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78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03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55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57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375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2862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2493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9.0171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6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78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03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41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264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37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91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2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8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78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03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876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52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892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12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312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78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03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788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222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71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541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6117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78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03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42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059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9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453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73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044
新闻图片2134
俄罗斯渔业公司2025年A季捕捞量超19.3万吨 鱼糜产量增长38%
俄罗斯渔业公司再次巩固了其在渔业市场的领先地位 超级拖网渔船“Vladimir Limanov”、“Mekhanik Sizov”和“Mekhanik Maslak”表现出色,无愧于其渔业旗舰的美誉 符拉迪沃斯托克 —— 俄罗斯渔业公司(RFC) 再次巩固了其在全球海产品领域的重量级地位,在2025年A季捕捞了超过 193,000公吨的鱼。这一业绩不仅强调了该公司在狭鳕鱼行业的主导地位,也凸显了其在精深加工、鱼糜生产和可持续创新方面日益增强的实力。照片:俄罗斯渔业 领衔此次行动的是RFC旗下最先进的 超级拖网渔船 —— “弗拉基米尔·利马诺夫号 ”(Vladimir Limanov)、“梅哈尼克·西佐夫号”(Mekhanik Sizov) 和 “梅哈尼克·马斯拉克号”(Mekhanik Maslak ),这些渔船一直引领着行业标杆。除了这些高效的巨型渔船之外,还有 “符拉迪沃斯托克号”(Vladivostok)渔船,其 鱼片产量 在港湾所有拖网渔船中排名第二,体现了该公司对增值加工的重视。鱼片、鱼糜和鱼籽:深加工成为焦点 RFC 向深加工产品转型的战略正在取得成效。鱼片产量占总捕捞量的 17% 以上, 较 2024 年同期显著 增长 11%。该公司还巩固了其作为 俄罗斯领先鱼糜生产商 的地位,交付量超过 29,000 吨, 同比增长 38%,以满足亚洲及其他地区加工厂日益增长的需求。狭鳕鱼子是另一个关键的增长领域。RFC船只收获了 6,720公吨狭鳕鱼子,其中 64%被评为优质级。其所有超级拖网渔船均位列 该流域狭 鳕鱼子产量前十,这证明了其卓越的运营能力和严格的船上质量控制。副产品需求增长:鱼粉和鱼油价格上涨 除了鱼片和鱼籽,RFC 还在扩大副产品的产量。鱼粉产量增长了 21%,鱼油产量飙升了 71%,这体现了该公司致力于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效率 和减少浪费的承诺。2025年A季共有10艘RFC渔船投入运营,其中包括 5艘超级拖网渔船。随着 “Kapitan Yunak”号 和 “Mekhanik Shcherbakov”号 渔船的即将下水,这支世界级船队预计将在2026年进一步壮大。除了船队扩张之外,RFC 还持续投资于人力资本。公司正在实施培训计划,以提高船员技能,培养下一代海事专家——这是保持海上生产力、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步骤。国内外市场领先地位 尽管RFC着眼于全球市场,但其 首要目标仍是俄罗斯和中国,因为这两个国家对高品质狭鳕鱼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国内销售受到大型零售连锁店的强烈关注,以及“ O!Mega Taste 狭鳕鱼节”等促销活动以及 远东狭鳕鱼 (FEP) 品牌日益增长的成功推动。在国际舞台上,RFC 正在扩大其在 中国、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的 业务,供应符合营养和可持续性标准的优质鱼糜、狭鳕鱼片和鱼子。随着公司以强劲的业绩和全球影响力结束其 2025 年 A 季,俄罗斯渔业公司不仅满足了当下的需求,而且还塑造了负责任的高价值渔业的未来。
新闻图片2113
真鳕价格创新高 Norebo否认欧盟制裁指控
大西洋真鳕价格再次上涨,Norebo发布声明否认欧盟指控。第22周(5月26日-6月1日),挪威1-2.5kg大西洋真鳕H&G出口中国(CIF)价格环比上涨$300/吨,突破$8,000/吨;俄罗斯1-2kg拖网真鳕上涨至$7,000/吨,比2024年同期上涨37%。另外,由于美元汇率走弱,挪威克朗对美元汇率从一周前的10.40:1跌至10.12:1,真鳕涨价效应被进一步放大。一位中国买家告诉UCN:“我们听说了关于真鳕涨价的传言,然而亚洲没有人能负担得起这样的价格。” 另一消息人士称,只有那些已经签订合同的加工商才会不得不选择高价进货。此外,黑线鳕价格也在略微上涨,第22周挪威800g+黑线鳕价格涨至$5,650/吨,俄罗斯黑线鳕价格暂时企稳。