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64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433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49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283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273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0942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8889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5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64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4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082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04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69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64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894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6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892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055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095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64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378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743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24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495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006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181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64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07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35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84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118
新闻图片3480
国产香蕉价格绝地反弹 一月暴涨126% 蕉农扭亏为盈
8月下半月以来,我国国产香蕉价格震荡上行,累计涨幅较大。经历了2个多月的跌势后,随着蕉农卖货积极性降低,需求转好等因素影响,香蕉价格止跌反弹。未来一个月月香蕉需求变化较大,价格预计将先跌后涨。相关数据显示,9月8日,国产香蕉好货均价1.20元/斤,环比8月初上涨126.41%,同比下跌52.57%;截止到9月8日,过去1个月均价0.94元/斤,环比上个周期上涨0.28元/斤,涨幅42.42%。6月份到8月上旬,香蕉价格持续走低,导致蕉农卖货积极性下滑。8月7日,国产香蕉好货均价跌至0.51元/斤,较4月份高点累计下跌2.04元/斤,累计跌幅80%。价格不断走低,进入蕉农亏损区间,蕉农卖货积极性下滑,同时产区肥蕉也较少,蕉农提价出货,推动价格上涨。8月中旬开始,北方地区气温逐步下降,同时低价促进香蕉需求增加,香蕉消费转好。客商采购积极性逐步提高,也是产区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柬埔寨农业部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5年前8个月,柬埔寨的鲜香蕉出口量实现强劲增长,达到21万0806吨,同比大幅增长27.7%。其中,中国作为柬埔寨鲜香蕉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吸收了超过95%的出口总量。具体数据显示,仅在8月份,柬埔寨的香蕉出口量就达到了3万6573吨。回顾2024年,柬埔寨全年共出口鲜香蕉26万吨,其中约25万吨(占比约95%)出口至中国,其余5%则出口到越南、韩国和马来西亚等其他市场。未来一个月,国内产区价格预计先跌后涨。9月20日之前,随着产区价格涨至较高水平,销区市场下货放缓,客商采购积极性降低,走货放缓,价格将出现回调。9月20日之后,销区市场将陆续为国庆、中秋节备货,产区走货预计加快,价格预计将再次出现上行。
新闻图片3453
鑫荣懋与文泽水果签署协议 在华独家种植销售耐高温苹果Tutti
