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64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433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49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283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273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0942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8889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5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64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4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082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04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69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64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894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6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892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055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095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64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378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743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24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495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006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181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64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07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35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84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118
新闻图片3365
印尼“核污染白虾”风暴在美国持续发酵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8月14日发布的99-51号进口警报,至今仍在发酵。印尼最大白虾出口商 Bahari Makmur Sejati(BMS) 被指其产品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铯-137(Cs-137),因此被列入“红色名单”,所有产品一律禁止入境。此举在美国零售、进口和法律层面引发连锁反应,迅速演变为一场“核污染风暴”。零售巨头召回,警报触发行业震荡 作为美国最大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 已紧急召回旗下“Great Value”品牌中涉及BMS的白虾产品。紧随其后,Southwind Foods、Beaver Street Fisheries、AquaStar 等多家大型进口批发商也宣布召回,凸显事件的严重性。据FDA披露,在 洛杉矶、休斯顿、萨凡纳和迈阿密 四大港口抽检的集装箱中,均检测到Cs-137痕迹。进一步检测还在一批裹粉虾样本中确认了该元素。尽管污染源尚未查明,但其“核辐射”标签已让美国市场高度紧张。产业链承压,价格波动难免 作为美国 EZ peel白虾最大供应商,BMS的停摆使得市场供给骤减。业内人士担忧,若禁令持续,其他供应国如厄瓜多尔、印度和越南虽有望填补缺口,但必然推高价格。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餐桌上的虾价可能再次上涨。事实上,白虾已是美国冷冻海鲜中价格波动最敏感的品类。根据7月数据,零售虾价同比上涨 4.7%,达到 8.21美元/磅。随着“核污染风暴”的持续发酵,未来价格或再现上冲。从港口封堵到零售召回,再到律师介入与进口商施压,印尼白虾“核污染”事件正在美国掀起一场全面风暴。随着FDA的最终裁决临近,这场风暴是会趋向缓解,还是进一步扩大,对全球白虾市场而言,都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新闻图片3345
