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25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54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5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34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618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399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49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287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214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144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9445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5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25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54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5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34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618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433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198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07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83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1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25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54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5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34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618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886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57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915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212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2409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25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54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5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34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618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225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4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47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632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556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245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25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54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5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34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618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22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49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81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097
新闻图片1160
阿根廷牛肉产能下降致对华出口减少
分析师预测2025年阿根廷牛屠宰总量将减少100万头,对应牛肉产量缩减25万吨,其对华出口量或进一步降至35万-40万吨。数据显示:2025年1-2月,中国自阿根廷进口牛肉总量为79,464.98吨,较2024年同期(102,558.83吨)下降24.6%,其中1月进口量47,787.28吨(同比降13.5%),2月进口量31,677.70吨(同比降33.1%),环比降幅达33.7%,呈现“加速收缩”特征。进口均价方面,2025年1月进口均价4,034.02美元/吨(同比涨3.4%),2月均价3,963.43美元/吨(同比微增0.5%),环比下降1.8%。2025年1-2月阿根廷活牛屠宰总量217.1万头,同比下降2.2%,其中2月屠宰量102.5万头,环比降2.3%,同比降2.8%。屠宰结构恶化成为长期隐患:母牛占比47%(接近牛群存栏警戒线45%),其中肥母牛屠宰量同比暴跌18.2%,小母牛屠宰量反增7.7%至31.387万头。这一现象反映牧场迫于短期资金压力加速出栏未育成牛只,直接损害牛群再生产效能——2023年干旱导致阿根廷牛群损失1,200万头,迄今仅恢复350万头,若母牛屠宰占比持续高于45%,2026-2028年牛群存栏或再降5%-8%,形成“屠宰收缩→产能退化→持续收缩”的负向循环。2月带骨牛肉产量23.5万吨,环比降3.3%,主因屠宰量减少及胴体均重下降(229公斤,环比降0.9%)。饲料成本攀升(玉米价格同比涨25%)迫使牧场缩短育肥周期,导致出栏牛只肌肉发育不足,高价值部位出成率下降2%-3%。2025年1-2月阿根廷牛肉出口总量11.2万吨,同比降31%(2024年同期16.3万吨)。对欧盟等高利润市场(希尔顿配额牛肉价格超16,000美元/吨)的依赖度从15%升至21%。出口商在“比索贬值滞后于通胀”与“国内活牛价格同比上涨”的双重挤压下,利润率压缩至2%-3% 分析师预测2025年阿根廷牛屠宰总量将减少100万头,对应牛肉产量缩减25万吨,其对华出口量或进一步降至35万-40万吨。而阿根廷输欧希尔顿配额牛肉价格超16,000美元/吨(同比涨18%),而中国市场价格不足5,000美元/吨,出口商将高价值部位优先供应欧洲,对华出口中低端产品占比从50%升至65%,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或将导致中国需求方对阿根廷货源的品质信任度下滑。
新闻图片1161
美国对华牛肉出口或成中国反制措施重点目标
根据美国农场局联合会( AFBF )最新报告,美国对加拿大的饮料出口以及对中国的牛肉和高粱出口可能成为目前拟议的报复性关税中受影响最严重的领域。今年 2 月初,白宫对所有加拿大产品(不包括能源)征收了 25% 的关税,目前该政策暂停至 4 月。同时,白宫还对一系列中国产品加征了新关税。加拿大对此作出回应,对价值 210 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征收 25% 的关税,并计划对另外价值 870 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实施第二轮关税。中国也宣布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对美国小麦、玉米、鸡肉和棉花加征 15% 的额外关税,对美国高粱、大豆、牛肉、猪肉、乳制品、水果和蔬菜加征 10% 的额外关税。AFBF 经济学家贝蒂·雷斯尼克( Betty Resnick )在 3 月 18 日的报告中写道:“关税对农民来说可能是双重打击。由于美国超过 20% 的农产品用于出口,报复性关税可能严重威胁农民的盈利能力。” 根据加拿大贸易统计数据,在农产品类别中,美国饮料行业是目前加拿大拟议报复性关税中受影响最大的领域。AFBF 发现,去年,不含咖啡和果汁的非酒精饮料是美国对加拿大出口的主要食品,价值达 4.94 亿美元。其次是咖啡( 4.93 亿美元),接着是巧克力和可可产品( 4.69 亿美元),然后是葡萄酒( 4.25 亿美元)。调味品和酱料( 4.05 亿美元)以及糖果产品( 3.69 亿美元)也在榜单中排名靠前。美国烘焙食品,包括谷物和面食,出口额为 2.85 亿美元。乳制品为 2.12 亿美元,不包括鸡蛋的家禽产品为 2.11 亿美元。在与中国的贸易方面,根据 AFBF 基于美国农业部数据的计算, 2024 年美国大豆无疑是价值最大的农产品出口类别,达 128 亿美元。其次是牛肉和牛肉产品( 16 亿美元),接着是棉花( 15 亿美元)和高粱( 13 亿美元)。猪肉和猪肉产品( 10 亿美元)、小麦( 4.82 亿美元)以及不包括鸡蛋的家禽产品( 4.78 亿美元)也排名靠前。去年美国对中国的玉米出口总额为 3.31 亿美元,乳制品为 2.53 亿美元。雷斯尼克写道:“关税(以及随之而来的消费者价格上涨)肯定会减少美国在第二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市场的需求。农民无法自行定价,只能受制于这些市场的波动。他们所能做的就是种好庄稼,精心照料,祈祷风调雨顺,并希望在收获后能够盈利。”
新闻图片1157
新西兰车厘子巨头Cherri Global破产清算 欠债约1.75亿人民币
据报道,新西兰最大的车厘子种植商之一Cherri Global在筹集资金和偿还债务困难的情况下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债权人必须在4月8日之前向指定清算人(普华永道新西兰)登记债权,清算已于3月8日通过股东特别决议确认。公司创始人Phil Alison曾在霍克斯湾创立了Rockit Apple(乐淇苹果)公司 ,2017年创立了Cherri Global公司并出售了乐淇苹果的所有相关股份,筹集资金投入车厘子种植。Cherri Global经营的果园位于霍克斯湾和中奥塔哥,出口品牌分别为黑色的Cherri品牌和红色的Delicious品牌,出口对象主要是中国和越南市场。到2021年,Cherri Global已开发了10个车厘子果园,占地达165公顷。同一年,公司筹集了1500万新元,计划将果园规模扩大一倍。数月来,Cherri Global及其子公司Cherri Holdings和Cherri Machinery面临日益严重的财务困难。不断增加的财务压力,导致公司最终破产。普华永道的第一份报告显示,该公司欠30多名无担保债权人约4200万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75亿元。新西兰的车厘子产业竞争非常激烈,生产的车厘子约90%都用于出口,尤其是中国、韩国和其他亚洲市场。虽然车厘子可以带来高额回报,但前期投资也相当巨大。建立一个果园的成本约15-20万新元/公顷,这还不包括包装厂和冷藏设施等基础设施投入。由于车厘子生长对气候条件有要求,因此中奥塔哥等地区成为新西兰车厘子的主要产地。
新闻图片1156
中国草莓栽培面积近300万亩 成全球产量第一大国
日前,第10届国际草莓大会在江苏盐城开幕。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李天红在会上表示, 中国的草莓栽培面积已近300万亩,成为全球草莓种植面积与产量最大的国家。国际草莓大会被誉为草莓界的“奥林匹克”,从1988年起,每四年召开一次,是全球草莓产业最具影响力的大会之一。历史上它仅在北京举办过一次,这是第二次在中国举办。据悉,中国是世界园艺生产第一大国,中国园艺作物的种植面积达6.6亿亩,年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占种植业总产值超过60%。统计数据显示, 江苏是中国优质鲜食草莓的重要产区,种植面积约2万公顷,年产量60万吨左右 。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逐步将草莓产业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大量优质鲜食草莓和相关加工产品也走向了世界。而盐城的盐都区是江苏全省20个草莓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量近3万吨,建有全国最大的高架无土栽培草莓生产基地, 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合作研发的本地新品种“盐莓一号”,受到各地莓农和消费者的青睐,种苗销往全国多地。我国草莓的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果品销售年产值约1000亿元。根据中国园艺协会草莓分会的数据测算,目前草莓种苗产业市场份额约200亿元,但高品质脱毒种苗目前的市场占比不足10%,未来潜力巨大。
