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0972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03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3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371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805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331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48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3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403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16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9.0171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5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0972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03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3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371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805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453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259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09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485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2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1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0972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03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3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371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805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868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78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961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239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2391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0972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03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3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371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805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0972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412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5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659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586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238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0972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03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3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371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6805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18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366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72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086

缅甸西瓜出口成本暴涨 内销价格暴跌!大幅缩减种植面积

2025/09/10 来源:水果观察

最近产季,缅甸西瓜与蜜瓜迎来丰收,可惜广大瓜农的脸上却看不到笑容。据缅甸媒体报道,由于跨境出口成本急剧上涨,缅甸水果对外出口的道路基本阻断,果农别无选择,只能将全部收成转向国内市场,以低价出售,承受着利润大幅缩水的压力。

当地一位瓜农无奈表示,现在边境出口成本实在太高了,根本无力承担。收获的西瓜,只能放弃出口,全部转为内销,运往仰光、曼德勒、内比都等地,为了能卖出去,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价。

在这一趋势之下,由于市场容量有限,缅甸瓜农不得不大幅减少种植面积,生产计划完全根据本土市场需求制定。于此同时,瓜农也不再将“卖出高价”作为目标,而是追求实现全年稳定供应,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基本需求。

然而就在广大瓜农为生计集体发愁之时,缅甸国内消费者却意外发现,自己迎来了“吃瓜自由”。大量原本计划出口的优质西瓜和蜜瓜回流本地市场,导致供应过剩,价格明显下跌。以往因出口导向而价格较高的瓜果,如今普通市民也能以实惠的价格轻松购买。

不过缅甸瓜农们也没有完全放弃希望,纷纷将目光转向冬季瓜果生产,积极筹备,期盼边境贸易环境和出口成本能够有所改善,重新开启通往海外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大门。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中国方面要求,自今年4月1日起,缅甸向中国出口水果时,将不再允许使用传统的散装运输方式(即直接堆放在车辆上的运输方式),而必须采用整箱或整批包装(Packing System)后才能出口。

缅甸果商表示,由于这一新政,每车西瓜成本将增加约30万缅币,果商面临的困境与压力直线上升,也让不少人干脆放弃对华出口。

免责声明:此消息转载自其他媒体,玉湖福谷发布该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玉湖福谷提醒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阅读更多
国产虾品质逼近厄瓜多尔 山东巨头20%采购转国内 关税优势与温室智能养殖推动进口替代加速

中国对虾养殖产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产量呈现下滑态势。行业机构统计表明,总产量从2022年的180万公吨下降至166万公吨,降幅较为明显。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产量下降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养殖环节成功率偏低,推高了生产成本;二是环保监管趋严,导致山东、江苏等主产区部分小型温室养殖场因水资源利用问题被关停。

尽管产量有所下滑,中国仍保持全球最大养殖虾生产国的地位,领先于厄瓜多尔和印度等主要竞争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来源的统计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行业组织数据与官方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统计结果相差近一倍,后者显示2024年全国虾类总产量达到305万公吨,同比增长7%。这种差异反映出中国水产养殖业分散化特点带来的统计挑战。

从品种结构看,南美白对虾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总产量的88%;斑节对虾占8%。海水养殖与淡水养殖的占比分别为68%和32%。

市场反馈显示,虽然总体产量下滑,但局部地区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了产出增长。特别是采用智能化管理的温室养殖项目,被业内视为"成熟且高效"的生产模式。

有大型进口商表示,正在逐步增加国内虾源的采购比例,最高已达20%。这一转变源于国内养殖品质的提升,以及避开进口关税带来的成本优势。目前国产虾价格已接近进口产品关税前水平。

但也有餐饮采购方持不同观点,认为进口产品在规格一致性和品质稳定性方面仍具优势,短期内难以被完全替代。产业转型速度可能因不同细分市场而异。

为你推荐供应商
OCEAN CHOICE INTERNATIONAL
OCEAN CHOICE INTERNATIONAL
STANBROKE
STANBROKE
FERGUSON
FERGU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