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633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459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2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12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8425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505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6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342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3186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2549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9.0498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7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633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459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2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12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8425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425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322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37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5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3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38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633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459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2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12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8425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34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8857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825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7068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118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3706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633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459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2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12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8425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1633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2.0222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72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564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6306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209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1633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4459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12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712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8425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795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453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93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4065

韩国海产品进口市场呈现"量增价减"态势 中国仍保持主要供应国地位

2025/05/18 来源:渔易拍

最新贸易数据显示,韩国海产品进口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调整。根据Union Forsea Corp.发布的统计数据,2025年4月韩国自中国进口海产品总量达19,654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0%,延续了今年以来中国海产品在韩国的稳定供应态势。

从累计数据来看,今年1-4月韩国自中国进口海产品总量达80,771吨,同比增长1%,占韩国同期海产品进口总量的25%。这一占比充分证明了中国作为韩国最大海产品供应国的地位依然稳固。值得注意的是,在总量增长的同时,各品类表现呈现明显分化:传统优势产品冷冻鮟鱇鱼进口量同比下降11%至15,239吨,冷冻鱿鱼也减少9%至5,426吨;而活体贝类表现亮眼,蛤仔进口量增长13%达8,327吨,薄壳蛤增长9%至5,379吨。

价格方面出现值得关注的趋势。4月单月进口额同比增长9%至7,641万美元,但1-4月累计进口额反而微降1%至2.8684亿美元。进一步分析显示,中国海产品平均进口单价为3.55美元/公斤,较去年同期的3.58美元/公斤略有下滑。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这种"量增价减"的现象反映出韩国海产品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一方面活体贝类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传统冷冻产品市场趋于饱和。首尔大学海洋产业研究中心教授金敏秀表示:"单价下滑与全球海产品供应链恢复有关,中国出口商正在通过价格策略维持市场份额。"

市场观察人士预计,随着中国沿海进入禁渔期以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未来几个月韩国海产品进口市场可能面临更大波动。部分进口商已开始调整采购策略,增加东南亚等替代来源地的采购比例,但短期内中国作为主要供应国的地位仍难以撼动。

免责声明:此消息转载自其他媒体,玉湖福谷发布该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玉湖福谷提醒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阅读更多
巴西活牛价格下半年或因供应减少及外部需求旺盛而上涨

巴西牛肉市场在进入 2025 年下半年之际,预期价格格局将发生变化。此前一季度因母牛(尤其是小母牛)屠宰量强劲并达到历史纪录,导致整体屠宰量不降反升。

根据荷兰合作银行( Rabobank )的分析,由于前几个周期的牛群清栏以及牧场育肥牛供应减少,未来几个月活牛供应量趋于下降,加上需求旺盛——尤其是来自中国和美国的需求——应会推动巴西活牛价格进一步的复苏。

据该行分析,巴西供应减少的趋势遵循了主要出口国出栏减少的全球趋势。尽管巴西和澳大利亚在一季度使全球供应增加了 1%,但预计将出现下降。“在巴西,我们已观察到存栏数量同比下降 3.5%。供应减少将是活牛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 Yanaguizawa 表示。

他回顾道, 2024 年是价格低迷、养殖户利润为负的一年,这导致了在中国等市场出清牲畜,如今造成供应量减少。

根据巴西地理与统计研究所( IBGE )的数据, 2025 年一季度,共屠宰 987 万头牛,与 2024 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了 4.6%,与上一季度( 2024 年四季度)相比增长了 1.9%。

与 2024 年同期相比, 2025 年一季度多屠宰了 43.561 万头牛, 27 个联邦州中有 22 个出现增长。牛屠宰活动最活跃的月份是 1 月,屠宰量为 335 万头,比上年同月增长 4.8%。

母牛屠宰量比 2024 年同期增长了 11.3%,这表明 2025 年头几个月此类屠宰量继续呈上升趋势。该调查负责人 Angela Lordão 解释说,牛屠宰量的增加是由于母牛屠宰量高企,创下了纪录,占屠宰动物总数的近一半。

“母牛屠宰量的上升趋势始于 2022 年,当年牛犊价格开始下跌,这最终降低了饲养牛犊的吸引力。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对小母牛的屠宰。这一趋势与对优质、更高质量牛肉的更大需求以及国际市场对更年轻动物的偏好有关,”她指出。

