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南美主要牛肉出口国正在经历一系列变化:乌拉圭恢复了活牛出口,得以继续对全球市场自由贸易;中国牛肉进口需求回暖;巴拉圭推进牛只全程追溯;巴西则因美国加征关税陷入出口不确定性。
乌拉圭恢复活牛出口,市场自由度提升 在经历了一周的不确定和各界反对后,乌拉圭政府最终撤销了对用于屠宰的活牛出口许可的暂停。这一措施曾因活牛出口激增——仅半年出口量就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的55%——而被临时推行。畜牧业的积极争取最终促使政府恢复了对所有类别活牛的出口自由,维护了行业稳定和规则的连续性。
中国市场复苏,牛肉进口量价齐升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GACC)数据,2025年6月中国进口牛肉21.67万吨,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3.8%。进口总额达1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2.3%;进口均价每吨上涨8.2%。不过,上半年累计进口量为130万吨,进口总额66.5亿美元,分别比2024年同期下降9.5%和3.3%。这显示中国市场需求虽有回升,但全年总量仍低于去年。
巴拉圭牛只追溯体系覆盖率近99% 巴拉圭国家动物质量与卫生服务局(SENACSA)宣布,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出生的犊牛,个体识别首轮行动已覆盖98.9%,共发放2,812,656只电子耳标。这一成果体现了畜牧行业对提升追溯体系(SIAP)的高度投入,有助于巴拉圭牛肉获得更多高要求国际市场准入。
巴西出口节奏放缓,美方关税提升影响显现 美国宣布提高关税后,巴西牛肉行业出口节奏放缓,港口库存上升。据高级应用经济研究中心(CEPEA)消息,因对美出口政策不明朗,买卖双方大多处于观望状态。巴西出口肉类工业协会(ABIEC)表示,约3万吨牛肉在港口等待发运美国。尽管如此,7月上半月巴西仍出口了104,200吨牛肉,日均发运量同比增长12%,显示外部需求依然旺盛,但行业信心受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