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76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26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9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154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406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54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298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144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184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8968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4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76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26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9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154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405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158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08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85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1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76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26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9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154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879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17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883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081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198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76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26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9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154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276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137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47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528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494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203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276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26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9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154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31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3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81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034
新闻图片2841
阿根廷牛肉出口今年上半年突破15亿美元
根据阿根廷肉类出口协会(Consorcio ABC)公布的数据,2025年6月,冷藏和冷冻牛肉的出口量达到61,500吨,比上月增长12.7%,出口总额为3.205亿美元,较5月提升7.2%。协会主席马里奥·拉维蒂诺(Mario Ravettino)表示,与2024年6月相比,出口量增长了4.6%,出口额则大幅回升45.7%。2025年上半年,冷藏和冷冻牛肉累计出口量约为312,600吨,出口总额达到15.879亿美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出口量下降了16.4%,但出口总额却增长了11.6%。6月份牛肉出口的平均价格为每吨5,213美元,比5月下降4.8%;但与2024年6月的每吨3,741美元相比,仍上涨了39.4%。中国依然是阿根廷牛肉的最大出口市场,无论是6月还是2025年上半年都是如此。仅在6月份,出口到中国的带骨牛肉和牛骨为16,300吨,出口额3,280万美元;去骨牛肉约31,100吨,出口额1.525亿美元。2025年6月,出口到中国的去骨牛肉平均价格约为每吨4,900美元,显示出自2022年5月创下的5,900美元高点以来,价格持续走低。6月份,牛副产品及其制品的出口为9,200吨,出口额1,940万美元。今年上半年,牛副产品及其制品的累计出口为57,600吨,出口总额1.032亿美元。按照拉维蒂诺的说法,从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的过去12个月内,冷藏和冷冻牛肉的累计出口量为708,500吨,出口总额约为31.94亿美元。
新闻图片2823
澳大利亚放宽美国牛肉进口限制 结束20年的管制
2025年7月24日,澳大利亚农业部宣布,将放宽对美国牛肉进口的限制措施,此举有望缓和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的贸易谈判紧张关系。此前,特朗普曾公开批评澳大利亚的进口管制政策。不过,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决定对美国牛肉出口的实际促进作用有限,因为澳大利亚本地牛肉价格远低于美国进口牛肉。澳大利亚农业部长朱莉·柯林斯表示,经过“严格的科学和风险评估”,确认美国对牛只流动的监管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生物安全风险。她强调:“澳大利亚绝不会在生物安全问题上妥协,我们支持开放和公平的贸易,这也极大地惠及了我们的牛产业。” 自2003年以来,受疯牛病(BSE)影响,澳大利亚一直对美国牛肉进口实施严格限制。自2019年起,澳大利亚允许只在美国出生、饲养和屠宰的牛肉进口,但由于北美牛只常常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间流动,且追溯难度大,真正能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很少。近年来,美国提升了对牛只流动的追踪能力,以限制禽流感和新大陆螺旋蝇等疾病传播。基于这些改进,澳大利亚农业部宣布,将允许进口那些出生于加拿大或墨西哥、但已合法进口到美国并在美屠宰的牛肉。澳大利亚企业可自7月28日起申请相关进口许可。对于这一变化,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表示:“美国农民不再被排除在澳大利亚市场之外。过去20年,非科学的贸易壁垒让我们的牛肉无法进入澳大利亚市场,这是荒谬的。” 有媒体分析认为,澳大利亚此次放宽进口限制,也希望借机推动美国降低对澳大利亚钢铁和铝产品的高额关税,并阻止特朗普对药品征收200%关税的威胁。柯林斯则强调,这完全是基于科学评估做出的决定。2024年,澳大利亚牛肉出口美国激增,达到40亿澳元(约合26.4亿美元),而美国同期牛肉产量下滑。美国一直是澳大利亚牛肉主要出口市场,美国快餐连锁店尤其青睐澳洲牛肉的低脂肪和高性价比。目前,美国牛价几乎是澳大利亚的两倍。行业分析师马特·达格利什认为:“这一政策变化并不会影响澳大利亚本土牛肉市场,也不会让美牛取代澳牛。”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澳大利亚出口牛肉269吨,创下历史新高,而澳大利亚自1990年以来每年向美国出口牛肉在15万吨至40万吨之间。澳大利亚牛肉行业协会和反对党农业事务发言人呼吁,在新政正式实施前应进行独立评估,以确保本国牛产业安全。“这关系重大,必须采取最高标准的预防措施。”澳大利亚牛业协会CEO威尔·埃文斯表示。
新闻图片2809
阿根廷5209厂背负600万美元支票空头 并可能已申请破产