IBGE 强调, 2025 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牛肉供应的增加与母牛产量增长 6.5% 相关,尤其是在更年轻的类别中,如小母牛和青年公牛,其供应量分别增长了 17% 和 7%。与此同时,公牛供应量下降了 3%,部分抵消了上升趋势。

关于牛肉产量,根据 HN Agro 汇编的美国农业部( USDA )数据,预计阿根廷 2025 年牛肉产量将下降 3.1%,总量为 308 万吨——低于去年记录的 318 万吨(胴体重量)。对于巴西,估计将小幅增长 0.4%,产量将从 2024 年的 1185 万吨(胴体重量)增至今年( 2025 年)的 1190 万吨。

需求 巴西农业部预计 2025 年牛肉出口量将增长 51%,有望达到 386 万吨。

Angela Lordão 还解释说出口正在增长:“巴西继续大量生产牛肉,满足非常旺盛的国内和国外需求,尤其是中国和美国,它们也增加了对巴西牛肉的采购。” 2025 年牛肉出口一直保持强劲势头,该时期的出口量和收入均创纪录。

1 月至 5 月,出口量总计 120 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 11%,而收入达到 58 亿美元,同期增长 22%。

根据 Rabobank 的调查,有明显迹象表明国外对巴西肉类的需求仍然旺盛,并且上半年出口量一直在一个新的水平上运行。

“中国仍然是巴西牛肉的主要目的地,占年初至今出口总量的 42% ——比 2024 年同期增长 5%,”该荷兰银行强调。

美国位居第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4 月份,出口量达到创纪录的约 4.8 万吨,导致累计同比激增 151%,并将美国在年内出口总量中的份额提升至 14%。

牛肉出口的另一个亮点是智利,它仍然是第三大买家。该国增长了 28%,总量达 4.9 万吨,占交易总量的 4%。

预计英国将需求更多巴西牛肉,估计今年比去年增长 10.4%。埃及作为巴西牛肉的主要买家之一,预计 2025 年也将进口更多牛肉,预计同比增长 5.6%。

关于牛肉出口,美国农业部( USDA )预测巴西 2025 年应出口 375 万吨(胴体当量),比 2024 年出口量(估计为 363 万吨)增长 3.1%。澳大利亚的出口预计也将录得增长,增长 3.3%,从 2024 年的 189 万吨增至今年的 196 万吨,这主要受亚洲市场需求的推动。

在国内消费方面,美国农业部预计巴西 2025 年将出现小幅收缩。估计牛肉消费量为 821 万吨(胴体当量),比 2024 年(消费 826 万吨)下降 0.7%。在中国,预计将小幅增长 0.3%,消费量从 2024 年的 1151.5 万吨(胴体当量)增至 2025 年的 1154.7 万吨。

另一方面,预计欧盟今年牛肉消费量将收缩 1.2%,估计为 627.5 万吨(胴体当量),而去年为 634.9 万吨。

该荷兰银行还强调,监测牛肉将如何与鸡肉和猪肉竞争非常重要,因为预计下半年牛肉价格将上涨。“国内消费水平将对活牛价格的复苏程度起到决定性作用,” Rabobank 表示。

马来西亚榴莲高端品种多元化 新晋黑马“MS88”表现突出

马来西亚已注册的榴莲品种超过200个,近年来,小众品种也逐渐受到关注。

据马来西亚《星报》(The Star)报道,该国正计划推广猫山王榴莲之外的更多高端榴莲品种,以开拓新市场,满足全球榴莲爱好者日益多元化的口味需求。

马来西亚农业部(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总干事 Datuk Nor Sam Alwi 表示,政府正着力推动黑刺(Black Thorn)、红虾(Red Prawn)和 Hajah Hasmah 等高端品种走向国际市场。

“我们正在评估这些品种,以确保其口感、质地、保鲜期及长途运输适应性符合出口标准,”Nor Sam 表示。“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榴莲消费国,愿意为这些高端品种支付高价。” 为支持这一计划,马来西亚农业部正加速本土榴莲品种的注册登记,并加强农业评估。同时,该国也在强化农场管理,确保符合进口国的检疫标准,包括病虫害防控、溯源体系及出口认证。

大马联邦农业销售局(FAMA)总干事 Abdul Rashid Bahri 指出,IOI 和 D9 等高端品种也在接受评估,以确保符合中国等市场的植物检疫及质量标准。此外,马来西亚还计划拓展英国、加拿大、阿联酋、澳大利亚和荷兰等新市场。

