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174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40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39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432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387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5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289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177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1387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9286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4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174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40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39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432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42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187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06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83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1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174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40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39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432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875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36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88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187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2301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174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40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39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432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174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45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45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627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494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241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174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40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39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432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21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48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81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076
新闻图片1127
挪威帝王蟹和雪蟹出口额创新高 美国市场需求激增推动价格飙升
根据挪威海产局(NSC)的数据,2025年2月挪威在帝王蟹和雪蟹的出口方面取得了破纪录的成绩,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创下历史新高,价格也飙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美国市场需求的激增。数据显示,2025年2月,挪威出口了222吨帝王蟹,总价值达1.83亿挪威克朗(约合174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额增长了91%,增加了8700万挪威克朗。这主要得益于美国、中国和加拿大市场的强劲需求。值得注意的是,2月冷冻帝王蟹的平均价格达到每公斤985挪威克朗,比2025年1月的纪录上涨了72挪威克朗/公斤。挪威海产局驻美国代表Anne-Kristine Oen表示:"尽管价格飙升且市场波动,美国人并未减少对帝王蟹的购买。与此同时,挪威的雪蟹出口也表现出色。2025年2月,挪威共出口了1922吨雪蟹,价值4.73亿挪威克朗,与2024年2月相比,出口额增长了66%。然而,雪蟹的出口量同比下降了26%,这反映了价格上涨带来的市场动态变化。雪蟹的平均价格飙升至246挪威克朗/公斤,比2024年同期高出127%。挪威海产局表示,美国雪蟹库存短缺以及加拿大配额预计减少是推动挪威雪蟹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随着美国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全球供应的波动,挪威海产品行业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新闻图片1126
