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Cepea的调查,受下半月市场流动性减少影响,巴西国内牛肉价格近期承压。不过,屠宰用牛的交易仍以平稳为主,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小幅上涨。
就牛肉出口而言,8月上半月巴西出口持续强劲,尽管美国设置了新的关税壁垒。鲜牛肉日均出口量达到1.23万吨,较去年8月增长近25%,比创纪录的7月也高出2.5%。如果这一趋势持续,8月出口有望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调查还指出,尽管供应量增加,肥牛价格维持相对稳定,主要得益于出口市场的良好表现和整体出口量仍然可观。
在10月19日开始的SIAL巴黎食品展(Sial Paris)上,该地区的一位交易人员表示,中国人在长假结束归来后“几乎没有购买意愿”,少量的实际成交,在巴西工厂的坚定立场下,成交价格在逐步走高。
例如:牛后件套6,100美元/吨,牛前八件套5,100美元/吨的CFR(也是涨幅最大的产品),牛霖5,600美元/吨。
该消息人士同时表示:“大多数中国买家仍在努力尝试降低价格。”
路透社报道,第42周进口牛肉现货市场整体弱势运行,需求端采购积极性不高,心理预期价位开始走低,市场各环节采销氛围均欠佳。工厂期货报价与上周差异不大,工厂议价意愿与进口商洽谈积极性较上周有所提升,但成交仍未见明显好转。
多位贸易商表示,中国进口商“有点被巴西工厂本周的外盘价给吓到了”。巴西国内活牛价格涨了很多,创下年度高位,所以工厂不得不提高期货报盘价。
根据信息OIG+X的周报,国庆假期后,进口牛肉的期货成交价格较长假前有所上涨,巴西大部分部位肉的涨价幅度为100-200美元/吨。但总体而言,上周市场氛围“保持温和”。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因素:
进口商认为中国市场的需求尚未出现明显复苏,期货报价超过了可接受的限度,导致购买风险增加。
南美出口商一直在积极挺价,令进口商没有谈判到更好的交易条件,导致市场仍处于明显的僵局。
整体来看,巴西牛肉市场的走势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市场参与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近期对期货端消息面、供应商出货意愿以及下游需求变化等方面保持密切关注,以便灵活应对后续的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