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83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143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4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361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899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558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63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4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2579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2138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726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6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83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143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4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361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899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273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0912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42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503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2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41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83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143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4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361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899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2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908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721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972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094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2699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83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143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4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361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899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839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1.9619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97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522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804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21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83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143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74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361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899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843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97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31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017
新闻图片1934
猪价短期或维持震荡走势 5月价格中枢有望抬升
近期猪价表现强于市场预期,但二育群体进场成本也随之上升,压制补栏情绪,短期猪价或维持震荡;中长期看全年总体供给偏多,猪价弱势较为确定。4 月猪价淡季不淡, 5 月供给缺口传导将至叠加需求边际向好,猪价中枢或进一步抬升。据涌益咨询, 2025 年 4 月全国生猪销售均价 14.80 元 / 公斤,环比 +1.33%,同比 -1.95%。涌益监控样本 2025 年 4 月屠宰量 421.30 万头,环比 -4.54%,同比 +6.76%。涌益样本 5 月计划出栏较 4 月实际出栏 +1.98%。从价格数据看,当前猪肉市场呈现 “批发价微涨、出厂价下跌”的分化格局。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 2025 年第 19 周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为 20.79 元 / 公斤,环比微涨 0.9%,同比上涨 1.8%;但 16 省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周均值为 19.25 元 / 公斤,环比下跌 0.5%,同比下跌 1.7%,且较上周跌幅扩大 0.6 个百分点。这种分化反映出终端消费复苏乏力与养殖端出栏压力的并存。产能端的变化始终是猪肉周期的核心驱动因素。今年一季度,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 4039 万头,同比增长 1.2%,环比降 1%,仍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区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 103.6% );第三方机构涌益数据则显示, 4 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 0.4%,同比增幅达 5.21%,部分中型规模场正积极扩产,计划根据下半年仔猪行情或明年育肥猪价格灵活调整策略。当前猪价仍有盈利,行业产能或维持震荡,后续饲料原料价格仍有不确定性,若出现持续深度亏损,产能或进入去化区间。5 月猪价中枢或延续抬升态势, 2025 年猪价中枢有支撑。生猪出栏均重或逐步开启下行,标肥价差收窄对猪价压制有限。不过,市场对产能调整的预期已悄然升温。国金证券指出,当前生猪养殖企业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期货市场已充分反映悲观预期,若后续出现大规模去产能,头部企业将受益于价格回升和市占率提升。华源证券亦强调,应摒弃单纯的周期思维,转向关注企业财务表现与成本优势 ——在 2022-2023 年行业深度调整中,中小料企和养殖户加速出清,龙头产能布局完成,资本开支进入下行周期,可凭借自身成本、配方、服务、资金等优势提升市占率,现金流状况改善。细分来看,仔猪价格与生猪价格走势亦现背离: 5 月第一周全国仔猪均价 39.57 元 / 公斤,环比微涨 0.1%,同比上涨 3.8%,显示养殖户对后市仍存一定预期;但生猪均价 15.17 元 / 公斤,环比下跌 0.3%,猪肉均价 25.99 元 / 公斤,环比下跌 0.1%,表明短期供给过剩压力仍未缓解。值得注意的是,生猪出栏均重升至 129.71 公斤 / 头的历史同期高位,但冻品库容率环比下降 0.34 个百分点至 16.50%,再叠加近期生猪存在增重、二育以及冻品入库等累库行为,行业供给压力持续后移。随着供给增加和库存端的压力释放,预计生猪价格存在下跌空间。展望未来,猪肉行业面临多重变量:一方面,五一节后消费进入季节性淡季,叠加高温天气抑制需求,短期猪价或继续承压;另一方面,二次育肥猪源释放、规模场出栏计划高位运行,供给端压力将进一步加剧。但中长期来看,行业正处于 “旧周期尾声”与“新竞争格局开端”的转折点,仍有大量企业是低质量扩充产能,行业成本方差巨大,头部企业有充足的超额利润释放空间。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近期生猪存在增重、二育以及冻品入库等累库行为,累库下生猪价格震荡,行业供给压力持续后移,预计生猪价格随着供给的增加和库存端的压力释放存在下跌空间。目前关于猪价悲观预期已经在期货端有较为充分的释放,而年后价格表现强于此前预期使得整体预期略有上修,产能端缓慢的补充状态对 2025 年猪价的担忧存在一定的缓解,前期利空在生猪板块已经存在较为充分的释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生猪养殖企业估值处于底部区间。从年后现货表现看,去年下半年生猪市场可以理解为悲观预期的自我实现,即市场基于看跌预期,而抑制能繁母猪存栏的恢复、抑制配种分娩率并加快生猪出栏。一季度末生猪存栏环比下滑,但同比增加 2% 左右,考虑到一季度生猪屠宰量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这意味着二季度生猪出栏将是近年来最低水平,但一季度新生仔猪有显著增加,这与去年 10 月中以来仔猪价格的上涨比较吻合。广州期货认为,二季度生猪现货有望坚挺,甚至可能继续反弹,而三季度生猪有望逐步进入新一轮亏损阶段,预计生猪期价有望持续近强远弱分化运行。
新闻图片1935
5月下旬鸡蛋价格或因供应增加而上涨空间有限