2024年巴西罗非鱼产量达66.2万吨 同比增长14.3% 跃居美国第二大鱼片供应国
2024年巴西水产养殖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养殖鱼类总产量达到968,745吨,比上一年增长了9.2%,也是近十年中增长最快的一年。据巴西水产养殖协会(Peixe BR)数据,去年巴西罗非鱼产量迅速扩大,达到662,230吨,同比增幅高达14.3%。罗非鱼在巴西水产养殖业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占总产量的68.36%。在巴西政府与美国食药监局(FDA)达成谈判后,暂缓了美国市场对进出口鱼类国际卫生证书的强制性要求, 巴西罗非鱼出口量实现了 快速增长,去年从第四大鱼片供应国一举上升至第二位。巴西本地养殖鱼类,如tambaqui和pirarucu面临着产量下滑的困境,二者总产量从2023年的26,3479吨下降到2024年的25,8705吨,降幅1.81%。一些其他鱼类,如鲶鱼、鲤鱼和鳟鱼,增长表现良好,产量增长7.5%至47,810吨。巴西的巴拉那州是该国最大的水产养殖业产区,去年产量增长17.35%至250,315吨,这意味着巴西每四条鱼中就有一条来自巴拉那州。其他主要生产州,包括圣保罗、米纳斯吉拉斯州和圣卡塔琳娜州,也表现出显著的增长,其中有几个州的增长率超过了9.2%的全国平均水平。Peixe BR预计,2025年全球罗非鱼含量将达到730万吨,增长5%;亚洲巴沙鱼产量将增长7%。巴西有能力继续增加其在全球水产养殖出口中的份额,特别是在全球市场对廉价蛋白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之下。
新闻图片1125
俄罗斯2026年狭鳕捕捞配额维持240万吨 螃蟹配额显著增长
俄罗斯渔业署(Rosrybolovstvo)近日宣布,2026年俄罗斯水域及专属经济区(EEZ)的 总允许捕捞量(TAC)将提升至365万吨 ,相比2025年增加6.11万吨,增幅1.3%。此次调整主要受狭鳕(pollock)和太平洋鲱鱼(Pacific herring)资源增长的影响,而真鳕(Pacific cod)的配额则有所下降。最新数据表明, 2026年狭鳕的TAC将维持在240万吨 ,太平洋鲱鱼配额将增至53.49万吨,同比增长17.9%。与此同时,蓝帝王蟹(blue king crab)和雪蟹(opilio crab)的配额也分别增长13%和2.7%。相较之下, 太平洋真鳕的捕捞量将减少3.3%至13.49万吨 ,成为少数配额下调的品种之一。俄罗斯渔业署署长伊利亚·谢斯塔科夫(Ilya Shestakov)表示,近年来科学研究表明狭鳕和鲱鱼资源有所回升,因此政府决定适度增加捕捞配额,以满足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不仅是2026年, 2025年的渔业配额也将进行调整 。根据俄罗斯政府2024年10月批准的配额方案, 2025年TAC总量将达到360万吨,同比增长4.9% 。其中,狭鳕和螃蟹的配额增长显著,而真鳕的配额有所下调。2025年狭鳕TAC总量将增至246万吨,同比增长7.2% ,其中白令海西部区域的配额提升至77.52万吨,比去年增加7.52万吨。鄂霍次克海北部的配额增至36.18万吨,西堪察加和千岛群岛的配额也有所上调。此外,东萨哈林区域的狭鳕捕捞配额上升至15万吨,较去年增长1.97万吨。除了狭鳕, 螃蟹捕捞配额也迎来了大幅增长 。2025年俄罗斯所有螃蟹品种的TAC总量将达10.98万吨,同比增长3.4%。其中,雪蟹的配额增加至5万吨,增长15.4%;蓝蟹配额为7912吨;堪察加蟹的配额则达1.44万吨。此外,鄂霍次克海北部红帝王蟹的配额增至1000吨,增长16%。在西堪察加地区,蓝帝王蟹的捕捞量将增至4100吨,增幅30%。随着俄罗斯政府上调狭鳕和螃蟹的捕捞配额,预计未来全球市场的海产品供应格局将发生变化。俄罗斯一直是全球狭鳕供应的主要国家之一,尤其是在中国、欧盟和美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此次配额上调可能意味着未来两年俄罗斯狭鳕及相关产品的供应量将有所增加,同时对全球市场价格走势产生影响。然而,真鳕配额的下降可能会推高其市场价格,而螃蟹市场的供应也可能因捕捞量
新闻图片1124
海关总署发布希腊输华养殖水产品检验检疫要求公告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希腊共和国农业发展与食品部有关希腊输华养殖水产品的检验检疫和兽医卫生要求规定, 即日起,允许符合以下相关要求的希腊养殖水产品进口:一、检验检疫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希腊共和国农业发展与食品部关于希腊输华养殖水产品的检验检疫和兽医卫生要求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二、进口产品范围 养殖水产品,是指人工养殖的、供人类食用的水生动物产品及其制品、藻类等海洋植物产品及其制品, 不包括《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和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所列物种、活水生动物及水生动植物繁殖材料。三、生产企业要求 向中国出口养殖水产品的生产企业(包括加工企业和独立冷库)和养殖场,应获希腊官方批准并受其有效监督。生产企业的卫生条件应当符合中国、希腊和欧盟有关兽医卫生和公共卫生法规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向中国出口养殖水产品的生产企业应当由希腊共和国农业发展与食品部(以下称希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以下称中方)推荐注册。未经注册,不得向中国出口。四、进口产品要求希方应确保输华养殖水产品符合以下条件:(一)在本国水域养殖。(二)原料及产品均未发生以下所列问题:1.