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42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26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56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07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877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451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53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334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099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1787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881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3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42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26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56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07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877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405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159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11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81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1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42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26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56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07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877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89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18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898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118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1929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42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26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56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07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877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429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214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46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571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432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21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42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26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56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07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877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33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25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86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044
新闻图片3115
越南榴莲正以10倍增速重启出口 中国已消除技术性障碍
越南正在重振榴莲质量,过去三个月,越南榴莲出口再次强劲增长,得益于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种植区代码扩展以及与中国消除技术性障碍。镉污染地图 镉是一种重金属,可长期残留在土壤、灌溉水和化肥中,过量积累会被植物吸收并残留在果实里,带来食品安全风险,并严重损害出口声誉。近期,中国检测出部分越南榴莲批次含有重金属残留,发出警告,扰乱贸易,令农户与企业受损。越南农业与环境部下属作物生产与保护局表示,将绘制榴莲产区镉分布地图,这是保障食品安全、满足进口市场要求并保持出口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局长阮新达强调,控制镉含量不仅是为了站稳中国市场,还要打入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高端市场。镉地图将通过在大面积产区随机采集土壤、灌溉水和化肥样本,并在认可实验室分析,整合数据以识别污染“热点”。所有结果将数字化并纳入种植区管理系统,方便管理部门、企业和农民主动防范风险。