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分析师丹尼斯·史密斯指出:“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首次同步进入牛周期中扩大母牛存栏的阶段(即牛肉价格阶段),三国大规模保留母牛犊的举措,将在未来数年显著削减全球牛肉供应量。” 丹尼斯·史密斯在《牛肉杂志》撰文预测,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上半年期间,美国牛肉产量将“出现急剧收缩”。尽管上半年仅呈现小幅回落,他强调“这一趋势正在加速恶化”。
史密斯表示,此前现货活牛价格创纪录上涨主要受国内需求强劲驱动,而“从现在开始,牛价持续走高将更多归因于供应紧缩”。他进一步警告:“随着零售牛肉价格在明年某一时段再创新高,有限的供应将迫使牛肉实行配给制。肉类无法满足所有需求,高昂的价格将挤压大量消费者的蛋白质摄入。” 据其分析,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作为全球三大牛肉出口国,在现代史上首次共同进入牛群重建阶段。“主要出口国在持续清栏后同时启动扩繁计划,大量保留母牛犊的举措,将在未来几年实质性地减少全球牛肉供应。”彭博社近日报道印证了该判断。美国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2026年美国牛肉总供应量预计下降2.5%至311亿磅,为2019年以来最低水平。
报道警告:“这一降势可能进一步推高本已处于纪录的牛肉价格,而关税政策限制了进口商缓解供应冲击的能力。”文章指出,北美牧场多年来持续屠宰母牛,是受持续干旱和高饲料成本的双重影响。“创纪录的屠宰牛价促使市场预期美国将于2026年开始重建牛群,但短期内反而加剧供应紧张——因生产者需保留更多母牛用于繁殖而非出栏。同时,特朗普政府对巴西牛肉加征高额关税,致使这个最大牛肉出口国的产品进口成本显著上升。” 史密斯预估,美国谷饲牛肉供应将大幅收紧。“尽管美国牛群以谷饲为主,但巴西和澳大利亚围栏育肥牛占比分别仅为20%和4%。”他强调,“优质谷饲牛肉价格将攀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