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78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03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55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57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375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2862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2493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9.0171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6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78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03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41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264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37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91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2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8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78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03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876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52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892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12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312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78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03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788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222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71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541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6117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78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03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9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453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73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044
新闻图片295
受俄罗斯捕捞量低迷影响 中国市场野生三文鱼价格大涨
青岛渔博会期间,俄罗斯去头去脏(H&G)冷冻粉鲑价格涨到$4,200-$4,500/吨,比去年翻了一倍以上。 价格上涨的动因是产量下降,今年是野生三文鱼捕捞小年,与去年丰收形成强烈反差。不仅如此,野生三文鱼实际产量要远远低于预测值,加剧了市场紧张情绪。 俄罗斯海鲜出口商Vikta业务负责人Andrew Gerasimov告诉UCN,今年粉鲑产量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捕捞公司一看到没有鱼,就开始恐慌,他们要支付工人工资、住宿费、差旅费等等,有些俄罗斯工人来自中部地区,预付的费用很高。 在中国市场方面,许多买家对价格上涨并不买账,一些工厂仍然持有去年的库存,价格在$3,800-$3,900/吨,这些库存都是上一产季低价购买的。另一些买家选择货比三家,继续寻找性价比高的原料。Gerasimov称,几家俄罗斯公司各自持有2,000吨库存,保质期是24个月,所以应该能够填补供应的缺口。 “我们来参加展会,主要是为了跟客户接触,不一定要达成交易。今年我们销售了仅300条集装箱,高于早期的预期。今年粉鲑规模明显偏大,平均体重在1kg以上,去年只有800g。”Gerasimov说。 俄罗斯联邦渔业和海洋研究所(VNIRO)统计,截至10月22日,远东地区太平洋三文鱼捕捞量为233,300吨,比早前科学预测低27%。相比之下,2022年远东野生三文鱼捕捞量为27万吨,2020年为29.75万吨。截至10月22日,粉鲑总产量为13.62万吨,狗鲑5.25万吨,红鲑3.6万吨。 Gerasimov称,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贸易壁垒问题,一些公司在波兰和印尼寻找替代加工厂,但在全球范围,中国仍然是最大的野生三文鱼加工中心。
新闻图片293
10月份越南巴沙鱼出口创两年新高 中国市场备货需求显著增加
10月份,越南巴沙鱼出口量显著反弹,达到两年来的高点。受市场需求增长和价格上涨的推动,出口额和出口量双双取得突破。据越南海产品出口与生产商协会(VASEP)数据,10月巴沙鱼出口总量为90,207吨,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25%。10月销售额达约2.0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7亿元),1至10月累计出口额约为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8亿元),同比增长9%。 市场表现上,主要出口目的地均实现增长。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增长35%,美国市场增长17%,东盟增长41%,欧盟增长11%,巴西增长27%,英国增长23%。其中,10月份向中国出口巴沙鱼32,439吨,创2023年以来的单月出口量新高。尽管出口均价为每公斤1.93美元(约合人民币14元),环比小幅下降0.5%,但春节前的采购需求预计将推动价格和销量进一步上涨。 越南国内的巴沙鱼供应也受到关注。由于加工厂的原料库存逐渐消耗,加之雨季影响养殖轮作,原料鱼供应趋紧,促使价格上涨。近期塘头价格显示,同塔省和安江省600-1100克规格巴沙鱼价格已升至每公斤27,000-28,000越南盾(约合1.10-1.14美元,人民币8.02-8.31元),而1100克以上大规格鱼报价为29,000越南盾(约合1.18美元,人民币8.61元)。 价格上涨的另一个原因是越南养殖户倾向于将鱼养至更大规格以获取更高溢价。1.6公斤以上的大规格鱼较中小规格鱼每公斤溢价2,000越南盾(约合0.08美元,人民币0.58元)。同时,加工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得不以更高价格从外部采购原料,这种趋势可能进一步推动巴沙鱼价格上涨。 美国和中国市场的采购活跃度也成为推动出口反弹的关键因素。美国库存量处于低位,进口商加紧采购。中国市场备货需求显著增加!,尤其是对大规格巴沙鱼的需求在持续上升。国内巴沙鱼批发市场的经销商近期反馈,冻品销量有所增长,但因进口成本增加,部分产品价格已经上调,开背鱼、鱼柳和鱼块的价格每件上涨人民币2至5元。 越南巴沙鱼出口在11月份预计仍将保持较高水平,但12月份可能会有所下降。整体来看,2024年春节的需求旺季以及各国进口商提前备货的趋势,将为越南巴沙鱼出口额再创新高提供有力支撑。VASEP预测,2024年底越南巴沙鱼出口额可能超过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5.8亿元)。
新闻图片292
中国进口三文鱼8.4万吨 10月行情错判、亏损抛货成主线
据中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中国共进口了0.95万吨大西洋鲑,冰鲜及冷冻大西洋鲑到货同比均明显上升。 具体到冰鲜大西洋鲑上,10月中国共进口了7,382吨,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3.2%,但环比9月有明显的回落,环比跌20%。 如按20KG每件粗略换算,则10月中国进口商共进口了36.9万件冰鲜大西洋鲑整鱼,平均每周(每7天)到货8.3万件。 从具体产地上看,10月中国市场进口冰鲜大西洋鲑前5大产区分别为: 第一大来源产区为挪威,占比达50.83%,10月落地了3,700+吨。 第二大来源产区为智利,占比为16.5%,10月共落地1,200+吨。 第三大来源为下半年发力持续明显的法罗群岛产地,占比12.7%,共落地940+吨。 第四大来源产地为澳大利亚,占比为10.3%,10月共落地760+吨。 10月,中国进口冰鲜大西洋鲑有两大来源产地值得关注,分别是冰岛及荷兰。 冰岛产地,10月跃升至中国进口冰鲜大西洋鲑的第五大来源产地,占比约为5%,共落地360+吨。 荷兰产地,则是2024年以来首次出现在来源产地中。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中国共落地了515公斤荷兰冰鲜三文鱼。 从各产地整体均价来看,10月中国进口冰鲜大西洋鲑进口均价波动不大,为70.7元/公斤;冷冻大西洋鲑为52元/公斤。(注:此段的“进口均价”不特指某一产地、某个规格的大西洋鲑产品价格,而是依据海关数据总进口量与总进口额计算得出。仅作为整体走势参考,难以当成具体产品价格参考。) 关于冷冻大西洋鲑,10月到货环比9月上涨明显,为2,100+吨。 2024年1-10月,中国已进口了约8.44万吨大西洋鲑(7.64万吨冰鲜+0.8万吨冷冻)。 回顾中国市场10月的三文鱼批发行情,亏损居多,平本或盈利的情况较少。 由于市场对国庆周期的消费预估存在较大偏差,市场供应量大大超过需求,而市场调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冰鲜产品的“生死时效”要求下,多家批发商进行了多轮的亏损抛货。价格倒挂现象几乎贯穿10月,月底则陆续有所好转。
中国海关进口信息
中国海关进口情况
进口量(万吨)
进口额(亿元)
均价(元/公斤)
2025年4月 最新进口情况
总进口量(万吨)
9.01
环比变化: -7.31%
总进口额(亿元)
32.08
环比变化: -6.88%
进口均价(元/公斤)
35.61
环比变化: 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