5 月中上旬,受鸡蛋市场需求先降后增影响,各环节库存压力先增后降,导致鸡蛋价格呈现先跌后涨走势。下旬,尽管端午节备货需求或对鸡蛋价格形成支撑,但在产蛋鸡存栏量持续增加,叠加中、小码鸡蛋供应偏多,市场供应压力仍存,卓创资讯预计 5 月下旬鸡蛋价格或上涨空间有限。5 月上旬,正值五一假期期间,终端市场多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体需求表现疲软;叠加供应充足影响,鸡蛋价格承压下行,截至 9 日,全国主产区鸡蛋均价跌至 3.00 元 / 斤,创今年年内新低。随着蛋价阶段性触底,市场补货需求逐渐释放,带动价格企稳回升,截至 13 日,全国主产区鸡蛋均价 3.25 元 / 斤,较前期低点回升 8.33%。5 月初,由于终端需求跟进有限,叠加供应充足,各环节库存压力显现,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显示,截至 7 日,生产、流通环节平均库存分别为 1.19 天、 1.33 天,较月初均呈现增加趋势,部分地区库存压力尤为突出,达 3 天左右,供需矛盾加剧导致价格下行压力加大。但随着终端采购需求回暖,贸易商补库积极性提升,市场交投趋于活跃。截至 13 日,全国主产区生产、流通环节库存天数分别为 0.92 天、 0.98 天,供需关系改善推动价格回升。从需求方面来看,受端午节传统消费旺季带动,多数地区对鸡蛋的需求量有望增加,或拉动鸡蛋价格仍旧有一定上涨空间。但从供应方面来看,卓创资讯预计 5 月理论在产蛋鸡存栏量仍旧有所增加,增幅预计在 0.20% 左右,供应充足,利空鸡蛋价格。同时目前多数地区中、小码鸡蛋供应相对略高于大码鸡蛋的供应,进而对大码鸡蛋的价格形成一定的压制作用。综合供需双方面的情况来看,卓创资讯预计 5 月下旬鸡蛋价格虽存在一定上涨空间,但涨幅相对有限。
新闻图片1941
全球章鱼价格突破历史峰值 新兴市场需求推动价格上涨
国际章鱼市场近期迎来前所未有的价格飙升。最新数据显示,摩洛哥产T3规格(2-3公斤/只)章鱼离岸价已突破15-16欧元/公斤,西班牙到岸价更攀升至16.5-17欧元/公斤,创下历史新高。这一价格水平已远超2018年的市场峰值,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当前价格涨势呈现持续性特征。T1、T2规格产品现价稳定在16欧元/公斤,T5规格也维持在13-14欧元/公斤区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价格上涨并非源于供应短缺。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两大主产国本季捕捞量保持稳定,其中毛里塔尼亚手工渔船日均上岸量仍达10吨。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推动价格上涨的核心因素是全球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传统消费大国如西班牙、日本等需求保持稳定的同时,德国、法国、英国等新兴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即食海鲜产品的普及是重要推手,预煮、微波加热型章鱼产品在北欧国家的超市渠道销量同比增幅超过30%。" 市场消费习惯的转变同样值得关注。数据显示,熟制章鱼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从2018年的35%提升至目前的52%,而传统生鲜产品的市场份额则相应萎缩。美国市场尤为明显,其预制章鱼进口量已连续三个季度超过生鲜产品。然而,持续高企的价格正引发市场担忧。部分采购商反映,当前价位已接近消费端承受极限。摩洛哥阿加迪尔地区仍有约15%的2024年库存待消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价对需求的抑制作用。业内人士对后市判断出现分歧。乐观者认为,随着6-7月北非新捕捞季开启,供应增加可能缓解价格压力;谨慎派则指出,全球消费升级趋势难以逆转,章鱼价格或将长期维持高位。多数企业已着手调整采购策略,加大即食产品研发投入,以应对这一"市场复杂期"的挑战。
新闻图片1927
中国进口需求骤降 越南芒果价格暴跌80%
今年,越南种植的一种澳大利亚芒果品种价格下跌了80%,这给农民带来了巨大损失。庆和省的芒果种植户Vo Xuan Hien表示,由于芒果价格从去年的每公斤30000越南盾(约合1.2美元)跌至每公斤5000-8000越南盾(约合20-30美分),因此成熟的芒果都没有采收。以前,Hien的年收入约为4亿越南盾,利润率为50%,但今年他只希望收支平衡。他说:"在我种植芒果的八年时间里,这是我第一次遇到收成不好又价格低的情况。"他的果园所在的甘林县有7000公顷的芒果园,其中4000公顷从2003年开始种植澳大利亚品种。未收获的芒果如果不在两周内出售,就有可能腐烂。价格下跌的原因是该地区最大的芒果买家中国的需求下降。近年来,中国一直在扩大芒果产量,因此对进口的需求减少,这严重影响了越南种植芒果的农民。目前,越南大部分芒果都在国内销售或加工成芒果干和果汁等产品。"多达1800吨准备收获的芒果尚未售出。现在它们的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人们目前正在努力与超市和零售连锁店合作,以提高国内销售量。尽管如此,一些果农已经面临亏损,当地农民Thao预计本季将亏损1亿越南盾。她说:"成熟的芒果正在减少,而贸易商却在支付低廉的价格。"当地加工公司Camlamonline的首席执行官Dang The Thuyen提到,天气条件影响了水果质量。他的公司已经购买了100吨芒果干,并计划购买更多,以帮助农民收回投资。
新闻图片1926
中国樱桃低价抢占越南市场 售价仅为澳洲樱桃一半
