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582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33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8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447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432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489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53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32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235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1706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8968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4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582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33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8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447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432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396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167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16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86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1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4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582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33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8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447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432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912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34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975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056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1911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582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33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8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447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432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582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325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56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476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679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206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582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33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8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447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432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43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42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84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058
新闻图片3161
摩洛哥渔业低迷中觅新机:贝类产业异军突起引领转型
2025年前七个月,摩洛哥渔业遭遇了近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官方数据显示,捕捞总量同比下降16%,产值缩水3%。这一下滑主要受传统鱼类资源减少、气候变化影响以及国际市场需求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作为北非重要的渔业国家,这一数据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在整体渔业低迷的背景下,贝类捕捞却逆势增长,成为市场中的亮点。各类贝类产品捕捞量显著提升,特别是贝类和牡蛎等高价值品种增长尤为突出。贝类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渔业整体下滑带来的经济冲击,也为沿海渔民提供了重要收入来源。分析人士指出,贝类产业的崛起并非偶然。近年来,摩洛哥政府积极推动渔业多元化发展,加大对贝类养殖的扶持力度。在索维拉等传统渔港,越来越多的渔民开始转向贝类捕捞和养殖,相关加工设施也在不断完善。这种产业结构的主动调整,正在逐步显现成效。随着全球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长,贝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持续走强。摩洛哥贝类凭借优良的品质,逐步打开了欧洲和亚洲等主要市场。然而,行业仍面临冷链物流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等挑战,亟需提升加工能力和品牌建设,以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专家建议,摩洛哥渔业应把握贝类产业崛起的机遇,进一步加强资源管理,推动可持续捕捞。同时,需要完善全产业链,从单纯的原料出口向深加工、高附加值转型,才能实现渔业的真正转型升级和长期稳定发展。