文泽水果(VentureFruit)旗下 Tutti 苹果迎来全球扩张新突破——这一全球首个专为炎热气候培育的苹果品种,近日在中国确立了新的独家种植与销售合作伙伴。根据近期签署的协议,中国领先水果种植、营销、出口商鑫荣懋集团将种植面积高达300公顷 的 Tutti 苹果。文泽水果总经理 Morgan Rogers 表示,此次授权是双方合作的又一里程碑,也是实现到2030年将 Tutti 苹果全球种植规模扩展至1200公顷目标的重要一步。“鑫荣懋的规模、种植专业度和市场覆盖,使其成为将 Tutti 苹果引入中国的理想合作伙伴,”他说。“作为中国最大的果业公司之一,鑫荣懋拥有世界一流的销售、营销和物流能力,他们的加入将为全球 Tutti 网络增添价值,并加速这一品牌在亚洲的发展势头。” 自2023年2月推出以来,Tutti 苹果的种植已迅速扩张,目前在西班牙、拉丁美洲、中国和英国的授权种植面积已超过900公顷。鑫荣懋之外,Tutti 苹果授权合作伙伴还包括 Copefrut S.A.(拉丁美洲)、T&G Global 英国子公司 Worldwide Fruit(英国),以及 FruitFutur(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鑫荣懋有关负责人表示,甄选能够在日益难测的气候条件下表现良好的苹果品种,对鑫荣懋非常重要,也非常高兴能与文泽水果及其全球团队合作,在中国推广 Tutti 苹果。此次授权进一步巩固了鑫荣懋与 T&G 旗下品种商业化与管理服务 文泽水果的合作关系。目前,鑫荣懋还是 T&G 高端苹果品牌爱妃(Envy)在中国的唯一授权种植和销售商。Rogers 介绍称,Tutti 是一款“出众的苹果”,经过了试种和多年消费者研究的验证。“它专为高温种植环境而培育,口感清爽而脆,果皮鲜红,口感清甜圆润,带有蜂蜜、哈密瓜和花香的风味,” Rogers 说,“Tutti 苹果正在通过卓越合作伙伴的网络实现全球扩张,伙伴之间是点对点的协作。我们对这一创新苹果头两年已取得的非凡进展感到振奋。”
新闻图片3468
缅甸西瓜出口成本暴涨 内销价格暴跌!大幅缩减种植面积
最近产季,缅甸西瓜与蜜瓜迎来丰收,可惜广大瓜农的脸上却看不到笑容。据缅甸媒体报道,由于跨境出口成本急剧上涨,缅甸水果对外出口的道路基本阻断,果农别无选择,只能将全部收成转向国内市场,以低价出售,承受着利润大幅缩水的压力。当地一位瓜农无奈表示,现在边境出口成本实在太高了,根本无力承担。收获的西瓜,只能放弃出口,全部转为内销,运往仰光、曼德勒、内比都等地,为了能卖出去,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价。在这一趋势之下,由于市场容量有限,缅甸瓜农不得不大幅减少种植面积,生产计划完全根据本土市场需求制定。于此同时,瓜农也不再将“卖出高价”作为目标,而是追求实现全年稳定供应,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基本需求。然而就在广大瓜农为生计集体发愁之时,缅甸国内消费者却意外发现,自己迎来了“吃瓜自由”。大量原本计划出口的优质西瓜和蜜瓜回流本地市场,导致供应过剩,价格明显下跌。以往因出口导向而价格较高的瓜果,如今普通市民也能以实惠的价格轻松购买。不过缅甸瓜农们也没有完全放弃希望,纷纷将目光转向冬季瓜果生产,积极筹备,期盼边境贸易环境和出口成本能够有所改善,重新开启通往海外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大门。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中国方面要求,自今年4月1日起,缅甸向中国出口水果时,将不再允许使用传统的散装运输方式(即直接堆放在车辆上的运输方式),而必须采用整箱或整批包装(Packing System)后才能出口。缅甸果商表示,由于这一新政,每车西瓜成本将增加约30万缅币,果商面临的困境与压力直线上升,也让不少人干脆放弃对华出口。
新闻图片3467
柚子主产区迎来批量上市开摘季 海南青柚市场走俏
九月,福建、广西等柚子主产区正迎来批量上市的开摘季,海南岛的青柚已完成了今年的销售“冲刺”。从澄迈到临高,从三亚到东方,多家“海南鲜品”品牌目录企业协力打造海南青柚产业集群,凭借海南青柚“早熟好吃”的核心优势,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取得了显著的市场效益。海南青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2002年,海南洪安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澄迈县引进马来西亚水晶柚,经过“柚子夫妇”等专业团队多年的精耕细作,成功改良培育出澄迈无籽蜜柚。这是国内首个热带青柚品种,也是海南省首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为海南青柚产业奠定了基础。据该公司经理宋圣根介绍,澄迈无籽蜜柚果肉含水量高达85%,具有“浓甜无酸、果香浓郁”的独特风味,成熟时果皮呈青绿色或黄绿色。目前,澄迈县青柚种植面积1万余亩,年产量约1.5万吨。由于品质优异,澄迈无籽蜜柚的市场价格高达108-398元每个,被誉为“柚中爱马仕”。在澄迈成功的基础上,海南青柚产业逐步向其他市县扩展。2015年,海南福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邬天赐带领团队扎根临高,成为最早引进泰国红宝石柚种植技术的企业之一。团队历经7年攻关,最终在2021年成功推出自主改良品种“邬柚”。2021年,开始收获的“邬柚”凭借“无渣爆汁、蜜香清甜”的口感征服了市场。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海南青柚的种植版图逐步南扩。海南希源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在三亚市天涯区引进青柚,目前种植面积达400亩。6月至8月为当地青柚最佳收获期,价格在每斤8元至18元之间,年销售额达840万元。海南业者尝试进一步填补国产柚子市场空窗期。海南恒邦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文光介绍,国内柚子批量上市期通常始于八月,至十月份采收结束,经保鲜技术处理,柚果可储存至次年二月,导致三至七月出现市场供应空档。恒邦实业在东方市引种一千多亩泰国红宝石柚子,2023年以来已陆续收成,“我们冒了一定的风险进行反季节种植培育,其间可以结出质量不错的果,但是无法稳定产量,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攻关”。孙文光表示,尽管完全填补市场空窗期的目标尚未实现,但海南青柚凭借早熟和优质的特色,依然保持热销态势。“即便海南青柚与主产区柚子上市时间有所重叠,也不愁销路。”孙文光说,海南青柚已经建立起品牌效应,只要保证产品品质,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据他透露,有大型采购商表示,如果种植基地能够保证100万斤的产量并维持果品糖度稳定,“全部都要”。
