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25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40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432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395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5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267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113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1387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9206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4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25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40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432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416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171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08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83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1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25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40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432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879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28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892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174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2337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25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40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432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225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396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47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617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525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24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25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40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432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23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52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77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066
新闻图片2232
5月乌拉圭对华牛肉出口增长13443吨 活牛价格逼近5美元/公斤
美国提高进口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华出口价格的改善,导致乌拉圭 5 月对后者的发货量增加,对前者的发货量减少。根据该国海关出口统计数据, 5 月份乌拉圭对华出口了 13,443 吨牛肉 (带骨、去骨),向美国出口了 11,508 吨。与 4 月份相比,发往中国的量增加了 3,000 多吨,而发往美国的量减少了约 1,500 吨。但无论如何,今年到目前为止,美国仍然是乌拉圭牛肉在数量和创汇方面的主要目的地,发货量为 59,012 吨,价值 4.13 亿美元;而中国则进口了 58,680 吨,价值 2.59 亿美元。该国海关数据显示,乌拉圭 5 月份出口了 36,541 吨牛肉,平均价值为每吨 6,996 美元,今年前五个月累计出口 165,538 吨。出口量同比增长 2.6%,平均价值增长 19.6%。过去一周,乌拉圭畜牧市场的形势没有任何变化。据不同运营商反映,牧场育肥牛的短缺是常态,而行业的需求“保持坚挺”,屠宰等待期从最短 3 天到最长 6.7 天不等。“供应仍然萎缩。在牧场育肥牛(越来越少)的结束和青饲牛出栏之间,存在一个供应缺口,”一位中介解释道。本周平均而言,大部分特优和重型阉牛的交易价格在每公斤胴体 4.80-4.90 美元之间,具有相同特征的母牛则在每公斤 4.60-4.70 美元之间,而小母牛的价格在每公斤 4.70-4.80 美元之间。“生产商没有在观望投机,尤其是在冬季初。这反映在普通牛和顶级牛之间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小,”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解释道。在供应方面,短期内看不到实质性变化;而在需求方面,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屠宰行业能够显著减少屠宰量以试图阻止牧场市场近几周来一直呈现的上涨趋势。
新闻图片2236
巴西活牛现货市场价格企稳 6月普通肥公牛价格上涨至305雷亚尔/阿罗巴
据巴西农业咨询机构—— Scot Consultoria 称,周一( 6 月 2 日),在圣保罗主要牲畜市场,活牛价格保持稳定,在巴雷图斯( Barretos )和阿拉萨图巴( Araçatuba )普通肥公牛的平均交易价格 302 雷亚尔 / 阿罗巴( 15 公斤)。进入到周二,根据 Scot Consultoria 的市场监测数据,在经历了一段下跌期和随后的稳定期之后,圣保罗州的普通肥公牛和“中国牛”价格均上涨了 3 雷亚尔 / 阿罗巴,分别达到 305 雷亚尔 / 阿罗巴和 308 雷亚尔 / 阿罗巴;雌性牛的涨幅则为 2 雷亚尔 / 阿罗巴,母牛和小母牛的价格分别达到 277 雷亚尔 / 阿罗巴和 290 雷亚尔 / 阿罗巴。Scot Consultoria 称,国内市场的牛肉流通情况显示出改善迹象。与此同时,活牛供应量保持令人满意(在圣保罗各交易市场,活牛供应量较低),但已开始显示出减少迹象。因此导致活牛价格在进入 6 月时保持坚挺水平,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上涨。“在经历了如此多的下跌之后,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个稳定水平,并且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州的活牛阿罗巴价格开始上涨,” Scot Consultoria 的市场分析师佩德罗·贡萨尔维斯( Pedro Gonçalves )表示。在支撑价格的积极因素中,他提到了母牛占总屠宰量比例的逐渐下降以及该行业今年创纪录的出口量。五月份出口了 17.5 万吨,是历史同期的第二高出口量。“国内需求现在应该开始复苏,批发和零售端的牛肉价格会变得稍微便宜一些。这应该能推动屠宰场的库存流转,并在接下来的时期提振采购意愿,”贡萨尔维斯强调道。