报道称,榴莲的商业化品种之丰富远超大多数水果。马来西亚已注册的榴莲品种超过200个,其中猫山王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受到商标保护(据马新社报道,该商标去年已续期十年)。然而,近年来,如松鼠王(Tupai King)等新品种开始冲击市场,而 Hor Lor、Mas Hijau(绿金)和 D24(苏丹)等小众品种也逐渐受到关注。

松鼠王榴莲 马来西亚农业研究与发展研究所(MARDI)指出,榴莲爱好者正对不同风味表现出更大兴趣,地方特色品种及传统甘榜榴莲都越来越受欢迎。为此,该机构正研发适合国内外市场的新杂交品种,其中 MDUR88(D10与D24杂交)的表现突出。

“MDUR88果肉金黄、质地绵密,风味可媲美猫山王,”MARDI 表示。该品种已更名为 MARDI Super 88(MS88),并由农业与食品安全部推广出口。

“我们相信,MDUR 88等自主杂交品种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质。” 近年来,马来西亚榴莲产量持续增长,预计今年将达57万吨(2020年为39万吨),种植面积也从2019年的七万公顷增至去年的9.2万公顷。

随着产业规模扩大,马来西亚榴莲出口正迈向多元化。2023年,该国共出口54,374吨榴莲,总价值15.1亿林吉特(约3.57亿美元),其中近半数(45.7%)销往中国。去年,马来西亚获准向中国出口鲜榴莲(此前仅限冷冻榴莲),被视为重大突破。

马来西亚出口商 Top Fruits 首席执行官陈书义表示,公司正逐步将重心转向 D198(金凤凰)、Golden Phoenix 和 IOI 等高端品种。

“但我们需要找到合适、产量可观、可供出口的品种,”他说。

榴莲学院顾问 Lim Chin Khee 认为,马来西亚应发挥高端市场优势:“我们瞄准的是高端市场,因此价格更高是合理的。专注高端是正确的战略。”

上海海关实现全国首份“进境肉类检疫许可证”智能审批 进境肉类检疫审批进入“秒级”时代

据上海海关23日透露,全国首份“进境肉类检疫许可证”智能审批近日在沪完成。

当日,上海一家贸易公司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企业端,为该公司进口的一批冷链肉类申请相关海关检疫许可证件。企业根据系统提示提交完整申请材料后,不到一分钟,便收到申请已审核通过的短信提示,顺利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这是全国首份经智能审批后,系统自动签发的进境肉类检疫许可证,标志着进境肉类检疫审批进入智能“秒级”时代。

海关关员对进口肉类开展现场监管。高薇 摄 上海港是肉类产品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枢纽,连接全球200多个重要港口,进口肉类规模持续扩大,品种日益丰富。今年前5个月,上海口岸进口冷链肉类124万吨,在全国的占比超过四成;上海海关共签发进境肉类检疫许可证5718份,同比增长31%。

根据海关总署统一部署,开发上线了进境肉类检疫智能审批系统,实现集“规范申报、智能校验、流程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审批功能。

在实现“秒审批、秒领证”的同时,进口肉类食品安全也要牢牢管住。

据上海海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处人士介绍,肉类检疫审批系统实现与相关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指定肉类监管场地等数据实时对接,内置食品准入规则,实现对申请单位、境外生产企业、进境肉类产品的智能辅助校验,对企业申报的电子数据进行逐一审核及风险管控,比传统人工审核更高效快速。

上海葡萄种植面积下降但产值提升 新品种申华申玉表现突出

2025年上海葡萄产业在土地资源刚性约束下呈现"面积减、产值增"的结构性特征。

预计全市种植面积2.9万亩,较2013年下降65%;产量从2013年的10.11万吨减少到3.67万吨,累计下降超过60%。

但通过设施化改造和品种优化,亩产值从1.2万元提升至1.8万元,总产值达5.22亿元。

区域集聚效应显著。目前, 嘉定、金山、浦东、奉贤四区占全市葡萄种植面积70%以上。

其中嘉定马陆葡萄基地实现标准化生产,2024年集中种植区亩产值达2.73万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5倍。浦东新区2023年葡萄种植面积0.72万亩,平均亩产值2.09万元,阳光玫瑰占比29%,成为全市第二大产区。