温室种植的中国樱桃在越南的售价为每公斤50万越南盾(约合19美元),是从澳大利亚或美国进口的樱桃价格的一半。胡志明市的Thanh Loan最近以近120万越南盾的价格购买了2公斤优质中国樱桃。她发现这个价格标签比美国或澳大利亚的樱桃更有吸引力,同样的价格她只能买到一公斤樱桃。供应商表示,中国樱桃是越南水果市场的新成员。它与澳大利亚樱桃大小相同,味道甜美,口感脆爽,价格更具优势。 据胡志明市的供应商Han表示:“樱桃在果园采摘并空运,一两天内抵达越南,保持新鲜。”由于供应有限,她的商店每次只能收到几十箱。胡志明市一家进口公司的代表Phuong表示,她的公司已经购买了大约100箱这些樱桃。“我经常建议顾客把它们储存在冰箱里,一周内食用,因为产品不含防腐剂。”Thu Duc农业批发市场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产量低,这些温室樱桃尚未正式进口,主要通过手工方式进口。 国际数据显示,山东省烟台市是中国第一个发展温室樱桃种植的地区。那里的樱桃售价在45元至55元之间(4.8-7.6美元)。目前山东有5万英亩的温室樱桃,产量10万吨,占全国樱桃总产量的25%。另一个关键地区是大连瓦房店,今年早些时候,那里的樱桃价格达到了130元人民币,是中国最高的。中国的樱桃种植面积超过150万英亩,比去年增加了12%。 
新闻图片1921
全球罗非鱼产业面临价格挤压压力 中美关税与巴西崛起成关键变量
随着拉丁美洲主要生产国产量回升,全球罗非鱼产业在2025年呈现复苏态势,但贸易紧张局势与价格下行压力正为行业前景蒙上阴影。加纳领先水产企业Tropo Farms首席执行官Francisco Murillo警告称,供应增加与关税不确定性可能严重挤压生产商利润,尤其在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背景下。Murillo在巴塞罗那全球海鲜展期间表示,尽管今年罗非鱼产量形势向好,但行业压力已从生产端转向市场端。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国罗非鱼进口量自2023年以来首次突破每周100万磅(约450吨),标志着市场从2024年的低迷中反弹——当时哥伦比亚、洪都拉斯等国因生物挑战导致供应紧张。然而,销量增长伴随价格持续下滑。Murillo透露,迈阿密新鲜鱼片批发价已从2024年的每磅4.80美元跌至4.00美元,若趋势延续,2025年四季度价格可能进一步下探至3.70-3.80美元/磅。这一价位已接近生产商的成本极限,若叠加新关税,许多企业将难以承受。中美贸易政策仍是行业最大风险。中国占据美国冷冻罗非鱼片进口量的近90%,而近期两国虽达成临时关税减让协议(美国对华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对美关税从125%降至10%),但Murillo指出,即便10%的关税也会使每磅进口成本增加0.40美元。"若中国供应因关税受阻,全球没有国家能填补这一缺口,结果只能是涨价或短缺。"与此同时,巴西正成为拉美罗非鱼产业的新兴力量。过去15个月,巴西对美新鲜鱼片出口量增长逾两倍,超越哥伦比亚成为地区最大供应国。Murillo表示:"巴西来势汹汹,其扩张战略明确瞄准美国市场"。但巴西的增长也面临汇率与运费波动风险,若雷亚尔升值或物流成本上涨,其价格优势可能迅速削弱。面对多重挑战,Murillo呼吁各国政府减少贸易壁垒:"罗非鱼是全球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但价格挤压和关税战可能迫使生产商退出市场,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随着2025年下半年关税谈判重启,全球罗非鱼产业的命运或将迎来新一轮转折。
新闻图片1920
中国小龙虾市场遭遇"价格寒冬":批发价腰斩 行业面临深度调整
近期,中国小龙虾市场正经历一场罕见的"价格寒冬"。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CAPPMA)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5月,全国小龙虾平均批发价格从70元人民币(约9.71美元)/公斤 暴跌至38元/公斤,跌幅近50%。这一现象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折射出当前市场供需失衡的严峻局面。作为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湖北潜江的市场动态极具代表性。据央视报道,当地中等规格(20-30克/只)的小龙虾批发价从4月初的84元/公斤骤降至5月12日的26元/公斤,跌幅高达70%。然而,低价并未抑制交易热情,湖北某经销商透露,当前日均销量已达15-25吨,远超4月的1-1.5吨。CAPPMA秘书长王雪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价格下行趋势可能持续,主要原因是湖北、湖南、安徽等主产区的集中上市叠加消费需求疲软。"供过于求已成为当前市场的核心矛盾。"他分析称。CAPPMA发布的《2025年中国小龙虾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小龙虾总产量约300万吨,养殖面积稳定在200万公顷,规模与2023年基本持平。但报告同时指出,养殖端收益明显缩水,而加工企业利润却呈现复苏趋势。这种分化反映出产业链不同环节抗风险能力的差异。面对市场低迷,部分企业已选择战略调整。上市公司湛江国联水产近日宣布,终止其益阳子公司的小龙虾深加工扩建项目。该项目原计划投资6.02亿元,建成后可新增年产能1.53万吨小龙虾及2.97万吨鱼制品。国联水产解释称,决策基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市场需求演变及3R(即烹、即食、即热)海鲜市场增长乏力",现有产能已足以满足需求。这一动作被业内视为对短期行情看淡的信号。尽管当前市场承压,行业分析师认为,7-8月高温天气可能导致小龙虾捕捞量下降,届时价格有望企稳回升。但长期来看,如何平衡产能扩张与消费需求,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转型,仍是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中国海关进口信息
中国海关进口情况
进口量(万吨)
进口额(亿元)
均价(元/公斤)
2025年4月 最新进口情况
总进口量(万吨)
9.01
环比变化: -7.31%
总进口额(亿元)
32.08
环比变化: -6.88%
进口均价(元/公斤)
35.61
环比变化: 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