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27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64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3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4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425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53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303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029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0891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881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5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27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64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3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4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394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067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05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68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3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27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64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3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4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903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62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88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072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085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27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64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3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4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327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794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25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503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4945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19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27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64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3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4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06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26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81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118
新闻图片3161
摩洛哥渔业低迷中觅新机:贝类产业异军突起引领转型
2025年前七个月,摩洛哥渔业遭遇了近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官方数据显示,捕捞总量同比下降16%,产值缩水3%。这一下滑主要受传统鱼类资源减少、气候变化影响以及国际市场需求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作为北非重要的渔业国家,这一数据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在整体渔业低迷的背景下,贝类捕捞却逆势增长,成为市场中的亮点。各类贝类产品捕捞量显著提升,特别是贝类和牡蛎等高价值品种增长尤为突出。贝类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渔业整体下滑带来的经济冲击,也为沿海渔民提供了重要收入来源。分析人士指出,贝类产业的崛起并非偶然。近年来,摩洛哥政府积极推动渔业多元化发展,加大对贝类养殖的扶持力度。在索维拉等传统渔港,越来越多的渔民开始转向贝类捕捞和养殖,相关加工设施也在不断完善。这种产业结构的主动调整,正在逐步显现成效。随着全球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长,贝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持续走强。摩洛哥贝类凭借优良的品质,逐步打开了欧洲和亚洲等主要市场。然而,行业仍面临冷链物流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等挑战,亟需提升加工能力和品牌建设,以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专家建议,摩洛哥渔业应把握贝类产业崛起的机遇,进一步加强资源管理,推动可持续捕捞。同时,需要完善全产业链,从单纯的原料出口向深加工、高附加值转型,才能实现渔业的真正转型升级和长期稳定发展。
新闻图片3141
受关税影响 USDA预计2026年美国牛肉进口量将下降6.1%
