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685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75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7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16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712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527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54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369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137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1813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9206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4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685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75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7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16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712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412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241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21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86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2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4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685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75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7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16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712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913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51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975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091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1701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685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75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7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16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712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736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458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67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511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897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208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685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75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7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16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712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5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6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84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098
新闻图片3213
美国农业部报告:巴拉圭是全球第九大牛肉出口商
美国农业部近日公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十大牛肉出口国家和地区中,巴拉圭排名第九,预计今年出口量约为50万吨。巴拉圭《国家报》19日报道,美国农业部估计,今年年底全球牛肉产量将达到6100万吨,其中巴拉圭牛肉占4%。凭借约50万吨的预计牛肉出口量,巴拉圭超越了乌拉圭,后者预计今年出口48.5万吨。同时,巴西仍是最大出口商,出口量预计达375万吨。巴拉圭中央银行(BCP)的数据显示,今年截至7月,巴拉圭牛肉出口额累计达12.09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2%;在出口量方面,同比增幅接近10%,出口了21.26万吨。出口市场方面,今年截至7月,智利仍是巴拉圭牛肉的最大买家,巴拉圭对其出口牛肉3.989亿美元。其次是台湾,巴拉圭牛肉对其出口量和出口额均明显增长,出口额增至1.642亿美元。以色列排在第三,进口了1.29亿美元的巴拉圭牛肉。美国重新回到第四位,进口额为1.151亿美元。出口价格方面,以色列位居首位,巴拉圭对以色列出口牛肉的平均隐含价格达到每吨6414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5.4%;巴西位居第二,为每吨6372美元,同比增长11%;智利位居第三,达到每吨5999美元,同比增长16.3%。隐含价格指通过其他变量或关系计算推导出来的价格,而非直接观察到的价格。巴拉圭国家动物质量与卫生服务局(Senacsa)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巴拉圭牛肉出口额创下了近年来的最高纪录,达到10.56亿美元(同比增长37%),约为2020年前平均水平(未超过5亿美元)的两倍。今年上半年,巴拉圭牛肉出口的积极态势不仅体现在出口额上涨方面,还体现在出口量持续增长。巴拉圭牛肉出口量同比增长17.5%,延续了扩张趋势。
新闻图片3186
澳大利亚加速扩充牛只育肥栏 力争出口市场
据最新季度调查,澳大利亚育肥栏中肥育牛头数再创新高,达到160万头。具体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4月至6月)肥育牛存栏为157.9万头,育肥栏总容量也达到了历史峰值的170.6万头,利用率高达92.55%,高于上一季度的90%和去年同期的86.6%。澳大利亚育肥牛协会(Alfa)主席Grant Garey表示,这是澳大利亚育肥栏连续第五个季度增长。他强调,行业在保障国内外市场高品质牛肉供应方面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Beef Central的报道还指出,育肥栏不仅被用作牛只出栏前的精细育肥工具,也是应对干旱影响的重要措施。报告期内,谷物育肥牛的屠宰量也达新高,达到894,178头,进一步推动了此类产品的生产和出口。Garey认为,育肥栏容量和利用率的不断提升,反映了行业的强劲信心。随着行业不断打破纪录,澳大利亚谷饲牛肉持续受到全球市场青睐。据肉类与畜牧业协会(MLA)市场分析师Erin Lukey介绍,尽管投入成本上升,全球对澳大利亚谷饲牛肉的需求依然旺盛。2025年第二季度,澳大利亚出口谷饲牛肉112,935吨,同比大增25%,再创历史新高。谷饲牛肉占澳大利亚同期总出口量的29%。出口市场方面,中国在澳大利亚谷饲牛肉出口中占比持续提升,2025年二季度已占到35%;日本和韩国分别为26%和18%,仍然是主要贸易伙伴。Lukey指出,澳大利亚谷饲牛肉在全球51个国家有销售,全球需求依旧强劲。
新闻图片3211
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预测2025和2026年巴西鸡肉、猪肉和蛋品生产、出口及消费:总体表现积极
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巴西家禽和生猪行业做出预测:预计将在生产、出口和消费方面取得积极表现。据ABPA Ricardo介绍,在经历了该行业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一例高致病性禽流感之后,预测该行业有望恢复正常。“尽管家禽生产行业面临巨大挑战,但我们对今年年底的业绩仍持乐观态度。全球市场对巴西动物蛋白的需求依然旺盛。巴西国内市场同样如此,三种蛋白质的消费量预计将有所增长,”Ricardo表示。巴西鸡肉 巴西鸡肉产量预计在2025年达到1,540万吨,较2024年的1497.2万吨增长3%。到2026年,产量预计将进一步增长至1,570万吨,增幅为2%。出口量预计将保持稳定:小幅下降2%,预计2025年出口量将达到520万吨(2024年为529.5万吨),2026年将达到550万吨,比上一年增长5.8%。在巴西国内市场,鸡肉供应量可能在2025年达到1,020万吨,而2024年为967.8万吨,增长5.4%。预计2026年供应量将保持稳定。巴西人均鸡肉消费量预计将从2024年的45.5公斤/人增加到2025年的47.8公斤/人(+5.1%),并在2026年保持在同一水平。“今年,我们克服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一家商业养鸡场发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该情况只是暂时的,现已得到控制,大部分暂停的出口市场已恢复出口。谈判工作仍在继续,因此我们预计出口表现将保持与2024年相近的积极态势。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内市场需求强劲,人均消费量已恢复至历史水平,约为47公斤,”Ricardo分析道。巴西猪肉 对于猪肉而言,2025年国内产量预计将达到542万吨,较2024年的530.5万吨增长2.2%。到2026年,预计产量将进一步增长,达到555万吨,较上年增长2.4%。出口也应保持增长趋势:预计2025 年的出口量将达到145 万吨,比2024 年的135.3 万吨增长7.2%。到2026 年,出口量可能达到155 万吨,增长7.0%。巴西国内猪肉供应预计将保持稳定,今明两年预计每年约为400万吨。同样,人均消费量预计将在2026年稳定在18.8公斤/人,而2025年预计为18.7公斤,2024年为18.6公斤。“巴西的猪肉生产、消费和出口在2025年预计将达到新的高峰,所有指标均创下纪录。在这一背景下,巴西出口市场的重新配置:以菲律宾为最主要市场,加上墨西哥、新加坡和南美国家的发展,预计将进一步巩固巴西在全球贸易排名中的地位,”Ricardo补充道。巴西蛋品 ABPA预测,巴西鸡蛋产量到2025年有望达到620亿枚,较2024年的576.83亿枚增长7.5%。到2026年,预计产量将进一步增长,达到650亿枚,较上年增长4.8%。蛋品出口量预计将在2025 年达到4 万吨,比2024 年的18,469 吨增长116.6%。到2026 年,预计将实现新的增长,出口量将达到4.5 万吨,再2025年预计的出口量上增长12.5%。巴西鸡蛋人均消费量预计将从2024 年的269 只/人,增加到2025 年的288 只/人(+7.1%),到2026 年为306只/人,(较2025年增长6.3%)。“强劲的消费将使巴西在2025 年底首次排在全球人均鸡蛋消费量前十名。预计2026 年消费将继续强劲增长,巩固了蛋白质作为巴西粮食安全基础的地位。在全球贸易中,巴西企业仍在评估关税对出口的影响;但是考虑到智利等对巴西鸡蛋需求旺盛的市场将重新开放,今年出口有望创下纪录,”ABPA会长Ricardo分析说。
新闻图片3207
智利车厘子发力区域市场 103家会员单位加码产季中期推广计划
