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83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143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4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361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899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558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63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4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2579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2138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726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6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83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143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4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361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899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273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0912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42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503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2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41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83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143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4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361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899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2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908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721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972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094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2699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83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143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4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361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899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839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1.9619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97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522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804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21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83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143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4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361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899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843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97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31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017
新闻图片1967
俄罗斯削减狭鳕鱼捕捞配额10% 下半年出口价格或突破1500美元/吨
2025年5月15日, 俄罗斯农业部对今年远东盆地狭鳕的总允许捕捞量(TAC)作出重要调整。其中,西白令海地区的 狭鳕 捕捞配额从 77.52 万吨大幅降至 69.42 万吨,削减幅度高达 10%。这一政策变化引发全球白肉鱼市场高度关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该举措或将推动俄罗斯白令 海狭鳕鱼价格企稳回升,目前各方都在密切等待西白令海的最新捕捞信息。2024年,俄罗斯西白令海区域捕捞配额为700,000吨。而俄罗斯2025年狭鳕 总捕捞配额为246万吨。今年,俄罗斯狭鳕鱼野生捕捞总量预计与去年基本持平,为190万至200万吨。截至2025年4月初A季结束,俄罗斯狭鳕捕捞量已达106万吨,其中鄂霍次克海捕捞量为846,000吨。在强劲的国内生产、全球高价格和有利的市场条件的推动下,俄罗斯在2025年第一季度大幅增加了其增值鱼类产品的出口,特别是鱼片和鱼糜。根据俄罗斯联邦农业出口中心的数据显示, 冷冻狭鳕依然保持对华最大出口单品地位,尽管出口量同比减少5%至17万吨,但由于单价提升, 销售额实现30%的显著增长,达到2.15亿美元。其中鱼糜产品表现尤为突出,出口量和销售额分别增长10%和20%,达到2200万美元。未来随着中国对优质进口海产品需求的增长,预计将有更多的优质俄罗斯狭鳕鱼及相关制品进入中国市场。对此建议俄罗斯狭鳕鱼协会和相关公司尽早启动在中国的推广营销计划, 对华狭鳕鱼及相关制品从过去的低价出口单纯追求数量增长,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模式。对此, 部分业内人士预测,受中俄国内市场需求增长及加工企业采购推动,2025年下半年H&G狭鳕价格可能突破1,500美元/吨,甚至年底触及1,600美元。一位参加全球海鲜博览会的中国加工商表示: “ 由于俄罗斯国内狭鳕鱼消费增加、中国市场需求旺盛,加上供应端的不确定性,B季(下半年)价格可能进一步攀升。” PS:近些年俄罗斯 狭鳕鱼已显著攀升,成为俄罗斯消费量第三大的鱼类。2024年,俄罗斯国内供应量将达到 25.2万吨,比上一年增长 12%。狭鳕鱼产量占俄罗斯总捕捞量的 40% 以上, 2024年接近 200万吨。然而,另一派观点则认为, 2025下半年的70多 万吨年度捕捞配额(TAC)将有效抑制狭鳕鱼价格上涨。某俄罗斯大型供应商高管(匿名)指出:“今年的B季配额极高,所有企业都面临履约压力。如果无法完成,可能面临配额削减风险,因此厂商将全力捕捞和加工。”他认为,供应增加可能使价格维持在1,500美元以下,但年底可能出现季节性上涨。然而即使在当前价位下,中国二次冷冻加工厂也几乎无法盈利。西班牙巴塞罗那展会上,一家供应商称:“ $1,400/吨的原料价格让中国二次冻工厂无法赚取任何利润,但对于某些愿意尝试新品创新的企业来说,这个价格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涨到 $1,600/吨他们也会接受。
新闻图片1964
美国关税致日本扇贝出口受挫 新产季价格或下调
美国关税至日本扇贝需求大幅下降,新产季或下调售价。“最近,一位美国买家告诉我,他们不会在目前价格上进行采购,价格实在太高了。新产季价格需要下调,关键市场美国的需求正在减弱。”一名北海道经销商说。今年3月份,日本出口扇贝价格创下历史新高,达到 JPY 6,242 ($43.07) /kg。日本扇贝库存量降至10年以来最低水平,3s规格扇贝肉价格从 2024年底的每公斤4000日元上涨到今年3月的5500日元以上。此外,日本出口商还要面对美国关税不确定性,美总统特朗普对所有日本商品征收24%对等关税,10%基础税率持续90天,如果7月9日之前两国无法达成协议,税率将回归到24%。“如果美国重新征收高额关税,美国经济将会放缓,经东南亚运往美国的扇贝也会下降。”一位日本贸易公司高管称。另一位北海道批发商表示:“ 如果关税恢复,今年市场很难像去年那样以每公斤5,000日元的水平继续出口。早前价格谈判将非常关键,如何分摊额外关税成本将是棘手话题,3S价格要回归到每公斤4,000日元才可以做得下去。” 科学预测显示,今年 鄂霍次克南部地区扇贝产肉率偏低,平均不到12%,小规格扇贝比例将会上升,对偏好大规格的美国买家构成挑战。一位批发商指出, 鄂霍次克地区今年产量可能要下降4万吨,供应紧张进一步加剧。即便美国需求因关税而减弱,也不太可能看到严重的供需失衡情况,价格崩盘的可能性不大。一些日本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北海道扇贝产量将在35万吨左右,远远低于2014年48万吨峰值,但高于2016年的25万吨。北海道渔业合作协会联合会(Hokkaido Federation of Fisheries Cooperative Associations)数据显示,2024财年( 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日本扇贝总捕捞量 同比下降1%至40,4120吨, 码头价格平均为 JPY 259/kg,同比上涨23%。2023年8月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排海事件后,中国暂停日本海产品进口贸易,扇贝价格在2023年触底后回升。2024财年日本产值突破 1,000亿日元,成为 继2022财年之后的第二高纪录。
新闻图片1970
越南榴莲对华出口因质检问题陷入停滞
据越南网(Vietnam Net)报道,2024年,越南某企业曾向中国市场出口数千柜整颗新鲜榴莲。然而过去半年间,这批高价值农产品却彻底停在了边境线上。越南某大型水果出口企业总经理透露:“近半年来,我们公司未能向中国出口一个榴莲货柜。”2024年,该企业对华出口量曾达数千柜,但2025年初中国海关启动碱性嫩黄(BY2)及重金属100%查验后,出口全面停滞。“每柜榴莲重达16~18吨,价值数十亿越南盾,一旦退运损失惨重。”该企业客户均为中国大型商超,对食品安全标准极为严苛,因此不得不暂停出口以完善检测流程。越南农业与环境部数据显示,2025年前四个月,越南榴莲出口量仅3.5万吨(约1.2~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7~9.4亿元),较2024年同期对华出口7.93万吨(近3.7亿美元,约26.7亿元)呈现断崖式下跌。出口萎缩连带导致产地收购价持续走低。越南迄今已有约55个种植区代码和61个包装厂代码被撤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越南植物保护局(现作物生产与植物保护局)自2023年9月起持续申报新种植区,但均未获中方批准。目前越南15万公顷榴莲种植园中,仅约20%获得出口代码,远低于实际产能。当前越南已进入榴莲主产季(4~9月),预计产量达数百万吨。与泰国建立的果园快检、实验室复核、海关协同的三重“过滤网”不同,越南尚未构建全链条质检体系。越南果蔬协会秘书长邓福源指出,去年底中国在泰国榴莲中检出潜在致癌物碱性嫩黄后,随即对所有进口榴莲实施100%碱性嫩黄及重金属筛查。泰国迅速行动,与中国共建管控体系:短短数日内,中方即认可泰方碱性嫩黄和镉检测实验室资质。泰国更创新性地在果园端建成300余个快检实验室,形成出口前第一道过滤网;出口商还需将货物送至中方认可实验室进行二次检测。这套体系成效显著,使泰国榴莲抽检率从100%降至30%,成功跻身通关“绿名单”。反观越南,尽管农业部作物生产与植物保护局已在全国设立12家镉检测实验室和九家碱性嫩黄检测实验室(均获中方认可),但边境违规率仍居高不下。邓福源分析称,由于每批出口榴莲混采自多个果园,而抽检存在随机性,单次实验室检测难以确保整批合规。“要降低边境抽检频率,必须将违规率控制在极低水平。只有持续通过查验,才可能获得免检资格,”他强调。随着榴莲产季进入高峰,越南农业与环境部部长杜德唯紧急召开会议部署应对措施,包括短期内将与中国海关加强技术磋商,同时加速审批种植区代码、包装厂资质和实验室认证;长期拟效仿泰国建立果园端快检体系。据越南果蔬协会数据,去年旺季日均上千辆榴莲货车滞留边境。若不能改善通关效率,今年产季或将再现严重拥堵。当前越南正加快制定榴莲植物检疫规程,为评估出口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新闻图片1975