市场消息人士还指出,一些Norebo公司生产的鱼片还存着欧盟冷库,主要在荷兰,5月20日起欧盟买家无法向Norebo和Murman进行付款。巴伦支海配额连续几年大幅下降,产量已非常稀缺,小规格H&G(1-2kg)抵达荷兰后就直接运往了中国。消息人士还指出,Norebo在香港注册的子公司Wuza Yaki有可能也会被欧盟制裁,该公司拥有欧洲市场贸易业务。中国买家采购Norebo或Murman生产的原料,再加工后的成品能否卖往欧洲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欧盟委员会没有给出具体解释。“我们不会从中国购买鱼片,只要它是用Norebo原料生产的,除非有明确的政策信号。”一位欧盟买家称。另一消息人士表示,Norebo和Murman仍然在继续向中国发货,成品最后卖到英国和其他非欧盟国家,这些产品要附带Norebo捕捞证书。在2024年3月1日之前,Wuza Yaki曾用注册名为Norebo Hong Kong。Wuza Yaki目前由Norebo前高管Gunnar Mansfeld先生担任一把手,他曾负责Norebo在欧洲和北美的销售。针对欧盟指控,Norebo发表正式声明,否认参与任何由俄罗斯国家指派的间谍活动。
新闻图片2119
新西兰Kiwi Crunch收购Cherri Global果园 樱桃产量两年内预计翻倍
新西兰苹果与梨种植营销商 Kiwi Crunch 于去年末收购了新西兰最大樱桃种植商之一 Cherri Global 旗下132公顷果园,正式将樱桃纳入其产品版图。2024年10月,Kiwi Crunch 从 Cherri Global 手中购入中奥塔哥(Central Otago)产区果园,Cherri Global随后进入清算程序。“拓展樱桃业务是水到渠成的战略,”Kiwi Crunch 执行董事 Wade Glass 表示。“我们拥有成熟的品牌与客群基础,且樱桃与仁果的产季互补性可令我们实现品牌的全年销售。” 目前 Kiwi Crunch 苹果与梨的年销量约200万箱,其中120万箱产自霍克斯湾(Hawke’s Bay),其余来自中奥塔哥。Glass 指出,新购樱桃园毗邻自有仁果产区可带来协同效应。“我们中奥塔哥苹果园距新购樱桃园车程不足15分钟。1月樱桃采收季可调配仁果部门的员工支援,苹果季反之亦然,这是独特优势。” 2025/26季,Kiwi Crunch 预计采收超800吨樱桃,品种涵盖科迪亚(Kordia)、断奏(Staccato)、雷吉娜(Regina)、甜心(Sweetheart)、拉宾斯(Lapins)和雷尼尔(Rainier)。亚洲销售总经理 James Bennett 表示,随着果树成熟,“产量将逐年显著增长,两年内实现翻倍”。由于收购后仅一个月即迎来首季采收,该公司暂借第三方完成出口,但2025/26季起将自主运营。“下季起我们自主掌控樱桃销售与物流,”Bennett 称。“期待与现有客户共建樱桃销售计划,同时拓展新客源。这将成为双方共赢模式,因为我们能100%满足客户对新西兰樱桃的一站式采购需求。” 现阶段,该公司主攻中国大陆、台湾及越南市场,未来随着产量提升,也将开发香港、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等次级市场。
新闻图片2097
乌拉圭农业部访华:85厂解禁在即 所有注册工厂获牛肚输华资质
据乌拉圭专业媒体报道:由乌拉圭牧农渔业部( MGAP )率领的政企代表团近期对中国正式访问,标志着双边关系的重大进展,强化了两国间的 "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该国国家肉类协会( INAC )主席加斯顿·斯卡约拉回顾称,该代表团先后访问了中国香港、澳门和上海。在香港,斯卡约拉强调了与卫生当局的会晤,对方 " 对继续批准乌拉圭工厂持开放态度 ",认可了该行业适应市场卫生要求的承诺。对澳门的访问——这个每年接待 4000 万富裕中国游客、拥有赌场和文化活动的大型娱乐中心的邻近岛屿——为乌拉圭肉类的推广提供了战略机遇。在华主要重点是上海,参与 SIAL 中食展期间乌拉圭展出了传统产品及牛乳清和马肉等新品。展会期间与某拉丁餐厅连锁签署了新谅解备忘录以扩展乌拉圭肉类推广,该举措取得 " 巨大成功 ",尤其在 " 中国年轻人 " 中。5 月 19 日 INAC 在浦东嘉里酒店举办接待会,聚集超 300 名客户和当地官员,该活动旨在彰显该机构在市场的活跃度。斯卡约拉强调 " 与部长同行的优势 ",因为这使得参与 " 高度重要会议 " 成为可能。他提及与负责 "14 亿人口 " 食品储备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以及海关总署的会晤。