智利车厘子年出口量已经超过60万吨,其中83%都来自智利车厘子委员会的会员。2025/26车厘子新产季即将开始之际,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将在中国国际水果展(展位号:E7 C3)和亚洲国际果蔬展览会(展位号:Hall 3,#N3G2)期间举办两场研讨会,重点分享针对中国快速崛起的区域城市消费者需求所制定的产季中期推广计划。近日,Frutas de Chile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下属的智利车厘子委员会更新了会员名单,103家会员企业涵盖行业巨头与特色中小型果园。目前只有会员可以在包装和宣传物料上使用Frutas de Chile标志。通过识别车厘子包装上的Frutas de Chile标志,采购由委员会会员供应的车厘子,可以为整个价值链——从进口商到终端消费者——提供额外的品质保障。智利车厘子之所以能够闪耀全球市场,得益于一套严苛的会员品质体系,用品质维系产业信誉与消费者信任。智利车厘子委员会十分注重会员单位的产品品质管理,从种植技术、采收流程,到加工环节的自动化分选、包装和冷链仓储,直至跨境运输,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除了共同守护智利车厘子品质,会员企业同时持续投入出口市场推广贸易便利化建设,聚焦中国市场及重点区域城市。协会代表会员开展了大量市场趋势研判工作,发现区域城市对高端车厘子需求上升、车厘子作为日常零食的消费趋势日益普及等市场动向。2025/26车厘子新产季将至,协会诚挚邀请车厘子进口商、分销商莅临展位,与现场的车厘子出口商及协会团队共商合作。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将携旗下各协会成员及企业代表,参加8月27-2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中国国际水果展(展位号:E7 C3)和9月3-5日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举办的亚洲国际果蔬展览会(展位号:Hall 3,#N3G2)。
新闻图片3206
智利樱桃新季前瞻:出口或达67万吨 拓展中国非沿海新兴市场
据美国农业部(USDA)近日发布的《智利核果年度报告》(Stone Fruit Annual——Chile)称,智利樱桃产业预计将在强劲国际需求(尤其来自中国)的推动下实现显著增长。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Post)预测,2025/26季,智利樱桃产量将达73万吨,较上一产季增长6.7%;出口量预计增长7.2%至67万吨。 生产情况 2025/26季,智利樱桃种植面积预计达八万公顷,同比增长4.6%。这一增长反映了樱桃生产的持续盈利能力和中国市场的高需求韧性。采收面积预计为7.4万公顷,与历年新种植园进入成熟期的规律相符。 产量增长得益于种植面积扩大及假设气候条件正常。当前主栽品种为桑提娜(Santina,适应智利气候且耐储运)、拉宾(Lapins)和雷吉娜(Regina),其他品种包括宾莹(Bing)、甜心(Sweetheart)等。 贸易格局 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Post)预测,在强劲国际需求(尤其来自中国)的推动下,智利樱桃出口未来几年将显著增长。 在2024/25季(截至5月数据),智利樱桃出口量达62.5208万吨,创历史纪录,同比大幅增长51.1%。这一增长主要源于种植面积扩大及新果园投产带来的产量提升。然而创纪录出口量也带来代价:由于大部分货量集中到货,市场供应过剩导致价格急剧下跌。同时行业批评指出部分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了智利樱桃在中国买家心中的高端声誉。 尽管总销量增长,部分种植者利润反而下降。展望未来,智利出口商对下个产季采取谨慎态度,重点将放在维持最高品质标准,并拓展中国更多城市市场,包括主要沿海枢纽以外的新兴市场。 2023/24季,智利樱桃出口量为41.3673万吨,较上一产季微降0.2%。尽管出口量小幅下滑,出口额却增长11.4%,达到2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5.8亿元)。这一增长反映了智利樱桃在中国市场的高溢价能力,中国仍是其最主要出口目的地。 中国继续占据智利樱桃出口主导地位,2024/25季对华出口量预计达56.7625万吨,约占总出口量的90.8%。美国是第二大市场,出口量2.0166万吨,占比3.2%。韩国、中国台湾和越南等其他市场表现出强劲增长,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75.5%、45.1%和118.2%。 行业挑战 2025/26季,智利国内樱桃消费量预计将小幅增长至六万吨,反映出稳定的本地需求。这一增长得益于产量提升及市场总体供应量的增加。智利樱桃产业仍以出口为导向,绝大部分产量用于供应海外市场。国内消费的樱桃主要为不符合出口品质标准的果实,且绝大多数以鲜食形式消费,仅极少数企业从事樱桃罐头或糖果等加工产品的生产。
新闻图片3214
ABPA将中国至今未重新开放对巴西鸡肉的准入归咎为本土产量过剩 态度悲观
巴西成功应对禽流感疫情挑战。截至7月,其鸡肉出口额仅下降1.7%——相较于其他遭遇同类疫情国家出现的更大幅度下滑,这一表现凸显出明显的出口韧性。不过出口商仍面临关键阻碍:中国与欧盟这两个巴西鸡肉主要出口市场,至今尚未重新开放准入,且目前仍无明确恢复进口的时间表。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主席里卡多·桑廷表示,在巴西恢复H5N1无疫区地位并提交全部所需文件后,目前正处于等待进口国回应阶段。他预计,若这些市场持续关闭,今年巴西鸡肉出口量可能下降2%;若能重新开放,则出口甚至有望实现增长。桑廷在周三向媒体表示:“我们希望欧盟能在夏季假期结束后立即开放市场,他们已没有理由继续维持禁令。”而对于此前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中国,鉴于其本土鸡肉产量上升,市场恢复前景则较为谨慎。“中国目前表现冷静,因其国内供应充足、库存充裕,这可能会延缓恢复进口巴西鸡肉的决策进程,”桑廷坦言。据Datagro援引中国农业部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鸡肉产量同比增长7.5%,达到创纪录的1270万吨。美国农业部预测,2025年中国鸡肉产量将达1550万吨,有望超越巴西(ABPA预计巴西产量为1540万吨)。不仅如此,中国其他肉类板块也保持稳定增长,进一步加剧鸡肉市场竞争:上半年牛肉产量增长4%至340万吨,猪肉产量增长1.3%至3020万吨,已恢复至非洲猪瘟前水平。本土产量上升导致中国市场出现供需失衡。即便未从巴西(受禽流感禁令影响)和美国(受关税政策限制)进口,中国国内鸡肉价格仍持续走低,促使政府出台调控措施,尤其是在生猪养殖领域。Datagro报告指出:“家禽行业正面临严峻挑战——生产者价格持续下行,但其产量却占上半年蛋白质总增量的60%。” 然而,由于家禽产业高度分散,实施市场干预的难度远高于养猪业。Datagro认为,创纪录产量叠加价格疲软,意味着中国鸡肉供应过剩的局面可能“将持续更长时间”,并指出“这也可部分解释中国推迟恢复巴西鸡肉进口的原因”。另一个供应过剩的信号是,中国近日宣布暂停从泰国17家工厂进口产品。但桑廷强调,中国本土产量增长并不代表不再需要巴西鸡肉,核心原因在于消费结构差异——中国近一半的进口产品为鸡爪和鸡翅。“若试图以国内生产完全替代来自巴西、美国和俄罗斯的进口(尤其鸡爪类产品),将加剧中国市场结构性失衡。”他表示,一旦中国市场重新开放,进口规模将恢复至疫前水平。这一情景预计将在2026年实现。若中国与欧盟恢复采购,明年巴西鸡肉出口量最高可增长5.8%,达到550万吨。桑廷补充道:“若不是禽流感冲击,我们今年原本可以轻松达到这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