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64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433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49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283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273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0942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8889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5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64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4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082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04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69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64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894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6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892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055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095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64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378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743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24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495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006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181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378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271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61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642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5057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07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35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84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118
新闻图片3366
山东秋月梨收购价达4.5元 安徽病果跌至9毛 价差巨大
9月开始,梨大量进入水果市场,被誉为“梨中贵族”的秋月梨也进入采摘期。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从8月中旬起,秋月梨的采购热度就开始上涨。山东是秋月梨的核心产区,其中莱阳地区最为出名。“我们这边90以上糖度达标的收购价,大概在4-4.5元每斤,通货3.8元左右,6两起步的3-3.5元。”来自当地的产地代办姚老板介绍:“这边大部分都是大果好果,所以价格也比较高,这几天在下雨停收,可能会影响秋月梨的糖度,今天刚开园,要晒一晒升升糖,之后的价格也是随行就市。” 除了莱阳地区,山东其他产区的秋月梨也在大量上市,比如莱西、费县、冠县等,收购价格基本在2元/斤以上,小果次果的价格低一些,约在1.5元/斤左右。冷库货90以上大小的价格在1.5-2元/斤。而相比山东,安徽砀山等产区的秋月梨价格则相对低一点。“今年木栓病比较严重,病果不仅外观受损,口感也不行。”据当地产地代办介绍,好果和次果的价格差异比较大:“80以上的好果价格能维持到每斤2.8-3元,但次果价格已经跌到9毛了,通货在1.1-1.2元。” 秋月梨是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用162-29(新高×丰水)×幸水杂交而成,2001年进行了品种登记,属中晚熟砂梨品种,2002年引入中国。主产区为胶东莱阳、莱西地区,由于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所以秋月梨糖度高、品质好,市场供不应求,栽植效益高。由于价格高,山东西部聊城地区、河南南部、河北威县等地也在大力发展。和去年相比,今年新产季的秋月梨,其价格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分化态势。主打精品果的莱阳地区,秋月梨价格最高达到了4.5元/斤,同时出现木栓病货品质不好的次果,最低降到了0.9元/斤甚至更低。“短期来看,今年的秋月梨后续价格可能还不错。”姚老板分析说,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后到了九月下旬,中秋国庆节来临,市场需求会增加,正好是秋月梨销售的时机,“再加上好梨的量在减少,行情应该会比较可观。”
新闻图片3359
第36周全球虾价总览 印度下行 厄瓜多尔持稳
