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挪威三文鱼第三大出口市场 4月出口量同比暴增188%
根据挪威海产局最新数据显示, 仅在今年4月,挪威对中国大陆的三文鱼出口量就高达8,224吨,同比暴增188%,创下历史新高。这一飙升使中国一跃成为挪威三文鱼的 第三大出口市场,而且势头还在持续上扬。在全球消费端仍显疲软、多个市场库存积压的背景下,中国正在成为挪威三文鱼“过剩产能”的最大接收地之一。根据行业权威机构 Kontali 的预测,2025年全球养殖三文鱼产量将比去年增长 6.4% 至 10%,这意味着全球市场上将出现 最多40万吨额外供应量 ——相当于英国全年三文鱼消费量的两倍。其中, 挪威是这波供应洪流的主力军。其第一季度产量同比增长12.6%,创历史同期新高。更重要的是,挪威企业报告称 鱼体质量更佳、降级比例更低,使得出口产品量与质齐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市场的重要性骤然上升。挪威海产局中国及香港地区总监毕思明表示: “这一增长完全出乎意料。尽管此前担心中国经济不景气,但我们看到的却是爆炸式的三文鱼需求。” 2025年初, 来自挪威的冰鲜整鱼对华出口增长了33%,这一品类正在被中国中高端零售与餐饮渠道大规模吸收。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里,挪威三文鱼普遍比智利三文鱼价格高出每磅1.32美元,但在2025年第一季度, 两者价差缩小至历史最低,仅0.34美元。甚至在部分时段, 挪威三文鱼的出厂价格已经低于智利产品 ——这一“价格倒挂”现象极为罕见。如果此趋势延续,中国市场将面临一场 结构性价格重构:高端三文鱼产品如何保持品牌溢价?中端产品是否被廉价货挤压?对国内冷链、电商、水产加工产业链又意味着什么?虽然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三文鱼进口国,但其吸收能力已趋于饱和。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进口的欧洲三文鱼同比增加39.6%, 但价格反应冷淡,去化速度滞后。美国国内也将迎来一波阿拉斯加野生三文鱼的大年,预计将增加15万吨供应。再加上俄罗斯粉红鲑周期性增长,虽然被排除在美市之外,却将影响欧洲和亚洲其他市场的价格信心。与之相比, 中国的增长显得更具“战略意义”。一方面有庞大的餐饮市场和生鲜电商渠道,另一方面政策相对稳定、通关机制逐步完善,为挪威等出口国提供了稀缺的“消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