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Cepea的调查,受下半月市场流动性减少影响,巴西国内牛肉价格近期承压。不过,屠宰用牛的交易仍以平稳为主,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小幅上涨。
就牛肉出口而言,8月上半月巴西出口持续强劲,尽管美国设置了新的关税壁垒。鲜牛肉日均出口量达到1.23万吨,较去年8月增长近25%,比创纪录的7月也高出2.5%。如果这一趋势持续,8月出口有望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调查还指出,尽管供应量增加,肥牛价格维持相对稳定,主要得益于出口市场的良好表现和整体出口量仍然可观。
2025年7月,阿根廷牛肉出口市场交出亮眼答卷。尽管出口量较上月略有下滑,但出口总额逆势上扬,显示国际市场需求逐步回暖。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阿根廷冷鲜和冷冻牛肉出口创下近20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7.7%。
7月,牛肉出口量约为6.22万吨,带来3.47亿美元收入。虽然出口量环比下降1.1%,但出口额却增长了5.5%。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量增长近10%,而出口额更是提升超过五成,得益于出口价格持续回升。7月牛肉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5,577美元,环比、同比均有明显上涨。
累计来看,今年前七个月,阿根廷共出口牛肉37.62万吨,收入达19.43亿美元。尽管总量同比减少12.6%,但受益于价格上涨,整体收益实现增长。当前价格虽仍低于2022年高点,但已显著扭转了过去两年的下滑趋势。
中国市场稳居首位 中国依然是阿根廷牛肉的最大买家。7月,中国市场占据阿根廷牛肉出口总量的七成以上。无骨牛肉和带骨牛肉合计出口超4万吨,创汇超过1.8亿美元。虽然对中国的冷冻无骨牛肉出口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但收入却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显示高价位带动了整体效益提升。
报告还提到,7月对中国牛肉出口已恢复至每月3万吨左右,明显高于年初水平。与此同时,巴西和澳大利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有所提升。
多元市场共同发力 除中国外,阿根廷牛肉在其他国际市场同样表现不俗。冷鲜牛肉出口前七个月累计增长7.1%,收入同比大增32%。7月对智利的冷鲜牛肉出口环比增长64%,对欧洲出口也实现小幅提升,受益于新一年度配额政策。以色列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7月进口阿根廷牛肉近5,000吨。美国市场回暖,7月牛肉出口合计2,600吨,位列第四。墨西哥市场则因相关企业资质受限,出口出现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