新闻图片2237
RaboResearch:全球供应紧张和贸易紧张局势推高肉牛价格
根据荷兰合作银行研究部( RaboResearch )最近的报告, 2025 年上半年,所有全球肉牛市场均出现增长。然而,自特朗普总统于 2025 年 1 月上任以来,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一直笼罩着全球牛肉市场。由于牛肉是美国销售的主要农产品之一,美国贸易协定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其国内牛肉市场,进而影响全球市场。鉴于全球供需状况,荷兰合作银行研究部预计贸易流将继续。然而,如果欧洲和中国等主要贸易集团与美国发生贸易战,这种情况很可能会改变。全球肉牛需求和贸易将保持稳定 虽然贸易战的范围仍不确定,但荷兰合作银行研究部对牛肉需求和贸易流仍持谨慎乐观态度。“牛肉并未被单独列为目标商品,大多数主要出口国仅面临基本关税,” 荷兰合作银行研究部高级畜牧产品分析师吉德利 - 贝尔德解释道。“因此,最初的迹象表明,尽管系统成本增加,但竞争地位将得以维持。全球供需状况应能支持当前的贸易流。但如果美中之间的关税战升级,且欧洲更积极地参与其中,情况很可能会改变。” 关税可能只是开始 “媒体的许多注意力都集中在关税上,但这可能只是主要事件的序幕,”吉德利 - 贝尔德警告说。“仅仅几个月内,各国已开始为期 30 天的贸易谈判。结果达成的贸易协议比我们几十年来看到的都要多。虽然关税可能抢占了头条并带来了麻烦,但真正的故事将是关于不断变化的全球贸易动态所产生的影响。” 合同交付量影响全球肉牛价格 2025 年上半年,全球肉牛市场呈现上升趋势。欧洲的价格在第一季度上涨尤为强劲,原因是国内供应下降而需求保持强劲。“欧洲的价格上涨现在与北美持续缓慢上涨的高牛肉价格趋于一致,”安格斯·吉德利 - 贝尔德( Angus Gidley-Baird )表示。“疾病和害虫影响着欧洲和美国的肉牛供应。在欧洲,以及现在的英国,牛群继续遭受蓝舌病的困扰。同时,由于墨西哥爆发新世界螺旋蝇疫情,美国当局已关闭了墨西哥肉牛进口的边境,并且在美国境内发生潜在虫害的风险正在增加。” 这些健康威胁使得在肉牛存栏量本已处于历史低位的市场中生产变得困难,可能进一步支撑本已高企的牛肉价格。产量减少开始显现 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内全球牛肉产量将下降,整体同比降幅为 2%。预计降幅最大的是巴西(下降 5% )和新西兰(下降 4% ),以及欧洲、美国和中国。澳大利亚是少数几个预计产量将增长的地区之一。全球贸易应对中断 4 月 5 日,美国对许多向美国出口牛肉的国家征收了关税。针对特定国家的额外所谓互惠关税已暂停至 7 月初,美中关税上调也已暂停至 8 月初。在谈判进行的同时,我们开始看到全球牛肉贸易的重新分配。有报道称,随着美国牛肉价格上涨,中国买家正越来越多地瞄准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美洲的供应商。
新闻图片2238
进口牛肉价格反弹 JBS和Marfrig件套价格上涨
节后进口牛肉价格快速反弹!当前 Marfring 主流厂号和 JBS 件套价格上涨, 牛腩、脖肉、小米龙求购热情较高,件套价格相较于节前上涨5毛/公斤。据郑州物流港市场反馈,现在外盘微涨,市场出货量加快,进口牛肉进入长期博弈阶段。根据市场成交行情参考: 根据肉交所成交数据来看, JBS件套价格在50.8元/公斤左右,较5月30日涨0.3元/公斤。巴西JBS42厂件套目前成交价50.6元/公斤,个别公司成交价炒到了51元/公斤; Marfring件套价格49.3元/公斤, 较5月30日涨0.2元/公斤。4333厂号个别单品成交价: 保乐肩55.5元/公斤、上脑心51元/公斤、脖肉46.5元/公斤、板腱58.5元/公斤、前腱56元/公斤、肋条59.5元/公斤。据农业农村部监测,6月3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59元/公斤,比节前下降0.3%;牛肉63.86元/公斤,比节前上涨0.6%。以下几个原因推动国内牛肉价格上涨: 国内进口牛肉政策有所调整后,导致1-4月进口量同比大幅度下降10.4%,市场现在大概有90万吨;进口全额减少了3.6%;国际市场上巴西和阿根廷受干旱天气的影响,美墨收紧出口,导致美国牛肉产量跌至2017年以来新低,出口量预计跌8.3%;进口牛肉成本增加,全球牛肉市场处于供应偏紧的形势,进一步推动国内牛肉价格悄然上涨。检查中还发现,该船储藏条件较差,未装配冷链设备,该批冻品长时间处于常温甚至高温状态,部分冻品已出现解冻、变质的情况。
新闻图片2194
