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巴西权威市场机构Scot Consultoria与农业事实数据平台Agrifatto监测,在上周五(12日),巴西主要畜牧市场的活牛价格呈现企稳态势,结束了此前多个交易日连续下跌的局面。
Scot Consultoria畜牧分析师费利佩·法布里指出,上周巴西主要畜牧区的育肥牛供应量有所回升,屠宰企业藉此延长了屠宰排期,减缓了采购紧迫性。另一方面,尽管9月传统上是工薪阶层购买力较强的阶段,国内牛肉消费需求却未如预期般回暖。
这一供需格局导致活牛价格在当周多数时间内承压下行,但跌势在周五暂止。法布里表示:“在圣保罗地区,‘中国牛’本月初曾接近320雷亚尔/阿罗巴,但目前最高交易价维持在315雷亚尔。”据Scot Consultoria报告,当地普通育肥公牛价格为312雷亚尔/阿罗巴,育肥母牛和小母牛则分别为285雷亚尔和300雷亚尔。
Agrifatto数据显示,目前巴西屠宰企业普遍维持约十天的屠宰计划,依托定期合同和自有养殖场的出栏牛源保障操作连续性。这一机制既缓解了现货采购压力,也限制了养殖户的议价能力。
法布里预计,未来几天市场活牛供应仍将保持宽松,尤其来自养殖场的出栏牛源继续构成主要支撑。出口方面,尽管美国对巴西牛肉仍维持超过76%的高关税,预计9月整体牛肉出口仍将保持良好态势。
该疾病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及食用未经检疫的肉类、牛奶和乳制品传播,凸显畜群卫生措施的重要性。
牛结核病影响巴西全国各地的畜群,同时危及公众健康。该人畜共患病可通过食用未经卫生检疫的肉、奶及乳制品,或直接接触感染动物进行传播,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给畜牧业造成损失,并进一步强化官方检疫对保障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为此,巴西联邦农业税务审计师工会提醒社会各界必须加强畜群疾病防控行动,并确保消费经检疫食品。
牛结核病由牛型分枝杆菌引起,病程呈慢性发展,也可感染水牛。该病导致奶产量下降、动物进行性消瘦、阳性动物淘汰及屠宰场胴体查封,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采取卫生措施控制畜群疫情,从而避免传播给人类。
除经食物传播外,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造成传染。高风险群体包括兽医、农业工人、肉类加工从业人员以及联邦农业税务审计师。结核病可能导致严重临床症状,这凸显卫生监测与控制的重要性。
据巴西农牧业部(Mapa)动物卫生司司长Marcelo de Andrade Mota介绍,结核病影响全国0.16%至9%的畜群。在集约化奶牛生产体系中流行率最高,因种群密度和管理方式有利于病原体传播。
巴西联邦农业税务审计师工会联邦警区分会传播总监、Mapa布鲁氏菌病和动物结核病防控处处长Patricia Santana Ferreira指出,《国家布鲁氏菌病和动物结核病防控与根除计划》制定了多项措施,包括跨州运输繁殖用动物和参加聚集活动必须进行强制检测、在官方监督下淘汰阳性反应物、开展流行病学监测和实施强制卫生处理。严格遵守这些措施并结合官方检疫,对防止疾病传播至关重要。
该专家强调:"其他预防措施包括引入新动物前需提供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阴性检测报告、定期进行畜群检测,以及避免食用未经官方卫生检疫的肉类、奶类及其衍生产品。" 巴西联邦农业税务审计师工会主席Janus Pablo Macedo强调了联邦农业税务审计师的关键作用,他们不仅是保障公众安全的核心力量,其自身也需要获得疾病防护。
该工会同时指出,负责任的消费行为结合生产者对卫生规范的遵守,对保护公众健康、维护农业综合企业竞争力以及保障巴西作为安全食品供应国的国际形象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