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牛肉出口有望创年度新高 9月出口量突破13.9万吨
受美国需求强劲拉动,澳大利亚牛肉出口量在2025年有望创下年度新高。美国本土牛群数量因干旱降至70年来最低,导致国内产量大幅下滑,极大刺激了对澳大利亚牛肉的进口需求。这一变化也影响了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其他传统牛肉进口大国,这些国家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常年在进口市场展开激烈竞争。根据澳大利亚农业部(DAFF)公布的数据,9月份澳大利亚牛肉及小牛肉总出口量达到139,012吨,比8月增加3400吨(增长2.5%),尽管仍低于7月创下的历史纪录(超15万吨)。澳大利亚肉类与畜牧业协会(MLA)9月发布的《牛业半年展望》预测,2025年澳大利亚牛肉出口量将达到150万吨。这主要得益于全球主要竞争国家(如美国和巴西)因产量下降和关税影响出现供应短缺,澳大利亚由此在国际市场把握住了机会。受益于牛源充足和屠宰产能扩张,预计今年澳大利亚屠宰量将增长8.6%,达到902万头。经历了连续多个好年景的昆士兰州,成为近半年东部和南部澳大利亚主要的牛肉供应重地。目前,美国正处于牛群恢复周期的起步阶段,巴西则因前期大量屠宰及干旱导致牛群缩减,加上巴西牛肉出口美国被加征高额关税(总税率高达74.6%),使得澳大利亚在未来一两年有望继续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牛肉需求。需要强调的是,过去三个月,澳大利亚牛肉出口量已连续五个月高于13万吨,而此前从未连续突破这一关口。9月出口量比去年同期高出近2.5万吨,增长22%。谷饲牛肉出口表现同样强劲,9月出口量为39,888吨,占总出口的29%,环比增长2.5%,同比增长29%。截至9月底,今年澳大利亚牛肉出口总量已达1,127,235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6.5%(多出16万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早些时候还曾因洪水和台风影响出现生产和物流延误。去年澳大利亚全年出口创纪录的134万吨,今年的出口总量极有可能突破150万吨大关,再创历史新高。本轮出口激增,除了美国牛群数量降至70年来最低,带动美国本土及其传统竞争市场对澳大利亚牛肉需求激增外,还包括特朗普时期关税政策导致巴西牛肉进入美国市场几乎无利可图(加征50%关税,实际税率高达74.6%);美国部分出口企业(约400家工厂)因审批延迟无法对华出口,澳大利亚因此填补了部分市场空缺;全球对牛肉的刚性需求依然强劲,尽管批发和零售价格上涨,美澳两国的牛肉消费量仍略有增长。与十年前相比,如今澳大利亚牛肉出口的高产并非依赖屠宰数量极限提升,而是通过更重的胴体重量和更高比例的谷饲牛,提升了单位产出。目前的出口纪录并非依赖单一市场,而是对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四大主力市场,以及印尼、加拿大等新兴市场的全面拓展。9月对美国出口42,918吨,环比增长5.3%,同比增长15%。今年前九个月对美出口已达328,793吨,同比增加21%。日本9月进口22,759吨澳牛肉,环比增长17%,同比大增33%。今年累计182,986吨,略低于去年同期。韩国9月进口21,247吨澳牛肉,同比大增34%。今年累计165,138吨,同比增长15%。中国9月进口20,741吨,环比下降7%,但同比增长28%。今年累计203,248吨,同比暴增48%。随着直供中国大陆的渠道畅通,香港作为中转港的作用减弱,9月仅进口579吨,今年至今累计24,800吨。印尼9月进口6,728吨,环比增长13%,但同比略降,年累计48,536吨,低于去年的创纪录水平。加拿大9月进口5,745吨,同比大幅增长,年累计36,131吨,较去年同期增长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