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兽医和植物卫生监督局官网9月17日消息:中国海关总署扩大了获准对华出口鱼类产品的俄罗斯船舶名单,来自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两家企业获得了对华出口权。
俄罗斯拟输华新企业的注册通过中国进口食品企业注册系统(CIFER)完成。
目前已有921家俄罗斯供应商获准向中国出口冷藏及冷冻水产品。
上周四(11日),乌拉圭国家牛肉协会(INAC)主席加斯东·斯卡约拉率代表团出席在北京首钢园举行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CIFTIS),展会于9月10日至14日举办。代表团成员包括INAC市场准入主管克里斯蒂安·肖及亚洲办事处经理蔡维多利亚。
在服贸会框架下,INAC与中华老字号企业北京同仁堂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推动乌拉圭牛副产品——牛黄等对华出口,并促进中方在乌相关领域的投资。该签约仪式是INAC持续推进中国市场准入战略的一部分。
乌拉圭驻华使馆代办马丁·奥兰多及中方企业代表共同见证签约。
同仁堂是一家拥有355年历史的上市国有企业,以中药制造享誉全球。会议期间,乌拉圭代表团参观了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附近的企业总店。该综合体集中医诊疗和传统医药产品销售于一体,是北京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
作为此次访华行程的重要环节,INAC代表团于9月12日周五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CFNA)举行会谈,延续了斯卡约拉主席于今年3月及5月访华时建立的机制化沟通渠道。INAC方面由主席、肖主管和蔡经理出席,CFNA由于露副会长代表与会。
双方围绕当前牛肉市场状况、贸易保障措施及INAC在华推进的市场战略展开讨论。值得一提的是,INAC与CFNA签有年度合作协议,其中包括每年11月共同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框架内组织牛肉论坛。CFNA还承担与多家中国政府机构的协调对接职能。
同日,INAC还与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CIQA)举行会议,进一步落实斯卡约拉四月访华成果。双方就保障措施调查最新进展交换意见,并探讨了INAC在中国市场的推广策略。CIQA在检验检疫领域长期是乌拉圭的重要合作伙伴,双方曾多次在卫生法规研讨会、港口考察等活动中开展合作。
通过本次高规格参与服贸会并与CFNA、CIQA等关键机构开展机制化会谈,INAC进一步巩固了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牛肉消费市场的战略存在。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加强乌拉圭牛肉的市场准入,也通过推动副产品多元化拓展贸易机遇,持续确保乌拉圭输华产品完全符合中国严格的监管要求。
乌拉圭活牛寄售商协会(ACG)最新数据显示,育肥阉牛已连续34周维持价格零下跌。活牛市场保持强劲势头,近日育肥牛价格再度攀升,阉牛价格突破每公斤5.40美元参考线。
此轮回升得益于国际牛肉需求旺盛及本地供应有限,同时气候与牧草条件异常优越的春季开端也形成支撑。自六月底阉牛价格触及每公斤5美元以来,参考价格持续上涨,不到三个月内累计涨幅近50美分。
出栏活牛供应短缺仍是关键因素,屠宰企业仍在实行"牲畜甫一出栏即被全数收购"的策略。优质阉牛价格介于每公斤5.40至5.45美元之间(大批量特殊批次甚至略高数美分),特级重型母牛则达5.20美元。
本周ACG报价系统中阉牛均价从5.27美元升至5.31美元,但母牛和小母牛表现甚至更为坚挺——分别上涨8美分,母牛报每公斤5.02美元,小母牛报5.16美元。其中母牛价格自2022年7月以来首次突破5美元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