又一家阿根廷肉企违约了。此次涉及违约的企业为注册于贝尔纳斯科尼镇(Bernasconi)的阿根廷5209厂——隶属于FRIGORIFICO H V S A公司(在华注册厂号:1237、5209)。据官方消息证实,该公司背负巨额债务;非官方渠道则透露其已宣布启动破产程序。根据阿根廷中央银行(BCRA)记录,该公司迄今已有621张支票因账户资金不足遭银行拒付(即空头支票),累计金额高达21.29亿阿根廷比索。此外,其银行系统债务总额达61.91亿比索,其中31.86亿比索被列为风险类别2(处于特别监控状态),18.02亿比索被列为风险类别3(存在明显风险)。综上,其已知债务总额已达83.2亿阿根廷比索(按当前汇率约合670万美元)。以行业标准衡量,此数额约等同于6000头肉牛的价值。“其银行体系外的债务规模尚待评估,”一位行业内部人士指出,并预估整体负债可能接近1000万美元。该公司在阿根廷畜牧业界声誉欠佳,多位受访者对其经营模式提出质疑。尽管去年其屠宰量达到66,000头牛,但相当部分牛源来自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受困于财务压力,该公司不得不依赖缺乏自有加工厂的屠宰商或出口商提供牛源,以维持其屠宰计划运转。企业界受访者普遍对此状况表示忧虑,并强调该公司长期以来的不良经营表现。内乌肯商会(UNICA Chamber)表示:“去年底该公司因停止缴纳会费,已被我商会取消会员资格,其解释为资金短缺无力支付。” 一家大型牧场寄售商评价道:“该厂部分核心客户资质优良,与之交易无虞。但若直接向FRIGORIFICO H V S A公司供货,则需承担显著的信用风险。” 其他畜牧中介机构指出:“该公司存在不良信用记录,历史上曾多次进行债务重组。”并补充道:“业内普遍认为其运营状况复杂,管理规范性历来不足。” 潘帕斯地区的生产者认同上述判断,并透露寄售商和牧场主早已停止向其直接销售活牛,这迫使该公司转向代宰加工模式。牛肉加工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其运营效率低下,“当前通胀趋缓使得管理不善问题暴露无遗。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将难以为继。” 企业背景 据其官网信息,FRIGORIFICO H V S A“是一家由单一家族持有并运营的百年企业,秉承传承理念”。公司宣称“自2015年,第四代家族成员积极推动业务扩张。2017年实施战略管理,开始运营位于拉潘帕省(La Pampa)的阿根廷5209厂,并于2020年完成对该厂的收购。” 阿根廷5209厂若最终进入破产程序,对拉潘帕省政府亦构成负面冲击。此前,省政府投入了可观的公共财政资金改造这家原属国有的屠宰厂,并于2020年年中将其出售予FRIGORIFICO H V S A公司。
新闻图片2821
阿根廷推进电子耳标 全程追溯牛群管理新阶段
2025年7月24日,阿根廷政府经过多轮讨论,并在一次招标失败后,正式宣布自2026年1月1日起,所有牛、野牛和鹿类必须强制使用电子设备进行个体识别。这一规定由阿根廷国家农产品卫生与质量服务局(Senasa)第530/2025号决议发布,更新了全国电子识别系统的相关要求。分步推进,费用由养殖户承担 新规最大特点是,牛只识别将按每年断奶批次逐步推进,最终实现全群覆盖。值得注意的是,这项识别工作的费用将由养殖户自行承担,而不是像去年讨论时那样由政府补贴。该政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巴勒莫畜牧展期间正式公布。农业部长Sergio Iraeta及其团队向阿根廷农村协会、CONINAGRO、CRA、CAF、IPCVA、CREA以及Angus等主要品种协会详细介绍了实施细节。政府表示,推广电子识别的目标,是提升肉牛追溯的精准度和现代化水平,从而加强质量管理体系,为阿根廷牛肉争取更多国际市场,同时提升疾病防控能力。具体操作细节 从2026年起,所有新断奶的小牛在断奶或首次转运时,必须佩戴一套双重识别系统:一是普通视觉耳标,二是电子设备(可以是耳标按钮、胃内电子球或可植入芯片)。此外,国际动物登记委员会(ICAR)将成为唯一认证耳标质量的机构,确保设备的互通性、耐用性和可追溯性。最近曾有行业协会建议在耳标上采用字母数字混合编码,并纳入唯一畜牧识别码(CUIG),便于管理。但这一建议被否决,原因是如果为每个养殖户单独定制耳标,会导致供应链效率降低,难以应对市场高峰期的需求。最终,供应商只需向Senasa报告耳标编号及对应养殖户信息即可。马匹和其他动物的规定 新规同样要求马匹在全国马匹登记或特定兽医管理下强制植入芯片。羊、山羊、猪、骆驼等动物的电子识别则仍为自愿。助力牛肉品质分级与市场透明化 此项新政特别强调与牛肉分级体系的衔接。未来,追溯信息将持续到屠宰以后,每一头牛都能对应到具体的肉品数据。这不仅推动企业根据肉质奖励优质养殖者,还将提升交易透明度,更好地细分市场需求。与此同时,阿根廷也在开发名为“TRAZA”的信息平台,允许养殖户、屠宰企业等全产业链相关方安全便捷地访问追溯数据,便于基于真实数据进行生产和经营决策,加速畜牧业数字化升级。行业积极响应,供应链准备充分 耳标供应企业对新规表示欢迎,并称已为明年预计新增的1400万头牛做好充分准备。Carreteles Rafaela公司总经理Guillermo Guntern表示,政策确定后,供应链将更加高效,避免断货。目前市场对电子耳标需求持续增长,许多养殖户已提前采购以避免年底“抢购潮”。Guntern还指出,由于之前招标失败造成的高库存,目前产品价格有优惠,大约每套1.40至1.50美元。他认为,这对提升追溯和生产效率而言,是一笔合理的投资。长远影响:提升效率,拓展国际市场 行业专家认为,推广电子识别不仅能促使养殖户加快技术升级,提高效率,也将帮助阿根廷牛肉进入那些要求严格追溯体系的高端国际市场,这对所有生产者——包括尚未出口的企业——都是利好。
新闻图片2822
南美牛肉市场在贸易摩擦、市场重启与追溯体系升级中调整前行