新闻图片1155
缅甸出口中国水果须包装运输 4月1日起实施
缅媒报道,缅甸国内的水果出口至中国时,需进行包装后才能运输出口。据悉,中国打洛海关部门宣布, 从4月1日起,缅甸-中国边境贸易路线将改变水果出口到中国境内的包装方式,将不再允许使用散装方式将水果装入车内运输到中国境内,而是采用单个或整批的包装方式进行出口。目前,西瓜和香瓜通过缅甸-中国边境的勐拉口岸以散装方式出口到中国打洛,不久后还将开始出口芒果。一位西瓜种植户表示, 由于这一包装方式的改变,一辆能装载超过1000个西瓜的货车成本将增加约30万缅币。一些边境商人表示,由于中国方面对水果进口的政策变化,出口商面临不少困难。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缅甸一侧有许多西瓜货车排队等待进入中国。此外, 由于天气炎热,运输时间延长,西瓜到达中国市场时质量下降,导致价格不佳。缅甸出口到中国的香瓜每公斤根据质量可获得4至5元人民币,而一辆载重15吨以下的西瓜货车可获得3万至6万元人民币。随着中国对水果进口标准的升级,缅甸水果商需要尽快调整运输方式,以确保符合新的政策要求。同时,近期市场行情的变化也值得关注,商家需要密切关注供需情况,以便做出合理的市场决策。未来,缅甸对中国的水果出口或将朝着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新闻图片1154
全球最大水产企业Maruha Nichiro宣布更名并发布中长期战略愿景
全球最大的水产企业日本Maruha Nichiro Corp.(玛鲁哈日鲁)宣布,自2026年3月1日起更名为Umios Corp.,作为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一步,进一步向全球市场提供海产业解决方案,推动食品行业的未来发展。新公司名称将在2025年6月股东大会上进行投票,集团公司名称将在2027年3月之前完成变更。公司表示,新名称“Umios”在日语中翻译为“海”(umi)与“统一”(one)的结合,以展示公司为全球市场提供服务的承诺,即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产业未来,关联食品生产和环境保护。“我们的目标是创造解决方案,应对全球挑战,为人类和地球健康做出贡献。”公司声明称。公司新标识的设计灵感来自“蓝色星球”的概念,象征着公司对海洋和地球的尊重。蓝色代表海洋,而白色区域描绘了新的扩展领域。2007年,两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日资企业Maruha和Nichiro宣布合并, 玛鲁哈日鲁公司正式 成立。在经历20年发展历程后,这家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的公司3月24日宣布推行全新中长期发展愿景计划,名为“为了海洋,为了生命2027”(For the Ocean, For Life 2027),计划涵盖2026年至2028年财年的战略发展价值观,即推动可持续商业实践投资,提高盈利能力和资本效率,以及专注于应对全球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食品创新需求。新的愿景强调发展“价值周期”,加强跨业务部门的联系,整合资源采购、食品加工能力和产品交付,提供可持续蛋白质来源的承诺,以满足对环境友好和注重健康的食品选择需求。到2028年,公司目标是实现400亿日元(2.67亿美元)的营业利润,5%以上的投资回报率,以及1,400亿日元的增长型投资,按市值计算跻身全球十大肉类和海产蛋白供应商之列。到2030年,公司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减少30%以上,彻底消除生产运营中的塑料废物,在整个供应链中减少包装废物和食物浪费。在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通过确保食品安全、生产注重健康的产品以及营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工作场所来增强社会影响力。
新闻图片1152
中美双重关税冲击加拿大龙虾产业
正在波士顿举行的北美最大海鲜贸易博览会,本应是加拿大海鲜行业向世界展示的重要舞台,如今却被一层浓重的“关税阴云”笼罩。加拿大海鲜出口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和中国同时加征关税,加拿大出口商正在被“双重夹击”。总部位于加拿大东海岸的Ocean Choice International总裁Blaine Sullivan坦言:“关税已成为行业当前最令人担忧的问题。”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4月2日开始,美国对加拿大海鲜及其他商品征收的25%关税将正式生效。“25%的关税,已经高于我们很多产品的利润率。”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也宣布对一系列加拿大海鲜产品征收25%的关税。涵盖的品类包括龙虾、雪蟹、虾等。这是中国针对加拿大早前加征电动车、钢铁和铝制品关税的反制措施。据联邦数据,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海鲜出口市场,2024年加拿大向中国出口了价值13亿加元的海鲜产品,其中:龙虾:5.69亿加元 螃蟹:3亿加元 虾类:2.62亿加元 三者合计占加拿大对华海鲜出口的 78%。这意味着,一旦新关税生效,这些出口将面临直接冲击。Sullivan还指出,加拿大与美国海鲜供应链本身就高度一体化。以龙虾为例,加拿大和美国东北部的水产在储存、加工和分销环节中频繁跨境往返。一方加税,另一方也将受影响。在贸易壁垒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加拿大海鲜企业不得不加快“市场多元化”的脚步。新斯科舍省渔业部长Kent Smith表示,省内多家企业已成功开拓菲律宾市场,并正在扩大与西班牙的合作。龙虾卖家Shawn Landry透露,正在与新加坡、东南亚、意大利等市场积极洽谈。尽管出口商们正积极寻找替代市场,但许多业内人士坦言,对于雪蟹等依赖大型采购的产品而言,快速替代市场并不现实。数据显示,2024年,加拿大东海岸出口海鲜总额达 61亿加元,其中超过 65%出口至美国。这场“双重关税”风波,让加拿大海鲜出口的高度集中风险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