两个机构都 " 敞开了大门 " 且 " 对我们非常照顾 ",传递出关键信息:乌拉圭对他们 " 极其重要 "。INAC 主席强调乌拉圭在对华关系中的 " 特权地位 ",解释道:一个进口 90% 食品的国家(中国)对出口 80% 产量的国家(乌拉圭)抱有极大兴趣。这个 300 万人口国家与 14 亿人口国家间的 " 战略伙伴关系 ",体现在中国市场 " 向我们敞开大门并视我们为同等规模伙伴 " 的方式。在与中方卫生当局的会议中,双方同意审查 " 卫生状况及所有未决问题 "。斯卡约拉强烈提出 " 急需恢复被暂停输华资质的工厂(乌拉圭 85 厂) "。他还表示 " 严正指出部分乌拉圭工厂获准对华出口牛肚(金钱肚和牛百叶)而其他工厂未获批准 ",称此为 " 不对称且不可接受的不公 "。海关当局 " 受理了该问题 " 并要求 " 保持冷静 ",保证 " 将尽快解决 "。最后,斯卡约拉指出该问题将在 7 月《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SPS )事务磋商委员会访乌会议中讨论,届时有可能获得相关授权。
新闻图片2102
阿根廷2025厂浴火重生 肉类零售部门率先恢复运营
本周二, Frigorífico Gorina (阿根廷 2025 厂)的 Instagram 账号突然宣布将重新开放面向公众的肉铺,这一消息令人意外。自 2 月 17 日严重火灾烧毁厂区大部分设施以来,该肉铺时隔三个多月以后将于 5 月 28 日周三重启营业。营业时间为早 7 点至下午 1 点半,下午 2 点半至 6 点,地址仍为 501 街。在 2 月那场吞噬工厂半壁江山的大火后,这家位于拉普拉塔的企业通过分散各区域作业的方式,将于 5 月 28 日(周三)重启运营。这次率先恢复的是厂区内的肉类零售部门。尽管火灾造成的创伤使企业运营举步维艰,但作为阿根廷曾经的最大牛肉出口企业之一,该厂正逐步重启全产业链运作。阿根廷 2025 厂员工的现状 然而对于那些被调往 Ciaber de Bernal 肉联厂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巴拉卡斯区 Guaicos 厂的阿根廷 2025 厂已有员工而言,困境丝毫未减。这些新工作地点从一开始就难以为继:由于通勤耗时,他们下午 2 点离家,次日凌晨 4 点才能返回,几乎见不到家人,而收入却捉襟见肘。两个月前,员工们曾投诉薪资削减、通勤时间不计薪以及恶劣的工作条件。据该国媒体获悉,最近几周已有部分人因不堪重负被迫辞职。工龄较长的员工被安排在新厂区工作,其余人则不得不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坚持——只因他们的家庭离不开这份收入。
新闻图片2035
乌拉圭三大牛肉厂罢工致16%产能停摆 或影响中国月度供应1.86万吨
2025年5月17日以来,乌拉圭肉类巨头 Minerva 集团旗下三家 输华牛肉屠宰厂 ——BPU( 310 厂 )、Canelones( 8 厂 )与 Carrasco( 3 厂 )—— 爆发连锁罢工行动。此次罢工始于 8 厂一名工人遭不合理解雇, 随后演变为行业性声援运动:3 厂工会于 5 月 19 日发起罢工,310 厂工人在 5 月 21 日加入,形成 “接力式” 停工浪潮。值得关注的是,这三家工厂均为乌拉圭 对华出口主力企业,当前均处于海关总署核准的正常输华状态,2025 年累计屠宰量达 15.9 万头,占乌拉圭全国 屠宰总量的 16%,直接影响中国市场的牛肉供应结构。罢工的核心矛盾集中于 劳资协议 执行问题。8 厂工会(SOOFRICA)指出,Minerva 公司存在 “ 任意停职处分 ”“ 拒绝承认工会合法地位 ”“ 违反职业健康安全法规 ” 等多项违规行为,尤其在 “ 支援部门员工强制调岗 ” 和 “ 员工内部肉品销售 ” 条款上 严重违约。310 厂工会补充披露,工厂去骨部门长期存在技术工人短缺,导致生产效率 下降 30%,而企业拒绝履行集体协议中关于 “定期劳资协商会议” 的约定。乌拉圭全国肉类工人工会联合会(FOICA)主席马丁・卡多索强调, 此次罢工是行业团结的体现:“当 Minerva 任何一家工厂陷入劳资冲突,其他工厂都会同步停工支持。” 产能三年连降2.2% 罢工如何成产能"绞肉机"?乌拉圭肉类加工业的劳资矛盾具有显著的 周期性特征。自 2024 年以来,该国已发生 7 次大规模罢工,涉及全国 60% 以上 的屠宰产能。