2025年7月24日,南美主要牛肉出口国正在经历一系列变化:乌拉圭恢复了活牛出口,得以继续对全球市场自由贸易;中国牛肉进口需求回暖;巴拉圭推进牛只全程追溯;巴西则因美国加征关税陷入出口不确定性。乌拉圭恢复活牛出口,市场自由度提升 在经历了一周的不确定和各界反对后,乌拉圭政府最终撤销了对用于屠宰的活牛出口许可的暂停。这一措施曾因活牛出口激增——仅半年出口量就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的55%——而被临时推行。畜牧业的积极争取最终促使政府恢复了对所有类别活牛的出口自由,维护了行业稳定和规则的连续性。中国市场复苏,牛肉进口量价齐升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GACC)数据,2025年6月中国进口牛肉21.67万吨,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3.8%。进口总额达1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2.3%;进口均价每吨上涨8.2%。不过,上半年累计进口量为130万吨,进口总额66.5亿美元,分别比2024年同期下降9.5%和3.3%。这显示中国市场需求虽有回升,但全年总量仍低于去年。巴拉圭牛只追溯体系覆盖率近99% 巴拉圭国家动物质量与卫生服务局(SENACSA)宣布,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出生的犊牛,个体识别首轮行动已覆盖98.9%,共发放2,812,656只电子耳标。这一成果体现了畜牧行业对提升追溯体系(SIAP)的高度投入,有助于巴拉圭牛肉获得更多高要求国际市场准入。巴西出口节奏放缓,美方关税提升影响显现 美国宣布提高关税后,巴西牛肉行业出口节奏放缓,港口库存上升。据高级应用经济研究中心(CEPEA)消息,因对美出口政策不明朗,买卖双方大多处于观望状态。巴西出口肉类工业协会(ABIEC)表示,约3万吨牛肉在港口等待发运美国。尽管如此,7月上半月巴西仍出口了104,200吨牛肉,日均发运量同比增长12%,显示外部需求依然旺盛,但行业信心受到挑战。
新闻图片2819
进口牛肉期货市场:价格下行压力外溢至到巴西以外产地 最高跌幅达300美元/吨
据市场参与者普遍反映,自上周以来,中国市场牛肉采购价格的下行压力已外溢至巴西以外的供应产地。一位阿根廷贸易商表示,市场对“美国对巴西牛肉加征关税是否如期实施”的消息“高度关注”,但同时承认“市场价格已进入下行通道”。“目前尚无法确定此轮价格回调是源于市场正常的见顶回落,还是完全受(美国对巴西宣布的)关税政策影响,”他补充道。阿根廷市场其他消息源指出,进口商传递的所有报价均“显著下调”,部分品类跌幅高达每吨300美元。以母牛6切为例,阿根廷出口商当前收到的中国客户报价区间为每吨5,200-5,400美元,而此前数周的成交价曾达每吨5,600-5,700美元。然而,一家阿根廷出口工厂表示,其成功将一批母牛6切以5,650美元/吨(到岸价,下同)的价格成交,这一价格高于在美方宣布上调巴西关税后出现的“全球性(对华订单)报价下跌200-300美元/吨”的市场环境。该消息源提供的其他阿根廷牛肉出口成交价包括:80 VL碎肉4,100-4,200美元/吨,前腱/后腱混装5,800-5,900美元/吨。在巴西方面,一家出口工厂反馈,其收到中方对牛前八件套的出价仅为5,700美元/吨。“中方采购商试图压低价格,而我方正努力维持报价水平。目前不会在该价位达成交易。” 乌拉圭方面,一位贸易商分析认为,由于美方宣布的50%附加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可能导致巴西退出美国市场,部分进口商上周持续采取“观望策略”。“市场普遍预期价格将大幅下探,”他表示。他补充说,市场分析仍指向中国国内消费市场“需求疲软”,因此进口商坚持要求以更低价格签订新采购合同。该消息人士提供的乌拉圭牛肉期参考成交价包括:前腱/后腱混装6,100美元/吨,带骨胸肋肉4,300美元/吨。而乌拉圭工厂方面提供的成交价则为:前腱/后腱混装5,850美元/吨,牛霖6,200美元/吨,大米龙6,300美元/吨。与此同时,一家主营对华业务的阿根廷贸易商报告了多笔谷饲牛肉成交,具体包括:牛颈肉4,400美元/吨,上脑6,100美元/吨,板腱7,900美元/吨,嫩肩6,000美元/吨,去骨胸肋肉5,500美元/吨,去骨牛前胸4,600美元/吨。一位南美地区行业运营商评论称,美方政策变动对带骨牛肉市场冲击最为显著,而对牛杂碎(内脏)市场影响相对有限,其价格未出现剧烈波动。另一方面,鉴于市场预期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可能在帕勒莫博览会(Expo Palermo)上宣布取消阉公牛肉等产品6.75%的出口关税,部分中国进口商据此“预判”采购成本可能降低。然而,阿根廷贸易商澄清道,若该政策落地,取消的关税额度预计将被阿根廷国内牧场主在阉公牛采购价格中吸收,并不会实质性降低出口商的离岸成本。关于香港市场,一位乌拉圭出口商指出,尽管价格“未见上涨”,但牛肚和牛百叶销售顺畅。
中国海关进口信息
中国海关进口情况
进口量(万吨)
进口额(亿元)
均价(元/公斤)
2025年4月 最新进口情况
总进口量(万吨)
9.01
环比变化: -7.31%
总进口额(亿元)
32.08
环比变化: -6.88%
进口均价(元/公斤)
35.61
环比变化: 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