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76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47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2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154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417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52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322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165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1546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9127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4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76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47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2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154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422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186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08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81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1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3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76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47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2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154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879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11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88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108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198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76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47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2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154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327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268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57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59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463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2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76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47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2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154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28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38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81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05
新闻图片3150
阿根廷红虾供应告急 价格飙破6美元
阿根廷红虾行业在经历了数月的停滞与不确定后,终于重启捕捞与出口,但市场格局已受到严重冲击。此前由于缺乏原料,欧洲等主要市场库存几乎耗尽,部分长期合作的客户转而选择厄瓜多尔南美白虾等替代品,甚至导致阿根廷失去部分耗费多年才打入的市场。据业内人士透露,阿根廷渔企的红虾船冻库存已经清零,而欧洲与日本的冷库同样见底。眼下所能捕捞的大规格虾正好赶上市场缺口,但由于量极其有限,企业不得不在西班牙总部与全球客户之间艰难分配。“有的客户原本应在6、7月收到货物,却要等到9月,这样的不确定让我们失去了作为稳定供应商的信誉。”Conarpesa公司代表Estela Baldini直言,尤其是在中国、台湾、韩国等市场,建立信任本就花费多年,如今却因供应中断而面临被替代的风险。在供需严重失衡的背景下,红虾价格迅速反弹至每公斤6美元以上。业内普遍认为,这一涨势将在全年维持。此前行业在劳资谈判中接受了18%的下调幅度(低于最初提议的30%),本就是押注市场恢复,如今的现实恰好兑现了这一预期。不过,市场的不均衡分配仍将持续,一些企业能部分满足客户,但整体供应无法覆盖所有市场。与船冻产品告急形成对比的是,陆冻整虾或许迎来机遇。虽然过去一季捕捞量颇为可观,但由于国内高成本导致经济效益不佳。然而,随着船冻产品短缺,市场可能转向接受陆冻整虾作为替代。行业人士指出,未来成败的关键在于加工与品质管理。如果能够在陆冻环节提升处理水平,不仅能填补市场缺口,还可能借助现有MSC认证,进一步提升阿根廷红虾在全球市场的价值。
新闻图片3121
JBS二季度业绩强劲 展现全球抗压韧性
尽管全球地缘政治和贸易环境复杂,给部分业务带来压力,但全球蛋白龙头JBS在截至6月30日的2024年第二季度依然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营收方面,JBS在美洲和澳大利亚的多元化业务实现了9%的增长,创下近210亿美元的新高,净利润同比大增61%,达到5.28亿美元。澳大利亚区表现突出 澳大利亚业务受益于有利的牲畜供给周期,牛、羊、猪、深加工和水产板块均有优异表现。二季度澳大利亚区营收达到19.72亿美元,同比大涨19.4%;经调整的税前利润为2.5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本地和出口市场销量的同步提升。公司通过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加屠宰量,保持了较高的利润率。JBS澳洲旗下即食食品品牌Primo本季度营收略有增长,销量同比提升8%,但由于通胀压力下消费者需求受限,整体价格有所回落。美国业务面临挑战,但仍显韧性 美国牛肉业务依然承压,主要由于屠宰牛源紧张、成本高企等多重因素。尽管如此,JBS北美牛肉二季度营收依然达到68亿美元,同比增长14%。不过受成本影响,经调整后EBITDA为负2.64亿美元。美国牛肉市场正处于供应周期的低谷,屠宰牛供应紧张,导致活牛价格处于高位,涨幅甚至超过了批发牛肉价格。同时,美国还因动物健康问题临时暂停了墨西哥活牛进口,进一步加剧了供给压力。此外,美国行业还受到国际市场准入政策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出口面临的审批问题,数百家工厂仍在等待对华出口的重新批准。全球化布局持续推进 6月,JBS顺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完成双重上市,公司全球CEO Gilberto Tomazoni表示,美股上市为公司长期价值创造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JBS将持续投资技术升级、平台扩张和产品创新,不断强化全球品牌和多元化布局。JBS还披露,今年上半年已在美国多个工厂投入巨资进行升级扩建,包括德州和科罗拉多的牛肉加工厂扩建2亿美元,佐治亚州新建预制食品工厂4亿美元,爱荷华州新鲜食品工厂投资1.35亿美元,并以1亿美元收购并扩建新的即食香肠和培根工厂,成为美国同类产品最大生产基地。多元化战略带来持续增长动力 尽管部分业务持续承压,JBS依然展现出多元化全球平台的强大韧性。即食食品、主要客户合作关系、鲜肉和分割产品的表现都十分稳健。Gilberto Tomazoni强调,巴西牛肉板块因获得新出口许可和生产效率提升,取得了坚实业绩;澳大利亚区则因出口增长和运营提升,再次实现稳定发挥。“凭借更强大、均衡和创新的全球平台,JBS已为把握新一轮全球蛋白需求机遇做好准备。我们对团队和企业长期价值创造充满信心。”Gilberto Tomazoni总结道。
新闻图片3116
五年来 上半年中国榴莲进口量首次呈下降趋势
柬埔寨向中国出口首批鲜榴莲,开启“榴莲外交”战局,市场竞争挑战泰国和越南。柬埔寨首次通过航空运输鲜榴莲至中国,作为中国“榴莲外交”的一部分,加剧了市场竞争,而当前中国榴莲进口量呈下降趋势。据《南华早报》报道,上周末,首批来自柬埔寨的鲜榴莲运抵中国中部河南省,通过全程温控航空运输,仅用时4小时,让中国消费者品尝到如同刚采摘的新鲜榴莲。榴莲是继香蕉、芒果、龙眼和椰子之后,第五种获批可由柬埔寨直送中国市场的鲜果,显示两国农产品贸易增长及通关效率提升。柬埔寨农业部数据显示,柬埔寨榴莲种植面积超1.1万公顷,年产量逾12万吨。榴莲原产于东南亚,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榴莲进口市场,高品质约3公斤的榴莲在超市售价约150元人民币(21美元)。自2002年以来,中国逐步向更多榴莲出口国开放市场,这种现象被广泛称为“榴莲外交”,既源于中国消费者需求增加,也反映了中国在中美贸易紧张背景下加强与东盟关系的努力。不过,部分业内专家对柬埔寨榴莲的市场竞争力持谨慎态度。浙江水果进口商黄大鹏认为,柬埔寨榴莲产量过低,难与泰国和越南竞争,此举更多是外交友好象征,价格和供应并无优势,因此暂无进口计划。目前,中国榴莲市场主要由泰国和越南占据,越南自2022年起市场份额上升,中国还从马来西亚、柬埔寨和菲律宾进口榴莲。但经过过去两年的高速增长,中国榴莲进口在2025年出现下降。官方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进口量同比下降近15%,至708,190吨,其中越南降幅最大,因检测到农药残留问题。广西榴莲商人王正波表示,越南榴莲进口的高峰季将在三个月后到来,希望届时进口量能回升。目前,获准向中国出口鲜榴莲的国家有5个: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柬埔寨。这不仅加剧了中国市场份额竞争,也在“榴莲外交”层面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与东盟的关系。