历史数据显示,2024 年乌拉圭活牛屠宰量同比 减少 2.2% 至 225.5 万头,连续三年下滑,而罢工导致的肉牛 “ 退运返场 ” 现象是重要诱因 —— 被解除检疫的肉牛 需等待 46 天才能重新屠宰,直接造成产能损失。2025 年虽在年初录得 5.2% 的屠宰量同比增长,但 5 月罢工潮的爆发 可能逆转这一趋势。此次罢工的特殊性在于其 “多米诺效应”。不同于以往单一工厂的局部冲突,此次罢工通过 FOICA 的协调机制迅速扩散。以 3 厂为例,其 2025 年累计屠宰量 6.5 万头,占全国份额的 6.9%,若停工持续一周,将导致约 1.2 万头 肉牛滞留农场,相当于乌拉圭单日屠宰量的 1.5 倍。更值得警惕的是,Minerva 集团作为乌拉圭 第二大肉类出口商,其旗下工厂对华出口占比 高达 45%,此次罢工可能 直接冲击中国市场 的稳定供应。两家大厂被暂停 输华名单为何再缩水?5 月 20 日,中国海关总署更新《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宣布暂停乌拉圭 52 厂 (Schneck)和 365 厂 (Halmon S.A.)的输华资质,涉及自 5 月 11 日起生产的产品。这两家工厂当前均处于停产状态: 52 厂因 “进口肉类加工成本低于本地屠宰” 而于 3 月全面关闭,其 300 名工人已申请失业保险;365 厂则因所有权转让自 2024 年 12 月起停工,新控制方 Saturno 集团计划于 2025 年 8-9 月恢复生产,但初期产能仅为每周 500 头,难以弥补缺口。海关数据显示,乌拉圭目前共有 29 家 牛肉输华工厂,其中 6 家 处于暂停状态(含此次新增的 52 厂和 365 厂)。值得注意的是,Minerva 旗下三家罢工工厂仍在 “ 正常输华 ” 名单中,这意味着其当前库存产品仍可通过港口清关。但随着罢工持续,若工厂无法按时完成新订单,可能触发 “ 未按时交付 ” 条款, 导致中国进口商转向巴西、阿根廷等替代来源国。1.86万吨供应告急 三重压力如何冲击中国市场?短期供应缺口风险: 根据 INAC 数据,3 厂、8 厂、310 厂合计占据乌拉圭 16% 的屠宰份额,若罢工持续两周,将直接减少约 3.2 万头 肉牛屠宰量。考虑到乌拉圭牛肉对华出口 占比达 58%,预计将影响中国市场约 1.86 万吨 的月度供应量,相当于广东省 2025 年 1-2 月牛肉进口量的 38%。价格波动压力: 2025 年第 20 周(5 月 12-18 日),中国牛肉批发市场均价为 62.96 元 / 公斤,环比微跌 0.1%,但同比仍低 0.5%。这一价格走势反映出国内库存充足,但乌拉圭罢工可能打破供需平衡。参考 2017 年乌拉圭罢工案例,当时周屠宰量暴跌至淡季水平,导致国际牛肉价格单周上涨 4.2%。若此次罢工 持续至 6 月,可能推动中国进口牛肉到岸价 上涨 2-3%。供应链重构风险: 巴西、阿根廷等竞争对手正加速填补市场空白。2025 年 1-2 月,巴西对华牛肉出口量达 7.95 万吨,同比增长 12%; 阿根廷牧场企业莱因迪亚纳已携定制化高端产品参加上海 SIAL 食品展,计划通过 “农场直供” 模式抢占市场。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牛肉对华出口在 2025 年 1-2 月同比 激增 38.6%,显示中国 进口来源多元化 趋势加速。利润率仅3.2% 乌拉圭肉类产业困在何处?此次罢工折射出乌拉圭肉类产业的深层次矛盾: 成本倒挂困境: 2025 年乌拉圭 活牛采购价 同比 上涨 8%,而牛肉出口均价仅 增长 3.5%,导致加工环节利润率 压缩至 3.2%。Minerva 集团财报显示,其乌拉圭工厂 2024 年亏损扩大至 1200 万美元,被迫通过裁员(2024 年 减员 15% )和调岗降低成本, 直接激化劳资矛盾。产能利用率危机: 乌拉圭肉类协会数据显示,2025 年 1-4 月全国工厂平均开工率 仅为 68%,部分工厂如 52 厂因长期亏损 已实际停产。行业过度依赖出口( 85% 产量外销 )导致抗风险能力薄弱,当中国市场需求波动时, 产能过剩问题凸显。政策支持缺位: 尽管乌拉圭政府在 2020 年制定了《肉类发展规划》,目标将出口收入提升至 30 亿美元,但实际执行中缺乏对中小型加工厂的补贴和技术升级支持。2024 年,乌拉圭牛肉出口额 仅 28.7 亿美元,未能达成目标。出口或降25% 供应链重构如何破局?罢工持续时间是关键: 若劳资双方在 5 月 25 日前达成协议,预计对中国市场影响可控;若罢工延至 6 月,可能导致乌拉圭 6 月对华 出口量下降 20-25%,触发中国进口商启动 “ 巴西 - 阿根廷替代采购预案 ”。