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政策正迅速重塑全球鳕鱼贸易格局!挪威海产局(NSC)数据显示,2025年9月,越南凭借对美出口关税优势(20% vs 中国高关税),首次以672吨(+175%)的进口量成为挪威冷冻大西洋真鳕(Atlantic cod Gadus morhua) 最大月度市场,超越中国(641吨,-19%)。与此同时,挪威养殖鳕鱼产业强势崛起,冰鲜养殖鳕鱼出口量占冰鲜鳕鱼总额59%,创历史纪录。鳕鱼资源短缺推高全线价格,鱼干出口额激增35%,葡萄牙作为传统消费市场表现强劲,但巴西等市场已开始大量采用单鳍鳕(Tusk Brosme brosme) 等替代鱼种。
美国新关税政策的影响,在实施短短两个月后已在全球鳕鱼供应链中清晰显现。
挪威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9月,贸易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越南首次超越中国,成为挪威冷冻大西洋真鳕(Atlantic cod Gadus morhua) 的最大单一进口国,当月进口量同比激增175%。相比之下,对中国的冷冻整鳕出口则出现下滑。
分析指出,这一转变的核心原因在于关税差异。中国加工后再出口至美国的鳕鱼产品面临高额关税,而越南享受的税率相对较低,使其在当前贸易环境下更具竞争力。
从挪威整体出口情况看,9月份冷冻鳕鱼出口额实现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报价处于高位。
与此同时,挪威的养殖鳕鱼产业展现出巨大潜力。9月份,冰鲜养殖鳕鱼的出口量和价值均实现大幅同比增长,其占挪威冰鲜鳕鱼总出口额的比重达到历史性的59%,标志着养殖鳕鱼已成为市场重要力量。
面对野生鳕鱼资源的短缺和价格飙升,鳕鱼干市场也受到深刻影响。虽然总出口量保持稳定,但出口额因价格推动而大幅增长。传统消费大国葡萄牙的需求依然旺盛,但高价已导致零售端销售放缓。在巴西等其他市场,买家为应对成本压力,开始转向单鳍鳕(Tusk Brosme brosme) 等价格相对较低的替代鱼种制作鱼干。
行业专家预测,鉴于未来鳕鱼等主要鱼种配额可能进一步收紧,原材料争夺战将愈发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