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27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64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3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4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425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53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303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029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0891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881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5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27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64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3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4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394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067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05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68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3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27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64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3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4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903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62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88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072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085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27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64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3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4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327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794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25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503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4945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19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27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64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3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4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06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26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81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118
新闻图片443
狭鳕价格倒挂 中国加工厂陷入盈利困境
2025年第6周,俄罗斯狭鳕原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给中国加工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当前,25+去头去脏(H&G)狭鳕的CFR中国价格维持在每吨1,220美元,而出口至欧洲的二次冷冻鱼片理论价格约为3,000美元/吨(未含13.7%关税)。与此同时,俄罗斯一次冷冻(PBO)鱼片价格在3,000-3,100美元/吨,这意味着中国加工厂在使用俄罗斯原料生产二次冷冻鱼片时,几乎无利可图。相比之下,美国市场的一次冷冻PBO鱼片价格依然维持在3,600美元/吨左右。中国加工厂对此现状表示担忧。一位中国加工企业负责人指出,当前的原料价格水平使得二次冷冻鱼片在成本上难以与一次冷冻竞争,如果俄罗斯狭鳕价格不作调整,加工厂将难以维持运营。他认为,H&G价格应降至1,000-1,025美元/吨,才能让中国加工厂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并在全球市场上找到利润空间。然而,俄罗斯卖家对H&G价格的走势持不同观点。一位长期从事狭鳕贸易的俄罗斯卖家表示,他仍无法理解H&G价格与二次冷冻鱼片之间的关系。他认为H&G价格完全由市场供需决定,而近年俄罗斯国内市场对H&G的需求激增,导致出口量减少。此外,H&G捕捞加工船正在被鱼片和鱼糜生产船所替代,预计今年H&G产量将低于去年。他补充道,过去两年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俄罗斯国内狭鳕需求持续增长,H&G在国内市场的价格已与出口价格持平甚至更高,国内鱼片和鱼糜的价格同样高于出口水平。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中国加工厂的成本优势正在被削弱。原料价格的高企使得二次冷冻鱼片的价格倒挂于一次冷冻鱼片,若这一趋势持续,中国狭鳕加工行业或将面临更大挑战。未来,俄罗斯是否会调整H&G价格,抑或市场格局将进一步改变,仍有待观察。
