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World Beef Report报道,2025年截至目前,阿根廷的牛副产品及牛肉制品出口总额已达到1.241亿美元。
仅在2025年7月,牛副产品及牛肉制品出口量约为9,300吨,出口总值2,060万美元。阿根廷牛肉出口商协会(ABC)表示,这类产品的平均出口价格略高于每吨2,200美元,其中牛舌等高端部位价格最高,达到每吨3,760美元以上。
2025年至今,阿根廷该类产品累计出口约67,200吨,出口总值约1.241亿美元。
经过一年半的回落,蛋白质价格从2024年9月开始重新上涨。这一趋势与气候、收入变化、养殖周期以及出口需求密切相关。 2024年11月,肉类价格连续第三个月上涨。根据巴西地理统计研究所(IBGE)发布的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IPCA),肉类在过去12个月的累计涨幅达15.43%。牛肉价格在经历一年半的下降后,于今年9月起重新走高。 经济学家指出,牛肉价格上涨主要由以下四个因素推动: 养殖周期:在连续两年大规模屠宰后,市场上的牛只供应减少。 气候影响:干旱和火灾严重破坏了牧草的生产,推高饲养成本。 出口需求:作为全球最大的牛肉出口国,巴西牛肉的国际销售量再创新高。 收入增长:失业率下降和最低工资上调使消费者购买力增强,推动牛肉消费。 基于这些因素,经济学家预计2025年的牛肉价格可能不会回落,甚至上涨趋势将持续到2026年。 牛肉价格受养殖周期的显着影响。该周期分为两个阶段: 增长阶段:小牛价格预期上涨时,牧民倾向于保留母牛繁殖,这导致市场牛肉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下降阶段:小牛价格预期下降时,更多母牛被送往屠宰场,增加市场供给,价格因而回落。 在过去一年半中,由于大量母牛和公牛被屠宰,巴西牛肉价格显着回落。今年第三季度,屠宰量首次突破1000万头。然而,当前周期已进入相反阶段,由于母牛存栏减少,小牛出生量下降,市场供应趋紧,推高了牛肉价格。 近年来,巴西遭遇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干旱和火灾,对牧草这一牛类主要饲料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通常情况下,牧民会选择圈养牛并使用饲料喂养,但这会显着增加成本。今年,由于牛肉价格此前较低,许多牧民未选择投资圈养,这进一步加剧了牛肉价格上涨的压力。 尽管国内生产受到限制,国际市场对巴西牛肉的需求依然强劲,出口热潮持续为价格上涨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