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国家政府昨日宣布,除暂时取消谷物出口关税外,牛肉和禽肉出口也将享受同等免税政策。
当选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议员兼总统发言人曼努埃尔·阿多尼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国家政府决定,在2025年10月31日前,禽肉和牛肉出口同样实行零关税政策。"这位发言人补充道:"这是唯一一个在逆境中通过减税来应对的政府。" 当前阉牛牛肉出口关税税率为5%(今年7月刚经历下调),而该项税收将暂停征收近一个半月。禽肉出口同样享受暂时性免税政策,其关税在7月从6.5%下调至5%后,现也将被暂时取消。
总统发言人的声明是对政府昨日上午政策的补充,该政策已宣布暂时取消大豆、玉米、葵花籽和高粱的出口关税。
针对肉类的免税措施于下午公布。此前依赖大豆价值链的畜牧行业曾警告,仅对谷物实行免税政策将损害其利益。然而,此项措施远非对生产者的历史性补偿,反而暴露出经济团队应对汇率问题的仓促。事实上,"零关税"政策有效期较短,将于10月底大选前几日到期(本届政府命运将在此次选举中决定),若经济部能提前筹集所需70亿美元资金,政策甚至可能更早终止。
目前肉类出口免税政策尚未在《官方公报》发布,具体细节有待正式文件确认。
本币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阉牛价格大幅下跌,这表明阿根廷牛肉行业的出口竞争力有所提升。目前阿根廷正以不错的价格向欧盟等主要市场出口此类牛肉。
用于出口的阉牛收购价已达到每公斤胴体6000至6100比索,而在巴勒莫农展会(rural of Palermo)前夕、传闻其出口预扣税可能降为零时,价格仅为每公斤5000至5100比索。这意味着价格提升了20%。
几个月前每公斤价值5美元的阉牛,现在售价为4.40美元。对于牛肉加工厂而言,原材料成本下降了10%,而他们销往欧盟的牛肉收入显著提高——目前希尔顿配额牛肉(Hilton cuts)的价格已达到每吨2万美元。
与竞争国家相比,阿根廷的竞争力也有所增强。巴拉圭屠宰场收购阉牛的带骨价格为每公斤4.55美元;乌拉圭则因货源短缺,价格持续上涨至每公斤5.40美元。只有巴西的价格比阿根廷更具竞争力:当地价格为每公斤3.70美元。
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牛肉加工厂正利润丰厚,因为它们仍面临许多其他悬而未决的问题,阻碍了其生产力、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处境比上半年有所改善——当时原材料成本高企和汇率滞后曾导致出口下降,而下半年出口已开始增长。
这一点反映在不断增长的海外销售量上:8月出口量达到8.5万吨,接近2024年的峰值水平,每吨平均价格同比涨幅高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