新闻图片3162
冰岛白鲑拍卖价短期回调 市场仍存结构性看点
冰岛第33周(8月11日至17日)国内白鲑拍卖价格整体出现回落,结束了近海捕捞季结束后的连涨趋势。受近期鳕鱼和黑线鳕大量集中到港影响,各类白鲑品种价格普遍下跌。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价格依然显著高于去年同期,反映出市场基本面依然稳健。本周冰岛鳕鱼拍卖量创下近期新高,远洋捕捞船队集中返港使得鳕鱼到货量较前一周增长约40%,尤其是大规格鳕鱼供应充足。这一季节性供应激增导致价格承压,但与去年同期的低迷行情相比,当前价位仍有约30%的溢价,体现出市场需求的支撑。黑线鳕市场也因供应增加而出现价格回落,但分化现象较为明显:2公斤以上的大规格产品价格相对坚挺,仅小幅下跌3-5%;相比之下,小规格黑线鳕价格下降幅度达8-12%。这种分化表明,高品质产品在餐饮业需求依旧强劲,而加工厂对小规格产品的采购则更为谨慎和保守。尽管近期价格有所回调,业内普遍看好冰岛白鲑中长期的市场前景。一方面,全球鳕鱼库存依然偏低,主要消费市场需求稳定;另一方面,冰岛克朗汇率走弱提升了出口竞争力。随着9月欧洲市场备货季到来,预计价格有望重新走强。面对价格波动,冰岛本地加工企业也在灵活调整采购策略。部分企业选择趁当前价位加大原料储备,为下半年生产做准备;另一些企业则倾向于小批量分阶段采购,以降低价格风险。这一策略分化也反映出行业对后市的不同判断。总体来看,冰岛白鲑市场已进入传统的季节性调整阶段,后续走势将取决于北大西洋渔场的捕捞情况以及主要进口国需求的变化。
新闻图片3136
越南榴莲“开裂”“未熟”争议殃及运输商 货车被扣边境数月之久
越南榴莲对华出口如火如荼,清水国际边境口岸运输榴莲的集装箱卡车川流不息。原本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却有不少运输货车遭遇被扣留索赔的困境。据越南媒体报道,在清水国际口岸,有数十辆越南货车被扣留在边境数周乃至数月之久。这些车辆的主人并非货主也非贸易商,仅仅是提供运输服务的物流公司和司机,却被迫承担本不该由他们负责的贸易纠纷后果。一位名为Nguyễn Tô Bảo的司机诉苦称,8月初,他收到一份令人窒息的索赔通知,其驾驶的集装箱货车在交付1065箱榴莲后,被对方以"果壳开裂、品相不符"为由被扣留在中国云南天保口岸。据了解,这批榴莲实际货主是越南平顺省某种植基地,报关则由宣光省T.D.贸易公司代办。尽管运输合同明确规定司机无需承担货品质量责任,但中国收货方仍扣留的车辆,并要求越方赔偿后才肯放行。同样的噩梦出现在司机Chính身上,由他运送的1136箱榴莲因其中“部分未成熟”被扣留车辆,负责协调的中介公司竟要求支付5亿越南盾(约13.67万元人民币)"赎车费"。这导致他不仅损失掉8200万越南盾运费,每天还需额外支付车辆滞留费。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批问题榴莲均产自平顺省汉南县(现属林同省)种植基地,经宣光省清水市T.D.公司转运。业内人士称,这种"货主隐身-中介操作-运输担责"的模式,暴露出越南农产品出口链条的致命缺陷:当贸易纠纷发生时,没有议价能力的运输方反倒成为了受害者。越南清水边防站副站长陈越中表示,越方已七次致函中国边防检查站,建议为车辆创造返程或暂存条件,目前得到的回复是需"核实进口商投诉",导致协调陷入僵局。越方每日跟进案件,已上报省级指挥部和口岸管委会,但中介公司消极应对,使得问题雪上加霜。据悉,上述并非孤立事件。越南物流协会统计显示,2025年类似纠纷已达17起,累计损失超800亿越南盾。由于越南运输合同普遍缺失质量争议条款,一旦发生商业纠纷,负责运输的车辆只能被迫承担后果。针对此事,越南有关部门已主动联系并提出解决方案,但相关企业之间,特别是企业对接方面的协调不畅,导致问题一再拖延。越南工贸部官员在内部会议中强调,运输商不该成为贸易博弈的“牺牲品”,必须通过制度设计,让该承担责任的人真正承担责任。
新闻图片3147
9月1日开始中泰新增5个水果通关口岸
据泰国国家报消息,8月14日,中泰达成重要协议,根据《中泰进出口水果第三国检验检疫要求议定书》,增设5个进出口检查站。新增5个检查站将于9月1日起生效。此举将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缓解水果旺季现有检查站的拥堵情况,加快泰国水果在国内各省的分销。据介绍,泰国将增设三个检查站,分别是南府的通昌(Thung Chang)、帕夭府的班华(Ban Huak)和程逸府的富都(Phu Du)。中国将增设两个检查站,分别是云南省勐康(Mengkang)口岸和打洛(Taluo)口岸。至此,泰国鲜果出口检查站总数增至9个,中国增至12个。勐康口岸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与老挝国家一级口岸兰堆口岸相对,是云南省通往老挝及东南亚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今年1月25日,勐康口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正式启用,是普洱市第一个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打洛口岸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毗邻,是国家一类公路口岸。《中泰进出口水果第三国检验检疫要求议定书》于2021年9月签署,11月3日起开始执行《关于中泰进出口水果过境第三国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公告对批准果园、包装厂及相关标识,以及包装要求、植物检疫证书要求、过境第三国运输要求等做出规范。水果在过境第三国运输期间,不得打开集装箱或更换集装箱。当水果到达进境口岸时,中泰双方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规定以及双方签署的议定书要求,对水果实施检验检疫,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准予进境。
新闻图片3141
受关税影响 USDA预计2026年美国牛肉进口量将下降6.1%
美国农业部(USDA)在8月份的供需报告中表示,受关税影响,特别是对巴西实施的50%进口关税,已大幅下调2026年美国牛肉进口量的预期。USDA预计,2026年美国牛肉进口量将比前一年下降6.1%。而在7月的报告中,这一降幅仅为0.5%。报告还下调了今年的牛肉进口增长预期。最新预测显示,2024年进口量将同比增长13.8%,低于7月预计的16%。根据S&P Global的统计图表,2024年前美国牛肉进口量的变化,以及USDA对2025年和2026年7月、8月的最新预测均有体现。USDA还下调了2025年牛肉产量的预期,2026年产量也有小幅下调。机构预计,2026年人均牛肉消费量将比今年下降2.5%。JBS、Marfrig和Tyson Foods等美国主要肉类企业高管普遍认为,美国牛肉供应要到2027年底左右才会出现恢复。业内人士预计,牛群数量和牛肉供应的回升最快要等到2027年底或2028年上半年。JBS在上周的财报发布会上也预计,牛群数量将从2027年底开始逐步恢复。两周前,泰森食品总裁Donnie King曾表示,养殖户将在2026年初开始补栏,2028年才会体现母牛留养带来的供应效应。Marfrig北美业务CEO Tim Klein也在财报会上表示,根据牛只留养和母牛屠宰量减少的数据,预计2027年起公司利润率将会改善。美国牛肉零售价格再创新高,涨幅远超通胀 在过去12个月中,美国牛肉零售价格上涨11.3%,而同期通胀率为2.7%。7月,牛肉消费价格环比上涨1.5%,同比较2024年7月高出11.3%,创下历史新高。同月,碎牛肉价格环比上涨2.4%,同比上涨11.5%。7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年涨幅为2.7%。据USDA数据,2025年美国牛肉产量预计比上一年减少3.9%;2026年产量将再降1.8%,降至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