蕉、青柠获对华准入 出口潜力与挑战并存
哥伦比亚香蕉能否扩大对华出口规模,仍受到物流成本高、货源稳定性不足和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制约。近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两则公告,即日起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哥伦比亚鲜食香蕉和鲜食塔西提莱檬(青柠)进口。香蕉 关与哥伦比亚香蕉进口,海关公告指出,仅限未成熟且果皮未开裂的青香蕉。哥伦比亚是全球第五大香蕉出口国,2021年产量约241万吨,主要产区集中在加勒比地区(占全国产量的48%)。据哥伦比亚香蕉协会(Augura)主席 Emerson Aguirre Medina 称,哥伦比亚的香蕉行业一直在努力应对香蕉巴拿马病(TR4)带来的挑战,这种真菌自2019年以来一直影响着该行业。300 多公顷的香蕉因此被铲除,还有3000多公顷的香蕉仍在检疫中。2024年,哥伦比亚香蕉出口量同比增长45%,单价上涨8%,目标出口1.11亿箱(约合200万吨)。欧盟仍然是哥伦比亚最大的出口市场,占哥伦比亚香蕉出口量的62%。英国和美国也是重要的市场,分别占出口量的16%和15%。其他出口市场还包括俄罗斯、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哥伦比亚香蕉早在2017年之前就已获得中国市场准入,但实际对华出口量一直较小。近日海关发布最新公告的核心在于细化了检疫要求,包括明确的检疫标准、有害生物防控和可追溯性要求等,为哥伦比亚香蕉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清晰的路径。然而,哥伦比亚香蕉能否扩大对华出口规模,仍受到物流成本高、货源稳定性不足和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制约。青柠 哥伦比亚塔西提莱檬(Tahiti Lime)是一种无籽青柠,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多汁的果肉,主要用于鲜食、榨汁及作为天然香精原料,尤其适合制作饮品和调味。海关总署指出,进口哥伦比亚塔西提莱檬需满足严格的植物检疫要求,包括果园注册、有害生物防控及包装标识规范等。
04/2025
更多
新西兰苹果主导华南市场 智利李子价格上涨
新西兰皇家噶啦价格保持稳定,平均价格 260 元( 18 公斤),略低于去年水平,但比 2023 年价格更坚挺。丹烁苹果价格也保持稳定,约为 390 元( 18 公斤)。南非Royal Beaut价格稳定在249元(18公斤),略高于上一季的水平。提子 ⬇️ 智利仍然占据进口提子供应的主导地位,其次是澳大利亚。主要品种包括甜地球(Sweet Globe)、克伦生(Crimson)和红地球(Red Globe)。智利红地球价格持续下跌,平均售价 160 元( 8.2 公斤),远低于去年。澳大利亚克伦生价格也下跌至 220 元( 9.5 公斤)。秘鲁甜地球价格稳定在240元(7.3公斤)左右,而智利克伦生价格则略有上涨。橙子 ⬆️ 埃及晚伦夏橙Valencia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价格与上周相比保持相对稳定, 平均价格为 140 元( 15 公斤),与去年同期的价格相比更坚挺。美国脐橙(Lane Late)到货量较小,但在零售层面仍有不错表现。李子 ⬆️ 智利李子价格持续上涨,品种主要是Crimson Fall,Sweet Mary和Sweet Pekeetah。其中Sweet Mary 价格略有下降,稳定在310元(9公斤)左右,远高于去年。Crimson Fall价格也略有下降,稳定在160元(9公斤)左右,略低于2024年水平。D‘Agen西梅虽然上市量较低,但是与上一季相比,价格仍保持明显上涨。
缅甸圣德龙芒果出口遇冷 价格倒挂致对华出口量腰斩