新闻图片3454
澳洲Sumo柑橘秋季上市 瞄准中秋节日市场
近日,国际果蔬报道在2025中国国际水果展澳贸委展台上采访了Ac foods澳大利亚公司出口销售经理Greg Asta,对方介绍说,“澳大利亚种植的Sumo柑橘每年8、9月份到货,与中国柑橘错峰上市。而且正好赶上中秋佳节,很适合作为节日礼品。” Sumo柑橘味道清甜,汁水充沛,极易剥皮且无籽,十分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据介绍,去年澳洲种植的Sumo柑橘开始在中国市场发力,中国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Sumo柑橘的意思为“相扑”,因为果实个头大、外观浑圆,酷似顶着发髻的日本相扑选手而得名。Sumo的品种为日本不知火(dekopon),在国内又被叫做丑橘,是日本于1972年用清见柑橘与中野3号椪柑杂交而成的晚熟柑橘品种。首批不知火柑橘苗木于1998年引入美国,独家授权美国Ac foods公司种植。近几年公司通过投资社交媒体营销,Sumo柑橘成为了网红水果,受到大量欧美年轻消费者的追捧。Ac foods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澳大利亚拥有超过2万英亩果园,种植柑橘、蓝莓、榛子等作物。目前维多利亚州种植有600英亩Sumo柑橘,年产量约60万箱(6磅/箱)。今年8月,澳大利亚AC Foods下属的Legacy Packing包装厂与陶朗(Tomra)合作,升级包装厂设备和建筑。预计到2026年6月,包装能力将提升到每天36000箱。
新闻图片3456
云南蓝莓产业崛起 出口量爆发式增长
10多年前,蓝莓在云南还只是零星种植的小众水果,在市场上难觅踪影。如今云南蓝莓已然成为全球蓝莓版图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劲新势力。数据显示,2024年末云南蓝莓栽培面积达24.9万亩,占全国面积的17%,产量17.1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2%,栽培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同年,云南蓝莓年产值突破170亿元。在出口方面,云南蓝莓也位居全国首位。2024年云南蓝莓出口量同比增长25倍,占全国同期出口总量的50%以上。仅蒙自海关监管出口蓝莓就有1425吨,产品远销泰国、印尼、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了今年1至2月,蒙自海关监管出口蓝莓已达246吨,同比增长1.3倍;货值1258万元,同比增长1.9倍。这一增长趋势不仅反映出云南蓝莓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也彰显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云南蓝莓产业高速发展,独特的气候条件功不可没。云南低纬高原多样性气候,为不同品种蓝莓的生产创造了理想条件,实现了蓝莓鲜果周年生产。云南蓝莓早熟品种上市期为12月中旬,比省外提早50天以上。高原地区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这不仅抑制了病害的发生,还极大地提升了果实的糖度,所产蓝莓糖度和硬度普遍高于省外产区。蒙自一位种植户的对比试验显示,同一品种的蓝莓,云南的硬度和糖度比省外产区高5个百分点。澄江蓝莓种植大棚是冷棚,采果周期为5个月;而在省外,蓝莓大棚是暖棚,需要加温甚至铺设地暖,采果周期仅为40-50天。独特的气候优势让澄江蓝莓在设施上的投入成本仅为北方省份的50%左右,产量却比北方省份高30%以上。每公斤蓝莓批发价达到75元,直径18毫米以上的大果占比70%以上,每株蓝莓产值达260元。在种植技术上,云南蓝莓也在不断革新。从最初的引种初期以传统方式种植为主,逐步发展到增加土壤调酸、滴灌技术,再到应用土壤改良及田间生草、地布覆盖等技术,如今更是朝着集约化、智能化、高品质化转型,基质无土栽培成为核心路径。在此之前,云南蓝莓多数为露地栽培,露地栽培前期投资为2万元/亩以内,但蓝莓需要3-7年才能产出。而基质栽培虽然每亩投入超过10万元,却突破了土壤限制,栽培首年即可实现较高的单位产量,这也是种植者们愿意投入大量资金的原因所在。然而,在产业繁荣的背后,云南蓝莓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智利、新西兰等国际竞争者相比,“云南蓝莓”还未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域品牌。全产业链的品控实施不够完善,没有制定统一标准和质量认证。尽管云南是国内最大的蓝莓生产地,但目前主栽的蓝莓品种均来自国外,种业发展问题亟待突破。此外,完善冷链物流以延长销售周期、降低运输损耗,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中国海关进口信息
中国海关进口情况
进口量(万吨)
进口额(亿元)
均价(元/公斤)
2025年4月 最新进口情况
总进口量(万吨)
9.01
环比变化: -7.31%
总进口额(亿元)
32.08
环比变化: -6.88%
进口均价(元/公斤)
35.61
环比变化: 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