乌拉圭牛肉价格同比上涨18%-20% 美利华CEO称市场接近天花板
美利华(Minerva Foods)乌拉圭首席执行官帕特里西奥·西尔维拉(Patricio Silveira),于本周一出席Experiencias Clipex活动的发言环节。西尔维拉未提及公司刚向该国竞争委员会提交的收购(Marfrig)三家工厂事项——该交易方案包含阿兰纳公司(Allana)的参与。在关于畜牧业集约化及行业现状的对话中,他提到"市场价格信号正触及天花板"。"乌拉圭当前出口价格同比高出18%至20%,阉牛价格较去年上涨约30%;期待价格持续上行,使我们能将利好传导至全产业链及整个国家。"他表示。从需求端看,"部分出口市场已停止增长。过去曾以高价强劲采购的市场,当前释放的信号是'到此为止'、'我们暂停',但这并非负面征兆,无需悲观。"他阐释道。作为"给生产者的讯息",他强调将深耕中国等现有市场,同时开拓利基领域。"我们30%的出栏活牛经过圈养或额外谷饲喂期以加速育肥,这在诸多市场被视为利基业务,"他指出,"谷饲牛需承担额外成本,我们必须通过开拓市场细分领域,以这类动物的分割产品溢价覆盖成本。" 西尔维拉认为"乌拉圭拥有实现该目标的重要竞争优势",该国产量尚有提升空间,但"因生产成本压力需极度审慎行事"。尽管看到"价格与需求上涨存在瓶颈",这位美利华乌拉圭CEO并未预见重大风险或"市场动荡"。"当前前景良好,但不应维持现状。"西尔维拉总结道。
新闻图片2190
阿根廷牛内脏有望输华 每斤不到7元或成新宠
在上海浦东的 SIAL 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一块标有 "阿根廷牛舌"" 潘帕斯草原牛肚 "的展位前围满了采购商。当阿根廷牛肉促进协会(IPCVA)主席胡安・卡洛斯・巴雷拉宣布" 中阿牛内脏出口协议进入最终审批阶段 "时,这个看似寻常的" 内脏生意 ",正悄然掀开全球牛肉贸易格局重塑的序幕。牛内脏为何成新贵?数据背后的市场变局:从牛肉主货到内脏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 1-4 月阿根廷牛肉对华出口 15 万吨,同比减少 26%,但出口均价却微增至 3927 美元 / 吨。这个 "量减价增" 的微妙变化,折射出中国牛肉市场从 "规模扩张" 到 "品质升级" 的转型。同期 我国牛杂进口量达 12858 吨,乌拉圭以 4050 吨占据 31.5% 的份额,而阿根廷在这个领域仍处于空白状态。这种结构性失衡为阿根廷牛内脏打开了战略窗口。据阿根廷肉类出口商联盟(ABC)报告,2025 年前四个月,该国牛内脏及其制品出口量已达 3.91 万吨,总价值 6680 万美元,其中 4 月单月出口 9200 吨、1580 万美元,平均单价 1730 美元 / 吨 —— 换算成人民币,每公斤约 12 元,若以牛肚等常见品类计算, 每斤价格不到 7 元,仅为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 60%-70%。如此显著的价格优势源于阿根廷独特的产业生态。作为全球第五大肉牛屠宰国,阿根廷年屠宰量超 1500 万头,但国内内脏消费习惯薄弱,超过 80% 的牛内脏用于出口。其标准化加工体系更是赋予产品强大竞争力:从屠宰场下线的牛内脏,30 分钟内进入 - 18℃冷链系统,通过分级筛选(如将牛肚按厚度分为 A/B/C 三级),最终以真空包装形式运往全球。这种精细化处理能力,使得阿根廷牛舌等高端内脏产品单价可达 3180 美元 / 吨,是普通牛肉价格的 2 倍。中国牛杂缺口超10万吨!阿根廷如何接住这个市场缺口?中国市场对优质牛内脏的渴求已形成刚性缺口。2024 年我国牛肉进口量达 287 万吨,但牛内脏进口占比不足 5%,主要依赖国内屠宰场供应。随着火锅、卤味等餐饮业态的爆发式增长,毛肚、黄喉、牛心等品类需求年增速超过 15%,2025 年部分单品价格较上年上涨 20%, 优质牛肚批发价突破 40 元 / 公斤。某火锅连锁企业供应链总监透露:"我们每年需采购 2 万吨牛肚,其中 30% 依赖进口, 乌拉圭、巴西的产能已接近极限,阿根廷的加入将极大缓解供应压力。" 对阿根廷而言,开拓中国内脏市场是破解贸易困局的关键一步。该国 30% 的牛肉产量用于出口,其中 60% 销往中国,但 2025 年一季度中国在其牛肉出口中的占比已从 2023 年的 74.5% 降至 56.4%,主要原因是美国、欧盟重启牛肉采购。转向内脏出口既能消化过剩产能(阿根廷牛内脏自给率仅 20%),又能规避与巴西、美国在牛肉领域的直接竞争。更重要的是, 牛内脏出口均价虽为牛肉的 1/3,但毛利率可达 45%,远高于普通牛肉的 28%,堪称 "低价值副产品的高价值逆袭"。这种合作背后是两国产业优势的深度互补。