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中挪蓝色经济与大健康产业合作研讨会于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在北京首钢园成功举办。来自中挪两国的政府机构代表、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围绕“蓝色合作 健康未来”的主题,对蓝色经济、海洋科技、农业科技、健康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探讨未来合作方向。
在研讨会上,中国路桥与挪威Pure Salmon Technology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了中挪在水产养殖与基础设施协同方面的合作空间。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储彤在研讨会上详细阐述了企业参与中挪蓝色经济合作的基础、优势与未来规划。他表示,中国路桥作为国际工程承包界的知名平台企业,始终秉持“向海图强、融合发展”理念,打造的海洋能源融合解决方案,与本次论坛聚焦海洋可持续发展和产业链共建的宗旨高度契合。
对于此次与挪威Pure Salmon Technology的签约合作,储彤提出了清晰的“绿色粮仓”合作畅想。他表示,“若维持当前发展趋势,全球海洋经济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3万亿美元,绿色经济将为全球贸易、食品安全和可持续能源作出巨大贡献。中国路桥愿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基建雄厚实力和创新融合本色,与各方共同搭建连接绿色粮仓与内陆腹地的绿色桥梁,布局具有蓝色经济特色的海上丝绸之路”。
储彤表示,双方将在中国本土打造专注于大西洋鲑的绿色水产养殖示范项目。这既是中国路桥响应国家粮食战略、为中国提供优质蛋白质来源的央企使命担当,也是具有示范意义的环境工程课题。同时,这一合作是中国大装备与挪威先进技术的深度联动,将为挪威水产养殖相关的自动化投喂、人工智能鱼病诊断、网箱智能化养殖平台等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拓展更广阔前景。
此外,双方还计划开辟海上牧场和海上田园升级的“新绿洲”。“风光鱼互补的海洋牧场是‘蓝色粮仓+绿色能源’的深度融合,代表未来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的尖端方向。”储彤指出,通过推动挪威浮式海上风电、海洋能源转换、水产养殖技术进入中国海域,风光鱼互补的海上田园模式将通过空间复用、生态修复、智慧管理、产业链协同,为海洋领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路径和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