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国宣布对欧盟猪肉采用保证金形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保证金比率(倾销幅度)最高达62.4%。据路透社报道,此项限制涉及价值超20亿美元的产品。
中国商务部表示,调查显示存在损害国内产业的倾销行为。该关税将于9月10日生效。
配合调查的企业(主要是西班牙、丹麦和荷兰企业)获得15.6%至32.7%不等的保证金比率,其他所有企业则适用62.4%的比率。此项调查于去年六月启动。措施将尤其影响西班牙、荷兰和丹麦——这三个中国主要的的猪肉进口来源地。
欧盟对华出口的相当部分来自猪副产品(猪耳、口鼻、猪蹄及其他部位),这些产品欧盟出口替代市场有限。中国征收临时反倾销保证金的决定仍为初步措施,可能在12月调查结束前重新审议。但专家认为通过谈判解决的可能性极低。
在另一份声明中,中国商务部强调愿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与欧盟的贸易分歧。
此项决定涉及到的欧盟主要出口国均反应强烈。
西班牙
针对中国政府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决定,西班牙肉类行业协会(Anice)总干事朱塞佩·阿洛伊西奥强调,“这一结果出乎预料,绝不是个好消息”。他指出,除了中国肉类行业本身面临需求下降、国内供应过剩,以致政府需通过采购来稳定储备之外,“目前还存在差价因素,正在削弱西班牙企业在该市场的竞争力”。
这位Anice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有必要关注这些临时性关税对西班牙出口产生的具体影响,以及欧盟委员会将在WTO框架内作出何种回应。
西班牙白猪跨专业组织(Interporc)声明尊重此程序,并强调目前仅是临时决议。西班牙企业普遍适用20%的保证金率,唯Litera Meat公司仅适用15.6%——"这是整个欧盟范围内的最低税率"。该组织称"这得益于西班牙企业在调查初期向中方展现的透明度、响应速度与专业精神,更源于与该国进口商建立的卓越互信关系"。
Interporc与行业协会将分析对西班牙企业的潜在影响,并"与西班牙政府及亚洲国家当局保持持续对话——Interporc与后者保持着牢固的互信关系"。
西班牙农业、渔业与食品大臣路易斯·普拉纳斯呼吁通过对话化解欧中猪肉关税冲突,并表示愿协助行业应对此问题。"我们始终主张协商解决。”
荷兰
荷兰中央肉类组织(COV)对中国的拟议关税表示震惊。"这些税费对荷兰猪肉在华销售产生负面影响,"该肉类行业利益集团表示。COV正与政府磋商"进一步厘清出口障碍"。荷兰最大肉企Vion将面临32.7%的保证金比率,Westfort、Pali Group、Compaxo和Van Rooi Meat则需应对20%的比率。
行业对此事回应审慎。Vion拒绝置评并转介COV声明。Westfort采购总监Jaap de Wit表示单个企业难以改变局面,但称此为坏消息。"唯一积极的是不确定性即将终结。因此事悬而未决已久。20%对我们而言比例很高,涉及金额巨大。"
De Wit不认同中方关于荷兰肉企倾销的指控:"我不认同该推论。事实恰恰相反。我们将中国视为重要增长市场,可销售欧盟未消费或极少消费的猪部位。中国对我们而言是溢价市场。"这位总监表示,结果将是欧盟猪肉对中国企业和消费者变得更昂贵,"但我们的竞争地位也在恶化。相对于巴西、俄罗斯等国的竞争力正在下降。美国当然仍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战。我们的产品纯粹是变贵了。具体影响尚不明确,消息才刚刚发布。"
比利时
比利时屠宰场和肉类批发商联合会(Febev)董事总经理迈克尔·戈尔(Michael Gore)强调了反倾销税的实际后果。戈尔指出:“关税必然会影响生猪屠宰生产和猪胴体价值。”
他解释说,这些猪肉副产品在比利时是互补性产品,因为本地消费量较少,但在中国能获得高价。
戈尔还警告了物流中断问题,指出许多货物已在运输途中,将受到新关税的影响。“数十个集装箱已在海上,将受此措施冲击,”他强调了出口商面临的直接财务后果。
欧盟的回应
欧洲委员会对中国宣布的关税措施迅速作出反应,将倾销指控称为“存疑”。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Olof Gill)保证,随着贸易争端升级,欧盟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我们的生产者”。
此次猪肉关税发生在中国、欧盟及其盟友之间复杂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中国加征关税的同时,正值外交挑战加剧,包括欧洲批评中国与俄罗斯和朝鲜的密切关系。欧盟领导人指责中国未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进一步加剧了关系紧张。
贸易措施不应仅被视为孤立的经济争端,而应视为一场更广泛的关于影响力和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的斗争。欧盟继续寻求与中国对话以解决这些问题,但近期动向表明,迅速解决的可能性有限。
随着紧张局势升级,未来几个月将至关重要,决定外交谈判能否防止进一步恶化,还是冲突将加深,影响全球贸易动态。
免责声明:此消息转载自其他媒体,玉湖福谷发布该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玉湖福谷提醒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