海南荔枝订货活动签约超8000万元 鲜果出口覆盖18国
据中新网报道,2025年海南荔枝订货暨品牌营销活动于5月16日在海南红明农产品(荔枝)交易中心举办,活动现场荔枝订单签约总额达8000多万元。活动现场,海南荔枝龙头企业代表向全国采购商推介海南荔枝核心品种的种植标准、品质管控及供应链体系,展现其从田间到终端的全链条优势。此次活动以“产地直连”“品牌赋能”“渠道共建”为核心,搭建产销对接的高效平台。活动同步设置直播间,网络主播与种植户代表携手讲述“火山岩沃土孕育”“古法种植传承”等品牌故事,吸引消费者关注。启动仪式现场,多辆鲜果冷链车启程,将来自海南的新鲜荔枝运往全国各地。海南省供销合作联社理事会副主任王琼龙表示,此次活动旨在促进海南荔枝产业与市场的深度融合。未来,海南省供销合作联社将联合海南省农业农村厅,通过举办产销对接会、品牌推介会等活动,搭建高效供销平台,打造海南荔枝“中华热带珍果”新名片。海南联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林桂嘉说,自4月底海南荔枝上市以来,该公司已经销售了350吨荔枝,出口到荷兰、西班牙、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8个国家。接下来,公司还将进一步拓展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市场,扩大海南荔枝在海外的市场份额。国外采购商 Maxii 告诉记者,他从事荔枝国际贸易已有三年。此次计划订购60吨海南荔枝,并期待未来拓展其他热带水果的进口业务。“海南荔枝品质优良,我们希望与当地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Maxii 说。
新闻图片1973
盒马鲜生多款水果被曝食品安全问题:绿心猕猴桃膨大剂超标、库尔勒香梨农药残留不合格
5月13日,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一则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显示,南京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第九分公司销售的即食绿心猕猴桃(生产日期/批号:2025/4/7),氯吡脲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结果为0.085mg/kg,标准值规定为0.05mg/kg。氯吡脲俗称“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座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但如果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会引起果实畸形、裂果、掉果等药害现象。人类长期摄入过量的膨大剂过度食用可能导致人体中毒、致癌、损伤肝脏和神经系统等。据湖北经视消息称,5月15日,盒马官方客服对此回应称,盒马官方会向供应商了解具体情况,尽快处理。如果确有买到该批次商品的顾客,也会为客户进行处理。专家称, 猕猴桃使用氯吡脲超标或过量,一般情形下不会出现问题,即便有超量使用情况,其限量值也存在较大安全边际。也有业内人士此前表示,中国对膨大剂使用有严格的管控,目前还没有科学的证据表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几乎与此同时,据现代快报,盒马销售的库尔勒香梨也被检测出农药残留。合肥市蜀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2025年第13期食品监督抽检信息显示,本次抽样检验项目样品51批次,其中合格48批次、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样品涉及农药残留指标问题。其中, 合肥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第七分公司销售的库尔勒香梨全母梨1kg(单果100g起(梨))(生产日期/批号:2025/01/14),乙螨唑指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结果为0.16mg/kg,标准值规定0.07mg/kg。乙螨唑属于二苯基恶唑啉衍生物杀螨剂,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性,但有较强的渗透能力,耐雨水冲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21)中规定,乙螨唑在梨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7mg/kg。5月13日,长沙县市场监管部门通报了一则食品抽检不合格的公示,显示此前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该县有1批次食品不合格,属于长沙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星沙万象汇分公司用作生产经营的“螺丝椒”(抽样时间2025.3.14),噻虫胺项目不符合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多地盒马门店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出盒马鲜生至少在部门区域的品控存在较大短板,对于其供应链的食品安全考验或许也是长期存在。这与生鲜电商快速扩张、下沉开店的规模化有关,毕竟在同样的概率之下,店铺开多了食品安全的绝对数量就会增加。另一方面,这也考验着生鲜电商头部企业的产品供应链和品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