第36周(9月1日至7日),全球养殖南美白虾塘头价格有所变化,受美国关税影响,部分亚洲产区价格下行。厄瓜多尔塘头价格维持稳定,上海渔博会之后,厄出口商上调了针对中国市场的报价,而各个规格塘头价格没有变化。消息人士表示,厄瓜多尔安全问题又开始给虾农带来困扰,当地气温较低影响生长的情况仍在继续,不过产量有望在10月份恢复。印度价格普跌,关税影响开始突显 8月27日起,印度虾出口美国的关税上升至50%,除了一些加工厂要完成订单外,没有新的美国订单流向印度,目前印度厂商正在积极寻找替代市场,包括中国、欧盟和日本。第36周,除较大规格外,印度原料虾价格普遍下跌,跌幅在INR 5/kg左右。9月底至10月份将是印度第二茬收获季,如果美国关税问题无法解决,一些虾农可能会提前收虾以减少损失。越南迎来国庆日,价格上涨 9月2日是越南国庆节,白虾塘头价格延续上涨趋势。越南白虾价格普遍高于厄瓜多尔,加工厂也在积极收购原料,以满足欧盟市场出口需求。另一方面,越南黑虎虾价格有所下跌。印尼价格小幅反弹 第35周印尼东爪哇地区虾价小幅上涨,市场认为这是急跌后的反弹表现。印尼某头部虾企产品检测出放射性元素,遭美国商超召回;而其他印尼厂商不受影响。泰国价格稳定 最后,第36周泰国白虾价格维持稳定,当前泰国价格仍然低于去年12月份,比去年同期上涨2-3%。
新闻图片3362
智利三文鱼对巴西售价跌至成本线 中国批发价因挪威减供飙涨
2025年第36周(9月1-7日),智利三文鱼对巴西市场的出口价格延续下跌趋势,较前一周每公斤下降0.10美元。此前8月下旬的短暂企稳并未持续,看跌情绪再度主导市场。根据行业信息,当前智利三文鱼对巴西的离岸价(FOB)范围如下:10-12规格报每公斤5.40-5.50美元,12-14规格报5.50-5.60美元/公斤,14-16规格报5.40-5.70美元/公斤。供应商与巴西买家的价格谈判,尤其是针对大规格产品的谈判,依然十分艰难,主要源于当地需求持续低迷。有买方消息透露,智利供应商目前的部分售价已低于成本线。由于供应充足,大规格产品的价格暴跌,已接近较小规格的水平,给供应商带来巨大压力。有生产商表示,在当前价位下,已不得不考虑避免向巴西发货,转而将产品调配至其他市场或转为冷冻库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市场的行情。同期,中国一线城市的大西洋鲑批发价格出现大幅飙升。驱动因素是来自挪威的供应量减少。数据显示,9月1日广州市场上6-7公斤重的挪威带头去内脏(HOG)三文鱼周涨幅达每公斤16元人民币。北京和上海市场的涨幅更为显著。美国市场方面,智利新鲜三文鱼批发价在第36周总体保持稳定,但市场基调偏软。季节性需求不振和充足的供应量使得买家态度谨慎,仅满足即时需求,远期采购意愿不足。冷冻智利鱼段在6-8盎司等关键规格上依然供应受限,而冷冻鱼片交易清淡,多数买家以消耗现有库存为主。
新闻图片3361
大批泰国龙眼硫超标被退回 价格暴跌至1元/斤
近日,龙眼种植户正在敦促泰国商务部与中国协商,放宽新的二氧化硫(SO2)检测标准。8月下旬,由于龙眼检测出硫含量超过50ppm,有10多个集装箱的龙眼被中方退回。与此同时,泰国商务部正在等待与中国政府的谈判结果,请求放宽“果肉含量不超过50 ppm(0.05g/kg)”的抽检要求。导致龙眼加工厂暂停采购,并终止与果园签订新的期货合约。大果园龙眼的出口价格暴跌至20-22泰铢/公斤(4.4-4.8元/公斤),较2025年7月初的期货合约价格(28-32泰铢/公斤,约6.2-7.1元/公斤)大幅下降,小果园的价格已跌至每公斤10-13泰铢(2.2-2.8元/公斤)。尖竹汶府Soi Dao区的一位龙眼园主最近表示,泰国龙眼正在被大批退回。例如,小龙眼出口仓库的50个集装箱中有3个被退回,大仓库的90个集装箱中也有10多个被退回。另有50-60个集装箱仍在通过船舶运输。龙眼采摘后会经过熏蒸或二氧化硫处理,延缓果皮变色,并减少腐败,因此果皮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较高。泰国东部一位龙眼出口行业人士表示,出口龙眼中发现二氧化硫是过去20年来积累的问题。中方已多次警告泰国,并暂停了不遵守规定的出口企业。随着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开始实施,经表面处理的新鲜水果二氧化硫残留不得超过50ppm。7月底开始,中方进口检查站开始遵循新标准对水果进行查验。
新闻图片3364
中国罗非鱼价格再度下跌 养殖户缩苗停投 行业矛盾激化
2025年第36周(9月1日至7日),中国南方罗非鱼主产区价格继续承压,广东、广西两地的鱼价再度下跌,而海南则维持稳定。业内人士指出,长期低价已经导致养殖户普遍亏损,补苗需求明显下降,行业上下游矛盾逐渐激化。在价格层面,广东地区500-800克规格罗非鱼加工厂收购价下降0.1元/公斤,跌至约7.3元/公斤(折合美元略高于1.00美元/公斤);广西跌幅更大,下调0.2元至同样的价位;海南则维持在7.4元/公斤不变。人民币近期对美元升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折算美元后的跌幅,但对国内养殖端的亏损并无实质帮助。业内普遍认为,目前的鱼价已低于养殖成本线,大多数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苗种需求骤降 市场长期低迷使得养殖户普遍削减投苗规模,直接冲击了上游苗种企业。海南耕益水产科技公司总经理刘志立表示:“8月以来,养殖户对罗非鱼苗种的需求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我们的苗种销量还同比增长20%,原本计划全年销售5亿尾,但现在看来难以完成。”这一现象反映出养殖端对未来行情的悲观预期。上下游矛盾加剧 随着原料价格长期低迷,养殖端与加工端矛盾加剧。部分养殖户指责加工厂压价采购,导致农户血本无归。但广东某加工企业负责人则反驳称,行业早在5月中美在日内瓦达成55%关税的临时协议时,就已提醒过养殖户出口形势并不乐观,要求理性安排投苗。但部分养殖户仍选择大量补苗,“当时苗企甚至在夸赞特朗普,这种盲目乐观现在反而造成了更大压力。” 美国批发价继续下滑,需求不振 与此同时,美国市场并未释放积极信号。第35周,美国市场所有主流规格的冰鲜与化学处理罗非鱼片批发价均下滑0.05美元/磅。业内人士称,餐饮服务端需求持续低迷,美国进口商即便面对低价报价,也依旧谨慎观望。大量中国加工厂库存高企,几乎无力再消化新增原料,部分养殖户甚至被迫减少投喂,以延缓鱼体生长。贸易环境依旧艰难,行业信心不足 目前,中美之间的90天关税缓冲期将持续至11月10日,罗非鱼关税仍维持在55%。尽管高于养殖端预期的170%甚至240%的风险暂时被避免,但持续高企的税率仍让美国进口商犹豫不决,加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需求端难见明显转机。业内分析认为,短期内,中国罗非鱼行业将继续在低价与高库存的泥潭中挣扎。养殖户缩减投苗、加工厂库存饱和、出口市场停滞,这一连锁反应可能使行业在未来几个月承受更大压力。
中国海关进口信息
中国海关进口情况
进口量(万吨)
进口额(亿元)
均价(元/公斤)
2025年4月 最新进口情况
总进口量(万吨)
9.01
环比变化: -7.31%
总进口额(亿元)
32.08
环比变化: -6.88%
进口均价(元/公斤)
35.61
环比变化: 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