美国农业部(USDA)在8月份的供需报告中表示,受关税影响,特别是对巴西实施的50%进口关税,已大幅下调2026年美国牛肉进口量的预期。USDA预计,2026年美国牛肉进口量将比前一年下降6.1%。而在7月的报告中,这一降幅仅为0.5%。报告还下调了今年的牛肉进口增长预期。最新预测显示,2024年进口量将同比增长13.8%,低于7月预计的16%。根据S&P Global的统计图表,2024年前美国牛肉进口量的变化,以及USDA对2025年和2026年7月、8月的最新预测均有体现。USDA还下调了2025年牛肉产量的预期,2026年产量也有小幅下调。机构预计,2026年人均牛肉消费量将比今年下降2.5%。JBS、Marfrig和Tyson Foods等美国主要肉类企业高管普遍认为,美国牛肉供应要到2027年底左右才会出现恢复。业内人士预计,牛群数量和牛肉供应的回升最快要等到2027年底或2028年上半年。JBS在上周的财报发布会上也预计,牛群数量将从2027年底开始逐步恢复。两周前,泰森食品总裁Donnie King曾表示,养殖户将在2026年初开始补栏,2028年才会体现母牛留养带来的供应效应。Marfrig北美业务CEO Tim Klein也在财报会上表示,根据牛只留养和母牛屠宰量减少的数据,预计2027年起公司利润率将会改善。美国牛肉零售价格再创新高,涨幅远超通胀 在过去12个月中,美国牛肉零售价格上涨11.3%,而同期通胀率为2.7%。7月,牛肉消费价格环比上涨1.5%,同比较2024年7月高出11.3%,创下历史新高。同月,碎牛肉价格环比上涨2.4%,同比上涨11.5%。7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年涨幅为2.7%。据USDA数据,2025年美国牛肉产量预计比上一年减少3.9%;2026年产量将再降1.8%,降至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
新闻图片3153
国产牛肉产量创纪录价格却上涨 巴西机构分析认为中国或将放宽进口限制措施
分析师关注到中国牛肉价格回升:尽管2025年上半年国产牛肉产量创纪录,牛肉却是该时期唯一实现本土价格上涨的动物蛋白。根据巴西市场机构——Datagro基于中国农业部发布信息编写的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国肉类(牛肉、猪肉、禽肉和羊肉)产量达4843万吨,创下同期历史纪录,较2024年同期增长2.8%。Datagro指出,这一历史性成果得益于牛肉和禽肉创纪录的供应量——上半年产量分别达到342万吨和1270万吨。该研究强调了中国牛肉价格的复苏:尽管上半年产量创纪录,牛肉却是该时期唯一实现本土价格上涨的动物蛋白。"若将中国上半年牛肉进口量纳入统计,可见总供应量较2024年同期保持稳定。结合价格上涨趋势,表明中国居民的牛肉消费持续增长,"Datagro报告称。报告进一步指出,这种态势意味着针对牛肉进口实施更严格监管的压力正在减轻。"鉴于此,当前中国对巴西牛肉出口构成重大风险的进口保障措施调查,最终可能产生积极结果——既可能体现为实施较低税率,也可能表现为设立高额度且非排他性的进口配额,"Datagro分析师认为。Datagro专家预计:若上述预测部分实现,巴西牛肉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有望推动中国下半年进口量复苏。但中国或将效仿欧盟升级环境监管要求 中国作为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肉类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可能采用类似欧盟在其反毁林法案中制定的环境要求。这一可能性成为Marfrig可持续发展总监保罗·皮亚内兹(Paulo Pianez)于8日参加圣保罗气候周时评论的主题。"我们最近在Marfrig接待了中国政府的大型代表团,他们正在考虑实施类似要求,"他表示。他强调,环境监管趋严的趋势"不可避免",且不应仅限于欧盟。"国际市场正日益推行严苛的环境标准。当这种市场现实存在时,逆转的可能性极低。我们需要具备适应心态。" 欧盟规定,肉类、皮革、大豆和咖啡等产品必须证明其原料来源未在2020年截止日期后涉及毁林行为,方可进入欧盟市场。
新闻图片3148
挪威北极甜虾对华出口暴涨逾600% 中国跃升最大市场
根据挪威海产局的统计数据,2025年1月至7月,挪威北极甜虾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共出口20,660吨,出口额达到11.44亿挪威克朗,同比分别增长8%和27%。其中,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出口量激增603%,达到4,952吨;出口额暴涨630%,达到2.58亿挪威克朗,成为推动整体增长的主要动力。截至7月,中国已经成为挪威北极甜虾的全球最大出口市场。挪威北极甜虾的高速增长,与其独特的品质密切相关。这种虾生长在巴伦支海70米深处的极寒水域,水温常年接近0°C,缓慢的生长速度使其肉质紧实,风味鲜甜。与温暖水域的虾类不同,挪威北极甜虾通常在捕捞船上立即完成煮制或冷冻加工,从而最大程度保持新鲜和口感。在产品结构上,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今年前七个月,中国进口的挪威北极甜虾中,熟冻带壳产品达到3,707吨,是去年的6倍,占总量的75%;冷冻生虾出口量为1,239吨,接近去年的29倍,占比33%。前者因“解冻即食”而受到家庭和零售端欢迎,后者则主要供应高端日本料理餐厅,用于刺身生食,显示出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趋势。行业分析认为,挪威北极甜虾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与政策、消费与推广等多重因素相关。一方面,在主要竞争对手加拿大因关税上调而丧失价格优势的背景下,挪威产品凭借相对更具竞争力的贸易环境获得了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海鲜需求的不断提升,使冷水虾逐渐从东北市场扩展到全国范围。与此同时,挪威海产局加大在华推广力度,通过展会、推介会及线上渠道提升了市场知名度。在捕捞配额增长和市场需求持续扩大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正成为挪威北极甜虾企业的重要战略市场。未来,随着消费群体的进一步扩大,挪威北极甜虾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仍将值得关注。
新闻图片3149
俄罗斯野生三文鱼季渔获突破26.7万吨
2025年俄罗斯远东三文鱼渔季表现强劲。截至8月11日,太平洋三文鱼总捕捞量已达286,800吨,不仅超过全年初始预测的一半,也远高于2024年同期(当年创下近20年来最低水平),为今年渔业经济带来显著利好。区域捕捞分布 根据俄罗斯渔业与海洋研究所(VNIRO)的最新监测数据,各主要产区捕捞情况如下: 堪察加边疆区:241,000吨(占比84%)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17,700吨 马加丹州:约12,000吨 滨海边疆区:超过8,800吨 萨哈林州:7,100吨 楚科奇自治区:318吨 物种构成 当前渔获仍以粉鲑(горбуша)为主,占比超过四分之三: 粉鲑(Pink salmon):219,000吨(76%) 红鲑(Sockeye salmon / нерка):逾40,000吨(14%) 狗鲑(Chum salmon / кета):超过26,500吨(9.2%) 银鲑(Coho salmon / кижуч):897吨 帝王鲑(Chinook salmon / чавыча):232吨 樱鳟(Masu salmon / сима):43吨 俄罗斯渔业科研团队(VNIRO)正持续为渔汛提供科学指导。根据渔情发展情况,科研人员已完成22份科学论证,建议进一步调整预测捕捞总量。目前,2025年三文鱼产量预测已被上调至435,761吨,较年初的预估大幅增加,显示出资源回游规模超出预期。随着粉鲑渔汛已过高峰,接下来将进入狗鲑、红鲑及银鲑的捕捞期。南千岛群岛及部分远东沿海渔场仍将维持活跃的生产,渔季预计持续至深秋甚至初冬。业内人士指出,今年的渔季不仅在数量上实现显著恢复,也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渔业经济与出口供应形成积极支撑。与2024年的低谷相比,2025年渔汛表现已成为远东渔业的关键转折点。
中国海关进口信息
中国海关进口情况
进口量(万吨)
进口额(亿元)
均价(元/公斤)
2025年4月 最新进口情况
总进口量(万吨)
9.01
环比变化: -7.31%
总进口额(亿元)
32.08
环比变化: -6.88%
进口均价(元/公斤)
35.61
环比变化: 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