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59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1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429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49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277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231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0968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881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5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59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1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401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095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04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69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3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59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1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893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6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886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057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0933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59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1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378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713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24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5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006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184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59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1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06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28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77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106
新闻图片3311
澳大利亚谷饲牛产能、存栏不断创新高 发展动力何在?
澳大利亚饲养场育肥牛业在2025年下半年创下产能、在栏数量和设施利用率的历史新高,这得益于国内外市场的稳定需求。全国饲养场育肥产能现已达170万头(季度增长3%),存栏数量增长5%至158万头,设施利用率达93%。本季度谷饲牛加工出栏量达89.4万头,延续破纪录趋势。饲养场利用率提升折射出双重功能:在气候多变的年份,生产商通过饲养场育肥维持高端产品(如长期育肥和牛项目)供应,同时为干旱地区牲畜完成育肥。昆士兰与新南威尔士州贡献主要增长。昆士兰创下产能(95.7万头)、在栏量(89.3万头)和利用率(93%)三项州纪录,出栏量同比增长18%。新南威尔士州在北方过剩牛源供应和南方干旱条件推动下,同样创下产能(49.4万头)和利用率(95%)的州纪录。投入成本支撑利润空间 随着育肥牛价格走强,牛源竞争加剧。澳大利亚肉类及畜牧业协会(MLA)两项指标——全国母犊育肥指标(-6%)和全国公犊育肥指标(-11%)显示本季度出场量下降,而活重价格分别上涨22澳分和21澳分/公斤。Darling Downs小麦等谷物价格稳定在350澳元/吨,使利润空间保持正向。这种价格动态可能推动长期育肥项目增加,因为饲养场希望通过增加饲料投入从高牛价中获利。尽管300天以上谷饲育肥的活牛数量过去三季略有下降,但短期谷饲育肥数量保持相对稳定。长期趋势显示产能增长主要来自短期(0-100天)育肥项目(国内消费为主)之外的领域,表明饲养场育肥正响应全球对谷饲牛肉的强劲需求。出口市场维护与拓展 作为主要出口产品,破纪录的出栏量转化为创纪录的出口量。谷饲牛肉出口量达11.3万吨,较上季度和财年同期均增长25%。中国持续增长的高品质牛肉需求使其在今年二季度稳居最大出口市场,吸纳3.9万吨(占总量35%)。日本以3万吨(26%)位居第二,但受家庭支出紧缩影响仍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其他市场"类别本季度保持21%占比,吸收2.39万吨。澳大利亚本季度向51个国家出口牛肉,创2017年第四季度以来最多元化的市场分布。展望 过去五年间,存栏量增长38%,产能提升23%,出栏量增加13%。谷饲牛肉出口量增长42%,显示行业长期结构性增长。全球市场对谷饲牛肉保持强劲需求,即便季节性条件波动,生产商仍可预期育肥牛市场的持续竞争态势。
新闻图片3278
美国牛肉进口增长31% 对中国压价意愿形成制约
全球牛肉市场持续旺盛,美国对进口牛肉的需求与日俱增,成为中国在国际牛肉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对手,迫使亚洲进口商不得不提高采购价格。尽管此前中国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但预计在农历新年到来前,中国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根据澳大利亚肉类及畜牧业协会(Australian Meat and Livestock)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美国进口了91.3万吨牛肉,同比增长31%。美国农业部(USDA)预计,2025年美国牛肉进口总量将达到220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这一趋势已引起包括阿根廷在内各主要出口国的高度关注。美国进口牛肉大幅增长的背后,是其国内牛肉产量的显著下滑。美国农业部预计,目前美国牛群存栏量为8700万头,比2021年下降了8%。这导致美国牛肉产量与2021年相比将在2025年下降6%。与此同时,美国牛肉出口也在减少。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牛肉出口为60.2万吨,低于2024年同期的64.3万吨,降幅达6%。在这一背景下,阿根廷在出口市场中看到了机会,特别是在对华出口下降、巴西强势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尽管如此,美国的强劲需求限制了中国压低价格的空间,令中国即使进口减少,也不得不接受更高的进口价格。目前中国难以压低牛肉进口价格的原因在于,美国工业用牛肉价格已超过每吨6000美元,远高于中国目前支付的每吨5200-5500美元。此外,乌拉圭等国家也调整出口方向,加强对美国市场的供应。而每年下半年,随着中国为春节储备肉类,需求旺季到来,进口商通常会加大采购力度。据Rosgan咨询公司Maria Julia Aiassa的最新报告,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牛肉进口量达250,290吨,价值13.23亿美元,同比增加16.2%(体量)和29.6%(金额),创下今年以来的单月新高,比上月增加了15.5%。截至7月底,中国今年牛肉进口总量约为155万吨,金额79.7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体量下降6.1%,但金额增长1%,主要原因是进口均价同比提升3.6%。
新闻图片3283
挪威三文鱼出口创年度新高 中国进口激增166% 美国市场遭关税重挫
挪威三文鱼出口在2025年第34周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单周出货量达到28,271吨,创下年度新高。欧洲与亚洲市场成为主要增长动力,而美国市场因关税政策调整持续承压。最新数据显示,当周新鲜三文鱼出口量环比增长3.2%,同比显著上升16%。平均出口价格回升至67.20挪威克朗/公斤,但较去年同期仍存在12.6%的差距。市场分化趋势明显:欧盟进口量突破2万吨,同比增长7%;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进口量同比激增166%至2351吨;韩国市场保持11%的同比增长。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市场进口量降至493吨,同比下滑29%。分析师指出,这主要源于华盛顿将挪威三文鱼关税提高至15%后导致的结构性调整。行业专家表示,挪威出口商正在积极开拓欧洲和亚洲替代市场,以抵消美国市场竞争力下降的影响。尽管美国仍是高端产品重要市场,但流量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新鲜三文鱼鱼片出口同步走高,当周出口2810吨创年度纪录,同比增长17%。但价格压力依然存在,均价124.61克朗/公斤较去年同期下跌17.1%。欧盟以1128吨进口量位居第一买家,美国以779吨紧随其后,韩国进口162吨。冷冻产品板块呈现差异化表现:冷冻整鱼出口726吨,达到去年同期两倍以上;冷冻鱼片出口1584吨,同比猛增56%。价格方面,冷冻整鱼均价69.86克朗/公斤,冷冻鱼片均价138.10克朗/公斤,均较2024年同期有所回落。市场分析认为,尽管挪威出口商积极调整市场策略,但美国市场的规模优势难以完全替代。若过量产品转向亚洲和欧洲市场,可能对当地价格体系形成压制。未来需密切关注关税政策的持续影响及全球市场需求结构变化。
中国海关进口信息
中国海关进口情况
进口量(万吨)
进口额(亿元)
均价(元/公斤)
2025年4月 最新进口情况
总进口量(万吨)
9.01
环比变化: -7.31%
总进口额(亿元)
32.08
环比变化: -6.88%
进口均价(元/公斤)
35.61
环比变化: 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