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牛内脏消费市场和成熟的深加工体系(如将牛肠加工为肝素钠原料),而阿根廷具备从牧场到冷链的全链条成本控制能力。据 IPCVA 测算, 若 2026 年实现 5 万吨牛内脏对华出口,可创造超 1 亿美元外汇收入,相当于 2025 年 1-4 月牛肉出口额的 12%,成为新的贸易增长极。国内养牛业能扛住吗?7 元/斤冲击来袭!国内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阿根廷牛内脏的潜在冲击,正在引发国内产业的连锁反应。首当其冲的是养殖端, 我国肉牛存栏量约 9500 万头,年屠宰量 700 万头,内脏产量约 42 万吨,其中 30% 用于食品加工。若阿根廷低价内脏涌入,可能 导致国内牛杂收购价下降 10%-15%,影响约 200 万养殖户的收入。某肉牛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坦言:"我们的优势在于新鲜度,凌晨屠宰的牛杂上午就能进菜市场,但在标准化和成本控制上确实比不过阿根廷。" 加工企业则面临 "技术补课" 压力。目前国内内脏加工仍以小作坊为主,80% 的企业缺乏完善的冷链系统,微生物超标、兽药残留等问题时有发生。而阿根廷企业普遍采用 HACCP 认证体系,牛内脏从屠宰到加工的时间控制在 2 小时内,菌落总数控制在 10^4CFU/g 以下,远高于我国 GB16869 标准要求的 10^5CFU/g。山东某肉类加工企业总经理表示:" 如果不引进阿根廷的分级筛选设备和冷链技术,我们可能连给进口内脏做分装的机会都没有。" 但挑战中也蕴含转型机遇。国内龙头企业已开始布局,多家企业正与阿根廷同行洽谈技术合作,计划引进智能分拣线和液氮速冻设备;重庆火锅食材企业则提出 "定制化加工" 需求,要求阿根廷供应商提供预处理后的 "火锅专用牛肚"(去除油脂层、按 200g / 份分装)。这种产业升级有望推动国内内脏加工从 "粗放型" 向 "精细化" 转型,预计未来 3 年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20%。如何获得消费者认可?疯牛病阴影未散,如何确保吃得放心?消费者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在中阿贸易谈判中被置于核心位置。历史上, 2000 年阿根廷曾爆发疯牛病疑似病例,导致中国在 2013 年暂停进口其牛副产品。此次重启谈判, 中国海关制定了严苛的检疫标准:要求阿根廷提供 3 年内无疯牛病疫情的官方声明,每批次产品需检测 β- 受体激动剂、氯霉素等 18 项兽药残留,同时建立从牧场到加工厂的全链条追溯体系。阿根廷的应对显示出十足诚意: 全国 328 家肉牛屠宰场中,已有 56 家通过中国海关认证,其使用的耳标追溯系统可精确到每头牛的出生地和饲料来源;出口企业普遍投保 "食品安全责任险",保额覆盖可能的召回损失。更关键的是,中阿双方建立了月度疫情通报机制,阿根廷农业部每周向中国海关提交动物疫病监测报告,这种高频次的信息共享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实属罕见。这场 "内脏外交" 也折射出全球贸易规则的重塑。不同于牛肉的 "量大价稳",牛内脏贸易涉及更多技术壁垒(如欧盟要求牛龄小于 30 个月),中国借此机会推动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进口标准,例如将牛黄(牛胆结石,药用价值极高)的出口注册与牛内脏协议挂钩,实现 "副产品与高价值产品" 的捆绑合作。这种精细化的贸易策略, 标志着我国从 "被动接受标准" 向 "参与制定规则" 的转变。5万吨出口目标!牛肉看巴西,内脏看阿根廷 阿根廷牛内脏的崛起正在改写全球贸易版图。目前巴西占据全球牛肉出口的 25%,但在牛内脏领域仅占 18%,且以低端肠类产品为主;澳大利亚凭借优质冷链技术占据高端牛心市场 40% 份额,但受限于国内产能,年出口量仅 3 万吨。阿根廷若实现 5 万吨对华出口,将直接挑战澳巴的市场地位,推动形成 "牛肉看巴西,内脏看阿根廷" 的新分工格局。这种变化对餐饮行业的影响更为直接。某连锁火锅品牌测算,若进口牛肚价格下降 15%,其招牌毛肚菜品成本可降低 8%,单店年利润有望增加 50 万元。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饮食文化的交融:阿根廷厨师正在研发 "麻辣牛舌"" 卤味牛心 "等中式菜品,而中国消费者将有机会品尝到经过帕玛森芝士腌制的牛百叶,这种" 潘帕斯风味遇上四川火锅 " 的创新,正在打破传统牛杂的地域局限。