希腊境内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以下简称《疫病名录》)中列明的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规定的必须通报的与《议定书》产品相关的水生动物疫病,使输华养殖水产品受到或可能受到感染; 2.希腊境内发生任何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已经影响或可能影响输华养殖水产品; 3.希腊已输华或拟输华养殖水产品严重违反中国、希腊和欧盟法律法规以及《议定书》规定; 4.生产企业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员工感染重大传染病,已经污染或可能污染输华养殖水产品及其包装、运输工具; 5.养殖区域受到污染物影响,如放射性污染物,已经污染或可能污染输华养殖水产品。(三)未直接或间接(如在饲料中添加)使用中国、希腊和欧盟禁用的药物或添加剂,按规定使用中方限用或允许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经主管当局检验,未发现中国、希腊和欧盟法律法规中列明的致病微生物、有毒有害物质和异物。(四)所有输华养殖水产品经主管当局检疫检验,是卫生的、安全的,适合人类食用,未发现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理指征,未发现《疫病名录》中列明的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规定的必须通报的水生动物疫病。(五)养殖、加工、包装、存储、运输、中转和出口等全过程均符合双方相关卫生要求和可追溯要求,同时符合冷链的相关安全卫生要求。五、证书要求 希腊向中国出口的每一集装箱养殖水产品应至少随附一份正本兽医(卫生)证书,证明该批产品符合中国、希腊和欧盟兽医和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及《议定书》的有关规定。希方应在兽医(卫生)证书上完整填写养殖、加工、包装、存储、运输、中转和出口等全过程中涉及的生产企业信息,包括养殖场、加工厂和独立冷库的名称和注册编号等,不得遗漏上述任何环节涉及的生产企业信息。证书至少用中文、英文和希腊文印制(填写证书时英文为必选语言)。证书的格式、内容须事先获得双方认可。希方应及时将证书样本、官方签发机构印章和签字官员笔迹提供中方备案。如有变更,希方应至少在生效前一个月向中方备案。六、包装和标识要求 希腊输华养殖水产品应有外包装和单独的内包装。内外包装应是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全新材料,满足防止外界因素污染的要求。内外包装应加贴中英文标签,内容包括:商品名和学名、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批号、保存条件、生产方式(养殖)、原产国、生产企业名称及编号、生产地区及生产企业地址(具体到州/省/市)、目的地(标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以预包装形式输华的养殖水产品,预包装的中文标签应符合中国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要求。七、其他要求 中国海关对进口养殖水产品实施检验检疫。对于不合格产品,将依照中国法律法规实施退回、销毁或其他处理。对发生严重问题或多次发生不合格问题的生产企业,中方将采取加强检验检疫或暂停进口等措施。特此公告。
新闻图片1122
我国首款蒙古牛育种芯片“相牛1号”投入使用
近日,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肉牛育种创新团队的实验室,科研人员将采集到的蒙古牛静脉血轻轻封存。这些承载着生物“密码”的血液样本,将通过“相牛 1 号”育种芯片进行“解码”。“我们研制出了全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蒙古牛 10K 液相育种芯片——‘相牛 1 号’。育种芯片于今年 2 月上市,目前已在锡林郭勒盟应用,为蒙古牛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有力工具。通过数据比对,证明芯片整体性能达到国际主流水平。”芯片研发负责人、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吴江鸿兴奋地说。“相牛 1 号”育种芯片由内蒙古自治区育种联合攻关项目成员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肉牛育种创新团队研发,基因分型检测一致性达 99.75% 。研发团队历时 4 载,跨越 2400 公里,采集东起呼伦贝尔市、西至阿拉善盟的 12 个盟市的 1000 余份蒙古牛样本,以及三河牛等 3 个以蒙古牛为母本育成的品种样本和科尔沁肉牛类群样本 200 多份,构建起全球最完整的蒙古牛种质资源数据库。通过对肉牛的基因组进行深度测序,从 30 亿个碱基位点中精准筛选出 1 万个高多态性 SNP 位点,涵盖了毛色、繁殖、肉品质、产奶以及疾病健康等多个性状相关的功能位点。“这相当于给牛装上了遗传‘身份证’。”吴江鸿指着分析平台显示的蒙古牛基因图谱说,“传统选育需观察 3 — 5 个世代约 10 — 15 年,现在将样本放入检测平台,当天即可预判育种方向,并基于基因数据选配合适的配种对象,大大降低了试错成本。” 蒙古牛是我国分布广、数量多的黄牛品种之一,抗逆性、抗病性等性能优于其他国内外品种,是优秀的种质资源。三河牛、草原红牛、华西牛 3 个新品种都是以蒙古牛为母本育成的。然而,蒙古牛的本品种选育及遗传资源鉴定工作却比较滞后,甚至面临着纯种蒙古牛数量日益减少、遗传多样性流失的困境。“相牛 1 号”的问世,可广泛应用于蒙古牛及其育成品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群体家系构建及系谱梳理等方面。同时,也为全基因组关联、群体遗传进化分析等基础研究提供了新方案。“相牛 1 号”育种芯片基于国产化设计和自动化流程,单次可检测样本数量达 3000 个,远超常规进口芯片单次处理 96 个样本的检测通量。同时,相较于常规进口芯片,“相牛 1 号”育种芯片单样本的肉牛分型检测成本降低 40% 以上。目前,“相牛 1 号”已用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原种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 国家级蒙古牛保种场 )580 头蒙古牛的基因检测和遗传解析,助力正在选育的“苏尼特牛”新遗传资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