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42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19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9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5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694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448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52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333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06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1813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881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4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42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19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9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5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694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396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143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11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81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1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42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19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9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5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694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883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1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88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121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1841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42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19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9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5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694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429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186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45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553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432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208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42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19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9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5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694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34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24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84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036
新闻图片2919
美国对挪威三文鱼征收15%关税 或导致价格长期低迷
8月7日起,所有销往美国的挪威海产品将被征收15%关税,在所有三文鱼产品主要出口国中,挪威的税率高于智利(10%)、英国(10%)和加拿大。分析师认为,15%关税并不意外,因为欧盟销往美国的商品也被征收了15%关税,挪威的税率实际上与欧盟国家相当。自8月1日以来,挪威水产养殖上市公司的股价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股价走势总体平稳,也符合投资者预期。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三文鱼消费市场,占全球需求量的25%左右,挪威三文鱼在美国市场的占比约25%。挪威海产局(NSC)CEO Christian Chramer评论称:“30%挪威三文鱼在欧盟国家进行加工,制成鱼片或烟熏三文鱼。现在美国对欧盟征收了15%关税,关于原产国的相关规定以及加工产品的相关条款还不明确,有可能对挪威产生影响,我们需要确认并处理。关税造成的不确定性使得挪威企业很难与美国买家签订长期合同。” 北极证券(Arctic Securities)分析师Christian Olsen Nordby表示:“15%关税结果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美国人从此要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导致需求的下降,反过来又会造成价格的下跌。” 市场人士的另一个预期是,美国关税将对原本低迷的市场造成更大压力。帕累托证券(Pareto Securities)分析师Henrik Knutsen告诉UCN:“新关税很可能对贸易流量产生更多抑制作用,对于挪威生产商来说,当务之急是必须要将更多三文鱼转移到一个价格更敏感、增长速度更慢的欧盟市场。目前大多数生产商以低于成本价格抛售现货,需求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减弱,贸易流向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这可能会导致原本低迷且痛苦市场周期进一步延长,如果供应链中断,产生的短期影响比长期后果更严重。” “智利和加拿大三文鱼仍将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美国消费下降的部分主要来自非美洲产地。理论上说,英国税率仅为10%,这应该会让苏格兰三文鱼比挪威更具竞争优势,挪威三文鱼以品质著称,消费者就必须要支付更高的价格。三文鱼产品价格弹性较差,5%关税劣势对挪威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状况下,英国三文鱼销往美国更容易了,挪威鱼就只能留在欧盟市场。挪威出口商仍然会向美国市场发货,但他们要面临着比竞争对手更糟糕的处境。”Knutsen补充。诺内证券(Norne Securities)分析师Mindaugas Cekanavicius表示:“挪威三文鱼产业面临着各类问题,市场将会再次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意味着三文鱼价格还会下跌。但我认为,美国关税影响相对有限,人们忽略了挪威当前面临的另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比如海水温度上升、鱼类健康问题、产能偏高等等,这些都对价格产生了影响。”
新闻图片2951
俄罗斯远东渔业快速复苏:海啸后港口重启,渔获量稳步回升
【港口运营恢复正常】    俄罗斯实施通报显示,受7月30日强震影响的北库里尔斯克渔港和货运港已系统化恢复运营。这个位于远东地区的重要渔业枢纽在经历短暂关闭后,目前各项作业已恢复正常水平。令人惊讶的是,此次自然灾害对当地渔业生产的实际影响远低于预期,展现出俄罗斯渔业基础设施的韧性。【渔获量接近300万吨】    尽管遭遇突发自然灾害,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渔业生产仍保持强劲势头。实时统计数据显示,该地区累计渔获量已接近300万吨大关,主要品种包括鳕鱼、鲑鱼和蟹类等。这一数字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证实了地震和海啸对渔业资源的直接影响有限。当地渔民表示,海洋生态系统展现出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市场供应保持稳定】    港口快速恢复运营确保了海产品的正常流通。目前,冷冻鳕鱼和鲑鱼等主要产品的出口运输已完全恢复,中国、韩国等亚洲主要进口国的供应链未受明显冲击。值得注意的是,帝王蟹等高端海产品的捕捞作业也未受严重影响,预计将按期完成年度捕捞配额。【产业应对能力受考验】    这次事件成为检验俄罗斯渔业应急管理能力的试金石。从灾后响应来看,预警系统有效降低了损失,港口设施的快速修复保障了贸易畅通。业内人士指出,这次成功应对为其他渔业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导致特殊天气频发的背景下。【全球市场影响有限】    由于俄罗斯方面处理得当,国际海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为温和。监测数据显示,远东鳕鱼价格保持稳定,蟹类产品仅出现短期小幅波动。中国进口商表示,目前俄罗斯海产品到货量和品质均符合预期,中秋、国庆双节前的采用计划不会调整。
新闻图片2940
2025年第30周 海鲜市场资讯简报-鱿鱼
本报告涵盖中国鱿鱼及墨鱼进口情况、远洋鱿鱼市场行情及全球鱿鱼产业相关资讯。 中国鱿鱼及墨鱼进口情况持续月度更新中国鱿鱼及墨鱼的最新进口数据,涵盖进口量、进口均价及主要来源国的变化。远洋鱿鱼行情中国远洋鱿鱼指数:更新中国远洋鱿鱼价格指数,包括月定基指数和周定基指数,反映国内远洋鱿鱼市场的价格波动,并结合市场交易情况分析价格走势。东南太平洋:跟踪东南太平洋渔场的捕捞进展及市场交易情况,分析鱿鱼供应、市场需求及价格变化,关注捕捞动态对市场的影响。西南大西洋:更新阿根廷及周边海域的捕捞情况,分析鱿鱼资源状况、捕捞量及市场价格,并结合交易数据评估未来市场趋势。西北太平洋:回顾西北太平洋渔场的鱿鱼交易情况,分析市场报价、成交量及价格走势,关注远洋渔船的捕捞进展及市场需求变化。印度洋:分析印度洋渔场的捕捞情况及市场报价,关注不同规格鱿鱼的价格波动,并结合全球市场需求评估未来供应趋势。其他资讯本部分涵盖全球鱿鱼产业的最新动态,包括宏观市场趋势、企业经营状况及相关政策动向。<iframe src="https://www.canva.com/design/DAGvFmJ6VUg/YwkduxZf7ZFxXdgTtHC5Pw/view?embed" width="700" height="990" allowfullscreen=""> </iframe>
新闻图片2923
秘鲁启动鱿鱼资源紧急调研