品种结构优化升级。上海种植的葡萄品种主要为 "阳光玫瑰""巨峰""夏黑""醉金香""巨玫瑰",占全部种植面积的90%,主栽品种稳定。2015年以来,"阳光玫瑰"因果实品质好、产量较高、挂株期长等特点发展迅速,2024年栽培面积达0.9万亩,约占总面积31%,成为上海葡萄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但其价格从2022年高位下跌50%,2024年批发价降至9.04元/公斤。

自主培育的"申华""申玉"等品种,凭借省工特性和90%的商品率,亩产值可达6-10万元,成为产业新贵。

市场格局深度调整。随着地产葡萄减少,上海外省市葡萄销售量呈增长趋势,从2013年的8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22万吨,2024年达22.3万吨。

进入上海的葡萄主要来自浙江、山东、江苏、陕西、云南等省份,2024年浙江省成为最大输入地。

不同季节,云南(春夏季)、浙江和江苏(夏秋季)、陕西、辽宁、山东、新疆、河北(晚秋季)等地的葡萄先后大量涌入上海市场。

上海本地葡萄价格呈现"金字塔"结构,高端精品与大宗产品价差达10倍以上。

在高端市场,马陆葡萄、施泉葡萄等品牌精品果均价60-80元/公斤,其中马陆葡萄精品果按串销售(每串100元),阳光玫瑰精品果批发价达60元/公斤,较普通果溢价300%。中端市场,巨峰、夏黑等传统品种批发价10-30元/公斤,2024年巨峰因品质提升价格同比上涨33%。低端市场的阳光玫瑰普通果批发价低至6-10元/公斤,部分"烧棚果"甚至以2-4元/公斤流入酿酒企业。

销售渠道方面,随着冷链物流便捷化和直播带货等促销形式的兴起,葡萄线上销售量持续上升,预计2025年占总销量的30%-35%。

线下销售中,果园直销占总销售量的35%-40%,是上海地产葡萄的主要销售方式; 批发市场、门店销售、团购等约占30%。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2025年葡萄销售价格略有下降。大宗消费葡萄大多在10-30元/公斤,精品品牌葡萄销售价格大多在60-80元/公斤。

国产榴莲批量上市 进口榴莲品质下滑致价格暴跌超三成

目前, 三亚市首批“树上熟”榴莲已采摘,7月中下旬后会有更多榴莲进入成熟期, 今年第三季度三亚榴莲产量较往年将出现一定的增长。三亚今年“新奇特优”水果保有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榴莲、榴莲蜜、燕窝果收获面积突破8000亩。

“ 我们种植的品种以金枕为主,其他的还有猫山王、黑刺。

今年挂果的有4000余亩,6月底三亚榴莲陆续上市,7月中下旬会有更多榴莲成熟。”海南省优旗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郎海波说,今年是三亚榴莲规模挂果、批量上市第三年,由于三亚等地的榴莲果树目前仍处初产期,在保证果树健康生长前提下,技术员严格控制产量。与进口榴莲提前采摘、在运输过程中逐渐成熟不同,三亚等地的榴莲可做到“树上熟”,风味更佳。

与此同时,根据海关总署数据, 今年前五个月新鲜榴莲进口额同比下降32.5%,至19.3亿美元。

按数量计算,进口量同比下降32.9%,至39.09万吨。

受冲击最严重的是越南,海关数据显示, 越南对华出口的榴莲在价值和数量上均同比下降近62%。

今年前五个月,越南对华出口总额为2.54亿美元。

同期, 泰国对华榴莲出口额同比下降24%,至16.7亿美元,但出口量降幅略小。

总体来看,泰国仍保持中国最大榴莲进口来源国的地位,其次是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国家。

随着中国对越来越多的国家开放榴莲进口许可,更严格的农药和卫生问题防范措施也在同步实施,这导致榴莲进口开始放缓,出口商们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新规则。

今年以来,尽管榴莲价格在大幅下跌,但相信许多消费者也注意到,榴莲没那么好吃了。这是因为 泰国、越南等主产国今年降水较多,导致榴莲品质参差不齐。

近些年,许多“贵族水果”的口味都在走“下坡路”,比如车厘子、阳光玫瑰等,这终究是品质和供求问题,许多水果商为了利益急功求进。

现在,中国对进口食品的安全标准要求更高,也是对中国消费者负责,并努力营造一个更良性的水果市场。

为你推荐供应商
FERGUSON
FERGUSON
Blumar
Blumar
Minerva Foods
Minerva Foods