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World Beef Report报道,2025年截至目前,阿根廷的牛副产品及牛肉制品出口总额已达到1.241亿美元。
仅在2025年7月,牛副产品及牛肉制品出口量约为9,300吨,出口总值2,060万美元。阿根廷牛肉出口商协会(ABC)表示,这类产品的平均出口价格略高于每吨2,200美元,其中牛舌等高端部位价格最高,达到每吨3,760美元以上。
2025年至今,阿根廷该类产品累计出口约67,200吨,出口总值约1.241亿美元。
近期,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宣布对进口牛肉产品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这一决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中国牛肉市场的主要供应国,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迅速作出回应,表达了他们对此次调查的关注和立场;海关又查获2起走私冻品案件。以下是详细信息: 1.巴西:积极证明对华出口的积极影响 作为中国最大的牛肉对华出口国,巴西政府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强调巴西牛肉对中国产业并无损害,反而是重要的补充。 据CNN巴西消息,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MAPA)、巴西外交部以及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MDIC)共同讨论该声明的准备工作,从本周一(30日)开始,计划在20天内向中国商务部提交该声明。 该声明主要内容是为了证明在2019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巴西牛肉的出口没有对中国当地产业造成任何损害。(该时间段为中国商务部确定的调查期,覆盖了向其供应动物蛋白的所有国家。) 巴西肉类加工商协会(Abrafrigo)也表达了对调查期间贸易正常进行的信心,认为双方可以配合调查程序,找到符合市场利益的平衡解决方案。 2.阿根廷:密切关注并分析调查细节 阿根廷政府对此次调查表示关切,并在官方声明中提到,农牧渔业部正在密切关注并分析中国商务部宣布的牛肉进口保障措施调查的细节。 阿根廷政府表示,考虑到最终措施可能影响对阿根廷肉类主要目的地的出口,他们正在与私营部门代表沟通,以便在调查框架内协调行动。 3.南美业界保持乐观态度 尽管面临调查,南美业界对中国进口牛肉保障措施调查期间贸易正常开展保持乐观。 南美知名贸易公司的操盘手、合伙人兼董事Fausto Brighenti表示,目前没有变化,贸易将正常开展,没有任何放缓或延误。 他认为,此次调查将展示南方共同市场在食品安全和生产设备投资方面的发展状况,同时,中国的消费每年都在增长,对南美牛肉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