缅甸芒果种植面积约25万公顷,主要分布于曼德勒、勃固等地区。以甜度高、纤维少闻名的圣德龙芒果, 2025年产量同比减少30%,致使国内市场价格飙升至5万-6万缅币/箱(约合人民币600-720元),而中国打洛市场批发价仅为3万缅币/箱,价格倒挂现象显著。中国作为缅甸芒果最大出口目的地,市场占比超80%,但2025年中国的缅芒进口量同比下降超50%, 交通问题成为制约缅甸芒果对华出口的关键因素。缅甸芒果出口主要依赖公路运输,从曼德勒到打洛口岸需72小时,运输成本占货值35%。景栋-勐拉-打洛路线因路况不佳、关卡繁多, 每箱芒果运输成本高达8000缅币。反观泰国,借助中老铁路运输芒果,从曼谷到昆明仅需24小时,成本降低40%。缅甸滞后的物流基础设施,使芒果在运输过程中损耗率达15%,进一步削弱了其价格竞争力。在全球芒果出口市场“三国鼎立”(泰国占30%份额、墨西哥占25%)的格局下,缅甸仅列第五。2025年,越南凭借RCEP协定下关税降至0%的政策优势与优化后的冷链物流,对华芒果出口量增长20%;秘鲁、巴西等南美国家则利用反季节优势抢占欧美市场,缅甸芒果在传统市场的份额被进一步挤压。此外,种植技术落后与加工能力不足也严重制约缅甸芒果出口产业发展。缅甸90%的芒果种植户为小规模农户,平均种植面积不足2公顷,分散经营导致标准化生产难以推行,农药使用不规范、包装简陋等问题频发。2025年,因包装不合格被中国海关退回的芒果批次占出口总量的12%,直接损失超2000万美元。同时,缅甸芒果深加工比例不足5%,远低于泰国的35%和墨西哥的20%,大部分鲜果以初级产品形式出口,附加值较低。虽有企业尝试生产芒果干、果汁,但受技术和资金限制,年产量不足1万吨,且缺乏国际市场认证。为拓展出口市场,2025年缅甸已尝试向中东阿联酋、非洲肯尼亚出口芒果,首单300吨试销获得成功。未来,缅甸政府可加大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合作,借助RCEP框架下的关税优惠,积极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打造“缅甸圣德龙”地理标志品牌,通过TikTok、Lazada等电商平台直接对接消费者。数据显示,2025年缅甸芒果在东南亚电商平台的销量增长30%。此外,缅甸政府计划于2027年在曼德勒、仰光建成现代化冷链物流中心,预计可将芒果损耗率从15%降至5%,助力芒果出口产业复苏。
海关总署允许柬埔寨鲜食榴莲进口并提出严格检疫要求
4月23日,柬埔寨农林渔业部(MAFF)已经发布公告,呼吁有意种植、加工和向中国市场出口新鲜榴莲的榴莲种植园主、榴莲种植社区以及新鲜榴莲加工包装工厂向农林渔业部申请注册。该部计划于5月份将新鲜榴莲种植园和加工包装工厂名单提交中方,供中方审查评估后再正式出口。输华榴莲的果园、包装厂须经柬埔寨王国农林渔业部审核,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批准注册。每年出口季前,柬方应向中方提供企业名单,经中方批准注册后在海关总署网站上公布。公告显示,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包括番石榴实蝇、新菠萝灰粉蚧、大洋臀纹粉蚧、南洋臀纹粉蚧、杰克贝尔氏粉蚧和橡胶白根病菌。输华榴莲果园应在柬方监管下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溯源体系,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并实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输华榴莲的加工、包装、储藏和装运过程,须在柬方或其授权官员检疫监管下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海关总署在针对柬埔寨的检疫要求中,首次加入了对添加物的要求: 包装过程应符合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不得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柬方或其授权机构应按照每批货物2%的比例对输华榴莲进行抽样检查。如两年内没有发生植物检疫问题,抽样比例降为1%。中方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规定对进口榴莲实施检验检疫,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准予进境。
合作伙伴
OCEAN CHOICE INTERNATIONAL
STANBROKE
BARRA MANSA
BATALLÉ
Hofseth
FERGUSON
Blumar
Minerva Fo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