根据报道,秘鲁生产部(Produce)于近日正式启动“巨型鱿鱼行动II”(Operación Calamar Gigante II),在秘鲁近海展开一次紧急的鱿鱼资源科学调查。此次调查的重点是评估当前秘鲁近海大头鱿(jumbo flying squid)的分布与资源状况,为维持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此次调研的直接背景是2025年1月至8月期间,秘鲁大头鱿渔业在短短六个月内便捕捞完了全年允许的上限——304,209吨配额,迫使政府在6月底提前宣布暂停该鱼种捕捞活动。这一现象引发秘鲁渔业界广泛关注与担忧,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今年鱿鱼资源的分布方式与往年有显著不同。秘鲁渔业与水产养殖副部长赫苏斯·巴里恩托斯(Jesús Barrientos)表示:“2023年我们经历了过去十年来最差的一年,而2025年上半年仅六个月时间,捕捞量就已经达到了全年预计的水平。为防止资源在2026年前枯竭,我们必须提前采取负责任的措施。” 据报道,此次资源异常或与深海高盐水团向岸涌入有关,造成鱿鱼向近岸集中。这种“可捕性提高”现象虽为捕捞带来便利,但并不意味着资源本身充足。“现在的密度只是局部集中的结果,不代表整体数量充裕,我们需要科学评估来厘清真相。”一位行业专家指出。目前,“巨型鱿鱼行动II”已开始采样与监测,目标是尽快提供最新的种群结构、分布范围、生物量变化等关键数据。秘鲁政府希望通过本次科学调研,指导后续配额制定和休渔期安排,避免短期过度捕捞对中长期资源造成不可逆损耗。
新闻图片2924
海啸致物流中断 冷冻金枪鱼拍卖量腰斩 冰鲜蓝鳍价格坚挺
2025年7月31日,日本东京丰洲市场冷冻金枪鱼供应遭遇突发中断。前一日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啸警报,迫使多家超低温冷库出于安全考量,暂停冷冻金枪鱼的运输计划。受此影响,当天丰洲市场的冷冻金枪鱼拍卖量骤减,交易量几乎“腰斩”,为今年以来罕见。据市场数据显示,7月31日当天,仅有15条冷冻蓝鳍金枪鱼参与竞拍,较上一交易日的39条锐减超过60%。冷冻南方蓝鳍和大目金枪鱼拍卖数量也出现类似下滑,分别从182条降至90条,529条降至285条。部分来自北海道、四国等面向太平洋沿岸的冰鲜蓝鳍也受到海啸警报影响,养殖捕捞活动暂停,捕捞船延迟靠岸,物流链条短暂受阻。尽管如此,高端市场的表现依然坚挺,尤其是来自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和美国波士顿空运而来的“巨型蓝鳍”(jumbo bluefin),仍维持高价交易。7月29日至8月2日(第31周),该类空运蓝鳍拍卖均价稳定在每公斤9,000至15,500日元之间(不含税),折合人民币约为420至720元。周四当天,部分来自加拿大的蓝鳍以每公斤12,500日元成交,美国蓝鳍最高达到9,300日元。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受地震影响,整体市场情绪保持稳定。一位批发商表示:“此次影响恰逢月底,通常销售偏淡,对价格波动影响不大。”市场于周五迅速恢复,补充的货量甚至超过了周二水平,说明丰洲市场在应对自然突发事件方面已具备较强的弹性。与此同时,国内蓝鳍市场表现不如进口货源抢眼。受长线钓和围网作业影响,日本各地蓝鳍到货量整体偏紧。第31周,宫城县盐釜港少量蓝鳍以2,000至4,500日元/公斤成交,价格远低于空运进口鱼。冷冻蓝鳍价格则延续第30周走势,整体保持平稳。来自爱尔兰的长线钓蓝鳍拍卖价维持在4,000至6,000日元区间;波士顿“Banks”渔场的蓝鳍拍品每日到货三条左右,高端成交价持稳在3,100至3,600日元,低端略有上调,达2,100至2,700日元。地中海地区(主要为西班牙)出产的养殖蓝鳍鱼柳也保持稳定,高端价格为3,800日元/公斤。南半球产区的南方蓝鳍也持续供货,尤其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产品,价格区间为3,000至8,000日元不等,视具体鱼体质量和拍卖日而异。来自南非的货源本周未有记录。大目金枪鱼方面,本周低端价格出现四周来的首次下跌。40公斤以上冷冻大目金枪鱼平均价格下降4%,回落至882日元/公斤(含税)。不同产区间存在差异:东太平洋(日本称“西经”)价格为750至880日元,印度洋和大西洋货源维持在800至850日元之间。高端价格相对稳定:西经鱼为2,300至2,500日元,印度洋为1,200日元,大西洋则收窄至1,300至1,400日元。
新闻图片2922
秋刀鱼再陷“低产魔咒” 日方预测鱼群推迟靠岸、个体略大
日本渔业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预测显示,2025年太平洋秋刀鱼渔季恐怕仍难迎来明显好转。根据日本“水产研究与教育机构”(FRA)7月29日发布的最新预报,今年8月至12月的秋刀鱼渔期整体资源量仍处于“偏低水平”,与去年的历史性低迷水平相当。尽管离岸总生物量较2024年略有上升,从92.2万吨增至约110万吨,但仍是2003年以来的第六低值。而最令业内担忧的是,被视为日本沿岸作业“关键渔场”的第一渔区(位于165度东经以西)仅占总资源量的14.6%,较去年的52.8%大幅下降。这一变化意味着,日本沿岸渔场在渔季前期可能面临秋刀鱼空场,鱼群抵达时间或将延后1至2个月,影响捕捞窗口。不过,也有一些令人稍感振奋的信号。FRA预测,今年前期8至9月的秋刀鱼个体将比近年更大,平均体重可达120至140克,高于近几年110至120克的常态,部分一龄鱼的体长有望突破29厘米,或有助于提高单位捕捞效益。进入10月至12月后,鱼体重量预计将趋于平均水准。从地理分布看,鱼群在8月至9月主要集中在北海道以东的150度至165度东经之间海域,接近俄罗斯千岛群岛海域。10月后,较大规模鱼群预计将迁移至“北方四岛”附近的公海区域。受黑潮延伸带与亲潮分支走向变化影响,寒冷水团生成不明显,海洋条件难以有效引导鱼群靠近日本沿岸,这也间接压缩了传统小型渔船的作业空间。此次预测基于该机构6至7月间执行的“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推进项目”,通过表层拖网、红鱿鱼调查等手段收集数据。在本次调查中,共观测到51,608尾秋刀鱼个体,显示鱼群重心已从2024年的第一渔区转移至第二渔区(165度至180度东经之间)。这表明渔场重心持续东移,向远洋方向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24年日本秋刀鱼总产量达38,695吨,实现连续两年增长,但相比2000年代年均20至30万吨的“黄金时期”,仍相去甚远。与此同时,日本在全球秋刀鱼总产量中的占比也大幅下滑,从80%以上锐减至2024年的25.2%。而台湾、中国大陆、韩国、俄罗斯和瓦努阿图等国家和地区则持续扩大其在公海渔场的作业能力,进一步挤压了日本的远洋捕捞份额。资源持续低迷之下,管理也不断收紧。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NPFC)近年多次下调公海总可捕量,从2020年的33万吨下降至2025年的12.15万吨,进一步加剧了竞争压力。展望2025年秋刀鱼渔季,FRA表示将于9月发布短期更新预测,纳入最新洋流、迁徙与气象数据,为渔船运营与配额管理提供参考。尽管个体增大带来一定希望,但在迁徙路径远移、海流支撑薄弱的情况下,日本沿海渔民恐怕仍需面对“捕不到鱼”的现实挑战。
中国海关进口信息
中国海关进口情况
进口量(万吨)
进口额(亿元)
均价(元/公斤)
2025年4月 最新进口情况
总进口量(万吨)
9.01
环比变化: -7.31%
总进口额(亿元)
32.08
环比变化: -6.88%
进口均价(元/公斤)
35.61
环比变化: 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