中国库存缓冲空间: 2025 年 3 月,中国牛肉进口量为 21.8 万吨,同比 下降 12.3%,反映出国内库存消化压力仍在。但乌拉圭牛肉因其 “草饲 + 可追溯” 的品质优势,在高端餐饮市场具有不可替代性,局部缺货可能推高特定品类价格。长期供应链重构: 巴西、阿根廷通过 “关税优惠 + 产能扩张” 策略,正逐步挤压乌拉圭市场份额。2024 年,巴西对华牛肉出口量达 134 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 46.6%,而乌拉圭占比已从 2019 年的 12% 降至 8.5%。此次罢工可能加速中国牛肉 进口来源多元化 进程。应对建议 构建韧性供应链的三维路径 进口商层面: 建议与巴西 JBS、阿根廷 Marfrig 等企业签订 “ 乌拉圭供应中断补偿协议 ”,锁定替代性货源;同时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降低物流成本,将乌拉圭牛肉到重庆的运输时间 缩短 20 天,增强供应链弹性。政策层面: 中国可考虑将乌拉圭纳入农业合作框架,通过技术输出帮助其提升屠宰效率(当前乌拉圭人均日屠宰量为 12 头,仅为巴西的 60% ),同时推动建立 “ 中乌肉类供应链稳定基金 ”,用于应对突发事件。行业层面: 建议国内肉牛养殖企业加速 “ 草饲牛 ” 品种改良,借鉴乌拉圭 “全生命周期追溯” 体系,提升国产牛肉竞争力。2024 年,中国牛肉自给率 已降至 73%,需通过品质升级对冲进口依赖风险。乌拉圭此次罢工既是供应链风险的集中暴露,也是中国牛肉产业转型升级的 倒逼机遇。短期来看,需通过多元化采购和库存调节稳定市场;中长期则应加快国产牛肉品质提升,同时深化与南美国家的产业链合作。正如乌拉圭肉类协会市场准入负责人克里斯汀・肖恩所言:“ 中国市场的稳定需求是乌拉圭牛肉产业的基石,但我们必须证明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在全球肉类贸易格局深刻调整的当下,如何平衡 “ 成本可控 ” 与 “ 供应链安全 ”,将是中国畜牧业从业者需要持续探索的命题。
新闻图片2029
佳沛全球销售额突破50亿新西兰元 创历史新高
佳沛(Zespri)2024/25季全球销售额突破50亿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214亿元)大关,超额完成2015年制定的45亿新西兰元(约192亿元)目标,创下历史新高。这一业绩得益于史上最大规模奇异果产量带来的强劲市场需求。本季佳沛共售出2.209亿托盘箱奇异果,较2023/24季的1.642亿箱大幅增长。新西兰产业直接收益首次超过30亿新西兰元(约128亿元),这些资金将惠及丰盛湾(Bay of Plenty)、北地(Northland)、东海岸(East Coast)等主要产区。尽管可授权种植面积减少导致特许权收入下降,公司税后净利润仍达1.552亿新西兰元(约6.64亿元)。剔除特许权收入后的企业净利润创下7980万新西兰元(约3.41亿元)的纪录,较上年度2040万新西兰元(8721.2亿元)显著提升。佳沛首席执行官 Jason Te Brake 表示:“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我们仍实现关键市场量与价的双增长。突破50亿新西兰元销售额不仅是行业里程碑,更印证了全球消费者对佳沛品质的持续认可。” 佳沛海外供应业务同样表现亮眼,实现6.524亿新西兰元(约27.9亿元)销售额,共计售出2650万箱奇异果。“佳沛全球供应体系(ZGS)对新西兰产季启动起到关键支撑作用,”Te Brake 表示。“随着去年种植者投票通过扩产决议,未来几年海外产量将持续提升,为新西兰及全球种植伙伴创造更大收益。” “2024/25季为行业带来强劲增长动能,目前2025/26季在欧洲、美国市场已取得良好开局,亚洲市场虽面临需求疲软仍实现稳健起步。我们将继续聚焦产季运营,通过扩大销量为种植者创造更大价值,”他说。Te Brake 同时透露了十年战略规划:“未来我们将围绕三大核心持续创造价值——以品牌力驱动市场需求、重塑全球供应链体系、通过创新计划打造行业领先的产品组合。”
中国海关进口信息
中国海关进口情况
进口量(万吨)
进口额(亿元)
均价(元/公斤)
2025年4月 最新进口情况
总进口量(万吨)
9.01
环比变化: -7.31%
总进口额(亿元)
32.08
环比变化: -6.88%
进口均价(元/公斤)
35.61
环比变化: 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