在日本、韩国等大型水果出口国,收集养分、重金属及农药残留信息的农业地图已成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东南亚的泰国在尖竹汶、罗勇、达叻等榴莲主产省多年应用农业用地追踪系统,定期采样检测并制作公共数字地图,高风险区实行“技术隔离”,只有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才允许出口,从而减少退货风险,稳定国际供应。阮新达指出,镉地图不仅有助于从源头严格管理质量,还能让榴莲产业主动符合新兴市场标准,最大限度降低技术性预警风险。根据计划,作物生产与保护局将对主要榴莲产区开展调查。观测显示,东南部高原和中部高原警戒较少,因此将补充湄公河三角洲等地的数据。地图系统完成后将定期扩展和更新。同时,将应用土壤改良模型降低重金属含量,例如施用有机肥、加石灰提高土壤 pH,或用生物制剂限制植物吸收镉。这将涉及调整种植区布局,确保产品从生产到出口都稳定、安全。出口成绩与政策措施 过去三个月,越南榴莲出口迅速回升。2025年5-7月,鲜榴莲出口 7,745 批、20.7 万吨,比前四个月增长逾 10 倍;冷冻榴莲出口560 批、近 1.6 万吨,增长逾 64%,食品安全违规大幅减少。在总理指示下,农业与环境部已制定食品安全控制流程和种植区及包装厂管理法规草案。地方部门加强包装厂监管,要求出口前检测安全指标。农业部还赴中国直接进行技术磋商,中国海关总署(GACC)因此新增批准越南 829 个种植区代码和 131 家包装厂,使总数达到 1,396 个种植区和 188 家包装厂。2025年7月,GACC 专家直接检查了越南榴莲出口供应链。未来方向 为保持增长势头,农业部门将持续评估并合理规划种植区,防止无序扩张导致供应过剩,同时打造高质量价值链,连接生产、采购、加工和出口,并投资深加工与冷链储运以提升附加值。农业部将推动建立榴莲国家品牌和地理标志,塑造产地清晰、质量稳定、可持续种植的形象,并严厉打击种植区代码违规、出口文件造假或使用禁用物质等行为。与镉地图同步,农业与环境部还紧急推出可持续榴莲种植流程,并推广至全国主要产区,确保食品安全、满足进口市场需求。该流程明确气候与土壤条件、品种需求、肥料管理、综合病虫害管理(IPM)、采收及采后保鲜。榴莲适宜在 24-30℃、相对湿度 75-85%、土壤 pH 5.5-6.5 的环境中生长,需要良好排水,避免积水。种植区需具备水循环系统,繁殖材料须来自母本树。
新闻图片3129
日本远洋金枪鱼船队加速欧洲布局 拉斯帕尔马斯崛起为出口新枢纽
日本远洋延绳钓金枪鱼船队正试图打破对国内市场的高度依赖,通过新出口通道拓展欧洲销路。虽然日本依旧是刺身级金枪鱼的最大消费国,但行业人士认为,全球化布局已是缓解国内市场压力、提升船队收益的必然之举。拉斯帕尔马斯成出口枢纽 位于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拉斯帕尔马斯港,长期是日本远洋金枪鱼船队在大西洋的维修、补给与转运基地。今年3月,西班牙 Union Martín 集团在港口建成首座 -60℃超低温冷库,可容纳约 350 吨冻鱼,未来计划扩至 900 吨。该设施可直接卸货、储存并加工成鱼块或鱼柳,销往西班牙本土及法国、意大利等刺身市场。与运回日本相比,当地销售不仅价格相当,还能节省长途航运成本。自5月启用以来,已有10艘日本船表达合作意向,年出口量有望从300-400吨增至700吨。缓解日本市场拥堵 过去,由于全球金枪鱼集中运往日本,国内超低温冷库常年满负荷,货轮需长时间等泊,导致码头价格走低。部分渔获在拉斯帕尔马斯直接登陆并进入欧洲市场,将有效缓解这一拥堵。日本全国远洋金枪鱼渔业合作社联合会会长川合贤二表示,这为船队提供了新的议价空间和销售灵活性。南方蓝鳍的“身份困境” 相比大目与黄鳍在欧洲找到新机遇,南方蓝鳍金枪鱼的处境则不容乐观。尽管近年配额有所上调,但消费认知度偏低,价格难以回到昔日高位。长期配额限制导致专业批发商与熟练加工师傅减少,市场份额被蓝鳍、大目和黄鳍蚕食。更大的问题在于其日文俗称“印度金枪鱼”,让消费者联想到温暖的印度洋水域,而非其高品质特性。川合直言:“懂鱼的人都说南方蓝鳍最好吃,但认知就止步于此。”目前合作社已开始在YouTube推广南方蓝鳍的购买与食用信息,以期扭转形象。行业观察 分析人士认为,日本远洋船队在欧洲设立冷链与加工据点,将加速刺身级金枪鱼贸易的全球化分销,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但对于南方蓝鳍而言,解决“身份危机”与消费教育问题,或许比开辟新市场更为紧迫。
新闻图片3128
秘鲁将于8月25日重启巨型鱿鱼捕捞 首批配额5万吨
2025年8月14日,秘鲁渔业和水产养殖部副部长赫苏斯·巴里恩托斯(Jesús Barrientos)在与阿雷基帕、莫克瓜及塔克纳地区手工渔民代表的会议上宣布,鉴于“巨型鱿鱼行动III”阶段性取得成果,秘鲁将于8月25日正式恢复巨型鱿鱼(Dosidicus gigas)捕捞作业,暂定捕捞总量为5万吨。据秘鲁海洋研究所(IMARPE)介绍,目前仍在南部海域作业的最后几艘渔船将于近日返航,待信息处理完毕后,将确定小规模渔民在新阶段的最终额外配额,以确保生物量的负责任管理。巴里恩托斯强调,此次捕捞将坚持高度负责的态度,所有决策均经过审慎考量,目标是在保障渔民生计的同时,防止影响2026年巨型鱿鱼资源可利用性的情况发生。在会议中,巴里恩托斯指出,在秘鲁证实该物种存在独立种群之前,不宜就设立区域性渔业或实施差异化配额作出回应。生产部部长塞尔吉奥·冈萨雷斯(Sergio González)补充称,此次重启是基于严谨技术标准的决定,将资源可持续性与渔业社区福祉置于首位。他强调,巨型鱿鱼的管理需国家、科研机构与小规模渔民三方紧密协作,确保捕捞成果惠及全国小规模渔民。据悉,秘鲁生产部正通过分散式会议与全国渔业协会开展密集技术对接,与行业参与者直接协调,以平衡渔业生产力与资源保护目标。
新闻图片3123
中泰边境即将启用5个新口岸 经第三国运输通道扩容
据泰国 The Nation 报道,泰国与中国近日达成重要协议,根据《第三国水果运输协议》,将新增五个进出口口岸。这一举措将有效降低运输成本、缓解现有边境口岸拥堵问题,并加快泰国水果在中国各省份的配送。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部长 Artthakorn Sirilatthayakorn 透露,两国已同意更新协议附件,完善经第三国运输水果的检疫检验措施,旨在优化农产品运输流程并拓展市场机遇。报道称,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下属国家农产品与食品标准局(ACFS)持续与中国海关总署进行磋商,最终达成新增五个口岸的协议。泰方将新增三个边境口岸:楠府的 Thung Chang、帕夭府的 Ban Huak 以及程逸府的 Phu Du;中方则在云南省新增勐康和打洛两个口岸。至此,泰国新鲜水果出口口岸总数将增至九个,中国方面达到12个。Sirilatthayakorn 强调:“此次口岸扩容是重大进展,新开辟的运输路线将为农户和运营商提供更多机遇,既降低运输成本、缓解水果旺季拥堵,又能加快泰国水果在中国各省份的配送速度,显著提升泰国水果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ACFS 秘书长 Chaiwat Yothakol 补充说明,该协议最初由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与中国海关总署于2021年9月13日签署,允许水果经第三国运输且不限定路线,新增检查站需经双方协商确定。2024年泰国对华新鲜水果出口额预计突破1800亿泰铢(约合人民币398亿元),中国持续稳居泰国水果第一大出口市场及农产品出口核心增长引擎。新增的五个边境口岸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启用,届时将进一步提升泰国农产品贸易价值并扩大市场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