新闻图片3114
数百辆集装箱卡车涌入 榴莲之都多乐省进入出口旺季
越南榴莲之都-多乐省正值收获季,呈现出诸多积极迹象。目前,数百个集装箱已聚集在榴莲之都等待收货。这些天,在26号国道(多乐省)上,数百辆集装箱卡车排队接收货物的画面已经很常见。车辆穿梭,熙熙攘攘的气氛预示着榴莲收获季节即将到来。一辆辆满载着香甜果实的卡车,不仅让道路更加拥挤,也给这里的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位于 Krong Pac 公社的 Ha Nu 榴莲园园主 Le Duc Ha 先生表示,他正忙着准备收获。榴莲采摘后,立即被运送到仓库以确保品质。在这里,工人剥去果壳,并将其冷藏,以保持榴莲的新鲜度并符合出口标准。据哈先生介绍,在旺季,仓库每天最多可以出口两个集装箱——产量很高,反映了榴莲产区的活力和经济潜力。然而,情况并不总是那么好;在淡季,他需要等待长达10天才能拿到足够的货品进行出口。丰生果品有限公司董事陈氏燕秋女士表示,尽管现在还不是榴莲收获的高峰期,但该公司已经开始向中国出口榴莲。“每天,公司出口大约2个集装箱卡车的榴莲。在主要季节,这个数字将迅速增加到每天4-5个集装箱卡车,”Thu女士补充道。克朗帕克公社党委书记陈国荣表示,26号国道目前正在维修和拓宽。然而,随着榴莲收获季节的临近,工程仍未完工,公社已向三号公路管理处发函,要求加快施工进度。“升级基础设施不仅为企业购买农产品创造了条件,而且还缓解了交通拥堵。”Vinh 先生强调说。多乐省榴莲协会主席黎英忠先生表示,当地正进入榴莲收获季。集装箱卡车川流不息地驶向榴莲产区,预示着榴莲收获季的繁荣。
新闻图片3118
多乐省多地榴莲品质“水化”品质堪忧 只有约30%的榴莲符合出口标准
受不利天气影响,多乐省多地榴莲品质“水化”,产量减少,售价也比正常水平下降了40%-50%。目前,多乐省榴莲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种植面积近4.1万公顷,预计2025年产量将达到39.2万吨左右,比上年增加3万吨以上。连日恶劣天气导致该省多地榴莲产量下降。今年,多乐省许多榴莲园不仅产量下降,还面临榴莲“涝渍”问题,导致榴莲价格暴跌。据果农介绍,保水榴莲又称硬米榴莲,是指榴莲果肉无法达到正常的软糯香甜成熟状态,而是变硬、变软、变干、变色,甚至焦黄的一种现象,会降低榴莲的品质和经济价值。何氏金蓉女士(1975年出生,家住多乐省埃克努克乡)说,她家在1公顷土地上种了150棵榴莲树,2024年的产量为30多吨。然而,今年阴雨天气持续,榴莲产量急剧下降,只有10吨左右。家住埃杜尔乡的邓氏清水女士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她家有近200棵榴莲树,其中40棵榴莲树的产量约为3吨。然而,邓氏清水的榴莲存在“水分”问题,因此商贩只以每公斤4万越南盾的价格收购。据记录,目前该榴莲园的Ri6榴莲价格仅为每公斤1.5万至3万越南盾,而去年的价格为每公斤3.8万至4.2万越南盾。猫山王榴莲的价格为每公斤1.7万至3.5万越南盾(去年为每公斤7万至8.5万越南盾)。多纳榴莲的价格根据榴莲园的不同,在每公斤3.5万至6.5万越南盾之间波动,而去年有些地方的售价为每公斤8.5万越南盾。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榴莲园即将迎来收获季,但贸易商尚未敲定价格或支付定金。事实上,许多榴莲园此前已经收到贸易商的定金,但后来因为认为价格过高而撤回了订单。在出口市场,尤其是中国,对可追溯性、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的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贸易商被迫仔细检查每个榴莲园果肉的质量。贸易商通常会等到接近收获日时才去检查花园,如果满足要求,他们就会定价并购买,而不是像往年那样提前几个月存款。来自Ea Ning乡的Huynh Thi Thao女士说,上周她在Cu M'gar以每公斤28000越南盾的价格购买了近200公斤Ri6榴莲,但切开后发现很多榴莲都“死了”(果肉变硬),她只能以每公斤5000越南盾的价格把它们扔掉。因此,之后她在决定采摘榴莲园的价格时非常谨慎。在被称为多乐省“榴莲之都”的克朗帕克,采购漂流榴莲、残次榴莲、奶油榴莲和分瓣榴莲的仓库从清晨起就忙碌起来。与此同时,出口采购仓库则在缓慢运转,等待着高质量的榴莲。据克朗帕克(Krong Pak)采购出口榴莲的商家称,距离当地榴莲园的主要产季开始还有大约10天。目前,仓库只从多农省(Dak Nong)、平福省(Binh Phuoc)和嘉莱省(Gia Lai)进口榴莲,但只有约30%的榴莲符合出口标准,其余的都是未熟未煮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采购未熟、盐渍和冰镇榴莲的仓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原因。阮文心先生是埃克努克乡一家收购次品榴莲(去皮果瓣,榴莲冻肉)的工厂老板。他表示,他收购的Ri6榴莲,价格根据果肉颜色不同,每公斤8000-14000越南盾;漂浮或次品榴莲(即水汪汪的)的价格为每公斤18000-24000越南盾。至于果肉颜色不对的榴莲,他拒绝收购,因为“不知道卖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