新闻图片439
澳大利亚对华牛肉出口连续3个月同比增长 乌拉圭1月对华出口继续深跌
澳大利亚1月份牛肉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达到81,049吨,超过了历史上最高年份2020年1月的79,221吨,与2024年1月相比增长了7.2%。然而,由于圣诞节和新年假期肉类加工商停工导致产量减少等季节性原因,加上对中韩两国因年底触发保障机制数量上限为避免缴纳关税同时又要保证在中国农历新年来临之前到港上市而在11月至12月集中装运的高峰已过,1月出口量相比去年12月还是骤减了36%。不过,因澳大利亚1月底到2月初的全国屠宰量远远高于去年同期,如果天气允许,2月和3月出口将重新回到高位。自去年12月以来,澳大利亚东部和北部部分地区的炎热干燥天气引发了活牛的大量提前出栏,尽管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小型生产商。昆士兰州养殖规模较大、产量较高的养牛户传统上要到复活节前才会开始出栏活牛,因为2月通常是一年中降雨量最高的月份。如果夏末雨季如期来临,供应将不可避免地在一段时间内收紧。美国继续占据澳大利亚最大牛肉出口市场的地位,1月对美出口占其出口总量的30%,达到24685吨,同比增长21.5%。按照澳大利亚国内预计,2025年对美国的出口量将保持在与2024年“相似或更高”的水平,将高达40万吨。1月澳大利亚对华出口自前期的高峰滑落,相比上月的23,859吨减少了近9,000吨,然而14,908吨的出口量仍然是近三年的同期最好水平,并延续了之前连续两个月同比增长的趋势,显示出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牛肉需求有增长的潜力。和澳大利亚情况相类似,根据INAC周三公布的出口数据,乌拉圭向美国出口了14,174吨牛肉,继续领先于对华出口的12,425吨,美国的最大出口市场地位得以巩固。1月,对华出口量同比下降32%,而对美出口量则增长了23%。一年前,中国市场占乌拉圭牛肉出口总量的43%,美国占34%。到今年年初,情况发生了逆转:美国41%,中国32%。同样也是因为对华对美出口的此消彼长,1月份乌拉圭牛肉出口均价升至4,745美元/吨,为2022年10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新闻图片440
2024年俄罗斯狭鳕鱼鱼糜产量“逆市”增加47% 将重点开发中国市场
狭鳕鱼(Pollock)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是当全球捕捞量最高的白肉鱼鱼种之一,目前主要出产国为俄罗斯和美国。2024年,俄罗斯狭鳕鱼总捕捞量达199.8万吨,同比增长2%,捕捞量领先美国47%。预计2025年,该国狭鳕鱼总可捕捞量(TAC)将高达246万吨,较美国的158万吨高出56%。狭鳕鱼经济价值较高,凭借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特别适宜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由于非常适合加工鱼糜,以狭鳕鱼肉为原料的鱼糜产品十分畅销(鱼糕鱼饼),同样得益于遍布全球的美式快餐店,其产品中大量使用狭鳕鱼(麦香鱼汉堡),使其经济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俄罗斯在2024年鱼糜生产领域实现突破,产量增长47%,跻身全球主要生产国行列。据俄罗斯狭鳕捕捞协会(Pollock Miners' Association,后称PC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俄罗斯狭鳕鱼鱼糜产量已达70,800吨,占全球鱼糜总产量的近8%,成功跻身全球前五大生产国。这是在全球鱼糜产量同比下降4%、减至905,000吨的背景下,俄罗斯狭鳕鱼鱼糜的表现尤为突出。俄罗斯鱼糜的主要原料来自狭鳕,广泛用于蟹味棒等制品的生产。PCA会长阿列克谢·布格拉克(Alexey Buglak)表示,与其他国家削减产量的趋势相反,俄罗斯的鱼糜生产快速增长。2024年,美国的狭鳕鱼糜产量同比下降13%,仅为170,500吨,而东南亚国家的暖水鱼鱼糜产量在2024年减少了5%,降至318,000吨。这些国家主要使用养殖鱼作为原料,生产成本较低,但无法与俄罗斯基于野生捕捞狭鳕鱼鱼糜制品的质量竞争。如今,90%的鱼糜都是由国内优质的新鲜野生鱼类原料制成的。此前,俄罗斯货架上的所有蟹肉棒都是用进口鱼糜生产的,主要来自亚洲出产的鱼类。俄罗斯正在积极提高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我们正在韩国市场积极与美国的鱼糜竞争,我们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的主要供应商,我们正在增加对日本的供应。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共进口狭鳕鱼52.37万吨,其中从俄罗斯进口48.29万吨,占比92.2%。2024年前11个月,俄罗斯对中国的鱼糜出口增长43%,达到22,700吨。俄罗斯直到2021年才开始工业化生产狭鳕鱼鱼糜,目前已有3家沿海工厂和7艘渔船投入生产,年出口潜力可达8万吨。其中,海上捕捞船生产占主要份额,但陆上工厂在2024年的增长速度更为显著。预测到2030年,俄罗斯的鱼糜出口预计将增长59%,达到1.85亿美元,而中国、日本和韩国将成为其最大的市场。
新闻图片441
越南恢复对华出口榴莲 中国海关已受理 价格大跌
据越媒报道,自1月10日起,中国实施新规定,要求所有来自越南和泰国的榴莲批次必须提供碱性嫩黄染色剂残留(一种致癌物质)的检测证明。经过一个月的新规适应期后,近日,越南近1,000吨榴莲再次通关出口至中国。同登-谅山口岸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黄庆维表示,目前榴莲通关前往中国的流程已经恢复顺畅。自春节至今,友谊关口岸已有19辆运载榴莲的货车顺利通关。同样地,在新青(浦寨)口岸,也有27辆满载榴莲的货车顺利出口。据初步统计,上述两个口岸已有近1000吨榴莲完成通关。黄庆维称,按规定准备齐全的企业会被迅速分流受理通关,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出口时间。据了解,2月3日,共有298辆运输进出口货物的车辆顺利通关,其中87辆是出口货物(其中85辆是水果,2辆是其他商品);进口货物为211辆。特别是,榴莲出口至中国的情况一切正常。在友谊口岸,过去三天(2月1日至3日)共有12辆集装箱车运输榴莲完成通关手续。据越媒报道,中方通知,自1月10日起,对泰国和越南的榴莲货物实施新规定,即必须提供对"黄金O"(vàng O)(碱性嫩黄)物质的检测证明。此外,检测"黄金O"的实验室必须获得中方批准。直到1月17日,中方才批准越南7家实验室(与泰国同步),因此在1月17日之前无法开展"黄金O"检测。根据越南动植物检疫局的报告,中国认可的位于河内、海防、岘港、胡志明市、芹苴和金瓯等地的榴莲检测实验室已开始运作,帮助企业按照中方要求快速完成货物检测。虽然恢复出口,但是榴莲的价格大跌。通常来说,反季节榴莲因产量少而价格较高,但今年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榴莲的价格却大幅下跌。据了解,本月初,在后江省,反季节的“金枕”榴莲(当季果)被商贩直接入园收购,一级果的价格高达20万越盾/公斤以上;二级果的价格为16-19万越盾/公斤;三级果的价格从8.5万到9万越盾/公斤不等;“干尧”品种榴莲,一级果的价格波动在11-12万越盾/公斤;二级果从9万到10万越盾/公斤;三级果则维持在7万越盾/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