从战略层面看,牛内脏协议是中阿农业合作的新起点。阿根廷拥有全球 12% 的黑土地,粮食产量居世界前列,而中国是其大豆、牛肉的主要买家。此次内脏贸易的突破,为后续乳制品、蜂蜜等产品的准入铺平了道路。正如阿根廷经济部官员所言:" 我们不是在卖牛杂,而是在展示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竞争力。" 结语 当"边角料"成为贸易新引擎 站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潘帕斯草原上,远眺成群的安格斯肉牛,很难想象这些牲畜的内脏将成为中阿贸易的新纽带。从 2018 年牛肉协议的量增奇迹,到 2025 年内脏合作的质的突破, 两国贸易正从 "大宗商品交易" 转向 "全产业链协同"。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7 元 / 斤的阿根廷牛肚不仅是一次尝鲜机会,更是观察全球农业分工的窗口 —— 当乌拉圭的羊毛、巴西的大豆、阿根廷的牛杂跨越重洋来到餐桌,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更加精细化、多元化的全球食品供应链的形成。这场 "内脏革命" 的真正意义,在于重新定义了农产品贸易的价值逻辑:曾经被视为 "边角料" 的牛内脏,通过技术赋能和市场适配,成为撬动贸易格局的战略支点。当中国的 "胃需求" 与阿根廷的 "产能红利" 精准对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价格优势的简单叠加,更是两个农业大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新定位。或许正如火锅汤底中翻滚的牛肚所象征的那样,中阿贸易的热度,才刚刚开始。
新闻图片2192
阿根廷Lequio集团并购89厂等屠宰场,成为阿根廷最大牛肉实力巨头
"特此告知作为Grupo Lequio市场增长与强化战略的组成部分,本集团已与Grupo Mattievich达成整合协议,自即日起全面接管联合运营体的运营及战略控制权。" 旗下拥有三家实力牛肉工厂阿根廷(2520 | 2035 | 2595)、年屠宰量约37万头牛的Lequio集团本周一在与马蒂耶维奇集团(89 | 1983 | 2078 | 2086 | 2620 | 4565,目前仅89厂在华注册)在达成并购协议,接管后者的四家屠宰场及一家油脂厂——上述设施均位于圣菲省境内后发表上述官方声明。"本次整合标志着我们巩固与扩张愿景的重大进展,使我们能整合优势资源、扩大生产与物流能力,并为客户、供应商、合作方及战略伙伴提升价值主张。" 运营整合方案Lequio集团继承人莱昂纳多与费德里科·莱基奥表示"整合内容包括Lequio集团将主导整体运营,涵盖行政、财务及商业管理。我们承诺保障现有商业与合同关系的延续性,恪守本集团标志性的严谨负责原则。" 过渡期安排 声明最后指出"双方团队已开展协调配合,确保实现有序高效的业务过渡。" 交易背景 消息源指出,资深肉类企业家何塞·马蒂耶维奇(José Mattievich)令人意外地决定将其所有牛肉类加工厂和油脂厂出售,与其高龄及同继承人伊曼纽尔(Emanuel)的分歧有关——后者已于数月前愤然离去。Lequio集团的行业垄断态势 通过此次收购,Lequio集团跃居国内最大牛肉企业。其原有资产包括阿根廷2520厂(Carnes Pampeanas)、2595厂(Alberdi)和2035厂(Hughes)。同时业内普遍认为其近期已收购1918厂(Ecocarnes),但被出售方所否认。另外,该集团刚出售了乌拉圭365厂(Florida),全面退出乌拉圭业务。此次并购位于圣菲省的四家牛肉加工厂后,Lequio集团将至少掌控七家工厂(若计入1918厂则为八家),并拥有两家副产品加工厂——此领域正是该集团的业务起点。行业地位质变 2024年官方数据显示,马蒂耶维奇旗下四家圣菲工厂年屠宰量达30.7万头。叠加Lequio集团原有工厂37.3万头的屠宰量,新集团年屠宰能力跃升至68万头,一举超越所有传统巨头。对照去年行业排名,屠宰量最高的两家企业——1920厂(Rioplantense)与13厂(Swift)仅分别略超40万头。
中国海关进口信息
中国海关进口情况
进口量(万吨)
进口额(亿元)
均价(元/公斤)
2025年4月 最新进口情况
总进口量(万吨)
9.01
环比变化: -7.31%
总进口额(亿元)
32.08
环比变化: -6.88%
进口均价(元/公斤)
35.61
环比变化: 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