马来西亚严打非法榴莲园 129人被捕最高处12个月监禁
据越媒报道,马来西亚彭亨州当局封锁了森林保护区的10000多公顷非法榴莲农场,并拘留了129人,作为正在进行的针对土地侵占行动的一部分。据彭亨首席部长Datuk Seri Wan Rosdy Wan Ismail称,自去年4月启动行动以来被捕的129人中,有12起案件已被送上法庭,导致大多数罪犯被判处最高12个月的监禁和高达20万令吉(约合47400美元)的罚款。据《新海峡时报》援引,Wan Rosdy周三表示,这些逮捕反映了彭亨政府对那些坚持侵占政府土地的人的坚定立场。该活动名为“Ops Sekat”,旨在解决该州劳布区的非法榴莲养殖问题,并经历了多个阶段。Wan Rosdy说,第四阶段也是最近阶段于7月21日开始,到目前为止,有45人因各种罪行被拘留,通往Gunung Benum森林保护区非法农场的路线被封锁。他补充说,当局还清除了该地区约105公顷的榴莲树。彭亨是马来西亚一个主要的种植区,特别是劳布区,在2000公顷的国有土地上拥有约15万棵榴莲树。据《海峡时报》报道,在被称为马来西亚榴莲之都、被称为“武桑王榴莲镇”的地区,政府拥有的土地上非法榴莲农场已经存在了几十年。据当地媒体报道,在Ops Sekat的早期阶段,4月份砍伐了1000多棵榴莲树,引发了无证种植者和劳布区的国会议员Chow Yu Hui的强烈反对,因此,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最近升级了。5月,劳布区的10521公顷土地被非法占用,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被曝光。这一启示促使彭亨苏丹阿卜杜拉·艾哈迈德·沙阿表示愤怒,称这种情况“让我热血沸腾”。该区的土地侵占反映了彭亨的一个更广泛的问题,苏丹透露,近14500公顷的国有土地被非法占用,用于种植农作物,包括油棕榈、橡胶和榴莲。其中,近6000公顷属于永久森林保护区。据《马来邮报》报道,苏丹呼吁稳定和果断地执行,并发誓要继续就此事发声。Wan Rosdy在周三的声明中强调,未经授权从国有土地或森林保护区侵占、耕种或牟利是刑事犯罪。“Pahang政府不会容忍非法侵占土地或劳布的榴莲种植园。没有人凌驾于法律之上,在这些活动被彻底根除之前,坚定的行动将继续下去,”国家通讯社Bernama援引他的话说。近年来,榴莲已成为马来西亚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出口从2018年的3.212亿令吉升至2022年的11.4亿令吉,增长了250%以上。预计今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5亿令吉。
新闻图片3328
福克兰群岛笔管(Loligo)捕捞季仍在继续 但关闭风险仍存
福克兰群岛的笔管(Loligo)捕捞季保持开放,这对群岛的渔业产业以及与这一关键资源有着历史性联系的加利西亚(西班牙)船队来说,是一个暂时的宽慰。这一确认消息来自自然资源部副主任马特·詹金斯(Matt Jenkins),他警告说,尽管作业得以持续,但提前关闭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詹金斯详细说明,在新的渔业管控体系框架下,将每周两次(周二和周五)发布生物量报告,以便对笔管的种群资源进行持续监测。这种方式取代了旧的提前数日通知的做法,提供了近乎实时的更新数据,不过,若生物量发生“剧烈变化”,也考虑发布特别报告。该公告让加利西亚地区暂时松了一口气,当地的维戈(Vigo)媒体此前已预告,只要科学报告没有不利结果,西班牙的笔管捕捞船队将继续其活动。然而,现实严峻;该渔场的生物量已大幅减少,危险地低于保证其可持续性的临界阈值。尽管如此,维持捕捞许可证及相关经济利益的紧迫性被视为当务之急,而生物保护则被置于次要地位。市场逻辑再次强硬地凌驾于大自然不可违逆的界限之上。这一消息与近期的不确定性形成对比,这种不确定性是由捕获量的急剧下降所引发的:从最初记录的29,735吨,数量下降至14,722吨,这引发了人们对重蹈2024年覆辙的担忧,当时捕捞活动提前中断。福克兰群岛和西班牙的渔业产业都在密切关注本次捕捞季的进展,因为笔管是该行业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捕捞活动的持续不仅影响出口和就业,也关乎一个依赖海洋资源微妙平衡的捕捞模式的稳定性。目前,捕捞季对在该海域拥有捕捞许可的16个渔业单位(船队)来说仍在继续。但每个周二和周五,科学报告将为这个季节定下基调,并决定作业是继续进行,还是笔管渔业将再次面临提前关闭的命运。
