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27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64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926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417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49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286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349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0968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8731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5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27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64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926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394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067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03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66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27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64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926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893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83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912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098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110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27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64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926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327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717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23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503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4945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184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27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645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926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07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34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83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153
新闻图片3524
国产虾品质逼近厄瓜多尔 山东巨头20%采购转国内 关税优势与温室智能养殖推动进口替代加速
中国对虾养殖产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产量呈现下滑态势。行业机构统计表明,总产量从2022年的180万公吨下降至166万公吨,降幅较为明显。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产量下降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养殖环节成功率偏低,推高了生产成本;二是环保监管趋严,导致山东、江苏等主产区部分小型温室养殖场因水资源利用问题被关停。尽管产量有所下滑,中国仍保持全球最大养殖虾生产国的地位,领先于厄瓜多尔和印度等主要竞争对手。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来源的统计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行业组织数据与官方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统计结果相差近一倍,后者显示2024年全国虾类总产量达到305万公吨,同比增长7%。这种差异反映出中国水产养殖业分散化特点带来的统计挑战。从品种结构看,南美白对虾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总产量的88%;斑节对虾占8%。海水养殖与淡水养殖的占比分别为68%和32%。市场反馈显示,虽然总体产量下滑,但局部地区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了产出增长。特别是采用智能化管理的温室养殖项目,被业内视为"成熟且高效"的生产模式。有大型进口商表示,正在逐步增加国内虾源的采购比例,最高已达20%。这一转变源于国内养殖品质的提升,以及避开进口关税带来的成本优势。目前国产虾价格已接近进口产品关税前水平。但也有餐饮采购方持不同观点,认为进口产品在规格一致性和品质稳定性方面仍具优势,短期内难以被完全替代。产业转型速度可能因不同细分市场而异。
新闻图片3507
印尼政策调整 下半年梨出口有望大涨
2025年上半年中国梨出口延续了近年来的增长态势,同比2024年上半年上涨18.26%。这一增长来自多个市场的共同发力,尤其中东市场表现抢眼,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增长高达62.51%。欧盟及英国市场也保持稳定增长,显示出中国梨在高端市场的持续竞争力。与此同时,上半年出口增长并非一帆风顺。作为中国鲜梨最大的海外市场,印度尼西亚的政策变动给今年的出口带来了阶段性挑战。由于印尼方面对中国授权检测实验室的注册审批延迟至8月份,导致7-8月期间中国梨出口印尼遇阻。印尼方面仅认可6月底之前及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的农残检测报告,且后者需在当地接受二次检验,这不仅延长了通关时间,还增加了检测费用和集装箱使用成本。受此影响,占中国梨出口较大份额的印尼市场在7-8月出口量同比减少约30%。然而8月底印尼市场出现转机,印尼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宣布完成对中国检测实验室的审批流程,20家符合资质的中国实验室恢复开具COA证书资质。这一政策调整意味着9月起发运的货物,只要持有新审批实验室的检测报告,抵达印尼后无需二次检验。值得注意的是,印尼自2025年3月起实施的进口关税简化政策,将部分商品关税统一为0%、15%和25%三档,也为中国梨出口创造了更便利的贸易环境。除了印尼这一核心市场的波折外,俄罗斯和中亚市场成为今年出口的亮点。俄罗斯市场对鸭梨与红香酥梨需求旺盛,中亚市场则偏好鸭梨和黄冠梨,目前这些品种的询价情况十分踊跃,货物正陆续发运。中东市场的大幅增长可能成为未来业务发展的新机会,这与当地华人及东南亚移民群体的消费偏好密切相关。欧洲市场方面,尽管需求稳定增长,但中国梨主要依赖华人及东亚消费者群体。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出口企业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其出口品种以当地消费者偏爱的皇冠梨为主,同时开发了十个口味各异的品种,支持全年供应,满足多样化的口感需求。今年河北泊头鲜梨首次叩开阿根廷市场大门,2597箱、17.5吨的丰水梨和皇冠梨成功启运,标志着中国梨在南美市场实现了新突破。作为中国梨主产区,河北产量今年继续保持稳定,390余万吨的年产量占全国近五分之一。价格方面,市场呈现出差异化特征。8月25日数据显示,鸭梨价格上涨27.78%,报价1.62元/斤。皇冠梨价格保持稳定,河北南宫市报价1元/斤,井陉矿区3.8元/斤。这种价格结构既反映了鸭梨在国际市场的紧俏行情,也体现了不同品种的市场定位差异。
中国海关进口信息
中国海关进口情况
进口量(万吨)
进口额(亿元)
均价(元/公斤)
2025年4月 最新进口情况
总进口量(万吨)
9.01
环比变化: -7.31%
总进口额(亿元)
32.08
环比变化: -6.88%
进口均价(元/公斤)
35.61
环比变化: 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