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2023年8月因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海问题全面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后,时隔近两年,海关总署重新注册了三家日本水产加工企业,为部分水产贸易的恢复铺平了道路。
根据中国海关“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信息系统”显示,获得重新注册的三家企业包括: · 总部位于青森县、为日本最大虹鳟养殖商的冈仓食品(Okamura Foods); · 位于北海道八云町、从事扇贝加工的一山丸长谷川水产(Ichiyamamru Hasegawa Suisan); · 同样来自青森、专注扇贝等产品的山甚(Yamajin)。
这三家企业的注册有效期至2030年7月10日,期为五年。
在产品重新出口中国之前,这些企业需在日本国内完成针对锶和氚的放射性物质检测,这是中国方面在排放核处理水后新增的检测要求。
日本相关部门表示,首次检测预计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这意味着实际贸易最早也要到8月之后才能恢复。
此次注册批准是在中国于6月决定解除对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37个地区水产进口的全面禁令之后作出的。福岛及其他九个县的禁令仍然有效,这些限制最早可追溯到2011年核事故发生后所实施的措施。
根据新规,每批出口水产品需附带: · 官方出具的卫生证书 · 放射性检测合格证明 · 原产地证明 此前,中国是日本最大的水产出口市场。2022年,日本对华水产品出口额约为5.06亿美元。
2023年禁令实施后,原本大量从北海道出口到中国进行加工、再出口至美国等市场的扇贝供应链受到了严重影响。
尽管此次319家企业提交了重新注册申请,但为何仅有3家获批尚不明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一位官员7月14日表示,并不掌握这些企业为何能首先获得批准的信息。
为协助企业完成放射性检测,日本渔业厅正协调国内具备氚和锶检测能力的官方实验室提供免费服务。目前,具备检测这两种物质能力的机构数量有限。
本轮检测申请已于7月10日截止,结果将以官方报告形式对外公布,并纳入整体监测体系。
中国方面也表示,若未来进口产品被发现违反食品安全标准,将立即重新实施限制措施。
根据新规,只有在企业注册日期之后生产的产品才被允许进口。
此次注册,标志着在多轮外交谈判以及日本对出口多元化(向东南亚和美国市场)的努力之后,中日水产贸易关系出现了阶段性转折。近期部分海产品在海外市场价格已达到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