新闻图片3333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警告中美洲螺旋蝇疫情快速扩散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就 Cochliomyia hominivorax 螺旋蝇在中美洲的快速传播发出警告。自巴拿马2023年6月报告该虫害重现以来,疫情已波及伯利兹、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墨西哥,官方通报暴发案例超2万起。仅墨西哥而言,截至8月17日已暴发5086起,大多数发生在牛身上。WOAH声明指出,这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家畜、野生动物、人类及环境构成严重威胁。面对疫情发展,该国际组织强调防控需要协调一致的长期努力。对此,WOAH已在该地区启动GF-TADs(全球动物疾病防控框架),汇聚专家、兽医服务机构和国家主管部门共享知识并提出建议,旨在加强受影响国家及风险国家的监测、应对和遏制能力。防控措施重点包括:严格临床检查、伤口处理、规范畜牧操作、动物流动中的健康认证和检疫,并根据国家规定使用杀虫剂。目前尚无可用疫苗,最有效工具仍是不育昆虫技术(SIT)——通过释放不育雄蝇来控制虫群,该技术既往已证实有效。WOAH坚持必须采用"一体健康"方针,整合动物卫生、公共卫生、环境及边境管理部门,旨在通过遏制非法动物流动防止疫情扩散,并及时处理人类感染病例(特别是在弱势群体中,感染可能导致严重或致命后果)。螺旋蝇疫情不仅威胁家畜,也危及温血野生动物。近日墨西哥猛禽病例的报告,强化了将野生动物纳入监测体系的必要性。WOAH着眼于区域合作和疫情通报透明度,敦促所有国家及部门加倍努力,以减轻这种有害生物对动物、人类和经济的影响
新闻图片3326
欧盟拟对波罗的海鳕鱼捕捞实施史上最严削减措施
周二,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项针对2026年波罗的海渔业的配额提案,建议对多种鱼类的捕捞量进行大幅削减,以应对该区域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的问题。提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鳕鱼的限制:西波罗的海鳕鱼副渔获配额将削减84%,仅剩42吨;东波罗的海鳕鱼削减63%,降至159吨。同时,博特尼亚海域鲱鱼拟削减62%至25,560吨,西波罗的海鲱鱼削减50%至394吨。该提案基于国际海洋勘探理事会(ICES)的最新科学评估,并符合欧盟鳕鱼、鲱鱼和玉筋鱼的多年管理计划。除鳕鱼和鲱鱼外,欧委会还建议:里加湾鲱鱼削减17%,波罗的海大西洋鲑削减27%,波罗的海鲽鱼削减3%。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芬兰湾鲑鱼配额将小幅上调1%至10,232吨,而波罗的海中部的鲱鱼与玉筋鱼配额保持不变,分别为83,881吨和139,500吨。欧盟渔业与海洋事务专员Costas Kadis表示:“波罗的海过多鱼类种群正濒临崩溃,生态系统持续恶化,必须全面落实欧盟法规,否则问题将延续多年。”欧盟理事会将在10月27日至28日的部长级会议上审议并决定是否通过这一提案。为缓解对当地渔民的冲击,欧委会强调将通过欧洲海洋、渔业与水产养殖基金(EMFAF)及欧洲社会基金(ESF+)提供支持,涵盖临时停捕补贴与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渔业群体渡过转型期。该提案反映出欧盟在平衡生态韧性与渔民生计之间的艰难抉择,同时也突显波罗的海渔业资源管理进入关键转折点。
新闻图片3301
俄罗斯单方面调整鳕鱼捕捞标准 最小尺寸降至40厘米 挪威警告破坏巴伦支海生态平衡
俄罗斯联邦食品部近日颁布新规,将巴伦支海鳕鱼最小捕捞尺寸从44厘米下调至40厘米,同时降低渔具网眼尺寸要求,引发国际渔业组织强烈关注。该规定将在公告发布十天后正式生效。挪威渔船主协会Fiskebåt负责人Audun Maråk指出,此举可能开启非选择性捕捞模式,对巴伦支海渔业资源管理产生深远影响。他特别强调,挪威此前之所以鼓励俄罗斯在其专属经济区作业,正是基于该区域鳕鱼种群体型普遍较大的生态特征。行业分析显示,此次调整可能与俄挪渔业合作框架变化密切相关。Maråk表示:"若两国合作机制中止导致俄罗斯转向主营本国海域,其根据实际资源状况调整捕捞标准属预期行为。"但他同时透露分选栅规格可能维持原标准,这意味着低于现行44厘米标准的幼鱼仍能得到技术性保护。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近期已多次释放将单方面设定公海捕捞配额的信号。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北极渔业管理体系重构的前兆,挪威在斯瓦尔巴海域的管辖权面临潜在挑战。尽管当前局势紧张,挪威渔业组织仍重申支持通过对话维持巴伦支海可持续管理,强调资源保护符合两国根本利益。最新动态表明,北极地区渔业管理正从国际合作向国家利益主导转变,全球海产品供应链可能面临新一轮不确定性。业界呼吁通过科学评估和数据共享维护巴伦支海——这一全球最重要鳕鱼产区的生态平衡。
中国海关进口信息
中国海关进口情况
进口量(万吨)
进口额(亿元)
均价(元/公斤)
2025年4月 最新进口情况
总进口量(万吨)
9.01
环比变化: -7.31%
总进口额(亿元)
32.08
环比变化: -6.88%
进口均价(元/公斤)
35.61
环比变化: 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